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南联大人物之吴大猷

在众多杰出伟大人物中,选择吴大猷作开篇,是因为他不仅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而且是杨振宁、吴政道、朱光亚、郭永怀、黄昆等的老师;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而且是教育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吴大猷是广东番禺人,但早年在伯父的资助下来到南开中学读了4年书(昨天我刚介绍了张伯苓校长),后又在南开大学读书4年,教书2年。南开不仅开启了他的事业之路,也让他遇到了自己的最爱阮冠世。他对南开的感情日深益笃、历久弥坚。他说:“这10年是性格、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10年决定了我一生的为人和工作。”

吴大猷与妻子阮冠世

1931年吴大猷24岁时,在饶毓泰先生(吴大猷在南开时的老师)和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叶企孙的联名推荐下,去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并顺利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影响深远,后来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博格博士曾对他说:“我能获得诺奖,应归功于你的论文。”

1934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后随北大南迁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此时,西南联大几乎云集了全国各界的精英,其中‬的‬很多‬人日后都成为了中国学界的宗师泰斗。

战争时期的生活异常艰难。由于妻子身体不好,有时他不得不去喂猪、摆摊以维持家用,但他依然全心钻研学问。更为不可想象的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培养出了多个物理学新星、科学界奇才!

1941年,杨振宁请吴大猷做自己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经吴大猷指点,杨振宁就此确定了日后一生的研究方向。

而李政道则是在吴大猷的大力推荐下,才能入学于西南联大。在西南联大期间,李政道经常到吴大猷家中帮忙,当老师风湿病发作时帮老师捶背,也经常得到吴大猷的指点。1946年他举荐李政道作为交流学生,随他一起赴美深造。尚未大学毕业的李政道就这样被他直接推荐进了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也因此,李政道成了中国第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博士!

吴大猷与李政道

当人们赞扬他“慧眼如炬”“苦心栽培”及赋予他“伯乐相马”的种种赞誉时,他不过淡然一笑,说:“我们不过适逢相会,只是在彼时彼地恰巧遇上而已。”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后,都写信向吴大猷表达感谢,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大力栽培和引导。没有吴大猷也就没有二人的成就。

师生三人

1946年到美国后,由于国内战争爆发,他不得回国,在多国大学任教,直到1983年退休后才回到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继续开展科研事业。后又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倾全力搭建起祖国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

1992年,85岁高龄的吴大猷,回到南开大学,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当他看到自己当年的成绩单时,思绪万千、一时间哽咽无言,在场众人,无不动容。一片赤子之心,终于归国。

吴大猷的研究领域涉及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统计力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有独创性。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 f 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

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为人正直、诚恳、坦诚、热情、治学严谨,是著名的、极有权威成就的、世界级的大物理学家。

吴大猷与阮冠世一生恩爱,伉俪情深。由于阮冠世身体不好,他们终生未育。

2000年3月,病逝于台湾,享年九十三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理学界“孔子”,培养了诺贝尔奖双雄,读大学时成绩却只拿C
吴大猷的爱情故事
中国物理学之父:她绝症,不能生育,但没有她,功名再大也无意义
考进北大是压抑的胜利 作者:张曼菱
吴大猷
江才健访谈黄昆:和杨振宁君子之谊不相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