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锐霆将军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的诞生和初战泰安

陈锐霆将军

忆华东特纵的诞生和初战泰安

陈锐霆

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

“今后军事建设方面的中心任务,是用一切努力加强炮兵和工兵的建设。各大小区军,各野战兵团,必须具体地解决为了加强炮兵和工兵而发生的各项问题,主要是训练干部和制造弹药两项问题。”

在这个指示之下,过了一个半月以后,即这年的三月十八日,一支由炮兵、工兵、装甲兵、骑兵等多兵种组成的部队——华东特种兵纵队和一个特科学校,在山东沂南县苍子坡正式成立了!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建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华东野战军已经由小米加步枪发展到掌握大炮和坦克,开始用现代化的军事技术来装备自己、打击敌人了。

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山东区军的炮兵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山东区军所辖各区军、各野战纵队共有野炮八门、山炮四十一门、步兵炮和平射炮十二门、高射机关炮一门。这些炮在历次战斗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锻炼出一批有实战经验的干部、战士。但是,炮兵的数量毕竟太少了,而且分散在各个部队,技术水平又低,远远不能满足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的需要。

特纵成立以前,新四军兼山东区军领导机关对加强炮兵建设,已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早在一九四六年十月,区军党委、首长为加强炮兵的领导,决定成立新四军、山东区军炮兵司令郎,任命我以参谋处处长兼炮兵司令员,并暂以参谋处兼做炮兵司令部,董尧卿同志任炮兵司令部参谋长。

1946年12月中旬,宿北战役中我军缴获的野炮

炮兵司令部成立时,区军向部队发了通报。首先指出战争需要炮兵的迫切意义,要求部队立即把大炮收集、编组起来,够一个营就编一个营,够一个连就编一个连,并要物色炮兵技术人员做教员,加紧炮兵技术训练。同时通报区军成立了炮兵司令部,将与各部队的炮兵建立业务联系。炮司成立以后,首先抓了炮兵军事技术干部的培训工作。这时华中区军所属的雪枫大学北移山东后与原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华东军政大学。经炮司建议,十一月在该校成立了炮兵大队,下辖五个中队:一中队由从各部队调来的班长和营以下基层干部组成,二、三中队由从山东大学、华中建设大学、胶东抗大分校、苏北公学等单位调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及原东江纵队的部分连排干部组成;四中队是一个经过长征的红军炮兵连队——原一一五师炮兵;五中队是滨海区军地方武装升级的一个新兵连。区军指示炮司对炮兵大队有技术业务领导之责,炮兵大队有关炮兵训练建设方面的问题可以直接请示炮司。

在炮兵大队成立之初,我专程赶到驻莒南县狮子口的炮兵大队,向他们介绍了当前的战争形势和建设人民炮兵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有些学员暴露出来的“上级叫我们学炮,没有炮怎么学”、“我们学炮兵是当战士,还是当干部”等模糊认识,做了思想动员工作,大意是说,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多少大炮,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我们不久就会有更多的大炮。“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只要前方不断地打胜仗,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就会给我们送大炮来。区军党委、首长根据战争形势发展,决定大力加强炮兵建设。这是我们大家共同担负的光荣任务。建设炮兵,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好炮兵干部,这是你们大队和同学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我这个炮兵司令现在还是一个既无炮又无兵的光杆司令。你们这些人就是建设炮兵的骨干力量,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努力学习炮兵技术,准备迎接炮兵的长足发展。

由于华东军政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炮兵大队很快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但是,全大队只有五个略懂炮兵业务的干部和教员,只有一门山炮、一门野炮、一门日榴和一部测远机、一个方向盘,而且缺少零部件,都是残缺不全的。他们在教学中充分依靠群众,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员不够就请“小先生”,开展互教互学;器材不足用代用品,动作熟练以后再上炮操作。骡马炮兵要学习驭马术,但是缺少马匹,区军副司令员兼军大校长张云逸同志决定把军政大学四大队学员(都是团以上干部)的骑马调出来,交给炮兵大队在教学中使用。更使人感动的是,他把自己骑坐的一匹健壮高大的骡子也送给了炮兵,说是要让它也为建设炮兵出力呢!炮兵大队的学员们由于学习热情高,积极想办法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初步学会了驭马术和一些炮兵的基础知识。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宿北战役胜利结束。战争中缴获了十二门野炮,我即着炮兵大队将炮接回。接着,次年一月二日,我华东野战军又发起了著名的鲁南战役。在歼灭国民党军整编二十六师主力和第一快速纵队后,我来到歼灭快速纵队的漏汁湖附近察看。那一天,天气阴沉,朔风凛冽,雨雪霏霏,道路泥泞。在几十公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有敌人丢弃的大炮、坦克和汽车,一批俘虏在我军战士的押送下,灰溜溜地向后方走去。我看到许多基本上完好的大炮、器材,真是如获至宝,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从此我们华东野战军再也不愁没有大炮了。看到打扫战场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有些装备特别是各种汽车不断受到各部队零散人员“游击习气”的破坏,深为可惜。回到野战军司令部,立即向陈毅司令员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建议在漏汁湖附近敌遗弃装备较集中的地方,要派部队控制起来,统一组织力量打扫战场,同时建议让董尧卿同志带军大炮兵大队来完成这一任务。陈司令员同意后,我即令董尧卿参谋长率炮兵大队两个中队赶来打扫战场,搜集抢运各种武器装备。他很快带着炮兵大队二、三队的学员赶到鲁南前线。这时,战斗正在向纵深发展,还没有结束,他们白天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夜晚顶着寒风霜雪的侵袭,将散落在战场上的大炮、器材、炮弹、汽车、坦克等搜集起来,转运后方。打扫战场的工作搞了一个多月,直到敌人重新组织向临沂进攻,其先头部队已从北面越过这个打扫战场的地区,他们受到严重威胁后,才奉命绕道撤回来。

当时,大家对美式装备的技术知识有限,便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并积极争取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俘虏帮助我们工作。开始许多俘虏非常傲气,认为在印缅作过战的、美式机械化装备的、堂堂的快速纵队败在“土八路”手里,简直是在小河沟里翻了大船,所以很不服气。但是在同志们积极而耐心的争取、教育下,很多人终于转变了立场,并真心诚意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困难。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炮兵大队的同志们终于把漏汁湖附近战场上的近二十门美式一O五榴弹炮、六辆坦克和近六十辆汽车转运到沂南地区。是役全军共缴获美一O五榴弹炮四十八门、坦克二十八辆,成为建设华东特种兵的物质基础。

鲁南战役结束后,华东全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进行了统一整编,正式组成华东区军、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编十一个步兵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新组建的特种兵纵队由陈锐霆任司令员,张藩任政治委员,钟国楚任参谋长,刘述周任政治部主任,董尧卿任副参谋长,喻新华任政治部副主任;以原山东野战军指挥部一部为基础,增添干部,组成纵队的司、政、供、卫机关。拨归特纵建制领导的老部队有:原华中区军骑兵团、炮兵团,山东区军工兵营(扩建成工兵团),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以炮兵大队为基础,新成立了一个美榴炮兵团和一个特科学校,还有一个警卫营。当我接受新任命离开野战军司令部时,陈毅司令员和粟裕副司令员分别找我谈了话。

鲁南战役中被我军歼灭的敌第一快速纵队之一部

早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陈司令员到淮北新四军四师检查工作时,我正伤愈归来,陈司令员找我谈话,了解到我在旧军队的军校、炮校学过炮兵,并在炮兵部队任连长、营长的工作经历后,他说:你是学炮兵的,当了步兵,专业知识用不上,不过将来还是有用处的。现在咱们没有炮,过些年就可能有炮,甚至比敌人的炮还要多。那次谈话后六七年过去了,陈司令员还记得他说的那些话。所以他一上来就笑着说我从前说的话你还记得吗?你现在有用武之地了。接着他严肃地说: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炮兵和工兵建设是今后军事建设的中心任务的指示,野战军前委和华东区军党委决定成立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以加强特种兵当前首要的是炮兵的建设。前委、区军已下了命令调张藩等一些老同志和你一道完成这个新的艰巨任务。特纵建制有骑兵团、炮兵团两个老团,新组建一个美榴炮团,扩建一个工兵团,组建一个特科学校。两个老团执行原任务不变,可叫他们的领导干部在情况许可时,回来向你们汇报。你们当前重点突击美榴炮团的组建,以适应战争急需。工兵建设也是重要的,但攻坚爆破,许多步兵部队都会搞了,工兵团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大部队通过搞修桥修路。同时要把特科学校很快组建起来,加紧培养干部,为特纵的更大发展做好准备。他接着指出:特纵是“以战养战”的产物,一定要教育干部爱护这些用血的代价换来的装备,同时要用“以战教战”的办法训练部队。你们要以突击的精神把装备修理好,把部队编组好,稍加训练就拉到前方实战中锻炼。这样一方面可以适应前方作战部队对炮兵的迫切需要,一方面部队本身可以在实践中学到切实有用的本领。他最后说:党把这个军事建设中心任务交给你们,你们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今后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工业,在这个条件下搞现代化兵种,会碰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希望你们好好团结,和群众一道想办法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把我军的特种兵部队建设好。最后,他说中央指出加强炮兵建设,主要是干部、炮弹问题,现在干部培养,我们办特校已落实,炮弹问题,我们已派人携重金去大连,请中央和东北局帮助办军工厂,自己制造炮弹。

粟裕副司令员着重谈了要采取突击手段把美式榴弹炮兵团建设起来,作为野战军手上的一个威力大、机动性强的火力拳头,并谈了培养机械摩托化部队战斗作风的重要性。他说:与敌人的数量和装备相比较,我军还处于劣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同优势敌人作战,因此困难肯定少不了,部队必须具有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作风,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如果没有好的战斗作风,弄不好会把缴获来的大炮又丢掉的。所以,野战军领导决定从野战军各个部队每营抽调一个政治思想好、有点文化又有战斗经验的班长来当炮手,使炮兵部队的作风一开始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毅(坦克顶中)和张云逸(坦克前右)、张鼎丞(坦克前左)在鲁南战役中缴获的坦克上合影庆祝战役胜利。

成立特种兵纵队适应战争发展,这是有远见有气魄的重大决定,的确是华野前委、首长领导的大手笔,足鼓舞人心的。广大军民看到或听到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快速纵队”,无不拍手称快。在建纵的过程中,野战军前委和区军党委、首长、机关,不仅在思想上十分重视,而且在具体组建工作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啊!例如野战军首长命令从全野战军各纵队,每个营抽调一名优秀班长到榴炮团当炮手,这些班长大多是抗日战争期间入伍的老战士,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共产党员。他们从班长改为战士,除个别同志外,都能愉快地服从分配,在新的岗位上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努力学习炮兵技术。他们把不怕苦不怕死的优良传统作风,带到新建的榴炮团,对该团的作风养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几次作战之后,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华东炮兵的骨干。此外,野战军领导还通令各单位,凡在战争中缴获的大炮、十轮卡牵引车,一律送交特纵使用。各部队都照办了。接着,又从区军运输部队抽调了一批技术熟练的老驾驶员,开着汽车到特种兵纵队来工作;在全区军范围内,凡是懂得炮兵、工兵、装甲兵、机械、摩托技术的干部,都指名调特纵来重新分配工作。这真是上下关注,八方支援,华东全军各个兄弟部队都为特种兵纵队“开绿灯”,认为能为特纵建设出点力是光荣的。

国民党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于一九四七年三月开始改为向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两个战场实行重点进攻。华东战场的敌军于三月下旬集中二十四个整编师六十个旅约四十五万人,向山东解放区的鲁中山区发动了进攻。四月初,正在组建的特种兵纵队奉命从沂南转移到莒北大三户。

纵队成立后,纵队党委根据中央和野战军前委的指示精神和战局紧迫情况,确定部队建设要有重点,并采取边组建、边训练、边战斗的方针。在纵队的全面部署下,首先集中主要力量突击榴弹炮团的建设。该团从纵队成立到四月初,从区军和野战军调来团的主要领导干部,并以华东军大炮兵大队的主要力量和野战军调来的优秀班长先后编成了团部和三个营六个连。四月初,团已基本编成,并紧迫训练。与此同时,根据中央加强炮兵和工兵建设主要是训练干部和陈毅司令员加紧培养干部为特种兵的更大发展做好准备的指示精神,纵队党委着重抓了特科学校的建设。特科学校是同纵队机关、美榴炮团一起开始筹建,在纵队成立大会上宣布成立的。野战军前委和区军党委对建设特科学校是很重视的,指定我和纵队政委张藩同志兼任学校的校长和政委,并调来办学校教育有经验的孙叔平同志(解放后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任教育长主持学校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特校从筹建到宣告成立的短时间内,学校的组织已具雏形。校部成立训练、政治、校务三处,下辖三个学员队,两个中队学炮兵,一个中队学坦克。干部、学员来自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和部队中抽调的基层干部、优秀班长和战士。教员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把部队中过去学过技术的干部调来,如调来在红军时期我西路军退到新疆组建的干部训练队学过装甲车辆的同志,还调来几个在东北抗日联军工作过的学过坦克的朝鲜同志。他们担任驾驶技术等方面的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还使用了俘虏的国民党军官。他们技术上是熟练的,也教了一些东西,但其中有些人思想反动,转变立场很费力。至于教学中的物质保障,坦克队有十二辆能开动的坦克,实装训练,效果很好,就是油料不足,训练受到限制。炮兵队因前方急需炮兵,暂时没有火炮装备,只有少数剪形镜、方向盘等观测器材。操作火炮只能采取模拟方法,如用手推车代替火炮,用背包代替弹药箱,这样训练总不如实物效果好,但毕竟也还是有效果的。工兵团的扩建稍迟了一步,这是因为工兵营在纵队成立时正在前方执行任务,干部调来的也比较迟些。团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是由红军时期的工兵老干部担任,团长韩练生同志出身安源煤矿工人,红军时期就是工兵领导干部,后提升为纵队参谋长,在淮海战役期间试验用迫击炮送炸药包不幸光荣牺牲。

纵队党委一成立就号召大家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学习军事技术,争取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手中的武器,用来打击敌人。一个突击学习技术的热潮在全纵范围内兴起了。特别是新组建的美榴炮团更为明显,许多同志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勤学苦练,顽强钻研,有的甚至在梦中还念着分划改装的口令。由于部队组建时间不长,人员来自各方,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很不一致。拿吃饭来说,南方人早晨喝稀的,山东人却要吃干的;星期天改善伙食,山东人要包饺子,南方人却要煮米饭。还有一些同志闻不惯汽油味,坐汽车要晕车,大家坐车行军,他却要在车下徒步赶路;但是,大家在掌握现代化武器打击敌人的总目标下,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终于排除各种困难,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技术,使新编榴弹炮兵部队在组建仅二十几天以后,就能够勉力参加战斗。

为了打击向我鲁中山区进攻之敌,华东野战军前委于四月二十日决定,以三纵、十纵归十纵宋时轮司令员统一指挥,从敌人的翼侧攻击新占我泰安的国民党整编七十二师,以调动敌人,制造战机,歼灭更多敌人。电令特纵即派能作战的美榴炮兵一部,以摩托化行军于四月二十三日拂晚前到达泰安东南部,归宋时轮司令员指挥。为了取得美榴炮行军作战的经验,经纵队党委同意,由我带着几个精干的参谋、电台和新组建的两个榴弹炮连、一个工兵连去执行任务。二十一日晚由莒北大三户出发,经蒋峪、莱芜,及时赶到前线参加攻打泰安城的战斗。

在这次泰安战斗中,榴弹炮兵的主要任务是压制敌人的炮兵并掩护我步兵攻坚。过去我军使用炮兵,一般都是单炮直接瞄准,这次却是测地和图上作业结合,对城内敌人炮兵(有一个一O五美榴炮连)间接炮兵连射击,这在华东野战军炮兵作战还是第一次。“从敌人手里缴过来,向敌人头上打过去!”敌人对我炮兵非常震惊,听得他们在报话机里惊呼:“那个'买卖’(敌人暗语,指我军一O五美式榴弹炮)上来了!那个'买卖’上来了!”由于我们对泰安城内陆形比较熟悉,估计守城敌人炮阵地只能设在县衙门门前或岱庙附近的空地上,加上泰安靠近泰山,地图精确,所以我炮兵射击精度良好,成功地压制了敌人炮火,并击毁敌人美式榴弹炮一门。正在岱庙附近集结的敌人步兵妄图突围逃跑,我炮兵连四发炮弹同时在敌群中落地开花,使敌人受到重大伤亡。由于部队是新组建起来的,训练时间短,技术水平低,加上紧急行军赶到泰安参战,在最初配合三纵夺取泰安车站蒿里山战斗中,因仓促投入战斗,步炮协同没有搞好,也发生过误伤自己步兵的教训。泰安战斗结束后,负责指挥这次战斗的十纵司令员宋时轮同志高兴地对我说:“我们的部队是新组建起来,你们炮兵也是刚组建起来,第一次协同作战总的说来配合得不错。我已经给部队下命令,这次战斗中缴获的大炮和拉炮的汽车,全都交给你们特纵,我们部队一门炮、一部车都不准留下。”果然,这次战斗缴获的牵引汽车、大炮,都装备了特纵。

步兵首长的赞扬和支持,使我们深受鼓舞。从此以后,我们年轻的特种兵更加朝气蓬勃地活跃在华东战场上,奋力参加了以后历次著名的战役,在战斗中经受了考验与锻炼,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壮大。

华东特种兵纵队是在敌人对我山东重点进攻、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下诞生的。回顾这段历史,我深深地体会到:党中央、毛主席根据解放战争形势发展,适时提出加强炮兵和工兵建设的正确建军方针,以及华东野战军前委、华东区军党委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是华东特种兵迅速成长壮大的决定因素。一切成就都应当归功于党,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马廷喜整理)。(选自《沂蒙将军颂·解放战争卷·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野炮兵有多强,淮海战役国军担心暴露,拿枪逼自己炮兵不准开炮
华东特纵历史图片及历史该怎样写
以战养战建特纵——华东战场特种兵纵队的创建
1949年,纵队编制取消后,哪四位将领,还是担任纵队司令员
东北野战军火力有多强:瞬间抹掉敌山炮营,坦克冲入范汉杰指挥部
解放战争期间,华东野战军各个阶段的变迁,以及最高指挥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