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诚(2):抗战功过相间,内战屡战屡败
userphoto

2023.07.11 甘肃

关注

作者:杨帆

主战派功过相间

全面抗战爆发时,陈诚正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奉蒋介石之召,于1937年8月15日飞回南京,在用两天时间对淞沪战事进行考察后,对蒋介石提出不能不战,并自告奋勇愿负指挥淞沪之战责任。由于上海为第三战区,蒋介石即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并增调部队赴沪参战。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陈诚到达上海时,日军已由狮子林、石洞口、川沙口、张华滨附近强行登陆,正向宝山、罗店、浏河一线进犯。陈诚与朱绍良、张发奎兵分三路,分左中右与敌人展开激战。但日军增援不绝,9月中旬,中国军队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浏河口一线,转入防守。而日军增兵已达20万人,火力异常凶猛,中国军队被迫陆续撤退,11月初日军在强大炮火配合下从杭州湾登陆,蒋介石电话询问陈诚如何处置,陈诚提出要调整战线。但为时已晚,日军迅速分路直扑松江,对淞沪守军实行迂回包抄。但蒋介石还是命令陈诚再坚持三天,结果使淞沪守军完全陷于腹背受敌状态。8日晚,第三战区司令部下令撤退,11日上海沦陷。

淞沪抗战坚持了3个月之久,使日军主力转移到了东战场,避免了日军由平津南下,出洛阳以塞潼关之口,趋武汉以断国民党军队后路的危局,使狂妄的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破产。此役蒋介石出动了相当数量的嫡系部队,初步以实际行动表明了抗战态度。陈诚的嫡系部队也在此战役中作出了重大牺牲,其嫡系六师黄维部在苏州一带经过惨烈血战,有的团已丧失殆尽,后又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再遭巨大牺牲。这一做法颇得各部淞沪守军的好评。陈诚本人在历时3个月之久的沪战期间,每晚都是和衣而眠,而且至多睡三四个小时,头发长得像山里野人。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淞沪抗战陈诚是功不可没的。但在国民党片面抗战方针和消极防御思想影响下,陈诚的指挥偏重于单纯防御“固守阵地打死仗”,对淞沪抗战失利负有一定责任。

抗战期间,陈诚指挥的第二重大战役是武汉会战。武汉是中国内陆水陆交通枢纽,上海、南京沦陷后,国民党已宣布迁都重庆,但军政要人、在野各党派以及各社会名流大多到了武汉,武汉成为了抗战临时的军政中心,也成为了日军进攻目标。此时陈诚担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武汉保卫战的指挥工作。同时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与文化界人士及中共代表合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按军政合一原则,陈诚还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此时,日军已先后攻占徐州、开封、安庆等地,以35万兵力分五路向西入侵,日本海军同时溯江而上,直逼武汉。陈诚率中国军队约一万人的总兵力,组织四个作战兵团展开保卫战。在九宫山、幕府山、大别山等地区构筑阵地,根据蒋介石“战而不失”的指导方针,以消耗战术阻击敌人。在瑞昌、武宁、田家镇、万家岭、大沽等地,先后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经过4个月节节阻击抵抗后,同年10月日军侵占信阳、大冶、鄂城、黄陂等地后,陈诚奉命按原计划将部队全部撤出武汉。

在此期间,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象征,陈诚在主持政治部工作方面,在政治部的人员构成上表现出了较为开明与进步的姿态,首先请共产党人周恩来,第三党黄琪翔出任政治部副主任,并三次邀请郭沫若出任政治部下属第三厅厅长。由于有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参加政治部工作,在发动全民族抗战,保卫武汉的过程中,政治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能及时如实宣传国民党将士和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事迹,使武汉成为发动全民族抗战的中心;在台儿庄大捷传来之时,武汉三镇约50万人参加了庆祝游行,使抗日声威大震;在“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郭沫若等人又组织了抗日献金活动,募得捐款100多万元,全部购买了药品和食物送到前线,大大鼓舞了前线将士抗战到底的决心。这些工作的开展与陈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陈诚在国民党中的政治声望也由此大大提高。

武汉沦陷后,陈诚赴渝专任政治部长之职,同时多次担任钦差大臣,到前线协助指挥作战、督战。1939年9月,日军会攻长沙。陈诚与副总长白崇禧赶赴长沙,协助薛岳指挥作战。出发前,他曾向蒋介石请示长沙“守”与“不守”,蒋回答“不守”。因此一到长沙,陈诚便转达了蒋介石的旨意。薛岳却执意坚守,并说:“长沙不守,军人之职责何在?”陈诚曾一夜之间打了九次电话,命令薛岳退出长沙,薛不以为然。陈诚担心彼此争论下去贻误战机,向薛岳了解部队情况后与白崇禧商议并作出决定,遂命薛岳反攻。与此同时,将薛岳反击的决心及当时情况报告蒋介石。结果,取得了湘北抗战的第一次胜利。

随后,为加强湘鄂防务,陈诚兼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次年1月又飞往桂林,协助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6月又先后参与指挥了粤北、宜昌等战役。1941年9月,为策应长沙会战,陈诚发动荆宜攻势取得成功,再次受到蒋介石嘉奖。

1940年9月,陈诚回任湖北省主席,亲理省政,取得一定绩效。1943年3月,奉蒋介石之命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飞赴云南楚雄就任。陈诚为提升远征军战斗力,从云南前线部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远征军作战部队整备计划”,命令各部依计划实施。同时创办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培训团,在美方协助下,有计划地对各种专业干部进行培训,为全面整训部队奠定了基础。陈诚同时制定远征计划,准备当年8月底完成一切准备工作,然后与英美盟军发动攻势,以恢复中印缅水陆交通及协助英印盟军恢复缅甸。但是,由于鄂西会战的发生和监军作战计划的调整,使他与远征军反攻失之交臂。

时值1943年5月,陈诚正雄心勃勃准备远征军大反攻,日寇对鄂西大举进攻,直逼四川,第六战区代司令孙元良一时没了主张,蒋介石立刻电召陈诚。陈诚只好放下远征军的反攻计划,直飞恩施指挥阻击,半个多月后便取得了“鄂西大捷”,歼敌25700多人,炸毁敌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仓库5座,日军全线崩溃。

返回云南后,陈诚统一了远征军的编制,10月再次制定远征军反攻计划,但在10月中旬胃病发作,几度昏迷,已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于11月底赴重庆休养。

1944年6月,日寇兵临潼关。为解西北之急,蒋介石决定在汉中设立第一战区,由陈诚出任司令长官兼冀鲁战区总司令,所辖6省区,节制9个集团军、23个军,实力为全国各战区司令之首。

1944年11月,蒋介石已完成由陈诚取代何应钦的历史过渡,即任命陈诚接任何应钦的军政部长,不久安排何应钦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

抗战八年,陈诚作为主战派在抗日前线度过了绝大部分时间,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战癖屡战屡败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国民党撤销原军事委员会及所属军令部、军政部以及何应钦的陆军总司令部,成立国防部,将军政大权集中到国防部。经过一番各方势力平衡,最后由桂系白崇禧任第一任国防部长,陈诚任参谋总长。

从名义上看,国防部长领导参谋总长,但蒋介石玩的是架空术,将白崇禧放在国防部长的位子上架空,而由陈诚掌握国防部大权,上对蒋介石负责,下直接统领陆、海、空三军和联勤四个总司令。其中除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外,其余三个总司令——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联勤总司令郭忏均为陈诚的亲信,在国防部参谋本部形成了强大的“土木系”势力。此时的陈诚权势熏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党的第二号人物。

到达权力峰巅容易使人陶醉,也容易使人失去理智。陈诚在北平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国防部组织健全,各部队均系美式装备,实力强大,与共军决一雌雄,3至5个月便能解决。他根据12年前“围剿”红军的经验公开宣布:6月份用48小时消灭中原解放区的武装;7月份用两周占领苏皖解放区;8月份用三周打通津浦线和胶济线;9月份占领冀热辽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然后摧毁其余解放区,让解放区成为历史名词。

然而,陈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中共军队的实力与12年前已大不相同,而且得民心者得天下。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首先点燃全面内战的战火,以30万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把中原解放军压迫到桐柏大别山区一举歼灭。令陈诚大出意外的是,中原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歼灭,而且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主动进行了战略转移。

紧接着,陈诚又在7月份调动大军向苏中、苏北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苏中解放区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6.5个旅和5个交警大队,共5万多人。

1946年底,陈诚调动50万军队在鲁南临沂地区与华东解放军展开决战。1947年2月陈诚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的第三天,鲁南战场便响起了丧钟,其第七十三军、四十六军两军主力被全歼,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被俘。

接下来,陈诚又调动60余万大军,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但不足4个月,又被歼灭15万人,两处进攻均被粉碎。

国民党挑起内战仅一年,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全部失败,被解放军歼灭共110多万人,解放军总数增加70多万人。战事失利,在国民党内部,陈诚成为了众矢之的。白崇禧骂他刚愎自用,指挥无能,李宗仁说他“专横跋扈”,撤掉陈诚的呼声响成一片。蒋介石担心不撤难以服众,只好免去陈诚参谋总长的职务,同时撤换、处分了大批军事将领,并由自己亲自直接指挥全局。

1947年8月末,东北战场局势垂危,蒋介石为挽回败局,任命陈诚为东北行辕主任,接替连吃败仗的熊式辉。陈诚连遭重创之后,虽不免沮丧,但也急切希望在军事上挽回败局,恢复个人声誉。接到任命后,即寄希望于在东北创造奇迹,认为只要整饬军纪,提高士气,协同作战,便有希望改变不利形势。于是,首先任命密友罗卓英为行辕副主任,起用自我标榜为“做大事不做大官”的反共专家朱怀冰为行辕总参议,并带上其得力干将车蕃如、石祖黄等人,一行人于9月1日抵达沈阳。

陈诚一到任,便大刀阔斧地整编军队,大量撤换原有军事将领,换上自己的亲信,以致搞得人心惶惶,内部不稳。但被撤下来的头目们并没有什么不满,这主要因为一方面陈诚有蒋介石的尚方宝剑,另一方面东北局势危急,可以说败局已定,正好借机溜回关内避风。陈诚却雄心勃勃地大肆扩充军队,使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队恢复到10个军、50余万人,也使陈诚军事集团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国民党挑起内战已人心丧尽。国民党军队本身早已没有了北伐时期的蓬勃状态,贪污腐败,厌战怕死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他们的对手已不是日薄西山的北洋军阀,而是深受广大民众拥戴的人民解放军。

就在陈诚做着力挽狂澜美梦的时候,解放军的秋季攻势开始了。陈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还没来得及喘息,解放军更为猛烈强大的冬季攻势接踵而来。为了争取主动,陈诚调集包括新五军、新六军在内的40万人在沈阳西北的辽河、柳河交汇处,向解放军发起进攻,结果惨遭失败。公主屯一战,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全部被歼,军长陈林达被俘。

遭此重创,长春、沈阳、四平、锦州日益孤立。陈诚寝食难安,胃病复发,只好躺在病床上指挥作战,表示“决心死在沈阳”。新五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报告给蒋介石后,蒋介石极为震惊。1月10日,辽河枪声未息,蒋介石便带着国防部作战次长刘斐、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由南京直飞沈阳。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追查造成新五军惨败的责任。陈诚自知难辞其咎,只好向蒋介石表示,自己指挥无方,请示按党纪国法惩办。

对于陈诚自请处分,蒋介石虽然不忍下手,但又不能不有所交代,返回南京后即批准陈诚辞职。1948年2月5日,陈诚离开沈阳,赴上海就医。

东北之行一败涂地,使原本因连吃败仗成为众矢之的的陈诚日子更加难过,国民党内对陈诚的攻击达到了顶点,有的“国大代表”甚至要求“杀陈诚以谢国人”。在这种情况下,陈诚遵蒋介石之嘱,偕全家老小,于当年10月赴台养病,在人生的低谷中,于台北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又愁肠百结的岁月。

此时辽沈战役已经打响,东北蒋军即将彻底灭亡,蒋家王朝败局已定,蒋介石不得不把维持国民党政权的最后希望寄托于台湾岛。挑选经营台岛的人选,关系到国民党能否顺利撤出,是否能在台湾站住脚,蒋介石选来选去,最理想的人选自然又是陈诚。因此,陈诚赴台养病是带着“重大使命”而来。12月29日,在蒋介石下野之前发布一项重要的人事安排,即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

接到任命,陈诚毅然就职。他说:“以养病之身,骤膺重寄,自度极不适宜,惟国家安危所寄,又不能不悉力以赴。且反共战争,乃一长期之奋斗,其胜负不在疆场上一时得失,而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总体上之最后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明仁率远征军重创日军,两次打败林彪,毛泽东:既往不咎,重用
国民党“五大王牌”
1965年陈诚病逝,死前留下66字遗言惹争论,老蒋沉默:按原件发表
抗日战争历次战役失败真相及其原因分析:“八·一三”淞沪会战 4
远征军解放后9次被押赴刑场,113岁逝世将生命活成传奇
民国名门联姻谱(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