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汤恩伯:“中原王”的黑白人生(1)素昧平生遇恩师

作者:杨帆

汤恩伯原名汤克勤,27岁那年,为纪念素昧平生的陈仪慷慨资助他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改名汤恩伯。可见汤恩伯早年命运坎坷且充满传奇。

汤恩伯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汤村一个普通农家,幼年性情放荡,好打架斗殴,滋事生非,不爱学习,于武义县立小学肄业。1916年升入省立金华中学,中途又随几个同乡好友转到杭州私立体育专科学校学习体育。1920年毕业后回家途中,得知一个朋友的父亲与当地一个恶棍引起诉讼,便留下观看法院审理此案。眼看朋友的父亲被诬陷将判入狱,他一时激愤,当堂用一块大石头击中法官。虽然当场逃脱,但由于被通缉,只好远走他乡,到福建加入援闽浙军,当了一名少尉排长。

不久,汤恩伯所在部队被敌军击溃,汤恩伯只好辗转颠沛,流浪街头,不知所从。正在他无处安身之际,听说同乡武义县富商童维梓准备东渡日本留学,因胆小怕事,急需一名保镖随同护送,汤恩伯便毛遂自荐,与童一起来到日本。

1922年,汤恩伯考入东京明治大学法科主修政治经济学。但他对法科不感兴趣,他志在从军,想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但当时中国人要入学,必须有军阀或官僚的保送,又需大量经费,汤恩伯无此奥援,只好作罢。1925年他抛弃学业回国,奔走于杭州、上海等地,为了取得学习军事的机会,他曾经先后拜在浙江省长夏超、军阀孙传芳和前浙江督军吕公望的门下,请求推荐,均被拒绝。

后来,留日同学徐逸樵建议他去谒见浙军第一师师长陈仪,说陈仪本人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且有仁慈之心,乐于助人。尽管汤恩伯经多次碰壁已不抱什么希望,但还是决定再试试。经过一番周折,汤恩伯终于见到了浙军第一师师长陈仪。汤恩伯说明来意后,陈仪被他的求学精神所感动,竟然一口答应。

陈仪以师长及陆军士官学校校友身份,向日方保荐汤恩伯,并为汤提供留学期间所需全部经费。汤恩伯对陈仪的鼎力相助感激涕零,当即奉陈仪为恩师,跪拜于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老也,学生愿拜您为恩师,生死与共。”为纪念这一知遇之恩,他从此改名为“恩伯”。24年以后,陈仪将军奉劝汤恩伯弃暗投明,汤竟向蒋介石出卖恩师,卖师求荣,以致陈仪被蒋介石处死。

当年5月,汤恩伯兴高采烈地东渡日本,进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步科学习。在汤恩伯一生中,这是他“登龙大道”的起点。在日本学习期间,与陈仪的外甥女黄竟文相识。当时黄竟文在日本学习桑蚕,汤恩伯觉得有“恩师”陈仪这层关系,便与黄竟文频频往来,以致两人很快坠入情网。其实汤恩伯在老家早已由父母做主,与一村姑结婚并生有一子,但见黄竟文容貌出众,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好的家庭背景,便决定“辞旧迎新”。1927年夏,汤恩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偕黄竟文回国完婚。

当时,北伐军的战火已燃至长江流域,陈仪投靠蒋介石。经陈仪推荐,汤恩伯当上了南京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中校参谋。但汤恩伯对这个职位并不满意,上任不久即常叹息:“要斩将挚旗,立功沙场,安能局蹙辕下,仰人鼻息。”

1928年奉军张学良“改旗易帜”,蒋介石的“北伐大业”完成,遂把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迁往南京,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本校改为预料。汤恩伯随即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第六期学生总队大队长。

升官秘诀手抄本

到任之后,汤恩伯工作勤奋,在各大队队长之中,汤恩伯以其独特的工作作风引起了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重视,从而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一是汤恩伯经常将有关军事、政治、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建议写成小册子,呈交蒋介石,其中有些被采纳。二是每天早晨跑步时,其他大队都是在校园里跑,汤恩伯却把他的步兵一大队带到校外跑,给张治中以及蒋介石等人留下了“汤恩伯是一个肯苦干的人”的印象。三是操课之余,以自己的心得撰写了《步兵连队教练之研究》一书,因其内容很有价值,颇受张治中的赏识,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后来蒋介石由三元巷迁往军校内一所新建的两层小楼中居住,对汤恩伯的“突出表现”更能日日目睹。

1930年初蒋介石成立教导师,从军校中选拔干部,教育长张治中兼任第二师师长,即提名汤恩伯为该师第一团团长。同时提名三人,汤为第一名,蒋介石却选定了第三名,第一名汤恩伯落选。三个月后,一旅旅长出缺,张治中又保荐汤恩伯继任。蒋介石令汤恩伯进见,汤恩伯深知这事关系到自己的仕途命运,因此非常紧张。按当时的陆军礼节,见长官告退时,必须后退六步再鞠躬敬礼,然后才可以向后转出门。汤恩伯由于诚惶诚恐,高度紧张,后退时在打蜡的地板上滑倒,竟然手脚朝天,加上更加惊慌失措,半天爬不起来。蒋介石却没有生气,而是笑容可掬地看着他,让他慢慢起来。汤恩伯爬起来后,红着脸行一鞠躬礼退出。

汤恩伯原以为摔跤失礼,升任旅长没希望了。何况团长都未批准,旅长本来就更为渺茫。不料,任命很快批复,连张治中都颇有些意外。一般人推测,这是蒋介石欲提升汤恩伯借以观察的手段,汤恩伯对落选团长没有丝毫怨言,遂予以越级提拔,以利于笼络。而汤恩伯那一跤,也摔出了十足的奴才相,蒋介石用人条件之一,便是取其奴性。汤恩伯顺利入选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导团第二师装备极为精良,并完全采用德国军队的方法进行训练,与教导第一师同为蒋介石当时最精锐的嫡系部队。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汤恩伯的第一旅率部奉命固守中原重镇归德。归德是中央军空军和陆军的重要据点,蒋介石指挥部所在地,距阎锡山、冯玉祥军占据的亳县、鹿邑、柘城不过百里,经常遭到冯、阎骑兵的袭扰。汤恩伯率部死命防守,不敢有丝毫怠慢。战后,汤恩伯以靖卫领袖有功,调升第四师副师长兼第十旅旅长,第二年又升任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

汤恩伯在追随蒋介石短短三四年时间里,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完成了跨越式的三级跳,一下跳到了恩师陈仪当年资助他时的师长职位上。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不料栽了个不大不小的跟头。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与各派新军阀取得了暂时妥协,又乘势平息了两广事件。于是,开始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1931年11月,汤恩伯率部在豫南潢川附近与红军第四方面军作战,被徐向前将军一战击溃,令汤恩伯目瞪口呆。蒋介石一怒之下给予汤恩伯撤职处分。

好在时隔不到一年,蒋介石又重新起用汤恩伯,准其戴罪立功,任命为第八十九师师长,调往内战前线,“围剿”鄂豫皖苏区红军。汤恩伯对蒋介石的不弃之恩感激涕零,因而这次特别卖力,对苏区共产党和民众大开杀戒,有一次抓捕苏区群众和共产党员两三千人,全部集中起来一起杀掉,可谓残忍至极。

1933年冬,福建十九路军起义反蒋,南京政府分五路向十九路军大举进攻。张治中被任命为讨逆军第四路军总指挥,汤恩伯任副总指挥兼纵队指挥,率第八十九师攻入福建。第十九路军被镇压后,汤恩伯转任赣粤闽湘鄂“剿共”军第十纵队总指挥兼陆军第八师师长,下辖第四、十、八十八、八十九师,重兵在握,杀向苏区。

从此汤恩伯一帆风顺,扶摇直上,从1934年起短短几年时间,先后任十三军军长、第二十军团军团长、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成为一个拥兵数十万的实力派人物,在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中,是继陈诚、胡宗南之后的又一张红牌。

蒋介石统治时期素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财团浙江军”之说,所谓浙江军,就是指蒋介石最宠信的浙江籍的三将领,即所谓“军中三杰”:浙江青田县的陈诚,浙江镇海县的胡宗南与浙江武义县的汤恩伯。

汤恩伯的发迹,自然和陈仪的慷慨相助、保荐以及张治中的提携分不开,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自己的努力,他有着一套与众不同的升官秘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蒋介石的忠心。有一次在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宴会上,忽然有人提起蒋介石的继承人问题,大家借着酒劲,争相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人猜是陈诚,有人说是何应钦。汤恩伯一言不发,有人问他是什么看法,他出乎意料地说:“委员长政躬康泰,这问题无讨论之必要,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事。”众人一听,都惊得醉意全无。

向蒋介石提供手本,献计献策,是他最擅长的邀功取宠的办法。从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开始,他就经常不断地向蒋介石递交小册子,以期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和重视。中原大战期间,他更是不间断地向蒋介石递交手本,一开始以军事战争为主要内容,接连几次被蒋介石采纳之后,他的兴趣大大提高,其内容也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党务,无所不包。每逢他睡不着觉的时候,便十有八九要写点什么。蒋介石对汤恩伯的手本十分重视,常转给陈布雷,要他据此拟出具体解决办法。如果隔段时间不见汤恩伯有手本呈上,蒋介石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便会为此查问。可见汤恩伯受蒋介石的青睐重用,与手本不无关系。戴笠曾经嫉妒而又称赞地说:“汤恩伯的手本,在委座面前最吃香,他钢笔草书一挥而就,写了就交。我写则非墨笔工楷不可。”

汤恩伯的另一个升官秘诀是发展黄埔势力。在他复任八十九师师长时,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师旅团长,几乎已经是清一色的黄埔学生,保定士官生及行伍出身的老军官都逐渐被换掉。他深知黄埔军是蒋家嫡系,所以从一开始掌握兵权,就以黄埔系统奠定自己的人事基础。八十九师师长离职,他立刻安排黄埔学生王仲廉接替;第四师师长让位,安排继任的是黄埔学生王万龄。汤恩伯与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七期学生有师生关系,便对这批人大力安插,多方培植亲信势力。这样,汤部中一切重要官职逐步便一步步地落到黄埔学生手中。和胡宗南一样,汤部也成为了纯粹的黄埔集团。但为了笼络人心,对于其他军事派系,如保定士官及云南、贵州各讲武堂毕业的学生,他也打着“人事公开”的幌子,兼容并收,但原则上只给官不授权,多安排以幕僚和副职。

汤恩伯不仅设法取宠于蒋介石,还对于己有用之人极力拉拢收买,首先是蒋介石身边的亲信侍卫之臣,如俞济时、陈布雷、钱大钧等,他都极力结为好友,逢年过节或婚丧寿诞,均备有厚礼赠送。对俞飞鹏更是敬若恩师前辈,除送礼外,还利用各种机会吹捧拍马。对戴笠的拉拢既为沟通也是为了堵塞蒋介石的耳目。而与何应钦的关系,则因两人在国民党中均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而何又是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长期位于一人之下,自然成为汤恩伯倾力结交的重点人物,平时汤恩伯嘴里称呼得最响的除了“委座”之外,便是“何敬公”(何应钦字敬之)了。

汤恩伯与各方权贵极力修好,但他在当上“中原王”之后引起陈诚侧目,实属无可奈何。好在有蒋介石居间调处,仍可保持表面上的相安无事。对胡宗南则是尽力敷衍逢迎,以期联合对付陈诚。如此一来,汤恩伯上有老蒋的赏识,下有张治中、陈仪、何应钦、俞飞鹏、钱大钧、戴笠等一帮嫡系将领从中说项,其宦途自然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25年,汤恩伯想报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是缺少推荐人,他斗胆
汤恩伯卖师求荣,出卖劝说他起义的陈仪,致使恩师被蒋介石枪决
汤恩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卖师求荣?其死后蒋用10个字评价他
陈仪一生起起落落
民国时期,进入日本高级军校进修的四位中国留学生,后来怎样
汤恩伯的忠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