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坛澍语」:新中国“22大影星”之北影厂明星(五):崔嵬、谢添

文/刘澍

崔嵬:慨然倾情唱大风

“我对自己这一辈子走过的路,无怨无悔;我对自己这一生当中从艺事业,太多遗憾!”这是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享誉影界的北影“崔大帅”崔嵬的生前留言,也是他一辈子为之奋斗终身的电影事业所深情铭刻的座右铭。

崔嵬与张瑞芳1936年在北平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时与小观众在一起

早年从事学生爱国进步活动的崔嵬,1938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1949年任武汉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后任中南文化局局长。在建国后的1954年转入电影界,主演影片《宋景诗》,1956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和导演。

崔嵬与陶金主演的影片《宋景诗》剧照,刊登在当年的《大众电影》封面

在《海魂》、《老兵新传》等片中饰演主要角色,其性格鲜明,爱憎分明,既激情洋溢,又朴实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崔嵬与赵丹在影片《海魂》中

崔嵬与赵丹、高博、康泰在影片《海魂》中

特别是在《红旗谱》中塑造的朱老忠形象最为出色,荣获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其间,先后导演了《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等故事片。

崔嵬主演的影片《北大荒人》剧照刊登在当年的《大众电影》封面上

崔嵬与导演沈浮在影片《老兵新传》北大荒外景地

崔嵬主演的影片《老兵新传》人物造型,刊登在当年的《上影画报》封面

他导演的影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在环境的渲染上,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在人物刻画上,既善于表现强烈的戏剧动作,又努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青春之歌》中这一风格得到完整的体现。

崔嵬在执导影片《青春之歌》时给扮演女主角林道静的演员谢芳说戏

崔嵬导演的中国电影经典名片《青春之歌》

他导演的《小兵张嘎》,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有韵味。

崔嵬在执导影片《小兵张嘎》时给小演员说戏

他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戏曲艺术片。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进了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在镜头的角度和运动方面,采取中国写意画的构图,虚实相间,镜头的分切,既符合戏曲音乐的节奏,又发挥电影的时空特征,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崔嵬执导彩色戏曲片《野猪林》

崔嵬执导彩色戏曲片《穆桂英大战洪州》

《杨门女将》于1962年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崔嵬执导彩色戏曲片《杨门女将》

著名作家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大革命失败前后10年冀中平原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塑造了朱老忠、运涛、江涛、春兰等一大批农民英雄形象。1957年出版之后的第三年,作为时代高歌的主旋律,《红旗谱》被北影厂导演凌子风搬上银幕,剧中朱老忠的人物形象高大、健壮、魁梧,性格耿直、刚烈、火热,典型的一个崔嵬再现。

崔嵬主演影片《红旗谱》人物造型,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这部“红色经典”的力作,在由小说语言变换成镜头画面时,由于电影的容量有限,改编者张海默、胡苏和导演凌子风等人从原著复杂、多线索的矛盾中,提取了以朱、严两家为代表的锁井镇四十八村农民同地主冯兰池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以此为主线来展开故事情节,并通过朱老忠这个富于叛逆精神的北方农民英雄从自发反抗到自觉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历程,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北方农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影片同小说的整体基调一样,风格粗犷、激昂,散发着一股浓烈浑厚的冀中平原乡土气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崔嵬的表演,他一人饰演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两代人,赋予了人物慷慨悲壮的燕赵遗风。

崔嵬主演的影片《红旗谱》剧照刊登在当年的《大众电影》封面上

毫无疑问,导演选择崔嵬来担当主演,是整部电影成功的关键。崔嵬以往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斗生活经历,为他出演《红旗谱》奠定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崔嵬看过小说《红旗谱》后曾畅谈自己对人物分析的体会:“我不仅看到了屹立在千里堤上俯视着滹沱河激流浊浪的朱老忠,也想到自己当年在斗争岁月中身穿紫花裤褂、手提驳壳枪、在千里堤上行军奔走。”正是崔嵬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同剧中人物紧密结合,使他精心塑造的朱老巩、朱老忠这两个角色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

影片《红旗谱》所反映和表现的鲜明主题,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农民革命史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这个故事里的灵魂人物就是“朱氏父子”朱老巩和朱老忠。在开拍之前,导演凌子风就看中了极具中国血性汉子气质的崔嵬,他认为只有崔嵬才能够演绎出朱家两代人的魂魄,才能真正展现出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广大有骨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劳苦大众的精神魅力。当时,崔嵬正执导京剧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难以脱身,可凌子风感到崔嵬实在太适合演朱家父子了,他要想方设法把他“抓”到手。

一次北影厂开会的间隙,凌子风在门口堵住了崔嵬,并开始向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起《红旗谱》的前后事情。凌子风的话语还未停顿,崔嵬已感到周身热血沸腾,两个大导演沉陷剧情当中,竟情不自禁地双双跪倒在北影厂门口仰天大笑起来。“北影四大帅”中的两大帅凌子风和崔嵬在《红旗谱》中的导、演配合,真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

崔嵬在北影

《红旗谱》公映后,崔嵬精湛的演技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著名作家老舍把他和金山、赵丹一起视为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并撰文评价崔嵬:“不管他演什么戏,他总是他,而他又恰好是他所扮演的人物。很少看出他做戏的痕迹。他是那么从容不迫,亲切可爱,把他放在一个故事里,他就自自然然地成为可爱的剧中人。”1962年,崔嵬因在《红旗谱》中成功地塑造了朱老忠的形象,在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获最佳男演员奖。在授奖大会上,老舍送给崔嵬一副条幅:“贞如翠竹明如雪,静似苍松矫若龙。”这个评价准确地概括了崔嵬的表演特色和独特气质。

崔嵬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郭沫若为其颁奖

作家老舍为崔嵬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题词,其塑造银幕形象集锦一览

而由崔嵬执导的彩色京剧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也获得了最佳戏曲片奖。这是崔嵬一个满载而归的喜悦之年。

祝希娟与崔嵬在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宴会上互相举杯祝贺

1979年2月7日,崔嵬在长期遭受“文革”政治迫害后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抱着一心想把姚雪垠所著长篇小说《李自成》搬上银幕的永久遗憾,终因晚期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7岁。

崔嵬晚年雄心勃勃筹拍历史巨片《李自成》可惜壮志未酬身先去

谢添:喜剧笑匠的艺术大师

谢添,中国当代著名电影表演、导演艺术家,以执导喜剧电影著称,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演过喜剧。曾有观众对他说:“最爱看您演的喜剧了。”他反问:“我演过什么喜剧?”人家想了半天,数出的几个全是他导演的。尽管如此,他在民间被誉为“中国喜剧大师”。

谢添与郭振清、张莹、李紫平在影片《六号门》中

谢添与姚向黎在影片《新儿女英雄传》中一镜头

谢添主演影片《无穷的潜力》人物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作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谢添以在中国电影经典名片《林家铺子》中塑造的林老板形象而著称影坛。由他执导的歌剧艺术故事片《洪湖赤卫队》脍炙人口,影响深远。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使得谢添在中国电影界以能编擅导、演而优则导而独树一帜。此外,他的一生屡遭磨难,但自始至终保持平和心态,把一切冤屈与不平都付之于谈笑一挥间,超凡脱俗的大度风范,也为他在社会各阶层赢得了广泛的好人缘。

谢添执导影片《林家铺子》时在浙江乌镇外景地工作照

1959年,中国电影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的新高潮。在全国四大电影制片厂纷纷拍摄新电影、报送和参选献礼片的紧锣密鼓中,谢添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著名影片《林家铺子》中,成功地主演了林老板。该片由夏衍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张水华导演,以凝练隽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30年代我国江南某镇的生活图画。

谢添主演影片《林家铺子》人物剧照,刊登在当年度《大众电影》杂志封面上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榨,在大鱼吃小鱼的残酷倾轧中,惨淡经营的林家铺子恰如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林家铺子的掌柜林老板则是旧中国小工商业者的艺术典型。谢添在接下林老板这一角色并开始进行形象塑造时,首先在准确深刻地理解角色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他调动了自己长期的生活积累,并到浙江菱湖一带深入生活,努力让林老板在自己头脑里活起来。在深入体验生活中,谢添还写信给时任国家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的夏衍,诚恳地请求夏衍在林老板的人物塑造中能够给予更为直接的帮助和指点。夏衍在回信中以他一贯干练直白的个性寥寥数语地指出:“林老板在豺狼面前是羔羊,在狡兔面前是恶狗。”谢添看后,茅塞顿开,一下子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加深了对这一人物本质的理解,也由此唤起了许多形象化的切身感受。

谢添主演影片《林家铺子》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谢添牢牢地把握人物总的基调,注重捕捉人物的时代、地区、职业、性格方面的准确感觉。谢添能够通过林老板和不同人物的关系揭示出他性格的各个侧面:在上海客人面前,他讨好地谄媚;在王老板面前,他恶狠狠地逼债;在朱三太、张寡妇的面前,他又哄又骗又吓唬;在妻女面前,他不失家长风度;在徒弟寿生面前,他保持师长的尊严;在顾客面前,他故作亲热拉生意;在同行面前,他按捺不住竞争欲望;在地头蛇面前,他强颜周旋,敢怒不敢言。对林老板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关系的不同表现,构成了这一人物形象的丰富多彩的主色调,增加了人物双重性格的厚度、深度和立体感。

谢添还十分注意运用细微的眼神变化和面部表情变化,揭示林老板丰富细腻的内心活动。当上海客人来催债时,林老板表面上和他虚假应酬,两只眼睛却一直在紧张地察言观色,谋划对策;从商会会长家出来,他满脸愁云、低眉敛目,呆呆地凝视着水中自己孤独的身影;当看到王老板从面前走过,他顿时一扫愁云,用灼灼逼人的目光逼视王老板;当生意萧条时,他的目光凄楚失望、颓丧不安;当寿生想出“一元货”的主意时,他的目光又闪现出跃跃欲试的兴奋光彩;当店铺生意兴隆时,他用得意洋洋的目光藐视着街上的同行;当他闯进王老板的铺子搬取货物时,则用阴沉、残忍、贪婪的目光扫视着这个破产的小店;当朱三太等人来讨股本利息时,他又露出居高临下的神态,用财大气粗、不可一世的目光鄙视、哄骗、玩弄她们。

最后,当他被迫破产,不得不半夜潜逃时,他用呆滞茫然的目光凝视着漫漫黑夜,展现了人物心灵深处的绝望和悲哀。谢添塑造的林老板,人物性格鲜明丰满,心理刻画准确细腻,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强,含蓄内在,真实可信,是一个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又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是50年代后期中国银幕形象塑造中最为闪光的代表之一。林老板银幕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谢添电影表演艺术创作的高峰,是他艺术生涯中富有光彩的一页。

当年,也正是深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主张“离经叛道”“出流派”“出大师”的电影界领军人物夏衍和陈荒煤,力排众议,才使得这部并非“工农兵”、又不是“主旋律”的影片以“另类”形象出马,以其显著的思想性、艺术性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旧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河泥”的深刻主题,并以其强劲的编导演阵容入选到18部国庆十周年献礼片行列。也就在1959年,谢添还导演了杂技艺术片《欢天喜地》和体育题材的故事片《水上春秋》,后者同样被列入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

谢添执导影片《水上春秋》剧照

谢添演戏和导演的才华,自然是在他曾经经历或熟悉的生活中,才能闪现出火花,这也是艺术创作的自然规律。所以说,1961年谢添将湖北省歌剧院演出的轰动全国的著名歌剧《洪湖赤卫队》搬上银幕,标志着他的电影创作又进入一个高峰期。

谢添影片《洪湖赤卫队》剧照

在这部以歌取胜、以情感人的“红色经典”佳作中,谢添除了挂帅与陈方千、徐枫联合导演外,还在影片中再次过了一把“戏瘾”,扮演为掩护女主角韩英而光荣牺牲的地下工作者张副官。这部电影无论是当年公演,还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作为第一批老片复映,都在社会和民间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传唱着“洪湖水,浪打浪⋯⋯”

谢添在影片《洪湖赤卫队》中

谢添与王玉珍、方辉在影片《洪湖赤卫队》中

1961年6月,谢添在新侨饭店参加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并在7月1日与周恩来总理同游香山。1962年,对于谢添来说,是好戏连台,喜事齐来。首先,作为北影厂的杰出代表,他入选新中国唯一一次评选出来的“22大电影明星”。同一年,由他主帅执导的歌剧艺术片《洪湖赤卫队》又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1962年后,充满童心的谢添接连编导了《花儿朵朵》《小铃铛》和《三朵小红花》三部儿童片和一部喜剧片《锦上添花》。

谢添执导影片《小铃铛》时,给幕后木偶操作人员说戏工作照

谢添执导影片《锦上添花》时,给主演韩非说戏工作照

纵观谢添的电影作品,无论是编导还是主演,都是既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有形象生动的各种样式,这里面有正剧,有喜剧,有歌剧,也有儿童剧,可谓五花八门,显示出谢添的多才多艺。难能可贵的是,谢添在步入晚年之时,还老当益壮,宝刀不老,继续执导了喜剧故事片《甜蜜的事业》、戏曲喜剧艺术片《七品芝麻官》,又将北京人艺演出的老舍先生名剧《茶馆》成功地搬上了银幕。

谢添执导影片《丹心谱》时,给演员胡宗温、修宗迪、刘静荣说戏工作照

谢添执导影片《甜蜜的事业》时,给主演凌元等人说戏工作照

谢添执导根据老舍名剧拍摄的影片《茶馆》时给主要演员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说戏工作照

1980年,谢添在荣获第三届“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后,曾立下了“愿将余年,勇逐群芳”的宏愿。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谢添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多年来,生性开朗、豁达且极有幽默感的谢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共参加了27部影片的表演创作和19部影片的导演创作。他生前扮演的最后一个主要角色是1992年电影《老人与狗》中的老人,扮演的最后一个配角是1998年电影《红娘》中的老和尚,而最后一部导演的影片是1988年的蒲剧电影《烟花泪》。

晚年谢添

2003年12月12日,年事已高的谢添心脏突感不适,次日在医院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90岁。在家养病多年的谢添早已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把人的生死看得很淡,所以,他生前留下的遗书的最后部分,体现了这位老艺术家伟大的人格情操。

谢添之子谢钢整理 、本文作者刘澍编撰、 当代中国出版社《谢添口述:我的悲喜人生》一书封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演员、导演谢添
老电影演员之八十四:谢添
电影赏析《林家铺子》豆瓣8.3 谢添主演国产剧情片~1963
老电影:洪湖赤卫队(1961年谢添执导、王玉珍主演歌剧电影)
洪湖赤卫队 - 1961年谢添导演大陆电影
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7位老演员,王玉珍,谢添,你认识几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