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编七十四师旅长回忆孟良崮战役:无柴缺水的荒山,最为兵家所忌

1947年5月16日,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少将参谋长魏振钺、五十七旅旅长陈嘘云等一批高级将领被俘。

1975年,陈嘘云最后一批特赦,1978年,他撰写了关于孟良崮战役的回忆文章,公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孟良崮战役及整编七十四师情况的细节。陈嘘云回忆,15日深夜,他曾接到张灵甫亲自打来的电话,命令五十七旅于16日早晨全部撤至孟良崮高地,并说:“嘘云,我们最后也要在一块。”声气很低沉,陈嘘云知道,此时情况已极端恶化了……

整编七十四师内的派系斗争

陈嘘云是江西萍乡人,先后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黄埔军校的一个班次,受训学员全部是国军中上级军官)、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

与其他七十四军的“老部下”不同,1943年,陈嘘云才应当时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之邀来到七十四军。初到七十四军时,陈嘘云任五十七师参谋长,后来升任该师副师长,湘西会战后,再次升任五十七师师长。据陈嘘云自己描述,这一任命在七十四军中是颇出人们的意料的,“因为我到七十四军仅3年,资历甚浅,人望不孚,难免不在某些地方会遇到排挤和歧视”。

张灵甫(前左二)与整编七十四师部分高级将领的合影,其中前左一为陈嘘云。

抗战胜利后,五十七师曾短暂划归新六军指挥,但很快又回到七十四军序列。在1946年的整编中,七十四军整编为七十四师,师长由张灵甫担任;五十七师也随即改编为整编五十七旅,陈嘘云任旅长。

1946年下半年,整编七十四师战两淮夺涟水,似乎一帆风顺,不仅蒋介石连连致电嘉慰,对张灵甫称兄道弟,江苏省主席王懋功也亲自前来淮阴驻地慰问。很快,又传出了张灵甫即将升任整编第五军军长、蔡仁杰升任整编七十四师师长消息。

张灵甫和蔡仁杰都是由五十八师升任师长、副师长的,于是很快在整编七十四师中形成了所谓的“五十八师派系”。

陈嘘云回忆,二人为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借调整人事之名,将五十七旅副旅长宋子玉、一七一团团长马培基调走,然后调来他们的亲信——五十八旅团长明灿和师部参谋主任周少宾充任。而这些人事调动,事先既没有征得陈嘘云的同意,事后也没有向他说明缘由,陈嘘云认为,这“很明显是想把我在五十七旅孤立起来,进而达到使我离开的目的”。

考虑到与张灵甫、蔡仁杰的关系不深,对方又已经开始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调走自己的得力军官,大肆拆台,陈嘘云动起了出走的念头。

陈嘘云回忆,考虑到如果在此恋栈,前途实难预料,莫如“急流勇退”,离开为好。因此决定向张灵甫请假先回南京,以后再说。张、蔡等人也明白陈嘘云的心思,“顺水推舟”直接派车送他前往徐州。

不知陈嘘云关于整编军长的消息由何而来,但根据湾湾公布的档案,王耀武保举的整编军长是李天霞而非张灵甫。

但是,陈嘘云的打算并没实现。据他自己回忆,得知他准备另谋出路,王耀武不仅来信劝慰,还派人与陈嘘云面谈。

陈嘘云认为,这是整编七十四师内部派系斗争的产物——五十一旅是王耀武的基本队伍;张灵甫、蔡仁杰等,曾是原五十八师师长、副师长,所以五十八旅是整编七十四师的“当权派”;五十七旅是前任军长施中诚所统率之皖系陈调元的部队,在整编七十四师中是独立的。王耀武就利用这个矛盾来控制整编七十四师,也就是不让张灵甫造成一系。因此,第五十七旅主要负责人,如果没有通过王耀武,是不能随便调动的。

“友军增援的希望也就破灭了”

1947年5月11日,整编七十四师奉命由垛庄附近出发向坦埠搜索前进,继而准备占领坦埠。根据张灵甫的部署,五十一旅为前卫,五十八旅和师司令部及直属部队为本队,五十七旅为左侧卫。而这个阵型是张灵甫一贯的用兵安排,以至于整编七十四师有句口号:五十一旅打冲锋、五十七师旅挨死打,五十八旅捡便宜。

不过,这个计划执行起来并不顺利。首先,由垛庄至坦埠要翻越数道山腰和河涧,车马辎重行进极为困难。此外,12日晚,五十一旅先头部队攻至距坦埠以南数里时,即开始向坦埠发起攻击,但解放军不仅坚强抵抗,入夜后增援部队也源源而至,约有两个纵队连夜向整编七十四师左右两翼间隙急进。

到了14日,情况更加糟糕。当时左翼黄斗山顶友军整编二十五师阵地于黎明前被解放军攻占,右翼友军整编八十三师部队距离太远,中间形成空隙,解放军约一个纵队由此插进,正面的解放军已陆续增加至约3个纵队以上,后方师部与垛庄之间的的交通联络也中断了,整编七十四师已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陈嘘云回忆,得知情况后,张灵甫立即电话向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报告,汤恩伯指示:立即转移,并以孟良崮为核心坚守,吸引解放军主力。于是,整编七十四师师部先转进至285高地,又很快移驻孟良崮600高地——这也是整编七十四师被全歼前,师部的最后所在地。

陈嘘云回忆,张灵甫为打通与垛庄的交通联络,曾派五十七、五十八两旅各抽调一部兵力向公路逆袭,但都因为解放军兵力多,未能奏效。到了14日下午,驻守垛庄的输送团被全歼。同时,整编八十三师派来增援的五十七团也在万泉山一带被击溃,团长罗文浪被俘,陈嘘云写道“于是朝夕盼望的友军的增援也就破灭了”。

孟良崮:无柴缺水的险恶荒山

从14日起,解放军对整编七十四师的包围圈不断缩紧。陈嘘云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孤军困守,面对数倍于我之解放军,其战斗之艰苦自不待言。尤其3昼夜得不到休息,加以吃喝都无法供应,更是难以忍受。因孟良崮是座光秃秃的石山,寸草不生,更无水源。即使粮食不缺,无柴无水,也做不成饭。官兵处此饥渴难忍、疲乏不堪之情况下,战斗力大减,伤亡与时俱增。在军事原则上说,像孟良崮这样无柴缺水的险恶荒山,最为兵家所忌。张灵甫既没有考虑及此,副参谋长李运良却极力主张屯兵坚守,以致遭到全军覆灭之命运。

到了15日晚,五十一旅与整编七十四师师部联络已经中断,情况不明。这天深夜,陈嘘云接到了张灵甫亲自打来的电话,命令五十七旅于16日早晨全部撤至孟良崮高地,并说:“嘘云,我们最后也要在一块。”声气很低沉。此时,陈嘘云知道情况已极端恶化,在部署完转移后,在16日拂晓就前往师部请示。

张灵甫

在回忆文章中,陈嘘云描述了他赶往师部后看到的情景:师司令部设在孟良崮山顶的一个大石洞中,三面石壁,只有一条道路。我到师部时天尚未亮,见烛光下五十八旅旅长卢醒头扎纱布,一七一团团长周周少宾睡在石洞中的一个角落里。师长张灵甫斜坐在地铺上,他面色阴沉,非常懊丧,见到我点点头。正在此时,副师长蔡仁杰、参谋长魏振钺从洞外进来,形色都很紧张,但相顾无言。

陈嘘云于是随蔡、魏两人走出洞外说:“我们队伍撤上来怎么办?看来援军是无望了,只有靠自己。”并且建议说:“趁这个时候组织部队突围是可以的。先以一部兵力夺取蛤蟆崮和天马山,迎击解放军南进,以掩护部队沿山麓向二十五师靠拢。我们距二十五师不过10余里,打出一条通路极有可能。你们看如何?”

听了陈嘘云的建议,蔡仁杰频频摇头说:“不行,不行!”魏振钺听后则看看陈嘘云,沉默不语。陈嘘云回忆,因为张灵甫有一条腿是残废的,平时人叫他“张跛子”,如果随部队突围是很困难的。蔡仁杰所说的“不行”,当然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为了整个部队的安全,本来就不应单只考虑个人的困难——事实上即使突围,也逃不出被歼灭之命运的。

进入解放区,就象身临绝地

陈嘘云回忆,当时他曾在崮顶崖边朝山下看,只见解放军如潮水般密布在山麓各处,来往调动频繁,呈现一派紧迫气氛,忽然一颗流弹飞来,洞穿他的左肩胛,于是又急忙返回洞中,请军医包扎好,又走出洞外,在山坡边的一块石上坐下。此时,大批解放军已从四面山坡冲上山来,于是陈嘘云就成了现成的俘虏。

看到陈嘘云已经受伤,押送俘虏的解放军找来一副担架,抬着他辗转3天,送到驻地附近的村落里安置,不仅派了通讯员照料他的生活,还有女卫生员每天往返10余里,来替他换药。而这一切,都对陈嘘云有很大的触动。

陈嘘云被俘后拍摄的照片。

被俘后,陈嘘云曾接受过一次采访,被问道孟良崮作战经过时,陈嘘云连连摇着头。在一度镇静之后,低声说:“进入解放区,就象身临绝地。孟良崮上无水无柴,没有一个老百姓,作战的条件太坏了。”

记者提醒他说:“孟良崮的地形是可以坚守的呢。”

陈嘘云却说:“来不及了。我的旅刚跑到山腰,队伍来不及展开,就被迫应战了。贵军(指解放军)炮火出乎意料的猛烈和准确。我看见部下的团营长多数负伤,士兵没有掩体,石子飞起来也打人,山地作战太不利了。”

在闭目细思了一番后,他继续说:“陈总长(陈诚)指挥太不灵活了。部队象瞎子一样走到陷阱里,还要冒险前进,当下级的只有服从命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路军战斗序列及主官名单(1938年初)
龙云骧[龙云骧]
孟良崮大胜后,召开俘虏座谈会,陈毅入场,将官全部肃立致敬
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整编74师的少将旅长陈嘘云肩部负伤倒地后,经
王牌74师被全歼后,正副师长均战死,而一旅长在建国后却身居高位
两万战俘改造记——孟良崮战役俘虏的教育改造与转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