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丕显回忆:先后送粟裕、叶飞率新四军一师主力下江南

那一年的秋冬季节,国内国际的战局发展都很快。党中央鉴于形势的变化,又作出正确的决策,确定了一整套发展华南、东南的方针。为发展华南,决定以原留守延安的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南下湘粤桂边,与东江抗日游击队联系,并依托五岭山脉创造新的抗日根据地;为发展东南,决定以新四军主力一部渡江南下,占据苏浙皖边与浙江沿海地区,争取全面控制苏、浙、皖、闽、赣诸省,创造东南大根据地,以便我军在举行大反攻时,处于有利战略地位,并能收复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

中央在电报指示中说,“华中在西进发展河南、南下发展东南的了两大任务中,应以南下为主,江北兵力尽可能逐渐抽调南下,一切工作应首先着眼于保证南下任务的完成。”具体的南下部署是:“以新四军一师主力与原六师十六旅担负南进任务,沿宁杭、路向东南伸进,发展太湖西南地区,造成与浙东打通联系的态势;浙东游击纵队除依托四明山逐步向南发展外,着重加强金华、义鸟、兰溪,桐庐等地游击地区,接应由苏浙边南下的部队;还应从第一、第二、第三师抽组另外几批南下部队,迸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待令南进。”

这时,少奇,陈毅同志还特地从延安给华中局、军部发来电报,分析即将来临的反攻局势,强调指出华中我军主力除防御国,民党桂系顽固派武装外,均应在大反玫开始时南渡长江,“破敌,收京、入沪”,在江南广大地区实行大发展。目前,除将主力逐步、南调外,也应进一步加强江北各根据地的建设,使之成为坚强的战略后方。

党中央与华中局、军部的指示相继传达到苏中,接到电报后才知道,首批南下苏浙的部队是由粟裕同志挂帅的。部队南下后,成立苏浙军区,以粟裕同志为司令员,统一指挥江南斗争。得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既看到根据地又向长江以南延伸、扩展了;为迅速发展的大好抗战局面欢欣鼓舞,但我又为亲密无间的好领导、老战友粟裕同志即将离开苏中感到依依不舍。他与我在一道工作这些年,战斗情谊是很深厚的。遵照上级指示,粟裕同志准备率三旅七团从仪征地区渡江南下,另一支队伍是四分区的特务一团和特务四团,由陶勇同志率领,从杨泰地区渡江南下。

粟裕同志启程前,找叶飞、我等几位同志话别。他说:“此次奉命南下,除带走一师部分指挥机关人员和三个主力团,还有300地方党政干部与我们同行,苏中根据地这个大摊子,就托付给你们了。根据党中央和华中局的战略意图判断,南下是个大动作,还会继续从我们苏中抽调相当数量主力跟进,对这一条也应有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才好。部队的钟期光、刘先胜、陶勇、阮英平、彭德清等领导同志及地方的惠浴宇、陈扬、周林等同志都是首批南下的,到了军部,还打算把派在党校学习的彭冰山等同志也带到南边去。苏中党政军各级应尽早将领导人员充实配备齐,主力和地方武装还要加紧扩大,切不能象俗话说的那样'拆东墙补西墙’,那我可不好交账啊l”

他身负党的重托,挥戈苏浙,这是华中大棋盘上的金角加银边,已够他操劳的了,但老首长还念念不忘日后苏中根据地的建设。他和叶飞、管文蔚一一握了手,最后还亲切地对我说:“阿丕同志,叶飞接任区党委书记后,因军事上他要负全责,区党委工作还是你主持常务,有什么大事就跟过去一样,多和大家商量商量,相信担子再重也压不垮你的,年轻人嘛!”说得我檄动难禁。

我们从驻地的庄子里一直陪着粟裕同志一行西去,出了庄子又步行了好一会儿,实在是难舍难分啊。粟裕同志再三劝大家留步,最后见劝不住,就干脆骑上马,回过头来与送行的同志挥挥手,随即手抖缰绳,两脚一夹,一溜烟地奔向前方。在回庄子的路上,我忽然想起“无情未必真豪杰”的诗句,觉得这恰好表达出我们此刻的心境。是啊,在我们的队伍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们,实际上也都是一些心坎里埋藏着最丰富的阶级感情的,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方法与普通人略有差异罢了。

1945年元旦,苏中根据地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苏中军区直属队与区党委、行署机关都召开了盛大的庆祝会。新任区党委书记叶飞同志在会上讲了话,提出了那一年的工作任务:坚持苏中根据地原地斗争;充实与轮训主力部队;扩大与整训民兵自卫队;继续进行大规模生产运动;培养训练大批干部;开展英雄模范运动;开展沦陷区工作;彻底改善工作作风;把根据地内民主生活、民主建设做得更好,等等。行署主任管文蔚同志也作了《今年我们要做什么》的报告,进一步提出努力·扩大主力和地方武装,其中扩充民兵为50万人,自卫队100万人;大规模开展生产建设运动,普遍组织各种劳动组合单位;继续开展民主建设,提高各级民主政府、各部门干部质量。叶、管的报告,很快就在《苏中报》上发表了,给根据地在新的一年里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1月中下旬,华中局与军部电召我参加会议。待我匆匆赶到淮南才知道,粟裕同志临别前的分析果然应验:苏中还要继续抽调部队及地方党政干部南下,而且苏北的盐阜、淮海等地也要为增援江南作积极的人员与物质准备。待华中局和军部领导同志与我当面详谈后,情况更加明朗了。华中首长们说,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中央发展东南地区的战略意图,最近又有了新的部署,除粟裕同志已率部队到达目的地外,还拟从二师抽3个主力团南进,紧接着叶飞同志也要再从苏中带3个主力团南下增援;现在苏中的原六师五十二团还得作好随时抽调的一切准备。

开辟一个新区将有许多意料不到的困难,如群众基础较弱、财政物资奇缺无来源、兵工生产毫无基础等等。虽然,前不久已恢复建立了苏南丹北地区与苏常太地区的苏中五,六地委,但短期内完全解决大江南的供应、交通问题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华中局决定派苏中的宋日昌、朱克靖、范醒之,苏北的金明,张彦、杨纯及骆耕漠、韩振纪等在党政和财经两方面有经验的同志加强苏浙新区的领导力量。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人屠苏”。当我匆匆赶回苏中区党委驻地时,又届阴历年关了。此时党政军机关已迁到兴化附近。一到驻地,我即将华中局的指示精神向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区领导同志作了传达,大家围着火炉,烤得热呼呼的,门外不时传来喜庆的鞭炮声。

晚上点着煤油灯,我翻阅去军部期间出版的《苏中报》,迟迟不能入睡。关于扩充主力部队的消息,报上有着许多令人既欣慰又兴奋的报道。苏中军区自号召开展学习“曹立三活动”以来,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仅一个月时间,三分区又有数千名青年参军入伍;四分区各县许多青年、民兵也纷纷报名参加主力,一·批又一批,源源不断地涌到部队。

曹立三同志原是兴化县某区的民兵大队长,参军后当了一名普通战士,有点不安心。后来,经过所在部队的耐心说服教育,使他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提高了政治觉悟,明确了参军目的,决定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杀敌立功。这件事在根据地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兴化的群众都以有曹立三这样的好同志而自豪,参’军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

3月中旬,党中央向华中局发来电报,命令叶飞同志率部南下与粟裕同志会师,以加强苏浙皖边区根据地的工作。叶飞同志和我在苏中共事多年。他是一位机智勇敢的指挥员,在苏中曾指挥过郭村战斗,车桥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和战斗,实战经验很丰富。我们在区党委工作时,每天都互通部队与地方的情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合作得很愉快。如今,粟裕同志己率部南下,叶飞同志又将奉命离开苏中,我的心情确实很不平静。

送别前夕,我深情祝愿他为党为民再立战功,又再三征求他对加强和改进苏中工作的意见。那天,我们谈得很晚,彼此都忘记了时间。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叶飞同志于4月7日晚率一旅旅部、一团、二团及三分区特务团6千余人,分别从丹北和靖江地区渡江南下。这次南下的主要军队干部有廖政国、韦一平、夏光、曾如清等同志,还有数百名苏中、苏北党政干部。苏中只留下五十二团和特务三团约3千人左右的主力部队。

粟、叶率部南下前后,苏中各地党政军千部置配,作了较大的调整。陶勇同志南下后,四分区由张震东同志接任司令员;许家屯同志接替韦一平同志担任三地委书记;对一分区也加强了领导力量,由原二地委书记陈时夫同志调任一地委书记;联抗撤销后,黄逸峰同志调任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不久,华中局批准了苏中党政军新的领导班子,区党委书记由我担任,委员有管文蔚、姬鹏飞(吉洛)、陈时夫、李干辉、章蕴、卢胜、陈玉生、刘飞、黄逸峰等同志。区党委组织部长是章蕴同志,宣传部长是曾一凡同志,民运部长是钟民同志。苏中军区司令员是管文蔚同志,我兼政委;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张藩同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姬鹏飞同志。苏中行署主任为季方同志,副主任为刘季平同志。新的领导班子公布之时,苏中根据地的扩军任务已胜利完成,除主力部队得到了很大补充外,各地还组建了一些新的独立团和警卫团。全苏中此时有兵力近3万人枪,为日后开展大规模战略反攻,实现游击战向正规战的战略转变,作了有效的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粟裕让叶飞率兵南下,叶飞却感到为难,历史证明:粟裕是对的
史料丨粟裕战争回忆录
华东野战军的转折之战,苏中七战七捷
从“两区四方”到经典组合(一):苏中战役与泗阳失利
1945年,刚打下江南根据地,为何粟裕又率部主动北撤?
陈毅拟定五个方案,毛泽东理都不理,陈毅大悟:把指挥权交给粟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