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远征军(四)仁安羌大捷:以德报怨解救被围英缅军 英雄埋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了同盟国中国战区的战斗序幕,中国远征军随之诞生。首批派遣入缅作战的十万中国军队,因政令多出,指挥混乱,加之英军掣肘,又缺乏空中支援,而撤退时后路被堵,只好绕道遁入茫茫野人山,终以惨败收场。

一年后,退守印度的中国驻印军经过整训和补充,再次反攻进入缅北作战。而退回云南的部队重新组建,展开滇西反击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抵御日寇的辉煌战史,远征军以出兵四十万,伤亡近二十万人的沉重代价,最终赢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接上期)

五 仁安羌大捷

1943年4月16日,英缅第一师斯考特所部七千余人在撤退途中,被日军第33师团两个联队包围在仁安羌油田东北的荒漠地区,缺粮断水,处境非常危险。

当天深夜,在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的请求下,同盟军总司令部急派我新三十八师113团急驰救援,112团随后策应,去解救这些帮倒忙的“猪队友”。

17日拂晓,由齐学启副师长(孙立人师长清华同学,后赴美入诺维琪军校学习军事)和刘放吾团长率领的113团,急行军到达双方事先约定好的会合地点皎勃东埋锅造饭。

行军途中的中国远征军

不一会儿,英缅第一军军长斯利姆中将驱车来到这里。斯利姆中将曾在东非指挥过打垮意大利奥斯塔公爵兵团、俘虏意军二十三万的“东非大捷”,可谓战功卓绝。但他指挥的英缅军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却节节败退,惨不忍睹。

他一见刘团长,便急切地要求刘团长立即率部乘英军汽车继续向平墙河前进,与英军第十三旅旅长柯第斯准将在肯耶会合,并以坦克、炮兵支援刘团长作战。刘团长说要等师长孙立人将军下令,方可前去救援。

上午十时,孙将军随112团团长陈鸣人及师直属部队赶到。斯利姆又迫不及待地请求孙师长立率全师驰赴平墙河北岸,对日军展开进攻。

孙立人见斯利姆很急,便冷静地对他说:“据将军所告,包围英缅一师的不过是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两个联队,而英缅一师有七千多人,敌我力量相当;而且敌人正忙于扑灭油田大火和抢救油田设施,眼下不会全力猛攻英一师,请转告斯考特将军,务必坚守,切勿投降。本师集结完毕后,一定火速前去救援他们。”

待部队到齐后,孙将军召集干部开战前动员会,要求大家各抒己见。刘放吾团长建议以112团由坎纳特方面奇袭仁安羌敌之侧背;由113团从平墙河大桥正面进攻,先肃清平墙河北岸之敌,再趁势攻入仁安羌,夺取五零一和五一零两个制高点,则日军不攻自破。

孙师长采纳了刘放吾团长的建议,命副师长齐学启率112团乘英军汽车驰赴坎纳特,联系英十七师和装七旅,对仁安羌之敌进行侧击。令刘放吾团长派副团长曾琪率第三营、师工兵、战炮、搜索三个连和便衣队乘汽车先行出发,在肯耶南占领阵地,相机夺取大桥。

孙将军进行了战前训示:“我们不是单靠武器与敌人较量,而是要发挥以一当十、以寡击众的技术和攻击的精神以及牺牲的决心和日军作战。这一仗不仅攸关本师及整个远征军的荣誉,而且更影响到我国的声誉,所以各级指挥员务须身先士卒,抱定 '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奋勇向前。”

随后,孙师长与师部直属部队,随刘放吾团长指挥的113团主力向平墙河北岸前进,于午后二时行抵肯耶北,忽闻前方枪炮声大作,旋即令部队在道路两侧小山上占领阵地,准备应战。

不一会儿,前方先行出发的曾副团长报告:“占据大桥至老渡口约三公里正面的日军,至少有四五个步兵连,另有山炮、装甲车若干。我蒋元连和搜索连已在大桥和老渡口与敌接触。我工兵、战炮两个连和第三营主力在公路东侧设伏,令蒋连沿公路西侧后撤,诱敌来追以消灭之。”

刘团长得报后,便计划以团主力由公路东侧抄袭敌后,乘势夺取大桥,肃清平墙河北岸之敌,然后渡河进攻仁安羌。刚刚赶来的斯利姆中将非常认可,他急切地请孙师长立即采取行动,解救危机中的英缅一师。

孙立人平心静气地对斯利姆说:“本人和全体官兵要救英军脱险的心情都很急迫。但因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必须先摸清敌情、地形,力求以奇取胜。”

斯利姆一走,孙立人告诉刘团长暂不向前线增兵,由曾副团长率领的先遣部队与敌继续对峙。并嘱咐刘团长与英十三旅柯第斯准将商议具体的作战行动与联络方法。

刘放吾团长

随后,孙将军带着指挥所人员来到肯耶南两公里处的曾副团长前线指挥所。不久,几百名日军跟在装甲车后,借着炮火掩护,向边打边退的我先遣连尾追而来,等敌军进入我伏击阵地,曾副团长一声令下,顿时枪炮齐鸣,地雷爆炸,冲在前面的装甲车当即起火燃烧,日军非死即伤,一小时后,日军扔下一百多具尸身,还有一批武器弹药后撤,主力连夜缩回仁安羌油田。

是夜,孙师长和刘团长要求部队整装待发,于18日拂晓开始进攻,英缅十三旅的坦克连、山炮连配合作战。

18日晨五时,各营同时发起进攻,英军坦克炮、山炮也同时向敌阵地猛轰,我步兵乘势冲入敌阵。日军仓皇应战,伤亡累累,大多泅水南逃。至十时许,完全肃清平墙河北岸之敌,控制了大桥和老渡口,日军多次反扑,炮火甚猛,我前线部队伤亡大增,数次渡河作战,均无功而返。

孙将军见状,立即请刘团长下令暂停进攻,要求前线部队做好夜袭的准备。这时,斯利姆乘装甲车来到前线,十分惊讶地说:“我万万没想到,你们的师团营指挥官是这样的身先士卒,亲临前线,都跑到了最前沿的连指挥所来指挥作战,我非常敬佩你们的英勇。”

他接着说:“被围的英一师今晨也配合进行了反攻,以期内外夹击,但失败了。现在他们已缺粮断水两日,实难再撑,务请孙将军立即挥师渡河解救英一师。”

正说着,英一师师长斯考特竟不顾保密规定,直接用无线电话声嘶力竭地向斯利姆呼救。孙将军直接用英语对斯考特说:“中国军队包括本人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人,也要使你们在明天脱险归来,务必请你们坚守下去。”

经过一番仔细的侦察和研判,孙师长和刘团长部署了作战计划:由刘团长亲自率第一、第二两营、师工兵连及英军坦克队为右翼队,由大桥两侧偷渡至南岸,秘密逼近敌炮阵地,以一部袭占白塔山,待机进攻。

第三营主力配属已潜入五〇一高地的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为左翼队,由老渡口偷渡至南岸,潜入五〇一高地,待命进攻。

曾副团长指挥英军第七营和炮兵队、迫炮连、战炮连在桥头堡两侧占领阵地,对敌人各种目标完成射击准备;坦克队隐蔽于大桥附近待命过桥进攻。

由师参谋长总揽后勤事宜,准备充足的饮水、食物与医疗救护队和运输车辆集结待命。

19日凌晨四时半,孙师长在前线指挥所接到各部相继报告“准备完毕,敌未察觉”后,立即下令“打”!霎时间炮声隆隆,枪声骤起,寂静漆黑的夜幕一下子被撕得粉碎。

在五零一高地、白塔山以南地区的敌阵内,火光冲天,杀声震地。第一营首先冲入敌炮兵阵地,一阵猛烈的机枪扫射和集束手榴弹的爆炸,把敌人三十多门大炮炸坏多半,打死的敌尸在大炮掩体四周横七竖八地躺着。

幸存的日军开着汽车拖起大炮纷纷向南逃窜,当其经过炮阵岔路口时,与迂回到此的我第二营遭遇,我二营来不及布设路障和地雷,见鬼子过来,举枪扫射。日军不敢恋战,仗着汽车速度快,冒死往外冲,又死伤一大片,连大队长高延隆雄中佐的尸体都来不及运走。

日军阵地

日军马上派出二一四联队第一大队乘汽车,配属装甲车、速射炮,赶来救援。在仁安羌北五公里处,又遭到追击到该处的刘放吾团长指挥的一、二两营和英军坦克队的一通猛打。敌力战不支,掉头南逃,刘团长立命各营奋力追击。

到十一时,第一营攻占了仁安羌,第二营则击溃该敌第三大队,占领了五一零高地及附近要点,英一师之围顿时破解,残敌夺路向马圭南逃。

再说三营,他们在拂晓悄悄地潜渡过平墙河,秘密地攀上了五〇一高地,一直摸到敌阵前沿,潜伏下来。

攻击信号发出后,他们一跃而起,在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引导下,一举突入敌阵,同日军展开了极其惨烈的肉搏战。

经过殊死拼杀,武士道精神很强的顽敌渐渐不支,分路向山顶和山麓撤退。三营营长张琦即令副营长胡德华率搜索连、工兵排、谍报队追击退向山麓之敌,九连随后支援;他亲率七、八两连和机枪连向盘踞山顶之敌进攻。

正在攀登之际,忽遭敌机枪手狙击,张琦营长连中数弹倒下,英勇献身。蒋元连长见状大恸,振臂高呼:“消灭鬼子!为营长报仇!”带着部队冲上山顶,消灭了负隅顽抗的日军三百余人,完全占领了五〇一高地。另一路也消灭了山麓之敌,他们同第二营在萨旦胜利会师。

下午六时,围攻仁安羌英一师的日军二一四、二一五两个步兵联队和炮、工两个联队,被113团完全打垮,分别从水、陆路退走。到20日,肃清全部残敌。

清扫战场后,我军打死日寇1200多人(日军中有个死规矩,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允许在战场上遗弃一具尸体的)。而我军自身也伤亡了522名弟兄,他们的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他们的躯体永远留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

濒临绝境的英一师终于得救了。当送水、食物、医疗和接运他们撤退的汽车开到时,他们竟没有去取饮水和食物,而是拖着十分疲惫的身躯,泪流满面地去热烈拥抱救了他们性命的中国士兵。

许多人竟像孩子一样高兴得乱喊乱跳,把衣帽抛向天空。有些人竟抱着汗流浃背的中国士兵狂吻,让我们的士兵有些难为情。

获救英军与我军士兵

仁安羌之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异域御敌首次取得辉煌战果的一次战役。我新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千余官兵,以寡击众、以少胜多,以德报怨,救出了濒临绝望的英一师七千余人,以及被日军俘去的美国传教士、记者五百多人,创造了饮誉世界,轰动英伦的奇迹之战——仁安羌大捷,也表现出中国军人顾全大局的民族大义。

英国官方将英军在仁安羌脱险称为“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并将4月20日定为“光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

后来,升任英帝国参谋总长和澳大利亚总督的斯利姆元帅在其所著《反败为胜》一书中说:“中国军人是出色的勇士。他们在缅甸仁安羌一役中,不但打败了兵力十倍于己的强敌,救出了濒临绝境的英军,而且在战史上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以弱破强、以寡救众、出奇制胜的奇迹,是一个不朽的典范。”

“在那次作战中,孙立人将军和刘放吾团长都展现出中国军人的优良传统和品质,他们勇敢沉着,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略,遇事冷静、处事果断、战术灵活、指挥巧妙。尤其是孙立人将军英勇善战、乐于助人,弗吉尼亚军校应以有孙立人将军为荣。他们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好的指挥官。”

由于仁安羌解救英军卓越的战功,孙立人将军荣获英“帝国司令”勋章和美国的“丰功”勋章,中国政府也授予他四等云麾勋章一枚。113团刘放吾团长获六等云麾勋章一枚,副师长、参谋长均记大功一次。

然而,就在孙立人将军此后因仁安羌大捷,被各方广泛赞誉的时候,其真正的前线指挥官刘放吾团长却渐渐被人遗忘,甚至后来关于此战的回忆文章中也很少提及。

就连中国远征军的副总指挥杜聿明将军的记述该战役的文章中,也将113团团长的名字写成了“查无此人”的孙继光。

刘放吾团长1945年随中国远征军回国后,于1948年在长春解放战争中随其部向四野投降,后返乡南下回到湖南老家。1949年去台,任台湾陆军军官学校少将总队长等职。

刘放吾将军

1954年,刘放吾将军受“孙立人案”牵连被迫退役。1963年,甚至发生了轰动港台的“冒牌将军案”(有一林姓国民党军官,借当时任职英军驻港中将司令的原仁安羌战役英军军官寻找英雄之际,冒充113团团长招摇撞骗十几年)。1977年后,定居美国洛杉矶。

好在历史并不是“没有记忆的小孩子”,英雄永远不会被忘记、被抹杀。在1992年4月,仁安羌大捷50周年之际,卸任不久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美期间,曾特意拜访了定居美国的刘放吾将军,她握着刘放吾老人的手说:“我听说过许多你的英勇故事,感谢你当年救了7000多英国人的性命。”并代表英国政府颁受了勋章。

不久之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以及英国国防部长也都来函致贺,并表达谢意(被救人员中有美传教士及记者)。两年后,老人病逝于美国洛杉矶,享年95岁。

前几年,有一部热播的国产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其中的主角——抗日英雄团长“龙文章”,其原型就是刘放吾将军。

(未完待续)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安羌之战”孙立人说了多少谎?他完全不提英军杀伤了最多日军
一个卖煤球多年的中国老人,英国苦苦寻找,撒切尔夫人当面感谢他
一代名将,被冒名顶替21年,靠捡煤球为生,冒充者却吃香喝辣的
抗日名将刘放吾:遭冒名顶替21年,骗子吃香喝辣,他靠捡煤球为生
抗日老兵隐居美国38年,撒切尔夫人得知后亲自去道谢,发生了什么
【抗日烽火】缅甸仁安羌之战:中国远征军英名永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