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器晚成的艾森豪威尔(十)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士气极其低落,高级将领们愁的满头白发,有的甚至还在遵医嘱服用镇静剂。面对艰难的局势,艾森豪威尔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1941年12月14日早晨,艾森豪威尔抵达华盛顿联邦车站。他立即去宪法大街陆军部向总参谋长报到。马歇尔神情严肃,在宣布艾森豪威尔负责总参谋部作战处远东科的工作后,就抓紧时间简要地向他叙述了太平洋上海军和陆军的总形势。

美军福特岛海军防空站被炸

当时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战前缺乏准备,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舰队在几个月内无力参加大的军事行动。在日军袭击珍珠港时,虽然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因当时不在那里而未受损失,但支援它们的军舰很少,以致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军事行动。而且海军认为,这些航空母舰应当留作侦察和防御之用,只有发生某种重大事件,才许调作别用。此外,对于日本人是否会对夏威夷甚至美国大陆迅速发动大规模的两栖进攻,当时还没有把握。

夏威夷的驻防部队十分薄弱,以致陆军部和海军部一致同意,必须尽快地加强那里的空军力量和地面部队,并把这项工作置于太平洋地区其他工作的首位。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进行了改组。尼米兹接替金梅尔指挥太平洋海军。这位头发斑白但看上去精神抖擞的将军,一到舰队就发现了他怕发现的东西﹣﹣悲观失望的情绪。士气'低到不可再低'的程度,不少人患了'恐日病',他甚至看到珍珠港事件的打击已经使几位高级将领的头发都白了。尼米兹召见了原来的参谋班子,他们中间有几个人还在遵医嘱吃镇静剂。'不会有任何调动,我对各位完全信任。'尼米兹说,'我们挨了一次猛揍,但是我对于最后的胜利毫无怀疑,当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抓紧整顿军队,修复军舰,准备反击。'

指挥偷袭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在东南亚方面,当日本人进攻时,美国在菲律宾的陆、空军总数为三万人,其中包括菲律宾侦察部队,该部队虽然并入了美国陆军,但其士兵和某些军官却是菲律宾人。美军为科雷吉多岛及其一些小的支援要塞提供了驻防部队。其他美国部队被编入菲律宾师,该师由菲律宾侦察部队和第三十一步兵团组成。国民警卫队的部队,包括三个野战炮兵团、一个高射炮兵团、一个步兵团、两个坦克营以及后勤部队,也作为援军补充到了那里。

空军力量在1941年也有所增强,当日本人进攻时,在菲律宾驻有35架 B -17型新式轰炸机。此外,还有220架战斗机型的飞机。马歇尔将军虽然知道这支空军分遣队在日本开始进攻时就受到攻击,并遭到严重损失,但他没有收到有关这次战况的报告。同样,12月10日,正位于马尼拉外边的卡维特海军船坞遭到日本轰炸机的袭击,损失极为惨重。这里有一支中等的机动舰队,它主要由若干潜艇小分队组成,但也包括部署在马尼拉及其附近海域的亚细亚舰队,其最大军舰是停泊在伊格诺诺克的重型巡洋舰'休斯顿'号。很显然,要抵抗猛烈而持久的进攻,像这样一些兵力是不能无限期地坚持下去的。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日本人想尽快占领菲律宾。当时美军要解决的问题是该怎么办。马歇尔参谋长大约用了20多分钟向艾森豪威尔说明了这一切,接着突然向他问道;'你认为,当前我们的行动方针应该是什么?'

在鹿儿岛参与集训的一批飞行员

艾森豪威尔吃了一惊。他刚刚抵达总部,知道的情况比从报上看到的多不了多少,而且马歇尔刚才告诉他的并不是最新的太平洋作战计划,他没有参谋人员帮助他作出回答。他想了片刻,镇静地回答说:'让我考虑几个小时。'马歇尔说:'好吧!'

艾森豪威尔带着问题回到新分配的陆军部的作战计划处办公室。处长是他的老友伦纳德·杰罗将军。很明显,如果艾森豪威尔要在陆军部对马歇尔将军有所帮助,就一定要取得他的信任。因此,艾森豪威尔认为,对参谋长问题的回答必须迅速及时,而且答复的逻辑必须是无可指责的。在他考虑了敌我友各方的情况和军事实力后认为,在当前情况下,菲律宾没有救了。军事上比较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将军队撤到澳大利亚,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反攻基地,可以从那里设法增援菲律宾。他指出:'速度是最重要的。'他力主立即将飞机、飞行员、弹药和其他装备从西海岸和夏威夷运到澳大利亚去。他还建议,必须努力确保通过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群岛和夏威夷的这条空中生命线。

艾森豪威尔回到马歇尔的办公室时,已经是黄昏。当把书面建议呈上去时,艾森豪威尔说,他认识到,在当前情况下,不可能及时增援菲律宾使它击退日本的侵略。他说:'将军,对菲律宾的大规模支援还需要等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以前,如果敌人用大量部队来侵占该群岛,驻防部队在微小的援助下是不能坚持到底的。但我们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帮助这个群岛。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人民将会看着我们。他们会原谅失败,但不会宽恕遗弃。他们的信任和友谊对我们是重要的。我们的基地必须是澳大利亚,我们必须马上扩充这个基地,还要取得我们通向那里的交通线。在最后一点上,我们只能胜利不许失败。我们必须冒巨大风险,而且还要不惜一切代价。'

日本海军情报专家吉川猛夫

马歇尔听着艾森豪威尔的回答,满意地笑了。他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尽你所能去拯救他们。'于是艾森豪威尔就肩负起作战处有关菲律宾和远东作战地区的筹划工作。

在以后的两个月中,艾森豪威尔的首要责任是向菲律宾增援,但这是很困难的。由于美国缺乏战争准备,没有多少东西可以送出去;由于日本的疯狂进攻和严密封锁,救援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艾森豪威尔的首批行动是,从旧金山向布里斯班进行两次运输,命令两架泛美大型客机载着军火飞往澳大利亚,命令15架重型轰炸机从夏威夷转场到布里斯班。为了使一批急用的军事物资运往前线,他不惜用1000万美元的现金在澳大利亚雇用私人船主,来突破封锁线,从澳大利亚驶往菲律宾。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1942年1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至今还是坚决认为,远东局势是严重的,在空军和陆军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以前,任何枝节问题都不应予以考虑。然而与此相反,我们却正在采取'磁性'行动和'体育家'行动,等等。'三天以后,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又写道:'我们终于运送了一些物资去澳大利亚。空中计划包括运送四个大队的歼击机、两个大队的重型轰炸机、两个大队的中型轰炸机和一个大队的轻型轰炸机。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船只,并且现在我们就急需!'

出航的日本海军舰队

1941年12月22日,在彭萨科拉护航舰队到达布里斯班时,艾森豪威尔就开始建立美军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他说,这一行动所以开始得这样快,主要是因为这场灾难的结果。在袭击珍珠港的那天,美国有一批运送部队、飞机和物资的军舰正在驶向菲律宾的途中。海军经过研究,认为它们应被召回美国或在夏威夷隐蔽起来,因为当时谁也不能断定日本人不会对它们布置一个拦击网。因此,那些离港才几天的军舰都奉命返航了。但陆军部坚持要由五艘军舰组成的一个护航舰队以最快的速度驶往澳大利亚。在这五艘军舰中,'霍尔布鲁克'号和'共和国'号载着5000名士兵,'梅格斯'号和'布罗姆芳坦'号装着各种物资和装备。这就是这个巨大军事基地的开端。这个基地终于成了麦克阿瑟将军日后解放菲律宾的起飞台。

在整整一个冬天,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艾森豪威尔他们把增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澳大利亚基地,和通向这个基地的一些用作踏脚石的岛屿。到1942年的2月21日,美国在海外的官兵总数超过了24.5万名,其中绝大部分集结在太平洋。这时,在太平洋的总兵力为115877名,但不包括驻守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的29566名官兵。在加勒比海的驻防部队为79095人。在欧洲战区,当时只有3785名官兵,但有两个师正在途中。

在那个时期,战争形势全面吃紧,在东南亚尤为严峻。日本法西斯在'珍珠港大捷'之后,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在占领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之后,在菲律宾的日军,正按照东条的命令向马尼拉进军。那时,本间率领的部队离马尼拉只有70英里左右。菲律宾战役是日本南进的重要战役之一。日本侵略者在战役初期的任务,主要是占领首都马尼拉和南部大岛棉兰老的政治军事中心达沃。马尼拉是美国在远东最大的海军基地。日军进攻菲律宾的部队,为陆军第十四军和第五飞行集团、海军第三舰队和第十一航空舰队。陆海军共拥有飞机500架。

在菲律宾群岛,麦克阿瑟上将指挥的美国部队有19000人,菲律宾武装部队有112000人,但后者大多是招来不久的新兵,装备不全,训练很差。在美、菲军队中,有8000名空军人员,他们拥有200架飞机。此外,美国在这里还有一支小小的亚洲舰队。

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东条横扫东南亚。日本飞机连续对马尼拉附近美国的空军基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基本上摧毁了麦克阿瑟的空军。接着,日军就在吕宋北部的阿帕里登陆。此后,又在吕宋西海岸的维甘和东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美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麦克阿瑟估计到,日军主力将在仁牙因湾登陆,由于美国空军已损失殆尽,陆军也减员一半,美军将无法阻挡。因此,美菲军队便主动撤退到巴丹半岛,凭借科雷吉多尔要塞进行防守,并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的城市,虽然这时日军离首都还有150公里。

1942年1月2日,日军进入马尼拉。

东条英机的侵略野心很大,但兵员不足,力不从心。就在日军进入马尼拉的当天夜里,东条又命令南方军司令向巴丹半岛发动进攻。日军因兵力不足,未能得逞,且损失惨重。在美军方面,困难更多,不仅士气低落,而且粮食已成了头痛的问题。前线部队每天的口粮只有平常的1/3。艾森豪威尔几次想突破日本海上封锁线向巴丹和科雷吉多尔运送给养的努力都遭到了失败。骑兵的马已经没有什么饲料可喂了,温赖将军含着眼泪下令把所有的军马都杀了,包括他自己心爱的良驹约瑟夫·康拉德在内。

1942年的第一个星期结束之前,大约三万名菲律宾和美国的士兵,在一道坚固的天然防线后面挖壕固守,这道横贯巴丹半岛的阿布凯防线,穿过沼泽地和纳蒂布山上的两座火山峰。

在这道防线之后约20英里,荒凉的马里韦莱斯山坡上的退却阵地正在进行战备。这是'桔色作战计划'设计的防御。由于有15000名美国部队和65000菲律宾部队可供调遣,麦克阿瑟预料能够在六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阻止日军的大规模进攻。

美军战舰

但是,麦克阿瑟必须为他的灾难性的海滩防御战略付出沉重的代价。军需官透露,撤退时带的大米还不够吃20天,面粉只够吃30天。这些食品供给8万部队和2.6万名涌向巴丹的平民,还不够吃一个月。各种医疗用品的供应,从治疗疟疾的奎宁到外科手术用的纱布,都很缺乏。这一切使他们更困难了。到了2月中旬,军内病倒的人多到惊人的程度。巴丹是世界上疟疾最猖獗的地区之一,而奎宁已几乎断了来源。由于饥饿和疟疾,兵员身体虚弱,仅3月份第一个星期就有500多人患疟疾住院。医生们担心疟疾即将大规模流行。尽管一支'一英里长'的船队满载给养和增援部队正在驶来,但由于当时敌我力量悬珠,在日军的严密封锁和狂轰滥炸下,支援行动都遭到了失败。面对这些,艾森豪威尔十分焦急!

麦克阿瑟试图重振军队士气,他在1月15日颁布了一道命令:'美国的援助正在途中。数以千计的兵员和数以百计的飞机正在调运......我们在巴丹的部队比进攻我们的日军还要多......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将挫败敌人的进攻......我们战斗,就会赢得胜利,我们撤退,就会毁灭。”

但是,勇气和决心还不足以挫败日军的猛烈进攻。当'数以千计的兵员和数以百计的飞机'未见到的时候,一股致命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在前线散兵坑里滋长起来。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美国士兵,用粉笔在头盔上划了 V 字﹣﹣不是代表'胜利'( victory ),而是代表'炮灰'( victim )。昼夜战斗,快把他们的锐气、精力消磨光了。白天,敌人从空中和地面向他们发起无情的攻击;晚上,扩音器不停的嘲骂和鞭炮的噼啪作响,吵得他们不得安宁。绝望的情绪在蔓延,睡眠不足,食品、药品缺乏,伤亡率直线上升。美国兵的忿恨情绪蔓延到菲律宾人中间。二次大战期间,最动摇军心的歌词发泄了这样的情绪:“我们是巴丹的孤零兵,没有妈,没有爹,没有山姆大叔,没有婶,没有叔,没有侄儿和弟兄,病无药,战无飞机和大炮,哪有人把我们放在心上来关照。”

被炸毁的美军机

1月20日晚上,日军突破了纳蒂布山坡右翼阵地,麦克阿瑟的阿布凯前沿防线开始崩溃。第二天,温赖特将军的左翼阵地遭到猛烈空袭,也开始崩溃。后备部队紧急调上去支援那摇摇欲坠的前线。'我亲自选择和准备了这个阵地,它是固若金汤的。'他发电向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作出保证,'我打算血战到底,誓与阵地共存亡。'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士兵们仍在奋力拼搏。

东条英机为了尽快解决菲律宾战场的僵持局面,3月间又增派两个步兵师团和两个炮兵团对麦克阿瑟展开新的进攻。就在这时,美国人为了保全面子,免得麦克阿瑟将军当了日军的俘虏,艾森豪威尔以总参谋部的名义起草了一项命令,经罗斯福总统批准发到菲律宾前线,命令麦克阿瑟把军队交给温赖特中将指挥,让他自己到澳大利亚去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

被炸毁的美军机

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携夫人和四岁的儿子,乘着巴尔克利上尉的鱼雷艇偷偷地离开了科雷吉多尔。在尔后紧张的45小时里,巴尔克利指挥的 PT -41艇穿过被日军控制的海面,于3月13日天亮的时候,在棉兰老岛北岸靠近台尔蒙菠萝罐头厂附近靠岸登陆。下船时,麦克阿瑟脸色苍白,眼圈发黑。他对巴尔克利说,他要为他和艇上的人申请银星章。'你们把我从虎口中救了出来,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麦克阿瑟的临阵脱逃,在美国军队中也引起了对他的蔑视。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老麦把他们抛弃了,所以当时军队中流行着一首用《共和国战歌》的曲调写的讽刺歌曲:“老麦老麦不窝囊,做事谨慎不能算胆小,罗斯福造的金星他得保护好。四星上将和巴丹的美味一样不少,可知他手下的士兵饿得心直跳。”

乔纳特.温赖特将军

东条英机这位战争狂人,为了污辱美国人,原准备把麦克阿瑟生擒后,弄到东京游街示众,不料麦克阿瑟却溜之大吉了。为此,他恼羞成怒,随即命令本间将军再次发动声势更大的进攻。4月2日,夜幕降临时,五万名日军已集结待命,准备大举进攻。在他们后边,150门大炮、榴弹炮和迫击炮,准备进行这次战役开始以来最猛烈的炮击。在前线的另一边,是78000名饿得发慌的美军和菲律宾军,其中只有27000人是列为'有战斗力'的人员,而这些人中间,却有3/4的人因患过疟疾而身体虚弱。第二天,4月3日10点钟,炮击就开始了。在日军强烈炮火的攻击下,美军和菲军乱作一团,纷纷弃阵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岭,有的则沿着海岸公路跑。到处是混乱,这些精疲力尽的人在恐怖的驱策下迈动着脚步。

在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4月9日,吕宋部队司令爱德华·金少将率部投降,76000名美军和菲律宾军作了日军的俘虏。科雷吉多尔要塞守到5月6日。到了7日深夜,美远东军司令温赖特将军通过马尼拉电台命令菲律宾所有的美、菲军队无条件投降,拒绝投降者以逃兵论处。尽管如此,棉兰老岛的36000名军队,只有7000人(主要是美国人)向日军投降,其余29000人拒绝服从命令,带着武器上山打游击去了。至此,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菲律宾所有重要的城镇和港口,菲律宾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入了艰苦的抗战阶段。

面对美军在菲律宾的悲惨处境,艾森豪威尔痛苦不已。在这支美国驻军中,他个人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他也对他曾经帮助建立的菲律宾部队的失败负责。最难以忍受的是麦克阿瑟的指责,他说陆军部有意牺牲菲律宾群岛,而最使他痛心的是,这个指责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他本人也是深感无能为力的。

在这期间,艾森豪威尔虽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但他的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星期天。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最使他心烦的是,每天从前线收到的都是令人沮丧的失败消息。他想上战场,和部队在一起,不愿意坐办公室。他抱怨说,'天啊,我多不愿意按照任何迫使我依赖别人的方式去进行工作。'对于整个战时华盛顿的情况,他说:'这里常常高谈阔论,拍桌子,但是没有几个实干家,他们轻率地预先宣布结果,而且虚张声势,但是结果常常没有实现,而做实际工作的人却倒霉。'

3月10日,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戴维·艾森豪威尔老人去世。他的儿子不能前去奔丧,仅仅有时间把这一件事记在日记上。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写道:'战争并不是温情脉脉的,没有时间去沉溺于甚至是最深沉、最圣洁的感情中。'那天晚上,他在7时30分停止工作。他说:'我没有心情在今晚继续工作。'3月12日是在阿比伦举行葬礼的日子,他把办公室的门关了半小时,来悼念他的父亲和写一篇悼词。他称赞父亲'诚实、朴素、勤劳'的高尚品质,和'不好表现、谦逊和沉着的举止'。'我以他是我的父亲而感到光荣,'艾森豪威尔写道,'要让他知道我爱他有多深,总是那样困难。'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马歇尔

艾森豪威尔感到精疲力尽。他对于他的国家对这场战争毫无准备,对麦克阿瑟和海军金上将进行这场战争的方法,对陆军部把他拴在华盛顿,感到愤怒。有一天他几乎对马歇尔大发脾气。他在日记上写道:'想到战争中在华盛顿消磨时间,又一次失掉作战机会,气得使人发疯。看来是太不公平了。马歇尔的冷漠、不近人情的态度使人更为恼火。'他咒骂马歇尔捉弄他,咒骂战争和他的运气不好。第二天早晨,艾森豪威尔读了自己写的日记,摇摇头,把它从日记本上撕下毁掉了。他发誓遇事要沉着冷静,绝不要放纵自己。

过了一个星期,马歇尔推荐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将(临时任命)。实际上马歇尔一直在提拔艾森豪威尔,不断加重他的责任。1942年1月,这位参谋长带着艾森豪威尔作为自己的主要助手,出席与英国举行的第一次战时会议,并交待艾森豪威尔草拟表明美国对于全球战争的组织和战略的基本立场文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中唯一击败麦克阿瑟的日军司令官,战后被判死刑,身中12弹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十一)
巴丹半岛战役
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三位美国五星上将的恩怨情仇
太平洋战争之鏖战菲律宾(二十八)
二战人物志麦克阿瑟篇(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