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知道的国家冷知识——黎巴嫩篇

1、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语:Republic of Lebanon),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首都贝鲁特,全国分8个省,国土面积10452平方公里,人口约677万(2021年),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黎巴嫩国内生产总值180亿美元(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76美元(2021年)。

2、黎巴嫩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7~16世纪初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3年11月22日黎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腓尼基文字

3、黎巴嫩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约占93%以上。尽管民族结构简单,但在宗教方面,黎巴嫩却是中东地区最复杂的国家。黎巴嫩国内全民信教,黎巴嫩政府承认18个官方宗教,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比例相当。因为阿拉伯基督徒占主导地位,所以黎巴嫩非常欧化。政治心态上,黎巴嫩倾向西方国家,成为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国家。

4、黎巴嫩国内实行议会民主制,但教派分权制却是国家权力结构的基础。1943年黎巴嫩独立时,各教派之间曾签署《国民公约》,按照当时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权力,规定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议长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议会席位按照三大派别的人口比例分配。

5、刚刚独立的黎巴嫩,以其自由的经济政策,阿拉伯的属性,与西方国家的传统关系,成功地培育了金融服务、转口贸易、旅游休闲以及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在中东地区的中心地位。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爆发了一场持续了15年的内战,据估计,有15万人遇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占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离失所。内战中断了黎势头良好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损失高达1650亿美元。

6、在黎巴嫩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许多“抛头露脸、衣着光鲜”的女性。与邻国紧裹黑纱的其它阿拉伯妹子相比,黎巴嫩美眉热情奔放,更喜欢展现自己的美丽,这在清规戒律的阿拉伯世界,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黎巴嫩美女皮肤白皙、明眸皓齿、五官精致、小嘴大眼、高鼻尖脸、身材窈窕,她们既有东方稍带腼腆和羞涩的神韵,又有西方的性感、大胆和火辣。如果你有机会踏上黎巴嫩国土,就会深刻的明白一个词的含义:美女成灾。

7、黎巴嫩首都是贝鲁特,原名是阿什特里特,其意为爱和美的女神。虽然黎巴嫩国内及周边战乱不断,但贝鲁特依旧非常繁华,歌舞升平,夜生活相当丰富,被称为中东的曼谷,亚洲的巴黎。贝鲁特的消费相当高,在世界城市生活费用排名中,位列第52位,超越了大部分中东其他城市。

8、黎巴嫩的国树是雪松。在首都贝鲁特附近,有一座雪松公园,位于海拔二千多米的山顶,园内有几百棵雪松,其中数十棵有六千多岁树龄,据说它们与《圣经》同时诞生。《圣经》中把雪松称为“植物之王”,古代腓尼基人传说雪松是上帝所栽,故称它为“上帝之树”或“神树”。

9、黎巴嫩的影视演员和模特数量,是阿拉伯地区数量最多的,阿拉伯火辣的明星也多来自黎巴嫩。据统计在总人口只有677万的黎巴嫩,有将近20万人从事影视和模特相关的职业,曾取得过国际小姐和1973年环球小姐冠军并8次入围国际选美决赛。但是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事运动工作的,挂羊头卖狗肉,你懂的。

10、黎巴嫩姑娘更喜欢占据主导地位,追求男女相处中的融洽关系,遇到心仪的汉子,她们也会果断出击,绝不扭扭捏捏。如果情感中出现了裂隙,她们可不会委曲求全的忍让,也会毅然决然地追求自由。总之,她们敢爱敢恨,爱的狂野,转身也会洒脱。

11、黎巴嫩拥有着中东最为优越的气候,雪山、海岸、森林、罗马帝国、迦太基人的遗迹,丰富的旅游资源仿佛老天赏饭吃,这也让黎巴嫩成了中东最适合旅游的国家。尤其是首都贝鲁特,更是中东唯一没有沙漠的地方。在《孤独星球》和《纽约时报》评选的“全球旅行10佳之地”和“人生必去的旅游胜地”中,贝鲁特都曾榜上有名。

12、在贝鲁特以南约80公里,是最雄伟的腓尼基古城——提尔古城。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提尔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使提尔城成为东地中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它曾在地中海一带称霸一时,统治着加白斯、马迪克等繁荣的殖民地,直到十字军东征之后才渐渐衰落。

13、享有“中东的哈佛”之称的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是中东地区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大学,是美国除本土以外唯一的一所美国海外私立大学。这是一所由美国国外教会1863年在美国纽约州注册、1866年正式创立的学术研究型的综合性美国私立大学。建校近150年来,培养了8万多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很多校友成了今天中东许多国家政界、商界和学界的领袖和领军人物。

14、由于倡导开放和自由,黎巴嫩的女交警都穿着短裤执勤,街上到处都是穿着深V短裤的混血美女,这也形成了当地有名的风景线,据称,黎巴嫩政府之所以要求女交警穿短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女交警在执勤时穿短裤可以减少居民的冲突。

15、黎巴嫩的政党繁多,比如长枪党,真主党,共产党等几十个政党,其中以真主党在世界各大媒体亮相的频率最高,也是黎巴嫩境内唯一有军队的政党,大名鼎鼎的真主党游击队,是让以色列最头疼的老朋友,另外真主党还有自己的电视台––灯塔电视台。

16、黎巴嫩的建军节和我国是同一天,也是8月1号。我国第11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曾与黎政府军官兵齐聚一堂,共庆建军节。两国官兵一起打出醒目标语:“中黎共庆八一,友谊地久天长!”

17、黎巴嫩的婚俗有许多奇特的方式,有一种叫“当面灌水”,传统的婚礼长达七天,人们在举行婚礼时,往往会鸣枪助兴。黎巴嫩允许近亲结婚,这个习俗沿传至今。

18、黎巴嫩高度发达的通俗文化也极富特色。黎巴嫩音乐家在阿拉伯世界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以费鲁兹最为出名,她被誉为阿拉伯歌曲女王,地位无人匹敌,被阿拉伯人自豪地称为“阿拉伯人派往星球的使者”。

19、黎巴嫩国家虽小,但由于生活方式西化,且公共交通也很有限,所以人们对汽车的依赖度较高。据统计,黎巴嫩平均每2个半人就拥有一辆车,而以户为单位,则60%以上的家庭均拥有家庭轿车,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前列。黎巴嫩在汽车上牌照、年检、申领驾照等方面手续简便,费用也不贵,加上除汽油、保险以外的其他额外费用几乎没有,比如从不征收养路费,也不设收费站,便于家用汽车消费的普及。

20、1936年,在宋庆龄的引荐下,两位外国人出现了在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部的临时驻地——陕北保安:一位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另一位则是黎巴嫩裔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几个月后,斯诺完成采访,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已经更名为马海德的乔治·海德姆则决定留在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军的卫生部顾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一年后,他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

21、美国正在黎巴嫩建设一座新的大使馆,这座建筑群占地43英亩,几乎是白宫面积的两倍半,超过21个标准足球场大,整个项目预计将耗资10亿美元。不少黎巴嫩人对这座新使馆表达不满,认为其过于庞大和奢华。许多黎巴嫩人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美国搬到黎巴嫩来了吗?”一条留言写道。“让他们吃混凝土。”另一条留言说。

在建中的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鸟瞰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黎巴嫩:“中东明珠”是如何滑向内战深渊的?
黎巴嫩,死死缠绕的命运
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黎巴嫩|列国志
【中东】黎巴嫩:一半是真主信徒 一半是上帝子民
中东最富有的国家,黎巴嫩为什么被称为“中东瑞士”?
叙利亚 各方博弈的舞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