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黄镇传4
userphoto

2023.08.15 甘肃

关注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

从巍巍大别山东麓到滔滔长江之滨,有一片河流纵横、湖泊密布、物丰形胜、人杰地灵的土地,这就是安徽省安庆地区的桐城、枞阳县境。桐城、枞阳本为一体。春秋时为桐国,汉置枞阳县,隋改同安县,唐改桐城县。1949年一分为二,西为桐城县,东为湖东县。1955年,湖东县改为枞阳县。桐城、枞阳背山滨江,河湖交错,农耕水利得天独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土地上自古就藏龙卧虎,人才辈出。集将军、外交家、艺术家于一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就生长在这里。

(一)“破絮客”的后代

黄镇于1909年1月8日出生于桐城县东乡(今枞阳县横埠区横埠乡)黄山村双井边的一个农民家庭。

黄山村的黄姓祖先起源于湖北江夏郡,属于一个源远流长、遍布各地的黄氏宗族。历史上名人贤达迭出不穷。大约在元末明初时,其中一支辗转来到今桐城、枞阳地界定居,繁衍生息分支。黄镇家这一分支则家道中落已逾百年以上。

到黄镇祖父辈,黄山村黄氏祠堂已有40多户黄姓人家。黄镇的祖父黄成福有二子一女,是村中贫民。为讨生计,他便离开妻儿,到长江上当船工。微薄的收入养不起留在家乡的亲人。但黄成福是硬汉子,靠着自己身强力壮的体魄和不屈不挠的决心,苦熬苦撑,省吃俭用,终于买了自己的船。他把两个儿子树青和竹青也接了来,父子们就靠着这条船搞运输为生。在那年月,小船户本来活计就不多,还要受到官府和船霸的欺压和剥削,始终过着艰难的日子。到了晚年,黄成福实在干不动了,眼看着这条生路也没有奔头,只好把船卖掉,带着两个儿子返回了原籍。

回到黄山村,黄成福的日子更不好过,家徒四壁,地无一垄,只好靠两个儿子外出为人佣工糊口。一家人终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夏天还能撑得过,冬天实在难熬。一家人穿的棉衣破得无法缝补,棉花到处外露,被人讥笑为“破絮客”。一个年三十的晚上,大儿子黄树清硬着头皮去向地主借米过年,不仅未能借到,还遭受一顿侮辱,回家后,一家人抱头痛哭。

黄树清和黄竹青继承了父亲黄成福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贫穷和压迫激起了兄弟二人的和睦奋发,勤俭持家,除打工种地外,还与人合伙开办季节性的油坊、糖坊和小杂货店,就这样靠勤劳的双手,逐年积蓄,不仅租佃田,还买了自己的地,添置了家具,盖了新房。家业最盛时,种田3石多(约合现在的15亩)。其中三分之二是租佃田。这样,农闲时从事一些手工副业劳动,农忙时全家男女老幼都投入生产。家庭由雇农逐渐上升为贫农、中农,经济收入略有结余,日子才慢慢地好过起来。

由于家贫娶不起老婆,黄树清、黄竹清兄弟俩结婚都很迟。直到家境好了,才有人上门提亲。黄树清年近40时,才娶了本县汤沟镇刘氏女子为妻。刘氏娘家比较富庶,家教也很开明,所以她少时曾随兄弟读过几年私塾,知书达理,为人贤惠。她过门后成为黄树青的贤内助,不仅善于勤俭持家,而且能识契约和操理简单的账务,对公婆十分孝敬,与妯娌非常和睦。她虽比丈夫小10岁,但很受全家人尊重。树清、竹青兄弟俩成亲后,仍在一起过,兄弟妯娌和睦相处,父母去世后也始终没有分家。

黄树青42岁时,妻子刘氏为他生了一个胖儿子,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黄镇。看这个婴儿浓眉大眼,哭声响亮,全家人欢喜得很,黄树清老来得子,更是格外疼爱,他要给儿子取个吉祥的名字,但苦于自己没有文化,便求有学问的人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百知”,意思是将来会学有所成,博学多才。

百知是黄镇的乳名,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佩寰,上学后,老师又给他起了学名士元。黄镇这个名字,是他后来自己起的,以此闻名于世,其他名字就鲜为人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乡资讯|想为家乡文化事业做点贡献的乡贤们,回馈家乡的机会来啦!——向县黄镇图书馆捐赠图书倡议书
黄镇印象——黄镇将军1988年11月份视察安阳始末
黄镇将军的故土情怀
铜陵这一字,难倒中国人!
枞阳,名人之乡
“院士之乡”的名称不是盖的,一座小县城竟然出了这么多院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