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年的丁盛,时不时会收到别人的汇款,他不要,对方:我们的心意
userphoto

2023.08.15 甘肃

关注

“嘎吱”,一辆自行车停在一个家属院的门口。邮递员从车后座的草绿色邮包里拿出一张单子,朝院子里喊道:“老丁,你的汇款单。”

“嗯,来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答应着,一边从一间屋子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几张报纸。

“这次是100块哦。”邮递员笑着把汇款单递给他。

老人接过汇款单,微笑着对邮递员说声“谢谢”,并目送着他渐渐远去。

老人看着手里的汇款单,心里五味杂陈。

他回到屋里,随手按下了一串电话号码:“小陈啊,说了不用汇款了。我这日子还过得去,不需要。”

电话里传来一个并不年轻的声音:“老首长,收着啊,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什么时候到韶山来,我们一起去毛主席故居,我请你吃红烧肉。”

老人听着,许久说不出话来。他拿着话筒的手迟迟未能放下,眼里,含满了泪花。

凄凉的晚年,一生的遗憾

这个被称为“老丁”的老人,就是退休后的丁盛。

他戏称自己的晚年是“三靠”:生活靠儿女,住房、看病靠组织,出门靠战友。为什么会这样呢?

1982年,丁盛被责令退出现役,享受团级干部退休待遇,所以他最初的退休工资只有150元。

那时他被安置到南昌,和老伴住在干休所里。生活苦点没什么,就是经常要看干休所所长的脸色,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丁盛和老伴回到了南京,和儿女一起生活,日子反倒拮据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能够得到的物质供给是有限的,再加上他的组织关系在南昌,还没有转过来,所以他的吃喝用度主要靠儿女来负担。

丁盛年龄大了,一直伴随他的心脏问题更加频繁地折磨着他,再加上一些常见病,他就需要经常往医院跑。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可是物价也随之越涨越高,丁盛的退休工资经常不够用,他只能“能省则省”。

不少老部下、老战友知道他的窘况,常常会天南海北地把30元、50元、100元通过汇款单送到他手上。

丁盛一再告诉他们:不需要。可是大家都是一样的回复: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这些年间,丁盛和老伴一直在为他的政治问题跑来跑去,可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在1990到1995年这段时间里,战友们知道丁盛的晚年过得不如意,所以经常会邀请他,去年轻时他们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去游玩。

每到一地,大家都为他安排好了食宿,有好几个人全程陪他吃喝游玩,真是热情款待。

尤其是在昆明、成都、重庆等地,丁盛的老部下一家接一家地请他去吃饭;在他住的地方,每天都有人去拜访,丁盛每天都是迎来送往的,好不热闹。

这几年应该是他晚年生活中最开心、最难忘的日子。

1995年,解放军总政治部终于接收了他,将他安置在广州军区干休所,享受副师级待遇,生活费也提高到了550元。

由于看病都是实报实销,再加上孩子们的工作都走上了正轨,这时他的晚年生活才慢慢好起来。

在住进广州干休所后,丁盛终于结束了他晚年辗转奔波的岁月,度过了生命中最后几年平稳安定的生活。

1999年9月5日,这个饱经战争洗礼又不小心卷入政治漩涡、饱经世事沧桑的曾经的共和国少将在广州逝世,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路程。

他的一生,一半是战火纷飞,岁月峥嵘;一半是颠沛流离,拮据度日。

他本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的二哥因为受不了当时的苦日子,当了和尚;大哥和三哥也外出谋生,而他,也是为了能过上好日子才参军当了兵。

以他的功勋,本该享受尊荣美好的待遇,安享晚年,可是就是因为一时言语不慎,被别人抓住了把柄,导致自己不仅被取消了少校军衔,所有职务被一撸到底,还被开除了党籍。

就是在追悼会和讣告中也不能以任何职务来称呼,只能用“丁盛老人”来作为称谓,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是平凡老人,也是铁血将军

1999年10月份的一天,广州黄花岗殡仪馆大厅正在举行一场追悼会。

一帧老人的遗像静静地罩在黑纱下,遗像周围摆满了花圈,整个灵堂庄严而肃穆。

一位接一位的吊唁者走过老人的遗体前鞠躬,告别。

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亲属的搀扶下走进大厅,他们久久地注视着逝者的遗像,眼睛里含满泪水;走过遗体进行告别时,他们已是老泪纵横。

灵堂正中的横幅上写着:“丁盛老人追悼会”,可是在敬献的花圈上,却写着“丁盛同志千古”、“丁老将军千古”、“老首长千古”、“老领导千古”等。

看横幅上的称呼,这不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吗?可是为什么花圈上的称呼却如此“军方”?

莫非,这位老人还是一位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不成?

这位“老丁”,在退休之前还真是一个“人物”。他是26年前,广州军区的司令员丁盛!

他不仅能打仗,而且会打、敢打,人送外号“丁大胆”。

这个“半路出家”的军事奇才,起初只是一个扛旗手。

虽然一直都是跟在指挥官后面“扛旗”,但他一直都在用生命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就连毛主席都称赞他说:“你旗扛得不错嘛!”

可是就是这个扛着战旗不倒的小兵,后来不仅参加了长征、百团大战、保卫四平、辽沈、平津和渡江战役,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印还击战,可谓是战功赫赫、战绩斐然。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以后,在向华南地区进军的过程中,遭到白崇禧军队的拦截。

在林彪带领的第四野战军和敌人展开战斗的过程中,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在白崇禧调集部队准备开战时,林彪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等待集中兵力后再迎战。”

可是当他们接到丁盛所带领的45军135师的联络信号时,才知道135师已经深入到敌人防区最核心的位置了。

面对孤军作战的危险局面,丁盛从容淡定地将135师兵分三路,在茫茫的大山深处齐头并进。

这样一来,就打乱了敌军的部署,让他们不知该向哪个方向发起进攻。

135师就像是钻进大鲨鱼肚子里的一条小鱼,把白崇禧的军队搅得狼狈不堪。

在与敌人的周旋中,135师拦腰截断了白崇禧的杀手锏“钢七团”的进攻部署,歼灭白崇禧桂系主力近5万人。

这一战让丁盛一举成名,也让他从此走进了林彪的视线。

这对他而言,既是幸运,也是不幸。既让他的仕途平步青云,也为他晚年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中印战争中的“瓦弄大捷”,让丁盛的军事指挥生涯走向了巅峰。

1962年,我国和印度因边界问题发生了冲突。我陆军第54军第130师在军长丁盛的带领和指挥下,英勇出击,奋力厮杀,终是歼灭印度精锐部队第4军第11步兵旅,这就是著名的“瓦弄大捷”。

瓦弄之战是中印自卫还击战中起决定作用的一战,也是此次战争的完美收官之战。

因为在战争中势不可挡的表现,丁盛的54师成了印度军队的噩梦和永远的“假想敌”。

前几年热播剧《亮剑》中的丁伟,便是以丁盛和钟伟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俩性格相似,都是敢拼敢战、积极奋进的勇士。

就是这样一个参加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立下无数战功的人,却在晚年生活拮据,过得很不如意,以至于很多战友都会时不时地寄钱给他,来“聊表心意”。

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丁盛晚年最大的爱好,就是下棋。他在下棋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大家都以为他在说下棋,其实很多时候他是在感叹他自己。

想他17岁参加红军,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斗,可谓九死一生。

也曾受封少将,官至大军区司令员,可谓官运亨通,风光有加。

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就因为他心直口快之下说了不该说的话,就让他晚节不保,差点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说起来,他一个少将,能在广州这样的大军区担任司令员,跟他与以前的“老上司”黄永胜的暗中活动和林彪对自己的赞赏与默许是分不开的。

而黄永胜,则是林彪的得力干将,是林彪身边最得意的“四大金刚”之一。

早年的林彪很有军事才华,深得毛主席的赏识。建国后他曾一度做到了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曾经把毛主席当作最尊敬的师长,从心底里敬畏和钦佩。

只是后来林彪偏离了初心,与革命的道路渐行渐远。

“9.13”事件发生后,林彪机毁人亡,党中央开始调查他身边的亲信人员。

黄永胜作为林彪的老部下,自然也逃不脱被隔离审查的命运。

1971年8月份,毛主席到南方巡察,在长沙时曾对时任广州军区总司令的丁盛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同黄永胜关系这么密切,如果黄永胜倒了,你们会怎么样?”

主席本意是想提醒丁盛离黄永胜远一点,以免受到波及,这是主席对丁盛的关怀和保护,可是丁盛却并未领悟也并未记在心上。

丁盛晚年一直在申诉他的历史问题,并把这种申诉写进了回忆录中。

其实在林彪的问题上,中央已经把他剔除在外了,他最大的错误是在这之后走错了道路。

1973年12月,丁盛响应中央号召,从广州赶赴南京,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但是他忘记了毛主席曾经提醒过他的那句话,接受了张春桥等人的示好。他在错误的选择中,违背了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也一步步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深渊。

1976年8月,丁盛到浙江舟山视察,路过上海时住在了延安饭店。安顿好后,他给上海办公厅打了个电话:

“喂,上海市委办公厅吗?我是丁盛。我们南京军区的政治委员廖汉生同志现在正在你们上海治病,麻烦你们帮他找一家好的医院和医生。”

当时担任上海主要领导职务的是马天水和徐景贤。而这两个人,正是张春桥他们在上海的同党。

他们得知丁盛在上海后,于晚上10点后赶到了他的下榻之处。

三人交谈了很久,其间丁盛没话找话就谈到了舟山的防务问题。

这本就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可是当时丁盛并没有意识到,还是心直口快地发了一通牢骚,并提醒马、徐二人:60军的几个师对上海威胁很大,可能会打仗,让他们早做准备。

就在这次见面密谈之后,马天水他们就在张春桥的指示下开始策划有目的的武装行动。

后来张春桥等人被抓,左翼集团土崩瓦解,马天水一干人等也被相继抓获。

在隔离审查期间,他们俩就把丁盛当时所说的一番话检举了出来,直接导致了丁盛被停职查办、接受党纪处分的下场。

就是因为那一句没有及时打住而说出来的话,他被定性为“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人,但鉴于情节较轻,没有对他进行起诉。

纵然如此,他还是受到了最严厉的党纪处分,被撤销党员资格,并责令退出现役。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共产党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惨痛的代价呢?

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被林彪所赏识,就不可能调往广州军区当司令员,也就不会和南京军区司令员对调;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没有“如果”。一代战将就这样走进了政治的泥泞中,再也没有走出来。

尽管丁盛退役后一直在为恢复党员资格而奔走,但这个心愿始终未能实现,成了他最后的遗憾。

在那个年代就是这样,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都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丁盛就是因为那一句脱口而出的敏感话语,让自己的晚年走向了另外一番境地。

不可否认,历史有它的局限性,人也有骨子里的弱点。面对从战火中走出来的每一位英雄,我们始终都感恩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逝者已逝,吾辈唯有缅怀和纪念。

真正为人民的人,永远不会被人民所忘怀——口中不论功过,心里只有英雄!

参考资料:

《第五十四集团军:铁军中的铁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林彪遇困下令停战,他却闯进敌军全歼1个师,为林彪打出一条活路》 广州反邪(中共广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官方账号)

《衡宝战役:大迂回大包围的经典之战》中国军网

《开国少将中战术最牛的是他:几乎打满建国初全部战争》 含山检察(含山县人民检察院官方账号)

《毛泽东点将“丁指”对印反击,挫败印度王牌军队》祖国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8年林彪率四野入关,黄永胜:单凭四野的力量,就能解放全国
抗美援朝犯了军事学上的这两大忌讳,却仍然打赢了
1968年毛主席点名此人执掌京畿,周恩来临终哭诉:不是我要关他的
抗美援朝初期,林彪为何不顾兵家大忌,坚持换掉十三兵团司令员
54年代表中南军区升任副总参谋长的为何是韩先楚却非黄永胜?
1980年梁兴初回北京,尤太忠对任桂兰说:黄老对老梁有了正确评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