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必成战功赫赫,怎么没评为上将?后对越作战爆发为何还被换下?

1947年5月16日,国民党反动派“五大主力王牌军”之一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迎来了覆灭的结局,师长张灵甫在一处山洞中被击毙。而成功击毙张灵甫的我军部队,则是由王必成指挥的华野六纵。

战斗中的华野炮兵

王必成能取得击毙张灵甫的大功并不令人意外,早在此之前,他就已经以“王老虎”的名号响彻全军,一路走来战功赫赫,经历过的大仗、险仗数不胜数。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王必成竟然未评上将。而且在1979年对越作战前,王必成还被临阵换帅,这究竟是为何呢?

击毙张灵甫的“王老虎”

王必成于1912年出生在湖北麻城的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期他就已经饱尝世间冷暖,这为他走上革命之路埋下了伏笔。1929年,当时仅有17岁的王必成抱着反抗地主阶级统治的想法,加入了红四方面军,他由于身材瘦小、行动敏捷,因此最先从勤务员、传令兵干起,后来在战火中一步步成长为红军的高级指挥员。

王必成

在红军时期,王必成是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亲历者,也是跟随红军长征、一路爬雪山、过草地的幸存者,这些磨难令年轻时期的王必成快速成长起来。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时,王必成已经是红30军89师的副师长,并在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这意味着他成为了我党重点培养的军政人才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王必成调任新四军,担任第1支队参谋长、第2团团长的职务。由于他作风强硬、连战连捷,甚至带领2团接连打赢了200余次战斗,因此他本人得到了“王老虎”的名号,2团也被称为“老虎团”。

战斗中的新四军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王必成担任华野六纵司令,并在粟裕的指挥下参与了苏中七战七捷中的五战,全面大胜,累计歼敌1.6万余人,国民党将领一时间对王必成畏惧不已,把他与叶飞、陶勇并称为粟裕手下的三大虎将“叶王陶”。

1946年10月,王必成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宿敌张灵甫。张灵甫指挥的国民党整编74师是“五大主力”之一,兵员3万余人,士兵均装备最新美械,是一支火力强大、机动敏捷的机械化精锐部队。

在涟水之战中,王必成和张灵甫互有胜负,六纵歼灭张灵甫7000余人,但自己也损失惨重,付出了6000余人的伤亡代价。涟水之战后,王必成对张灵甫极不服气,他要求粟裕下次对决整编74师一定要让六纵打头阵。

张灵甫与他人合影

王必成等待的机会在半年后到来了。1947年5月,当时张灵甫的整编74师妄图坚守孟良崮,在我军包围圈内“中心开花”,此时粟裕便把王必成派来对决这个老对手。王必成冷静指挥,先率军切断了张灵甫的退路,随后派出精锐特务团奇袭74师师部。

在一片阴雨中,华野特务团战士奋勇登先,攀爬上陡峭的孟良崮崮顶,在某处山洞中发现了张灵甫的踪迹。最终,顽固抵抗的张灵甫被六纵战士击毙,王必成的功劳簿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王必成的这段经历被改编为电影《红日》,他本人便是剧中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沈振新”的原型人物。

电影《红日》剧照

为何未评上将?

建国后,为了表彰有功的将帅,经中央批准,解放军开展全军授衔工作,经过数年的评估工作,1955年,上千名高级指挥员获得了开国将校的军衔,这是莫大的荣誉。不过令人有些意外的是,王必成被评为中将,而与他同为“叶王陶”的叶飞则是上将。

叶飞

为什么战功赫赫的王必成没有评上将呢?对此有人猜测,是因为他曾经在涟水之战中损失较大,但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按照军委评授军衔的原则来看,并不是身上毫无败绩的将领才能评为上将,毕竟即使是彭德怀元帅这样的人物,也有“四大败仗”的经历,但并不会影响他名列元帅。

理性看待的话,最大的可能应该是资历问题。虽然解放战争时期“叶王陶”三人齐名,但叶飞的资历其实是先于王必成与陶勇一步的,在抗战时期,王必成担任团长,而彼时的叶飞则是副师长,属于王必成的上级。

王必成

在解放战争时期,王必成担任过华野六纵司令,后来改编为三野第7兵团副司令,属于兵团副司令级别,而同期的叶飞则是三野第10兵团司令,是兵团司令级别。因此在评定军衔时,王必成比叶飞低了一级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对于自己评上中将的事情,王必成将军并无某些传言中的“不满”,而是兴奋地与家人合影留念。

后来中越之间爆发战争,王必成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将才之一,还是当时昆明军区的军区司令,本应该上阵指挥。为此他还做了很多准备。但没想到中央军委会决定“临阵换帅”,将王必成调任武汉军区。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变动呢?

王必成与其他战士的合影

为何临阵换帅?

其实这和当时昆明军区的复杂内部形势有关。1970年,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意外身亡,而时任昆明军区司令的秦基伟则被调到其他地方工作。

这导致整个昆明军区笼罩在一片阴云中,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王必成被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

秦基伟

他在战场的确是难得的虎将,作风冷峻强硬,但刚烈的性格也导致王必成不善于处理与部下的关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整个昆明军区和这位新来的司令磨得并不好,这无疑会影响昆明军区在战场上的表现。

相比“临阵换帅”的不利,军委认为“将帅不和”是更加犯忌讳的事情。因此军委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让此前与昆明军区不存在任何关系的杨得志指挥西线作战。

杨得志

得知军委的决定后,王必成表示服从军委的一切安排,立刻动身前往武汉就任。而且他十分关心这场自卫反击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越反击战前,王必成为何被调离昆明军区,是不是因为许世友呢?
三野四大兵团司令名单出炉,最强四猛将均落选,连粟裕都感到意外
1958年王必成受指示揭发粟裕,会后贺帅为何说:王必成可深信
许世友参加中顾委会议后,聂凤智找王必成:我替许司令向你道个歉
1955年,谭震林替王必成争取军衔,罗帅:王必成的事让他自己找我
王必成觉得自己军衔低,想争上将,罗荣桓:他和叶飞不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