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8年美国空难,机舱顶在2万英尺高空掀开,空乘醒着下坠2分钟落地

1988年,一只宛如秃鹫的不明飞行物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降落,机场人员镇定自若,仿佛早就知晓这个“天外来物”的降临一般,这是怎么一回事?

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秃鹫”?它只不过是一架“脖子掉了毛”的飞机!

发生机壳爆裂后的机体

原来,这架飞机刚刚在高空经历了九死一生。当它上升到2万英尺高度的高空时,机舱顶瞬间被掀开,突如其来的灾难将一名空乘吸出了机舱外,这名空乘更是醒着下坠足有2分钟!

除了机舱内的8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再没有人能想象发生那场空难时的恐惧与绝望。

然而,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场空难本可避免!

空难原因

1988年4月28日,一架飞机编号为N7311的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紧急迫降。

针对这起空难事故,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随即展开了全面调查。最后发现,这本是一起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

这架阿罗哈航空243航班是隶属于波音公司的737-200客机,于1969年正式获得执飞资格,从此在浩瀚的天空中开启了它19年的飞翔之旅。

透过这个数字,似乎可以隐约地感知到:这起空难是否与飞机的机龄有关?

737飞机在这19年里,十几年如一日地飞翔于夏威夷岛屿之间,穿梭于太平洋海面之上,累计起降约89090次。

然而,波音公司对这架737飞机的起降寿命次数设定在75000次,也就是说,由于737飞机是短途飞行,发生空难的飞机起降次数已经远远超过其寿命。

相信这一点,航空公司一定知情,而他们明知不可为,却为之的目的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即便如此,只要航空公司能够时常为飞机做D检(意为维修大检),这起事故也可以被避免。

原来,波音公司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曾对各航空公司给出建议:飞机飞行2万小时后,应当做一次D检。对于这个建议,阿罗哈航空几乎算是“严格”贯彻实行,每飞行1.5万小时就会对737飞机做一次D检。

然而,由于737飞机所飞行的航程极短,它的飞行周期累积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波音公司在提出D检建议时所考虑的速度,这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飞上高空固然是一件令古往今来的人类所神往的事情,但在高空中所要面临的危险却是巨大的。

听上去737飞机不过是在飞行周期的速度上过快、起降次数过多,这又会对飞机造成什么危害呢?这又怎么可能引发空难呢?

阿罗哈航空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才继续让这个“老伙计”执飞,彻底将无数旅客和万千家庭的未来放在他们实现财富自由的跳板上,置之不顾。

原来,飞机本身的设计与建造难度本就非常高,其中每一个细节、工艺都决定着飞机的安全性能。在飞机耐压机身的结构中,主要决定机身保持稳定的因素就是飞行循环的累计,而不是飞行时间!

对于这一点,阿罗哈航空是否知晓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737飞机造成空难事故后,真正让它最后在高空被掀开机舱顶的原因也浮出了水面。

737飞机的机舱顶,大约位于头等舱的位置,处于驾驶室的后方。对于舱内乘客而言的飞机“天花板”,是由两块机身蒙皮重叠,再用“冷胶剂”粘合在一起后,用三排铆钉加以固定形成的。

所以,对于这两块相邻的机身蒙皮而言,最重要的其实是粘合剂,至于铆钉其实根本不足以承受载荷。

然而,粘合剂虽然作用大,制造工艺也相对增大。并且,他还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极易被腐蚀!

仔细回想,那架来回穿梭于夏威夷岛屿之间的737飞机,不正是时常飞翔于温润的太平洋之上吗?

在超负荷的飞行循环周期的加持下,737飞机机身再受到太平洋水汽的长期腐蚀,机舱顶的蒙皮从一道裂痕,迅速撕裂。就像“拉链效应”一般,头等舱的机舱顶最后一整块被直接剥离。

试想一下,在2万英尺的高空,身边的保护措施一瞬间被掀开,在缺氧和强气流的双重威胁下,人类仅能依靠自己唯一的求生意识紧握身下的座椅,那又是一种多么巨大的绝望呢?

空中浩劫

1988年4月28日,客吉儿·山本登上了由夏威夷的希洛岛飞往檀香山的定期航班——阿罗哈航空243班机。

这条航线一直十分安全。在全球的737客机中,243班机的飞行次数名列前茅,这在山本的心里,是安全的象征。

殊不知,这却成了危险的信号。

那一天,天空万里无云,对于飞机飞行而言,一个好天气极其重要。一切都十分顺利,山本在检票、查验过后来到了这架243班机前。

山本望着它,有些出神,等到回过神来发现大批旅客已经登机,她这才赶紧拢了拢衣衫往机舱走去。

就在这时,山本发现机身上有一条不起眼的裂痕。虽是不起眼,但对于飞行在绝对的气压差的天空之上,这很有可能成为致命的威胁。

但出于对243班机的放心,山本还是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径直上了飞机。

243班机在几分钟后起飞,负责此次飞行的机长名叫罗伯特,他是一个飞行经验十分丰富的老飞行员了。除他之外,还有一名副机长、三名女乘务员以及一名局方观察员。

13:25分,飞机起飞。它一路滑翔,滑过它走过的19年岁月,一路直冲九霄。爬升至2万4千英尺的高空时,事故发生了。

头等舱位置的机舱顶,像是被一双大手撕裂一般,以极快的速度变成了碎片,飞扬在天空和“机舱内”。

那巨大的声音令驾驶室的两名飞行员错愕,但他们还得顾着前方的飞行路线。

紧接着,驾驶舱的舱门也不翼而飞,副驾驶马德林·汤普健斯感到自己几乎漂浮于空中,脸颊也被呼啸而过的风喇得生疼。

她太想知道身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在巨大的强压差和风力阻碍下,汤普健斯就连回头也废了好大一番力气。然而回过头,眼前的景象却让她惊呆了:头等舱的天花板已经被掀开,柔软的云朵几乎就要挤进客舱,有的乘客“熟睡着”,有的乘客面目狰狞......

汤普健斯几乎在一瞬间明白,她碰上了发生概率极低、危险性却极大的空中事故。

机长罗伯特经验丰富,几乎不用回头,他就已经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启动什么应急预案。

他迅速戴上氧气面罩,镇定地操纵飞机以280节的速度紧急下降。同时,副机长汤普健斯也很快镇定下来,加入了拯救这场空中浩劫的行动。

两万英尺的高空之上,此刻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两位飞行员。他们面对骤然下降的气温、巨大的压强差以及所有乘客的慌张,始终保持冷静。

罗伯特负责操控飞机,将时速调整到以每小时下降200米的速度,等待机会紧急迫降;汤普健斯则不停地呼叫地面控制中心,报告飞机情况,请求中心提供最近、最合适的位置安排飞机迫降。

在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地面所有救援人员也迅速到位,而他们此刻能做的仅有向耶稣祷告。

当飞机处于两万英尺的高空之上时,失去机舱顶的乘客们大多会因缺氧而昏睡过去,但当氧气含量随着飞机的下降逐步恢复到人体所需的50%的浓度后,他们便会在痛苦中醒来。

之后,他们便要一边承受痛苦,一边紧张地等待飞行员们的“逆天改命”。

飞机从7000米,慢慢下降到5000,接着下降到2800米,最后在所有人的期待中,临近了机场。

眼看就要成功迫降,飞机的襟翼却因发动机故障出现了问题,最可怕的是,飞机的前起落架的指示灯也没有亮起。

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在飞机下降到跑道的时刻,起落架不能正常展出,飞机机头便会触碰地面引起爆炸,这样的后果一点也不比在空中失事来得轻微。

可到了这个时候,罗伯特与汤普健斯已经别无选择,汤普健斯只能无助地用无线电喊出:“We'll need all the equipment you've got.”

他们几乎抱着迫降就是九死一生的准备,但奇迹却发生了!

十多分钟后,243班机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成功迫降,飞机上所有旅客全部幸存!

乘客们平安降落

其中,65名乘客受伤,5名机组人员也同样负伤。不过,前文曾提到,飞机上一共承载了8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既然乘客们全部幸存,那么还有一名机组人员去哪了?

不该出现的死亡

1988年的那场空难,机上乘客全部生还,这堪称奇迹。但事后人们发现,机组人员少了一名,那么飞机上的那几分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劳伦斯也是243班机上的一名乘客,最初他也如山本小姐一样,认为那不过是一段稀松平常的旅程,所以上飞机后劳伦斯就开始了小憩。但劳伦斯也没想到,自己再醒来时,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呼吸艰难之中。

对于那样的痛苦,艾米丽感同身受:“醒来的那种感受,难以言喻。就像我18岁时的那次溺水经历,沉重得难以呼吸。”

然而,这样的痛苦还只是存在于后方机舱顶未被吹走的乘客身上。而那些处在头等舱的乘客,头顶是呼啸而过的飓风,眼前是飞机残骸的碎片,那样的状况,便只能用恐惧和绝望来形容了。

杰妮芙就是头等舱的一员。她没有如旁边的乘客一般“睡着”,而是亲眼见证了空难的全过程。

当机舱顶在一个巨大的声音后全部撕裂飞走,杰妮芙便陷入了巨大的慌乱之中。好在有安全带的辅助,杰妮芙还能被绑在座椅上。

但巨大的风力让杰妮芙感到恐惧,坐在没有机舱顶的飞机上,杰妮芙此刻认为自己随时都有坠落万丈深渊的可能。于是,她只能紧握座椅扶手,同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直到飞机开始下降,乘客们逐渐苏醒,新一轮的痛苦便接踵而至。

那个时候,杰妮芙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对不起妈妈,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杰妮芙想要流泪,但是她无法哭出声音。

随着飞机的下降,乘客们的血液开始逆流,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失重感。恐惧和绝望侵蚀了他们的内心,身体也因此不自觉地开始剧烈颤抖。

然而比起他们,另一个人所遭受的恐惧与绝望,才是难以比拟的。

她叫克拉拉贝尔·兰辛,是机舱服务员主管。空难发生时,飞机刚好升到巡航高度,于是兰辛便开始了空乘服务。

当她走到飞机的第五排座位的位置时,头顶的机舱顶瞬间飞走,而这时的兰辛正站在过道中,给客人加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她,几乎在那一瞬间被飓风卷出到舱外。

据乘客回忆,当时根本来不及握住身边的人,只看到一双腿飞到了空中,之后飞机上被挂满了血迹。

可怜的兰辛被吸出舱外后,会陷入一段昏迷,就和飞机上那些“沉睡”的乘客一样。但当她坠落到海拔5000米左右时,她便会苏醒,之后的坠落过程,兰辛几乎是清醒的。而这过程,足有两分钟!

兰辛在这家航空公司服务了37年,却没想到最后是以这样的结局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这样的结局令人痛心,但也让人不得不正视,那些导致空难发生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这次空难事故的发生,有关飞机老龄化和飞行安全相关的法案正式有了依照,同年推出了相关法案。

然而,若是有关法案不是在出现“实例”的情况下产生,那么这起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上演?

可惜一切不能重来。好在,在飞机的各项指标与安全方面,我国一直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国家。

尽管交通事故难以避免,但如果可以,我们的国家一定希望将其概率降到最低。讲到这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又该多么庆幸与骄傲,自己是中国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机上25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空乘们守口如瓶多年!第一个就很恐怖...
飞行中有乘客死了怎么办?
飞行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如此安全的?| 解读
生活|还能不能愉快地飞了?
真的经历过飞行恐怖的人,在面对空难消息时都是失语的
“闯飞机驾驶舱者”男子被起诉 系航空公司员工家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