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副总理谷牧追悼会:李敏前来吊唁,三代总理向遗体深深三鞠躬
userphoto

2023.04.21 安徽

关注

文 ▎小张档案

编辑 ▎小张档案

2009年,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哀乐回荡在寂静的大礼堂中,而礼堂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哀悼谷牧同志。”

在横幅的正前方,摆放着谷牧同志儿女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爱您的儿女率子孙泣挽,爸爸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隆重的葬礼仪式上,日本大使恭敬的蹲下献花进行默哀,而站在一旁的毛主席女儿李敏和三代总理在极度的悲伤中向谷牧同志遗体深深地三鞠躬

如此盛大的葬礼仪式,全是因谷牧同志生前创下的丰功伟绩,那他是如何为国家鞠躬尽瘁的?

访问西欧,拉开改革序幕

1975年,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谷牧同志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没过多久,又被中央委任为西欧考察团负责人,奔赴西欧五国学习经验。

这是谷牧同志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回忆录中,他只用了“紧迫感”三个字简单地表达了当时的心情。

考察开始前,谷牧同志和代表团提前达成一系列共识: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许多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我国也可以采用,比如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和补偿贸易,总之,“今天先拿货,明后天再给钱。”

代表团按照提前达成的共识,坐上了飞往西欧的专机,当抵达西欧后,谷牧同志受到西欧各国总统和高级官员的会见和宴请。

在此期间,谷牧同志参观了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80多个单位,看到五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方面的发展。

尤其是五国中,年产5000吨的煤矿只有2000人名工人,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名工人,相差80倍,年产350万吨的钢厂只需7000名工人,中国年产230吨的钢厂却需6.7万名工人,相差14.5倍。

谷牧同志被西方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深深震撼到,同时也看到中国市场对西欧各国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谷牧同志来到西德,此时,疲惫不堪的他并没有选择休息,而是抓紧时间探访学习,一直到晚上,在多次的邀请下,受到巴伐利亚州州长卡里的盛情款待。

席间,卡里表示:愿意对中国提供50亿美元的支持,无需谈判,握手即可。

谷牧同志被卡里的真诚打动,神情激动,紧握卡尔的双手表示感谢,此时,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西欧过剩的资金产品的销路技术的渠道带回中国。

没过多久,谷牧同志就结束了西欧五国的考察,准备结束启程回国,临走时,丹麦代首相在机场送行时说:“你要到大国访问了,不要忘了我们小国。”

丹麦代首相依依不舍的将谷牧同志送上了专机,当他到达国内,就立即与考察团合力撰写出考察报告书,报告书提到:“我们应当把欧洲当作争取第二世界的一个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工作。”

在此期间,谷牧同志个人又提出:“为了更大规模地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要有灵活的支付方式;在外贸体制上,应给地方、各部以一定的权力;必须进行科技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加强技术交流,尽可能多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报告完成后,先是交到元帅们的手中的,看到报告结果的元帅都十分赞同。

此时,叶剑英同志率先表示:“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一面镜子,可用来照照自己是什么情况,没有比较不行。出国考察,就是照镜子,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听到叶剑英同志的回答,李先念同志连连点头,十分赞同,也说“要利用西欧这个力量,把先进的东西搞过来。”

对此,聂荣臻同志有一个问题,他前前后后看了五六遍的报告,其中有一句话吸引到了聂荣臻同志,针对西欧市场,国家需要提前准备,抓紧时场,快速引进,开阔西欧市场。

聂荣臻同志提出疑问:“这次调查比较全面,可以说都看了。引进什么,从哪个国家进,应该拍板了!”

两个问题提了出来,同志们展开激烈的探讨,但始终没有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只能无奈的结束了这场探讨会。

探讨会刚已结束,邓小平同志赶紧找来谷牧同志:“引进这件事反正要做,重要的是争取时间。”

“改革大将”殚精竭虑

1978年,邓小平同志派谷牧同志前往沿海进行考察,谷牧启程前往广东珠海两省,进过为期20多天的实地考察。

到达两省后,他发现两省每年都会遗留下来很多问题,对此,谷牧同志多次召开会议协调任务,利用港澳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建设生产基地对外加工基地,解决困难。

谷牧同志勾勒出两省行政措施:“经济计划以省为主,赋予这两省较多的机动权;财政上划分收支,新增收益较多留给地方;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各划出一定区域办出口特区。”

中央领导,国务院看到谷牧同志的报告,很快就批准了,但想要搞建设,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个问题也随之重重的落在了他肩上。

邓小平同志向谷牧建议:“有几年可能借点钱,出点利息,这不要紧,早投产一年半载,就都赚回来了,但质量一定要选好,要先进的,这一点很重要。”

受到邓小平同志的启发,谷牧的思维一下就被打开了,熬了几个通宵创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个法令一经颁布,瞬间在国内引发巨大的争议

因前苏联曾欠我国4.5亿美元外债还没收回,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向国外借钱,国家人民发出强烈的反对声音。

期初,大家被人民的反对声有所影响放不开手脚,但谷牧同志并没有因人民的反对声受到干扰,反而竭尽全力带领大家解决困难。

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头大家个个干劲十足,不间断的在联系社会主义国家,请求资金上的援助,可是国际上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为我国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时,谷牧同志向大家建议,不妨试着联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这句话刚说完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好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小个子说:大家对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存在芥蒂,资本外资我们不敢轻易尝试

谷牧只说了一句:如今世界在进步,国家在进步,人民在进步,我们也要进步,不能局限自己的想法,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大家被谷牧同志说的话点醒,全部重新展开工作内容。

为国为民,却被母亲怒骂“汉奸”

1979年,谷牧同志邀请日本经济专家大来佐武郎到北京,为中央高层领导开展一次“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交流会,会上重点探讨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这座交流会是中日两国“第一个经济知识交流的窗口,”也是“新中国成立两国后两国间开展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交流机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智力引进的重要尝试。

并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中国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交流会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对中日的友好交往乃至中国经济研究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讲座结束没多久,日本政府就推出一笔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协力基金,”这笔贷款年限长利率低,但有一个条件,需要主动申请。

得知此事的谷牧同志翘首跂踵,急匆匆的派人对日本的贷款调查研究,并向中央报告。

邓小平对此也是做出批示:“国外能借到便宜的钱,为什么不用呢?”

接到指示后,谷牧迅速与日本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并与日本展开激烈的磋商,最终,日本答应可以向中国放出贷款,但前提需要中方向日方报告项目的计划以及用途

对此,有些同志根本不相信日本,国家的建设项目都是严格保密的,不能随随便便透露给外面,更不能泄露给日本人。

谷牧同志听完大家意见,做出强烈的反对并说:“有哪个资本家借给你钱,而不问用途的?”.

面对昔日的仇敌,谷牧同志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毅然决然的坐上了访问日本的飞机。

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一脸喜悦,急忙握着谷牧同志的双手说:“你们早就应该来了,我们已经等候一段时间了。”

访问期间,谷牧同志对日本先进的现代化企业高科技等设施进行详细考察,并多次表达希望加强同日本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经过多天的访问,谷牧同志也是很顺利的向日本首批贷款500亿日元,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接受国外的贷款。

中日达成合作,在国内瞬间引起热议,此时,在电视机前的谷牧老母亲看到他与日本人握手交谈,用拐杖指着电视机大声怒骂“汉奸”“汉奸”,与此同时,还不知情的谷牧同志带着巨款坐上了回国的专机。

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五次会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获批,随后,谷牧同志迫不及待的召开会议,指导特区健康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的位置和区域范围。

改革开放的实行,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人民生过水平迅速提升,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并不满足,不惜铤而走险走私贩私,贪污受贿,造成广东福建几个沿海渔港,成为最大的私贩据点

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习同志带领代表团到广东视察工作,他们一下火车,就看到走私泛滥开来,为此,他们对广东省的领导同志展开严厉的批评,并向中央反应了这一情况。

中央领导得知后,对走私问题做出高度重视,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的指示》

指示中明确规定“一切船只,包括渔船在内,逃避海关管理,非法买卖物品,按走私处理”。并重点强调“要加强对走私活动,特别是海上走私的查缉”,“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整顿,坚决取缔黑市交易,刹住走私、投机倒把这股歪风”。

与此同时,谷牧同志不辞辛劳连续在广东呆了三个月,确定走私活动被打击殆尽,才挤出一点时间,前去看望叶剑英同志。

叶剑英同志紧握谷牧的手,说:你记住,如果再遭围攻,顶不住了就给我打电话,我叶剑英立即调飞机飞回北京,旗帜鲜明地支持你搞改革开放!

谷牧同志得到叶剑英同志的大力支持,整个人精神焕发,与叶剑英同志告别后,转头到海南岛进行调查研究,组织有关部门举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综合性意见。

会议期间,人员提出实行海南对外开放促进岛内开发方针,扩大海南的自主权,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对照实行经济特区的做法。

初期,谷牧同志十分赞成,但经过他的长期调研后,认为海南还需进一步理顺体制,因此,海南成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尾声

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并充分肯定试办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谷牧同志敢为人先,吸引外资,创新外贸体制,对我国开放性发展起到模范性作用。

谷牧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逐步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他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何为书生报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9年,谷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谷牧同志一生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在为人民服务,一生在为祖国发展坚持不懈,让我们永远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革开放前的西欧五国行
09年副总理谷牧追悼会:李敏前来吊唁,三代总理向遗体深深三鞠躬
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二十八天(一 ) 千斤重负
75年周总理病危,担心身后事,邓小平:您放心,他没资格当代总理
纪念叶剑英同志(第二集)
深圳不相信回头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