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中将秦基伟回忆淮海战役中攻克宿县后出击浍河

攻克宿县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全国各战场的秋季攻势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济南战役歼敌十万人,辽沈战役歼敌四十七万人,东北全境解放,使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蒋军总兵力已下降到二百九十万人。北线傅作义集团已被压缩在几个主要城市;南线西北战场的胡宗南集团,已被挤到关中一隅。中原战场的刘峙、白崇禧两个集团分踞武汉、徐州周围。各集团间形成了互不相联的孤立集团。而此时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二十三个纵队,加上豫皖苏、陕南、豫西等地区地方武装共约六十余万人。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要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十一月十六日,党中央鉴于南线决战的时机已成熟,确定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总前委,以邓小平为书记,刘伯承、陈毅为常委,统一领导与指挥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组织淮海战役,与蒋介石最大的战略集团进行大规模决战。

我们九纵在解放郑州之后,经过短暂休整,至十月三十一日,除留二十六旅七十八团担任郑州城防外,纵队主力作十一天八百里长途行军,前出徐(州)蚌(埠)之间地区。

十一月十五日晚,我纵以二十七旅配合三纵攻打宿县,崔建功旅长亲率八十团配属三纵九旅,为西门攻城第一梯队。

攻克宿县战斗是三纵陈锡联司令员统一指挥的。宿县过去被称之为“南徐州”,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宿县攻克后,斩断了敌人中枢,将淮海战场一劈两半,直接配合华东野战军汇歼徐州地区之敌重点集团,提前达成了对徐州之敌的战略包围。与此同时,纵队主力南下,抗击从蚌埠来援之敌李延年、刘汝明第六、八兵团,保障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

十五日二十二时,中原野战军首长令第九纵队并指挥皖豫苏独立旅于十六日夺取固镇,破坏铁路,并在固镇以北的任桥集、公平集、花庄集、张大桥一线布防,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北上。并指示我们“应以一部在正面引诱敌六十八军深入,主力位于铁路东侧,待敌通过后,突然断敌退路,以便三、四两纵赶到歼灭之或逼其起义。”

我们依计而行,于十六日晚进抵花庄集一线。当晚豫皖苏独立旅袭占固镇。

十九日上午,北援之敌九十九军全部两个师沿铁路东侧同时向我任桥集进犯,连续向我小库圩子、任桥集发动十八次猛烈进攻。敌人的这个军也是我们的者对手了,在一九四六年曾被我军全歼过一次,后来招兵买马,东拼西凑,又挂起了还魂旗,装备一般,战斗经验不足,但指挥官多是死硬的反共分子,政治上十分反动。战斗中,我军采用欲擒故纵战术,与敌反复争夺,敌人始终前进不得。

在我阻击敌九十九军的同时,敌第五十五军沿铁路以西前进,被我豫皖苏独立旅阻击于邱庄、欧家围子一线,也是不得前进。经过一天纠缠,我纵和兄弟部队并肩作战,给北进之敌以重创,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巩固了隔断徐州的有利态势,保障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首歼黄百韬兵团任务的顺利达成。

中野主力闭锁徐州战场的果断行动,使敌四个兵团面临各个被歼的命运,军委中央对这一行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在战役发起前,我们已估计到第一阶段可能消灭敌人十八个师,但对隔断徐蚌,使敌完全孤立这一点,那时我们尚不敢作这种估计。”

宿县被克后,蒋介石极为震惊,下令尽一切力量打通徐、蚌之间的阻隔,命令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火速北进,驰援徐州。并企图打通徐蚌。

这样一来,形势就复杂了,敌北线四个兵团再加南线三个兵团,总兵力超过八十万,比我两大野战军参战兵力还多二十万,特别是由信阳气势汹汹扑过来的黄维十二兵团,是蒋军的一等精锐,计十二万人,全部美式机械化装备。这股敌人自内战爆发以来基本上没遇到过歼灭性打击,因此极为骄横。显然,如果南线敌人并入徐州战场,势必对战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战役第一阶段任务达成后,两大野战军如何动作,便成了十分关键的战争指导问题。

总前委审时度势,决心集中中野主力在华野一部配合下,先吃掉黄维兵团;华野主力以逸待劳,挟住已被关在门内的杜聿明集团;同时以华野、中野各一部转向南线看住企图北进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采取“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的部署,发起第二阶段作战。

出击浍河

十一月二十日,我纵队进至东坪集、桃园集地区,配合四纵正面阻击由蒙城向宿县进逼的敌十二兵团。

十一月二十三日,即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的第二天,纵队于宿县西南五公里处邵寨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由我传达上级歼灭敌十二兵团于江北的决心,动员各级做好充分准备,不惜花费最大代价获取全胜。

问题清楚而又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假如让黄维兵团的增援企图得逞,整个战争进程就要推迟。但要挡住黄维,我们中原野战军面临的困难也是十分现实的,中野主力经大别山一年苦斗,消耗了不少元气,不少重火器都被毁掉了,战斗力还没有完全恢复。

翦除十二兵团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说是一着险棋;要是先将重点放在歼击较弱的李、刘兵团一路,剩余的兵力又难以阻挡强敌推进,稍有不测就会牵动全局,若等华野吃掉杜聿明集团之后再合力对付黄维,不但会给华野造成很大压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变化也难预料。权衡利弊,横下心来与黄维兵团决一死战实在是义无反顾。这样,既可除掉蒋介石手中的“王牌”,又可“承前启后”,使江北局面大定。正因为这是知难犯险的战略决战,所以邓小平政委明确提出“拼老命”的政治口号,告诫部队只要歼灭了国民党南线主力,即使把中原野战军打完,其他野战军也能渡江夺取全国胜利。这种对于战争代价的清醒估计和顾全大局的胸怀,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和英雄气概。

实事求是他说,当时胜利的曙光虽然就在眼前,部队主流情绪是振奋和进取的,但也确有少数人反而因为接近胜利而产生了保命思想。因此,纵队党委在贯彻邓小平等首长指示精神的同时,还向部队提出,为夺取战役胜利及一年左右根本打垮国民党反动政府,应树立必胜信心和决心。

各级党委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请上级给我们任何艰巨任务,如有贪生怕死、畏缩不前,二话不说,情愿接受最高战场纪律制裁。”“我们抱着必胜信心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绝不叫苦,绝不埋怨,愿作胜利前的最后一批牺牲者。”⋯⋯不论前方后方单位个人,都严肃认真地表明态度,造成了一种互相监督的政治空气。这就使“拼老命”的精神得以系统灌输,扩大了积极因素,洗刷了消极情绪,铸成了众志成城、视死如归、压倒一切敌人的坚强信念。

就在我们召开邵寨会议的伺一天,黄维十二兵团的先头主力第十八军渡过淝河,向浍河南岸四纵南坪集阵地猛攻,一部突破浍河。

总前委见十八军态势突出,轻敌冒进,有隙可乘,决定四纵部队撤离南坪集,诱敌十八军过浍河,在浍河以北布置袋形阵地,以四、九纵队吸引敌人,利用浍河将敌南岸的三个军隔断,集中一、二、三、六、十一纵队两翼包围,予以攻歼。

二十五日,敌发觉我军企图,仓皇收缩至浍河南岸调整部署,准备向李、刘兵团靠拢。

敌变我变,总前委迅速作出反应,命令各纵采取攻势行动,压缩敌人于有限地幅,形成四面包围。在这个大的前提下,我纵并指挥豫皖苏独立旅,开始突破浍河战斗。

浍河最深处水可没人,河面宽约五十公尺,两岸堤坝高出地面。敌十四军在南岸仓促布防,筑有野战工事,并设置了断断续续的鹿砦。虽然算不上大的江河障碍,但在当时条件下要克服它仍有相当困难。

二十六日二十一时,二十六旅在东坪集附近架桥强渡,迅速突破前沿,连陷刘庄、小王庄、雷楼、李寨:二十七旅以一营佯攻王湾桥头阵地,以两个营在楼成子架桥偷渡成功,击敌侧背攻占了马庄、王庄、白庵;豫皖苏独立旅也顺利突破占领忠义集一线。

二十七日,敌急于在我构成合围之前摆脱被动,集中四个主力师于拂晓向东南方向突围。

敌人只顾打自己的如意算盘,可他万万没想到,廖运周的一一○师恰在此时趁势起义。临阵倒戈,在敌人内部引起了很大震动。当面担任掩护的敌十四军眼见后院起火,守备信心一落千丈。

总前委抓住时机,决心乘敌混乱先发制人,进一步扩大敌人的被动,组织各纵勇猛出击。

当晚七时,我纵开始全线出击,二十六旅、二十七旅平行出击,势如破竹,马不停蹄地打下了杨志庄、李围子、李八集和宋庄、阎庄、白大庄、大小韩庄等处。

这是一次白昼出击,敌人从南京、蚌埠派出数百架次飞机助战,构成一种声势浩大的立体作战规模。美制B—29 空中堡垒不时投下重磅炸弹,强击战斗机疯狂地俯冲扫射,敌人的地面炮火也此起彼伏,在这种短兵相接的考验中,我军指战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作风。各个纵队的进攻队形如同强弩利剑,朝南猛插。

我纵先头部队很快与敌防御部署犬牙交错,各旅之间也互有穿插,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团混战。由于我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首先从精神上压倒了敌人,一边作战一边整理部队,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始终保持了压倒敌人的优势。

二十六旅在沈庄、杨围子之间遭到敌人快速纵队的反扑,混在一起的几个不同建制的部队主动协同。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进攻,巩固了既得阵地。

二十七旅八十团战士王学智、程远湘等人是刚刚从蒋军中解放过来的战士,其中王学智是宿县解放战士,程远湘和黄金礼是郑州解放战士,加入我军只有几天或十几天,连军装都没换,对所在部队的番号还没弄清楚。但他们抠掉青天白日帽徽,掉转枪口就建立了功勋。突破浍河后他们在班长带领下猛追敌人,冲到一片坟地时发现四面都是敌人,才知道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当时坟地里共有九位同志,先由一名副排长统一指挥,后来副排长等三人负伤,王学智主动指挥战斗,同程远湘、黄金礼一道以身上的蒋军服装为掩护,钻入敌群,毙敌连长以下七人,俘敌六人,缴获了十几支步枪,由于追击,部队前出,他们押着俘虏,还带着几个伤员,找了三天,先找到十一纵队,以后才辗转回到九纵。我接到二十七旅关于王学智等人事迹的报告后,很受感动。这几个同志都是刚刚解放过来的新战士,只经过短暂几天的政治学习,就恢复了阶级觉悟,且如此忠勇,实在可嘉。我们纵队几个首长在指挥所里接见了他们,给他们记了功,跟他们合了影,号召全纵向他们学习,大力开展杀敌立功运动。

在浍河大出击中,我纵动作快,战果大,代价小。共歼敌二千七百余人,缴获一个炮兵营各种火炮十七门,轻重机枪近百挺,协同四纵,基本上把敌十四军打瘫痪了。

此次大出击,时机选择有利,对发展决战形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给敌以当头一棒,一举挫败了黄维兵团夺路增援徐州的企图;第二是逼迫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初步形成了压缩包围、聚歼该敌的有利态势;第三是打击了黄维兵团的嚣张气焰,提高了我军的决战信心。

经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两天作战,十二兵团被压缩到纵横都不到八公里的狭小地幅内。南逃北去的道路均被封闭,所谓援军,实际上成了被围待援之军,蒋介石指望三路(即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路)会师,“北上解围,拱卫徐州”的企图成了泡影。

十一月三十日,徐州敌人待援无望,不得已弃城西逃,又被我华东野战军包围在水城地区。两敌双双落难,战场上的主动权完全操在了我们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聿明被俘后不解:我的计划很周密,毛泽东是怎么算到突围时间的
原始资料: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关于淮海战役经过概述(四)
决战中的决战:淮海战役(上)
淮海战役之:双堆集战役
从“小淮海”到“大淮海”,全歼敌人重兵集团,长江以北再无战事
解放战争中粟裕经典战役(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