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4年中央会议上,周总理为何嘱咐陈赓:你带枪坐在高岗后边

1954年中央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的会议上,全体的领导人都会出席,可是就在会议前夕,周总理秘密找到了陈赓,向他交代了一句话,会议开始的时候,你要带着枪坐在高岗的身后,以防万一。

听到这话,陈赓先是一惊,而后迅速冷静了来下,旋即对着周总理点了点头。彼时的高岗,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不仅担任了计划委员会的主席,而且还担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此时让陈赓带着枪坐在高岗的身后,周总理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高岗犯了什么错误吗?

可是高岗这样的革命老同志,能犯下什么样的错误才会让周总理如此的重视呢?

1905年,高岗出生,彼时的陕西榆林是出了名的穷,而高岗家里也是穷人堆里的穷人,但是在七岁之前,高岗还是很快乐的,对于他来说,虽然家里穷了一点,但是父母和哥哥姐姐对自己都相当好,并且自己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

如果这样的生活能一直这么过下去,高岗可能也不会走到最后的道路,遗憾的是,7岁的时候,高岗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妹妹和自己的母亲,因为家里过于贫苦,高岗的母亲生病之后没有钱支付医药费,所以很快就离开了高岗。

家里因为欠下地主的钱,所以姐姐十五岁就被地主强行掳走,做了地主的小妾,至于妹妹,为了让高岗和哥哥上学,妹妹被卖给了附近村子里的一户人家做童养媳。自己的妹妹,为了让自己上学,被卖了,而且一个6岁的小女孩,就卖了6吊钱,这让年幼的高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每天的梦里都是姐姐妹妹的哭喊和母亲临死前的惨状。

如果是大心脏的人,说不定会忘了这些事情,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那么很有可能会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自杀,但是高岗不一样,高岗不仅记住这些事情,而且还形成了一种粗放中带着细腻的性格。

这个性格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样,让高岗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但是同时也让高岗最终含恨而死,在上学之后,高岗细腻的性格让他看到了很多从未看到的角度,他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然后带着这些知识,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当他发现现在不仅仅是他们家遭遇这样的苦难,是全村,全乡乃至全国都在遭遇这样的苦难。

如果想要结束这些苦难,就需要改变,为了穷人能不再被压迫,为了自己的姐姐妹妹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高岗努力读书,而后更是参加了革命,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岗遇到了自己未来的挚友,刘志丹。

抗美援朝的首功是谁?有人说是彭老总,但是彭老总在上表中央的信件中,却说抗美援朝首功当是高岗,对于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会感到陌生,毕竟在1954年的时候,高岗就已经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而高岗的消失,看上去是一种偶然,但是却是一种必然,当年高岗被学校勒令退学之后,和刘志丹走到了一起,虽然还没有接触到我们的队伍,但是高岗却和刘志丹一起将学生运动搞得风生水起的。

志得意满的两个人很快就加入了革命,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个人刚刚加入革命,就到了1926年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的时候,自己的梦想如同梦幻泡影一般破裂,自己更是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个时候,高岗大心脏的豪迈一面就展现了出来,不就是失败嘛,自己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回老家,从头再来,这就是高岗和刘志丹的想法,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眼看星星之火就要连成一片,但是高岗还是失败了,他们因为太过惹眼,所以遭到了国民党的打击,在高岗的回忆从曾经这么说过。

上一次的打击中,自己并没有什么感觉,或许是觉得自己并没有亲身参与,可是这次的打击,自己亲自领导,还是失败了,难道真的是自己的问题吗?看着自怨自艾的高岗,刘志丹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什么,从头再来就好了。

看着刘志丹坚毅的眼神,高岗也重拾了信心,不就是从头再来嘛,出发!这次,高岗和刘志丹一起,拉起了队伍,可是在和国民党的作战中,高岗因为队伍内部出现叛徒,所以惨败,队伍被冲散,就连刘志丹也走失了。

为了找回自己的好友,高岗独自一人挑起了大梁,在很短的时间,重建了队伍,找到了自己的好友,可是这次,失败再次找上了门,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高岗被发配到了内蒙古,和13个人一起建设根据地。

这次,没有队伍,没有好友,高岗无比的愤懑,意志也在一天天消沉下去,虽然后来在毛主席的帮助下,高岗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可是他还是无法释怀,面对刘志丹的安慰,高岗却表示,这样的起伏跌落,他觉得毫无意义。

眼看高岗还是这样,刘志丹只留下了一句,不要忘了曾经的理想。高岗没想到,这竟然是刘志丹给自己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因为不久之后,刘志丹牺牲。

听到这个消息,高岗终于清醒了过来,斯人已逝,自己则要继续努力,抗战爆发之后,高岗虽然没有上前线的,但是却在后方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根据地基础,当地的农民都很喜欢高岗,甚至还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高。

后来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开始,高岗奉命前往东北经营根据地,在他的努力下,东北很快就焕然一新,并且在后来的援朝战争中,是高岗率先打通了中朝两国的通道,为前线运输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给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也正是彭老总说高岗才是抗美援朝首功的原因。

遗憾的是,这或许也就是高岗最后一个高光时刻了。

195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当天,警卫人员在对参会人员进行例行检查的时候,在陈赓的身上摸到了一把枪,按道理,这是不允许任何人携带武器的,可是陈赓却对着警卫人员悄悄地说了一句,这是周总理的密令。

听到这话,警卫人员心中一凛,而后不动声色地将陈赓放了进去,在进去之后,陈赓很快就来到了高岗身后的位置坐下,他今天的任务,就是要盯着这个国家副主席。

建国之后,高岗因为自己的伟大功绩成为国家的副主席,但是没想到的是,成为副主席之后,高岗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对于好不容易穿件的新中国,他却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他认为,在我党的内部也有大量的资本主义势力,必须要一场大整风才可以,但是国家没有这样的行动,于是这个整风运动就变成了高岗看谁不顺眼,这个人就要被打成走资派,而且高岗开始不断地歪曲事实,宣扬一些个人的思想。

对于高岗这样的行为,中央在1953年给予了批评,可是没想到,高岗无法接受这样的批评,甚至意图抢过警卫的手枪自杀,这样的行为让中央十分的震惊,于是便让高岗停职反省,在这段时间中,高岗也反思了自己做过的一切,他写了一封检讨书,交给中央,可是中央没有回复,他找到一些老战友,想要倾诉,但是却被认为是依然没有悔过。

所以在54年的会议上,就是要对高岗进行批判的,而为了防止高岗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周总理才安排了陈赓带枪坐在高岗后面,可是整场会议下来,高岗除了情绪低落之外,并没有反驳或者其他过激的举动。

在这次会议之后,高岗就回到了家中,每天听着收音机,可是他发现,在新闻中,没有提到他一次,甚至就连他曾经的老伙计,也没有被提及,甚至就连曾经的战役,他也只是包含在那个等字中,于是,羞愧难当的高岗在几个月后,选择了吞服安眠药自杀。

或许高岗是真心悔过,或许不是,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有些错误可以有改正的机会,但是有些错误,一生只有一次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4年中央会议前,周总理嘱咐陈赓,你带枪坐在高岗身后
1954年中央会议,周总理嘱咐陈赓:带枪上膛防备一人,此人是谁
不管什么家庭,未来几年都要有这三个打算,会保你一家安稳
1954年中央会议上,周总理嘱咐陈赓:你坐到高岗身后,是为何?
(二)高岗事件始末:1954年开会,周总理特批陈赓带枪坐高岗身后
1954年中央会议召开前,周恩来叮嘱陈毅:带枪上膛,坐到高岗身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