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炉夜话(二)——国军东北战局的战略方针

校长:“美军顾问团巴大维团长,建议撤出东北,哼,又岂止是建议,简直是命令!”

何婆婆:当初正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再三要求我们去抢占东北的。

校长:东北不是万国主义,不战而退,国际上会怎么看我们?民心军心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放弃东北九省,华北又将怎样呢?

卫俊如:召我去南京,无非还是迫令我,以沈阳主力接应长春突围,然后一起退守锦州。

赵家骧:共军以数十万之众集结在辽北辽西,虎视眈眈,我军离开坚固的城防,被辽河新开河几条大水侧敌行动,无疑是自我毁灭嘛!

壹| 东北战局形势

在东北解放军1947年冬季作战结束时,东北国军控制的面积仅占东北总面积的3%,人口仅为东北总人口的14%,已完全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由于北(平)宁(沈阳)线一些区段和沈(阳)大(连)线一些地段已为解放军控制,沈阳通向关内的交通被切断,补给主要靠空运,远远不能满足防守和作战的需求,处境十分困难。战略态势极为不利。为挽救东北败局,校长于1948年1月决定设立“东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并将原由华北“剿总”与东北“剿总”共同指挥的冀热辽边区司令部划归东北“剿总”司令部由秦皇岛移至锦州,改称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兼任主任。

卫立煌上任后,经过补充和调整,到辽沈决战前夕,东北国军总兵力为 55 万人。其中,正规军 4个兵团、14 个军、44 个师(旅),约48万人。其防守部署是:

由范汉杰指挥第6兵团等部共4个军(新编第5、第8军,第54、第93军)、14个师,连同地方部队共15万人,以锦州为重点,防守义县、锦州、锦西、山海关一线,以确保关内外陆、海路联系。 由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2个军(新编第7军、第60军)、6个师,及地方部队共10万人,困守长春孤城,牵制东北解放军主力于北线,以减轻沈阳、长春的防守压力。 卫立煌直接指挥第8、第9兵团共8个军(新编第1、第3、第6 军,第 49、第 52、第 53、第 71 军和整编第 207师)、24个师(旅),及“剿总”直属部队,共30万人,防守沈阳及其外围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等城市,作为固守东北的中枢。 此外,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所属第13军防守承德地区,第62军等部4个师位于北宁路唐山至昌黎一线,以求与范汉杰集团相呼应。

这时,东北国军占领的几个城市,90%的工矿企业已经停产,工商业纷纷破产。如沈阳市有80%的工商企业倒团。长春市1948年10月,工厂完全停闭,商店仅有200余家。物价狂涨,民不聊生。如高粱米价格,1948年6月底,沈阳市每斤69万元(国民党东北流通券);7月末,长春市则涨至365万元。据美联社1948年7月1日电讯:长春市居民“吃得到饭的仅占 20%,其余21%吃粥,23%吃豆饼,17%吃树皮,19%行与街头”。当时的国统区报刊称之为:“饥饿的沈阳,垂死的长春”。市内人心浮动,秩序混乱。如长春市的饥饿灾民不仅砸开伪康德会馆的粮库抢粮,还争抢国军空投的大米。

锦州市2万多贫民为求生存,集合起来把北门户及市内第2粮店一起抢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也不断掀起抗捐、反抓丁、拒绝交粮和参加破路等斗争。国民党联勤总部锦州被服厂3000多名工人,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举行反对扣压工资的大罢工,坚持7日之久。长春、沈阳市工人也纷纷起来罢工,仅沈阳铁路工人就有1.4万余人。7月5日,国民党军警在北平屠杀东北入关请愿的学生(死伤百余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七五惨案”。8日,东北的学生成立抗议“七五惨案联合会”。12日,沈阳的 20 多所大中学校万余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罢教、罢课、罢工、罢市、罢职。从7月到10月,包括长春大学代理校长张德馨教授在内的 2000 多名大学生和教职员冲出国军封锁线奔向解放区。

面对险恶的形势,校长和卫立煌之间、蒋嫡系部队与地方杂牌部队之间矛盾重重,官兵对立,厌战与失败情绪高涨,甚至一些高级将领也开始向共产党解放军寻找出路。

综观整个东北战场1948年夏、秋的形势,东北国军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全面崩溃,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解放军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均占有优势。在全国五大战场中,东北战场的形势对解放军最为有利,东北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中央、军委和教员因此将战略决战的首要目标选在东北战场。

国民党东北、华北、华中、徐州、西安五大战略集团,以徐州、东北两集团的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是校长的两大主力集团。但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战略态势最为不利,其50余万人的部队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面临百余万解放军的强大打击。在此情势下,东北是撤是守?守又如何守?便成为校长、卫立煌,以至美国都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美国非常重视中国东北的战略地位,它认为,从长远的军事观点看,美国在远东最主要的目标是中国东北。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美国政府就极力怂恿和支持校长抢占东北,并用飞机和军舰将大批国军运送到东北内战前线。然而,局势的发展随着东北国军的连连失利,越来越引起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

1948年初,在东北解放军的大规模冬季攻势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时,美国认为国军在东北大势已去,因此多次建议校长放弃东北,将残余国军撤入关内。

2月17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致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

“在满洲,少数几个主要城市的政府军仍然在包围之中,而由山东经海路运到葫芦岛的那支强大的和装备极佳的援军,又一直无法打通该港和沈阳地区间的陆上交通。在满洲的政府军队的补给和增援全靠空运,他们的部队和军需品因防御作战而日益枯竭,其地位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的话,也是很严重的”。 “国民政府虽宣布不惜任何代价以守满洲的决心。但我们觉得,即在政府最高人员中已渐认为它在满洲的冒险已属无望”。因此,“舍建议以撤退来解救目前陷在该处的政府军队外,就别无他途可寻”。(《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 916 页)

3月初,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提交报告给校长:

估计当前的情势,“使我深信继续据守被孤立的满洲城市是徒劳无益的,这些城市的军需民食完全依靠空运,而中国民用及军用航空运输力的总和,犹远不足以满足需要的浩大吨位。空运的补充,保养和燃料的花费……在一个缺乏现金信用的国家中……足以导致经济上的灾难,另一方面,空运对于供应上,仅能作无实效的帮助。” “当共军在冬季攻势后把主力自长春与沈阳附近撤离时,我坚决敦促蒋委员长利用这个机会渐进地撤出满洲。”(《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 366页

校长对此表示“惊愕”,并回复:“没有任何情势诱使他去考虑这样一个计划”

以后,校长又多次向巴大维表示:决“不考虑撤出满洲”,要“不惜任何牺牲”保守东北

贰| 校长决心“全力确保东北”

校长深知占据东北的重要性。因此,他在东北国军已处于日益严重的困难局面下,仍决心“全力确保东北”,“决不放弃东北”。(刘绍唐主编(民国大事日志》。第2册,第794页)

1948年3月1日,白崇禧(时任“国防部长”)在“中央纪念周”的报告上说:“大本营对于当前东北剿匪军事至为重视,必将以全力确保东北”。

3月8日,校长发表讲话说:“确保东北为国本所系,政府具有最大决心,业已增调部队,加强军事力量,局势必将逐渐好转”。(1948年3月9日《大公报》)

校长决心“全力确保东北”,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一是政治上的考虑。

1948年4月9日,校长在“国民大会施政报告”中说:东北“必须守住几个重要的据点……如长春、沈阳和锦州——以象征我们国家力量的存在”。(《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22卷,第443页)

这时,校长刚刚把自己推上“中华民国”总统(1948年5月20日,校长就任总统)的宝座,如果这时放弃东北,“将使全国人民在心理上会有失败之感”。( 董显光《蒋总统传》)

二是迫于东北籍国民党党政要员和高级将领的压力。

卫立煌集团被完全孤立在长、沈、锦三点后,舆论界曾传出南京要放弃东北的消息。于是许多东北籍的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向南京政府请愿。

1948年2月16日,陈诚邀请张作相、万福麟、马占山及东北官绅张元夫、王树常、翟文选等商讨东北问题,“表示政府对东北的关注”,校长亲自接见,“表示坚守东北的决心”。

4月间,国民党召开伪“国大”期间,有“代表”质问:“中央戡乱采取老鼠战略,如果东北失掉,华北失掉,华南也不保,难道都像陈诚一样想逃到美国去吗(陈诚从东北铩羽而归,又盛传其将赴美治病)?”

《辽沈战役亲历记》(杜聿明的回忆),第7页)

校长对其驻美国大使顾维钧说:从东北撤退会遭到在关内的几万东北流亡者的反对,其中有的还在政府任要职,这正是他的困难。( 《顾维钧回忆录》第6册,第549页)

三是从全般战局上考虑。

校长认为:撤退东北“剿总”主力,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加强关内战场的防御兵力;但另一方面,“东北是华北的屏障,要保华北,必须确保东北”(1948年3月2日《大公报》)。只要控制住长春、沈阳等战略据点,牵制住东北解放军“五十万精锐不能自由活动”,便能求得东北的稳定和华北的巩固。( 1948年8月9日《大公报》)

校长私下对何应钦和郭汝瑰发牢骚:“美军顾问团巴大维团长,建议撤出东北,哼,又岂止是建议,简直是命令!” 何婆婆接话:当初正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再三要求我们去抢占东北的。 校长:东北不是万国主义,不战而退,国际上会怎么看我们?民心军心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放弃东北九省,华北又将怎样呢?

卫立煌也认为,防守沈阳与锦州,足以牵制住大量东北共军,“从而解救华北的威胁”(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 370页)。

校长认为,不但必须坚守东北,而且能够守住东北。他说:

“国军在东北作战以来,虽然损失了几个师,但它们多是临时编成的保安部队”。“这些部队的损失,无异于自归淘汰,于整个国军可说是有益无损”。“至于国军在东北的基本力量,并无损失,更不能承认失败”(《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 22 卷,第 444、第 443页)。

卫立煌也宣称:虽然“目前东北确已面临极艰苦之阶段,但我军兵力今后若集中,战略方面采主动,战术方面采机动。则东北局势之扭转并非难事”( 1948年4月3日《大公报》)。

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说:

“解放军在锦州集结兵力,只不过故作姿态,如果真要攻锦州,林彪要考虑我们可以从长、沈两路夹攻,北满至南满交通补给线那么长,谅他不会冒这个险。锦州不会有问题”。又说:“沈阳我们有装甲车和美式大炮,有坚固的工事,共军更不敢犯。

《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 462页

其实,校长和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也都感到要守住东北困难重重,主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东北防守兵力不足,增援困难。校长曾多次表示要增兵东北,但由于在解放军的连续打击下,关内各战场国军均感兵力不足。1948年1月间,为应付东北解放军发动的冬季攻势,校长从青岛抽调第54军(原整编第54师)2个师到东北。

5、6月间从山东抽调第8、第9军到葫芦岛,但因华东战场吃紧,8月间,复将该两个军调至徐州地区。为从华北战场转用兵力于东北,校长曾提出让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统一指挥东北、华北作战,但此时华北战场也吃紧,兵力也不够用,傅作义不愿背上东北这个大包袱,故坚不受命。可见,校长在兵力使用上的左支右绌的艰难处境。对当时国军兵力不敷使用的情景,《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作了如下描述:

“凡能从其他地区抽调的部队,均经增援满洲,但这些部队并不能补偿在春季攻势中所受的损失”,“政府军既被孤立,交通线又受威胁,遂有一种被包围的防守部队的情景,等待着永远不能到来的援军”。

二是长春、沈阳的粮食、弹药、燃料补充无法维持。在关内通东北的陆上交通被完全隔断后,长春、沈阳两城守军补给全靠空中运输。自3月初起,每日只能出动4架飞机运输物资,远远不能满足军需民食。而且运费甚高,“几乎要支出国民党全部军费的二分之一”。校长及其统帅部感到,完全依赖运输机“无法维持东北这样庞大部队的补给”。

《辽沈战役亲历记》(杜聿明的回忆),第10页

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也多次向校长提出“长春和沈阳不能永无止境地由空运供给”(《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369页)。

对于校长坚守东北的决策,时任国民党副总统的李宗仁事后检讨时认为,东北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原不应死守,而校长“下令死守到底,实犯兵家大忌”( 《李宗仁回忆录》、第 637 页)。

董显光在《蒋总统传》一书中也写道:1948年,“政府方面力图保持其在东北的地位。事后回想假使彼时蒋总统将东北的国军连同物资撤入关内,在战略上较之继续作消耗性的坚守似更妥善”。

叁| “固守目前态势”

校长与卫立煌都主张固守东北,但在如何守的问题上,即是依现态势继续固守长春、沈阳、锦州三点,还是调整部署进行重点守备?两人意见相左。

校长的基本战略意图是:长春仍固守,以少量兵力守备沈阳,以沈阳地区主力打通沈阳、锦州间交通,尔后撤到锦州。如此,既可解决部队的供应问题,又可以加强与华北的联系,在情况不利时,尚可将东北主力撤至华北或从海路撤至南方。卫立煌则不同意将沈阳主力撤到锦州,主张依现态势防守长春、沈阳、锦州三点,以沈阳为防御中枢。

在固守长春的问题上,校长与卫立煌基本一致。

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后,长春已成为陆上孤岛。1948年3月初,巴大维建议校长撤出东北遭到拒绝后,他又提出将长春守军撤至沈阳的建议。负长春军政之责的郑洞国亦主张“放弃长春”。他认为:长春距离沈阳主力太远,被解放军吃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与其将来被歼灭,不如主动提早放弃,将东北国民党军主力集中于沈阳、锦州之间。这样尚能战、能守、能退,还可保存一部分有生力量。”

而校长却以长春原为“满洲的都城”,放弃长春对国际影响太大为由,拒绝巴大维和郑洞国的建议。他说:固守长春口以吸引一部分解放军主力,以减轻沈阳、锦州的防守压力。卫立煌亦同意“坚守长春以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

《辽沈战役亲历记》,郑洞国《困守孤城七个月》,第 298页

卫立煌就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后,在军事上采取一种稳重态度,坚持实行固点、联线、扩面的防御方针(罗荣桓《在东北野战军政工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3月4日)。不管解放军打到什么地方,如在冬季攻势中先后解放新立屯、盘山、辽阳、法库、鞍山等城市,也不管守军部队如何告急,甚至置校长再三要他解各地守军之围的电令而不顾,始终将主力集中在沈阳附近不动。他说:“共军的目的和战术是围城打援,我们不能上共军的圈套。”

《辽沈战役亲历记》(杜聿明的回忆),第9页

面对沈阳已陷于孤立的形势,校长忧心如焚,对卫立煌的这种“乌龟战术”极为不满。他在日记中写道:

“国军若不积极出击,作破釜沉舟之决心,则沈阳二十万之官兵皆成瓮中之鳖。故分致各军、师长手书,望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九死一生之志冲出一条血路。”( 中央日报社译印:《蒋总统秘录》第14册,第79页

为敦促卫立煌采取积极行动,校长提出了“打通沈锦线,将沈阳主力撤至锦州”的方案。方案要则是:以周福成第8兵团部率第53军和第207师(辖3个旅)防守沈阳;以廖耀湘第9兵团部率新编第 1、第 3、第6军,第 49、第 52、第71军全力打通沈阳、锦州间交通线,并就势转至锦州地区。

2月20日派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罗泽闿、副厅长李树正携该方案到东北与卫立煌协商。

卫立煌当即反对这个方案,他认为,从沈阳到锦州,中问要通过几道河流,要突破共军的几道阻击阵地,而国军的士气又不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不如暂时固守沈阳,整训部队,然后再乘机出击,以扭转战局。况且沈阳有兵工厂,抚顺有汽油,本溪有煤,粮食也可以想办法,完全能够坚持下去。”

为说服校长改变上述计划,卫立煌派“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于2月23日随罗、李同去南京当面陈述上述意见。但校长强调,“大兵团靠空运维持补给,这是自取灭亡,只有赶快打出来才是上策”,即要郑洞国衔命回沈,执行其“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至锦州”的方案。

《辽沈战役亲历记》,郑洞国《困守孤城七个月》,第 297页

25日,卫立煌召集各将领开会,传达校长的指示和方案。与会将领一致赞同卫立煌集中兵力守沈阳的计划,不主张立即实施校长的方案。于是,卫立煌又派“剿总”参谋长赵家骧、第6军(空番号,仅辖第 207师)军长罗又伦赴南京,再陈利害得失。为了缓和与蒋的矛盾,提出先制定一个打通沈锦线作战的计划,待条件成熟时实施。

这样,校长只好允诺卫立煌“在东北暂保现状,加紧补充训练,一俟部队整训完毕,再由沈阳、锦州同时发动攻势,打通沈锦线,将主力移至锦州”(《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 9~第10页)。预计于5月5日开始实施。

3月15日,东北解放军结束了历时3个月的冬季攻势。主力位于沈阳、长春之间休整,沈阳至锦州、锦州至山海关间,解放军兵力较少。为敦促卫立煌抓住这一良机,尽快实施打通沈锦线计划,校长于3月底召卫立煌到南京面示:沈阳、长春交通已断绝,单凭空运补给无法维持,因此,应尽早撤出沈阳主力。卫立煌则称,沈阳主力打不到锦州即会被歼灭,长春、沈阳物资困难,可请美顾问团帮助输送补给。结果又是不了了之。

5月初,眼见预定打通沈锦线的时间已到,东北“剿总”尚无行动准备,校长又急召赵家骧(代表卫立煌)、廖耀湘(第9兵团司令官)和罗又伦到南京进行磋商。

据参加这次磋商的巴大维记载:5月5日、6日,赵家骧等向校长详细申述了打通沈锦线行动不能如期进行的理由。

一是在进行这种进攻前必须得到华北的增援部队; 二是共军已经知道国军打通沈锦走廊的意图,正在调动军队以中止国军行动; 三是东北“剿总”需要更多时间训练和组织更多军队。

校长鉴于东北各将领的普遍反对,不得不放弃打通沈锦线,撤退沈阳主力的方案,重新确立东北作战的指导方针。

对此,南京国防部作战厅和巴大维非常失望,认为:东北如不立即采取行动,“另一个从共军手中采取主动和击败他们的机会将不会再有了”;如果这次行动不能确保,“以后就确定地不可能了”(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第369~第370页)。

6月间,校长电告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东北之战略要求在于固守目前态势,使不再失一城一兵,即有利于关内作战。”

7月19日,校长在总统官邸召集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等人研究东北作战问题,决定东北在战略上“暂取守势,待秋收后作大吃小之远程奔袭。长春仍固守,北宁路暂不打通”( 郭汝瑰日记,1948年7月19日)。

8月初,卫立煌参加南京军事检讨会议。他在会上提出了关于东北作战的意见。他认为,东北解放军将于10月发动攻势,目标是锦州,对长春、沈阳则采取围困办法。据此,东北国军必须:

第一,不放弃打通沈锦线之计划,但不能轻举妄动,须首先应付解放军的10月攻势。 第二,维持沈阳至10月底,以观时局变化。原则上不放弃沈阳,但避免作“长春第二”。必要时军队改为轻装,准备作运动战及游击战,重要物资、机器,有计划地撤退,不能运走的破坏之。 第三,坚守长春以牵制东北解放军(《北线敌情摘记》(1948年5月至10月))。

南京军事检讨会议确定,东北的作战必须:“彻底集中兵力,确保辽东、热河,以巩固华北”。8月7日,南京国防部发表半年来战局总检讨,称国军在东北的作战方针是:继续维持现有态势,固守长、沈、锦三点,以求稳定。

肆| 卫立煌固守东北的措施

(一)哄骗宣传,以振士气

东北国军连遭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失败情绪蔓延。卫立煌认为,“士气之振奋实为稳定东北大局最有效之强心剂”(1948年4月2日《大公报》(天津版))。

为提高官兵士气,他大谈沈阳可以长期固守的有利条件,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他说:我们有足够的守备力量,可以凭借坚固工事,采取纵深配备,以逸待劳,稳扎稳打,有把握守住沈阳。共军若来攻坚,死伤必大,容易挫伤士气。同时,采取哄骗的办法,如大讲政府正在台湾训练大批美式装备的新军,几个月内将开到东北来大举反攻,只要能守住半年左右,大局就能扭转。企图以此来维系军心士气。

《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395页

(二)扩充兵力,整训部队

兵力不足,是卫立煌十分忧虑的一个问题。他曾多次呼请校长增兵东北,均未能如愿。于是加紧补充兵员,扩充实力。

首先是补充战斗部队缺额。卫立煌指示沈阳各军,将遭解放军歼灭性打击、缺额最多的师拆散,其士兵补充各该军其他师;保留的师番号和军官则由沈阳空运锦州、山海关地区,补充由关内运来的部分新兵。当时由沈阳空运锦州、山海关地区准备增补兵员的部队番号有:新编第6军暂编第62师、第49军第 26 师、第52军暂编第54师、第71军第88师。

其次是重建了在冬季作战中被歼灭的新编第5军(辖第26师,暂编第50、第60师),新建了新编第8军(辖第88师,暂编第54、第55 师)。该2军主要由地方部队编成,战斗力很差。如暂编第50师是由热河地方部队改编,约3000人;暂编第60师是由辽阳县保安总队改编,约5000人;暂编第55师是由铁路交通整察部队改编,只有千余人。此外,还收容流亡在长春、沈阳等地的地主富农分子和当地的地痞流氓,组织所谓“志愿兵团”,仅长春即组织了6个团,约七八千人。

卫立煌还企图通过整军经武,加紧训练,提高部队战力来弥补兵力的不足。他“一再强调只要部队训练好就有办法”

《辽沈战役亲历记》,范汉杰《锦州战役经过》,第68页

要求部队加强战斗演习和射击训练,规定各军师间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据此,新编第1、第6军在沈阳附近举行陆空联合协同防御演习,第71军在巨流河举行防御战演习,第 49军举行射击训练和近距离战斗演习,等等。

尽管卫立煌采取了种种措施,整训部队,但情况并没有根本好转。南京国防部在“(民国)三十七年秋季东北方面作战经过概要”中,谈到战前部队状况时说:冬季作战失利后,“因各部报失过巨,士气消沉。虽经整补半载,军心战力均未复常态,将士亦多无斗志”。

(三)加固工事,抢囤粮食

卫立煌为实现其长期固守长、沈、锦的计划,到职伊始,即责令“剿总”工兵指挥官李贤负责,在长春、沈阳、锦州、抚顺、本溪等城市一律建成现代化钢筋水泥工事,加紧抢修锦西机场,并计划扩建沈阳、锦州机场。卫立煌视察时给官兵们打气说:“在江西和共军作战的时候,哪里有这样坚固的水泥工事呢?那时都能打胜仗,现在有这样好的工事,更没有问题了。”由于建筑材料缺乏,加之各级官员中饱私囊,工程进展缓慢。

粮食问题对长春、沈阳、锦州等地国军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由于空运能力有限,校长曾要求东北“各部队主食应尽量就地征购,并极力扩大占领区,抢购粮食,以减轻空运的负担”。但由于控制区面积太少,不少县又发生严重虫灾,秋季收成不好,加之遭到解放军的打击,抢购粮食非常困难。沈阳守军虽在周围抢购小麦2000万公斤,但仅敷2个月之需( 1948年8月2日《中央日报》)。长春守军到1948年5月下旬,购囤军粮约150万公斤,加上市内原有存粮,也只能维持到7月底。

《辽沈战役亲历记》,彭杰明《卫立煌到东北》,第50-51页

(四)竭力争取美援

为解决武器装备不足和运输补给困难的矛盾,卫立煌竭力争取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的援助。为方便与之接洽,南京统帅部任命与美军顾问团关系较密切的刘耀汉任联勤总部第6补给司令部司令(驻沈阳)。校长并于1948年3月 24 日亲自与巴大维会商向沈阳增加武器、弹药援助和帮助运输粮食等问题。巴大维向美国政府建议,“把在日本的20架美国C-46式运输机中的12架立刻转交中国当局,以协助运输粮食”。美国政府批准16到20架美国 C-46 式运输机转交国军使用。4月初,卫立煌偕刘耀汉在南京与巴大维会晤,交涉装备补充与运输补给问题,巴大维同意尽量协助。

5月11日,巴大维率顾问团成员一行9人赴沈阳、抚顺等地,主要视察飞机场的设备及容机量;视察新编第 1、第3、第6军及第 207 师等部队美械装备,准备更换超龄的轻重武器,重新输送10个师的美式装备,预定在1949年 3、4 月间运到东北。卫立煌认为,只要美国“十个师的装备来到就有办法了”。然而,尚未等到美援10个师装备运到东北,卫立煌集团就全军覆没了。

《辽沈战役亲历记》,杜聿明《辽沈战役概述》,第11-1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军辽沈战役失败谁负责?卫立煌一个光杆司令,让他怎么负责
既不肯救援长春,也不肯增援锦州,卫立煌真是个谜一般的男人
1955年剿总回国,伟人亲自设宴,八大元帅亲自作陪?
卫立煌为什么不肯增援锦州?流传最广的说法肯定是错的
主帅犹豫惹怒教员,结果52天歼敌47万,中国近代史最大规模歼灭战
辽沈战役东野攻打长春,久困长围5个月歼灭敌军10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