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冀南军区及军区部队发展史(抗日战争时期)上
userphoto

2023.02.11 甘肃

关注

前期编辑过冀南军区的发展史,这次更为详细。计划编辑分冀南军区及军区部队发展史(抗日战争时期)上,中,下三部分和冀南军区及军区部队发展史(解放战争时期)。

冀南,泛指河北省南部。辖区在:西临平汉铁路,东接津浦铁路,北抵沧石公路,南跨漳河这一地域内。面积约28000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冀南地区交通较为发达,东西两厢有平汉、津浦两大平行铁路,腹地有(北)平大(名)公路纵贯其间。水路有滏阳河,从太行山向东北流经冀南全境,在献县和滹沱河汇合;又有海河五大水系之一的卫河,源出山西省高平县后沟,经河北、山东两省,至临清与京杭运河汇合,到天津流入海河。该地区西连太行,东通山东,南临豫北,北接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宫市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东北部。抗日战争时期,南宫是冀南的政治、军事中心,是冀南抗战“红都”,素有冀南“小延安”之称,是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冀鲁豫边区省委、冀南军区、冀南行政主任公署所在地。

一,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后派出部队挺进冀南

1,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参谋长孙继先率部先期开赴冀南

1937年12月初;第129师教导团抽调30多名营连干部组成挺进支队,孙继先任支队长,胥光义任政治委员。越过平汉路进入冀南地区。13日,到达隆平县魏家庄,与冀南地方党取得联系,了解冀南党组织恢复和开展武装斗争等情况,首先开辟了隆平、任县、尧山等县的工作。

挺进队也由去时的30多人迅速壮大到三、四百人。挺进队随即准备开到束鹿、藁城、宁晋、赵县一带活动,收编了石汝南部和其他一些地方武装,组建了第二支队,支队长是赵辉楼。

2,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率部挺进冀南

1937年12月中旬;为了迅速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又从第三八五旅之第七六九团抽调第一、第五、第十3个步兵连和1个机枪连,并将第七六九、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的骑兵排编成骑兵连,共5个连,另有干部22人,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纵),由第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任司令员,中共晋冀豫省委书记李菁玉任政治委员。东纵组建后,经过短期教育,即越过平汉铁路,于1938年1月15日到达隆平县的魏家庄地区,与先期到达这里的挺进支队会合。会合后,胥光义任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2月初;东进抗日游击纵队进驻南官苏村,并收编了南官保安队。8日,进驻南宫县城,司令部驻北街华兴公烟草公司,政治部设在东小街。东进纵队以南官为中心,迅速展开了工作首先与南宫周围的巨鹿、威县、清河、枣强、冀县、新河、临清、隆平、任县、尧山、柏乡等县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成立了冀南军政委员会。书记是李菁玉,委员是陈再道等,主要任务是发展各县的党组织,壮大党的力量,扩大党的影响,领导整个冀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3,第一二九师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部开赴冀南

进一步打开冀南区的局面,推动抗战形势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二九师遵照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决定由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骑兵团和马玉堂等组织的“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军”,开赴冀南。骑兵团系由原红军第十五军团骑兵团和陕北红军的部分骑兵改编成的,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团长王振祥,政委邓永耀。

1938年3月15日;宋任穷率部通过平汉铁路,进入冀南地区。3月19日,到达南宫县城,与东进纵队会合。宋任穷接替李菁玉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

4,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率部进入冀南平原

1938年4月下旬;第一二九师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广泛发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和八路军总部关于迅速分兵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实施战略展开的命令,将其主力编为左右两路纵队。左纵队为“路东纵队”(平汉铁路以东),以第三八五旅之第七六九团和第三四四旅之第六八九团及曾国华支队(第五支队)组成,由徐向前副师长及师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率领,向冀南平原挺进。

4月26日;徐副师长率部从山西辽县出发,翻越太行山横穿平汉铁路,向冀南平原挺进。5月2日,抵达南宫县城,与陈再道、宋任穷等会合,大大加强了我军在冀南的力量,统了冀南区各部队的领导和指挥,进一步推动平原游击战争的深入发展,开创了冀南抗战的新局面徐向前副师长到冀南后影响很大。

5,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政委王新亭率部进入冀南

1938年6月10日;第三八六旅政委王新亭奉命率第七七一团(欠第一营),由太行进到冀南的永年、肥乡、成安带。第七七一团进入冀南后,即以肥乡为中心,活动在平汉铁路以东、卫河以西广大地区,大力开展各项抗日工作,协助地方党建立各级党组织,在永年、肥乡、成安、鸡泽、曲周等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并组织了各县游击队。

6,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副团长汪乃贵率部进入冀南

1938年6月11日;第三八五旅汪乃贵支队第一、第二营,于元氏以北通过平汉铁路,进到赵县、藁城、栾城、宁晋、束鹿带。不久,第三八五旅政委谢富治率该旅指挥机关一部及汪乃贵支队第三营,也进到该地区,统一指挥和开展该地区的抗战工作。

至此,进入冀南地区的第一二九师部队,已完全展开。在党的领导下,与冀南广大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抗日武装相结合,全面地投入了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二,第129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迅速发展

这时,冀南地区的局面极端混乱和复杂,日军的铁蹄已踏进冀南。当时冀南地区只有南宫和巨鹿两个县尚未沦陷。陈再道要做的就是在这两个县立足并打开局面,而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只有500多人。

2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先后收编了王文珍麾下的保安团,800多人的保安团改编成了八路军的第五大队。将驻冀县的“青年抗敌义勇军”3000人,改编为“东进纵队第二支队”。与此同时,还改编了盘踞在丘县马头镇的土匪李景隆部3000余人,后改编为“八路军东进纵队游击第一师”。驻威县的伪警备第一旅,下辖3个团,1个警卫营,共2000余人,反正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任命高士举之次子高西伯为师长,李继孔副师长,荆玉楼参谋长,宋釆芹政训处主任,暂未给其八路军名义。廖仲符、孙卓夫为八路军代表。该部改编后,仍辖3个团。

2月15日;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决定以一个老五连为基础组建津浦支队,孙继先为支队长,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稍后,东纵决定以两个老一连、老十连为基础,组建东纵第一团,团长程启光,政委桂承志。东纵骑兵连扩大成骑兵大队。

1938年4月底,依当时的根据地发展情况和部队活动区域,初步划分了5个军分区;

第一军分区;由以挺进支队一部为基础扩大编成的挺进大队兼,司令员冷赤哉,政治委员宋匪石。活动区域在隆平、尧山、任县、柏乡地区。

第二军分区;由冀南游击大队兼,司令员楚大明。活动区域在巨鹿、广宗、平乡、鸡泽、南和地区。

第三军分区;由以八路军别动大队为基础编成的独立营兼,司令员耿协福。活动区域在威县、清河、临清、武城地区。以新河、南宫、冀县、枣强、故城、景县为

第四军分区,以新河、南宫、冀县、枣强、故城、景县为活动区域。当时第四军分区基干队、司令员均无。

第五军分区;以独立支队兼,司令员马玉堂,政治委员徐绍恩。活动区域在宁晋、赵县、栾城、藁城、晋县以及束鹿一带。

7月;为了适应冀南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重新划定5个军分区,并决定由新建立的隶属于东纵的各支队兼任。原有分区部队分别编入相关的支队(军分区)。东进纵队由5个连500余人发展到主力部队3个团、地方8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共两万余人。

1),第一支队;由原地方党领导的第五军为基础,加上赵、藁、栾的保安团,新河县保安队组成;

2),第二支队;是由冀南游击大队和挺进大队以及赵县模范二支队编成;

3),第三支队;是由曲周、广平、肥乡、永年四县的保安员和肥乡地方党领导的游击大队编成;

4),第四支队;是由冀南特委领导的游击队和南宫县保安队合成的;

5),第五支队;是景县土匪葛贵斋部经我争取改编成的;

6),第六支队;是以东纵一个老连为基础组成的津浦支队,派到津浦路一带活动;

7),第七支队;是由清丰、南乐、地方党组织的抗日武装编成;

8),第八支队;是由原宁晋良民自卫团经我争取改编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后来编成东纵第八支队。

9),独立团;是由原枣强保安团被我收编后改称“枣强独立团”编成。

三;冀南部队的整编

9月初;冀南部队整编,改编组建新的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段海洲)、新的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129师在冀南的主力部队扩展到1.85万人。

1);冀豫游击队第一支队与汪乃贵支队合编为八路军冀豫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冀豫支队),赵辉楼任支队长,汪乃贵任副支队长。支队下辖两个团,一团团长石志本;二团团长孔庆德。

2);将冀豫支队(2个团)调给第三八五旅;东纵第一团和码头李第二支队合编为新的第一团,调给第三八六旅,团长丁思林,政委程悦长。

3);以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东纵第二团、冀鲁游击第一支队合编为第一二九师独立旅;旅长徐深吉,参谋长卜盛光。该旅辖3个团;第七七一团团长吴诚忠,政治委员吴富善;第二团(由东纵第二团改编的),团长郑炳银,政治委员王昌才;第三团(由冀鲁游击第一支队改编的),团长李继孔。

4);不久,独立旅与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合编,仍称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段海洲任司令员,徐深吉任副司令员,李聚奎任政治委员,参谋长卜盛光,政治部主任吴富善,副主任陈元龙。下辖3个团;第七七一团仍保持其建制和番号,原青纵第三团(缩编特务营)编入该团,团长吴诚忠,政治委员王贵德。第二团(由独立旅第二团和原青纵第二团编成),团长陈子斌,政治委员吴洪芳。第三团(由独立旅第三团和原青纵第一团编成),团长李继孔,政治委员刘福胜。独立旅和青纵合编后,各团的兵员进一步充实,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武器装备有所改善。

5);由第一、八支队合编重新组成东进纵队第一团;团长徐绍恩,政治处主任李汉英。第二、四支队编为东进纵队第二团;团长余伦胜,政治委员余品轩,政治处主任王心高。第三、七等支队合编为东进纵队第三团;团长刘杰三、政治委员周发田。

6);第五支队、第六支队(津浦支队)和独立团番号不变。独立团团长王筱石,副团长张贤廷,政治处主任吕子明。

11月;粉碎敌四路围攻。华北日军,以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和第一一四师团各一部及部分伪军,共3700余人,分4路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法向我进攻。一路由石家庄出动日军1200余人,向宁晋、枣强方向进攻;一路从邢台出动日军1000余人,经任县、巨鹿向南宫进攻;一路从邯郸出动日军约600人,向永年、广平进攻;一路从德州出动日军500余人(内骑兵100余),经武城向临清进攻。这次反围攻,历时16天,共作战28次,歼敌600余人,迫敌退出南宫、隆平、故城、临清等县。

12月9日;先遣纵队正式成立(简称“先纵”)。李聚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郭英的卫河支队编为先纵一团,鲁西盛北光的二团编为先纵二团。之后,又将我党领导的茌、博、平五大队等部编为先纵三团。

1939年1月;冀南抗日游击军区和东进纵队分开,正式成立冀南军区,军区的司、政、供、卫机关开始办公。司令员宋任穷,副司令员王宏坤。在成立冀南军区的前后,建立了五个军分区。

1月14日;成立筑先纵队。范筑先将军牺牲后,以原范筑先部张维翰领导的十支队为主组成以范筑先名字命名的筑先纵队。共辖7个团和一个独立团。张维翰任司令员。

3月1日;东进纵队1、2、3团和5支队、独立团合编为5、8两个支队,各辖三个团。

自1939年1月7日敌人开始对冀南11路大“扫荡”起,到5月底,冀南军民在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徐向前副师长和冀南军区的领导指挥下,展开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先后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毙伤日伪军5315人,俘日军7人、伪军79人,缴获炮5门、机枪10挺、长短枪310支,击毁汽车49辆。我军伤亡4300余人,损失长短枪200余支、轻机枪2挺。

8月26日;根据北方局和129师关于充实基干部队指示,冀南军区决定将东纵第5、8两个支队合编为三个团。1)第一团团长李定灼;2)第二团团长徐绍恩;3)第三团团长刘苏。

四,冀南军区的成立和部队的再次整编

1940年6月7日;冀南部队整编。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精神和129师建军、整军训令,冀南部队进行整编,东纵领导机构与冀南军区合并,陈再道任军区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副司令王宏坤,参谋长范朝利,政治部主任刘志坚。

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冀南军区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冀南军区参战部队共作战34次,毙伤日伪军230余人,俘伪军54人,缴获长短枪60余支、机枪1挺、掷弹筒1个。炸毁铁路10余处、铁桥3座、石木桥6座、火车头1个。破坏铁路路基10余公里、公路30余公里。我军伤86人、牺牲57人。

9月23日;开始进行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到10月上旬结束。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中,冀南广大军民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不仅德石铁路受到破坏,许多公路也被破毀,使敌人的主要交通线,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这阶段共进行大小战斗(包括破路)105次,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俘日军7人、伪军95人。缴获轻重机枪4挺、炮2门、长短枪140余支。破毁铁路路基40余公里、铁轨数公里、公路140余公里。我军伤700余人、牺牲300人,损失各种枪170余支。

1940年底;敌人在冀南修筑的公路干线和支线共80余条,全长约2000余公里。1941年敌人继续大力修建公路,全长增加到2500余公里。1942年,敌人在冀南区所修之公路总长增加到4500余公里。敌人在积极修建公路的同时,沿铁路、公路线大量修建碉堡、安设据点。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冀南地区的敌据点、碉堡只有50余个。1940年增加到240余个。1941年增至400余个。到1942年上半年即猛增至650余个。年底达到960余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南军区主力团(数字序列)
馆陶县部分辖区曾为“永智县”
1947年才参军,到部队就当上了旅政委,后成为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区-晋察冀军区-2.冀中军区
刘震上将
军史档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