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政治谋杀密档:(5)不死之鸟—阿拉法特(下)

继“斩首”行动失败后,“空袭”行动再一次以失败告终。但是,以色列“摩萨德”很快在这一年的7月,再次策划了一个足以干掉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的阴谋行动。

这一次的计划,是利用阿拉法特经常接受各方邮件和包裹,并且喜欢亲自打开的习惯,试图利用“邮件炸弹”,将这个以色列的敌人炸得支离破碎、一了百了。

为了确保这个“邮件炸弹”计划的成功率和可行性,“摩萨德”事先伪装了几次邮件和包裹,用来试探阿拉法特的反应。不过,和他们掌握的情报一样,这几个并没有安装炸弹的邮件和包裹,果然都由阿拉法特本人亲手打开,并且还寄回了回信。

在经过几次反复的试探和试验后,“摩萨德”终于通过他们在巴勒斯坦收买的内奸,准备了这个足以令阿拉法特尸骨无存的邮包。

邮包看上去和一包文件没有区别,由在巴格达的伊拉克军事情报总部,送交在约旦的伊拉克军事情报首领,完全是正式的,并以恰当的、正常的方式写着送交阿拉法特本人——由他亲启。

由于自1968年以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就通过伊拉克人渗入到约旦境内,所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在约旦的伊拉克军事情报首脑,会毫不耽搁地派遣特别信使,把这包文件送给了阿拉法特。

当时,阿拉法特正在约旦首都安曼的“法塔赫”游击队驻地,邮包被送到的时候,阿拉法特和一些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机构里的人正在开会。

于是,这个写着“阿拉法特兄亲启”的邮包被送到了阿拉法特的书桌上,因为正在谈一些重要的事情,所以,阿拉法特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拆这份邮包,而是让它在书桌上放了一段时间。

这时候,阿拉法特并没有表示出他对这份邮包有什么怀疑,继续和领导机构中的其他人交谈着关于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交涉的一系列问题。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着,突然,阿拉法特停止了和这些人的谈话,他的目光,转而落在书桌上的这个邮包上。

似乎是感觉到什么,他皱了皱眉头,喊来在门口值守的警卫,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说道:“把它拿走,它是一枚炸弹。我能嗅出它的味道。”

警卫和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感到非常不解,但是,他们没有怀疑阿拉法特的直觉。很快,这份极度危险的邮包被警卫小心翼翼地移出了房间,放到一个空旷的开阔地上。

当其中一名警卫以适当的方法小心地打开这份函件时,邮包立刻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尽管这名警卫事先已经做好了防护措施,并且在打开的瞬间就已经逃离,但还是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带走了性命。

所有在场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高层领导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后怕不已地看看这个巨大的坑洞,又看看依旧一脸平静的阿拉法特,好半天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阿拉法特的直觉佩服不已。

要知道,如果当时在邮包送来后,在那个房间里被打开,那么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当场炸死。

很显然,“摩萨德”精心策划的这起“邮件炸弹”再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以色列人实行这次冒险的谋杀计划,不但没有顺利干掉阿拉法特,还暴露了他们在伊拉克军事情报机构隐蔽得很深的一个特务,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1969年的两次暗杀行动都宣告失败后,阿拉法特对于身边警卫和随从人员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所以,“摩萨德”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都未能再制定出相应的谋杀计划。

到了1971年,阿拉法特的专车在叙利亚和以色列边境附近行驶时,临时收到情报的“摩萨德”对他进行了一次仓促组织起来的小规模伏击。在这次伏击中,阿拉法特的司机不幸中弹身亡,但阿拉法特本人却得以幸免于难。

还有,在“摩萨德”策划的多起谋杀阿拉法特的计划中,用战斗机击落阿拉法特乘坐的飞机是他们最常用的谋杀方式之一。

1973年2月,以色列战机在西奈半岛击落了一架利比亚客机,机上100名旅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因为,“摩萨德”的绝密情报断定阿拉法特就在这架客机上,但是,事后却并没有在遇难人员中发现阿拉法特的遗体。

因为这起攻击民航飞机事件,以色列遭到了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此后,虽然阿拉法特的民航专机在中东上空多次遇上,甚至被以色列战斗机跟踪过,但是,以色列再也不敢贸然开火。因此,他此后乘坐民航专机反而比其他交通工具更安全。

1976年,对于阿拉法特一直贼心不死的“摩萨德”再一次策划了谋杀这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的阴谋。

经过几年的培养和甄选,“摩萨德”通过各种手段收买的巴勒斯坦特务中,终于有人能够成功接近阿拉法特,这人就是潜伏在阿拉法特身边的间谍阿布·萨伊德。

这一次,“摩萨德”吸取了前几次暗杀失败的教训,决定利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暗杀手段——下毒,通过毒药来干掉阿拉法特这个已经上了他们必杀名单,却令他们颜面无光的巴勒斯坦人。

为了下毒能够顺利进行,“摩萨德”特意向美国中央情报局要来了最新型的毒药——一种只有米粒般大小,放在饭中真假难辨,和米饭一个颜色、一种味道的毒药。

毒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了萨伊德的手中,“摩萨德”让他尽快找准时机动手,否则,一旦引起阿拉法特的警觉,这次暗杀行动又将会重蹈覆辙。

不过,令“摩萨德”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毒杀”行动又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不是阿拉法特那令他们恨得牙痒痒的直觉,而是他们收买的间谍萨伊德的临阵倒戈。

对于这次毒杀阿拉法特的行动,萨伊德一直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虽然他已经被以色列人收买,成了他们的狗腿子,但在萨伊德骨子里,仍是以自己巴勒斯坦人而自豪。

当他收到毒药的时候,心中顿时难以抉择。因为如果他真的下手毒死了阿拉法特,那么无疑将成为巴勒斯坦民族的千古罪人。但如果不执行命令,“摩萨德”不会放过他和他的家人。

在经过连续几天的激烈思想斗争后,萨伊德最终还是放弃了毒杀阿拉法特的心动,并且主动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安全部门自首。

萨伊德的临阵倒戈,无疑是让阿拉法特再一次在“摩萨德”的脸上狠狠抽了一记耳光,此后,虽然不死心的“摩萨德”又试图策划谋杀阿拉法特的阴谋,但都因为大量间谍的被捕而宣告无疾而终。

在与“摩萨德”的较量中,阿拉法特过人的直觉,无疑为他赢得胜利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同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保安人员为他制定的非常严密的安全措施也是功不可没。

为了防备敌人暗算,阿拉法特经常行踪飘忽,夜间也常常更改住所。他的这个习惯,曾经再次挫败了“摩萨德”的一起暗杀阴谋。

1982年8月的一个深夜,阿拉法特正在一幢大楼的14层开会,意大利大使想和他见面。阿拉法特同意后不久,忽然感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氛,于是,立即让所有人员撤离办公大楼。

当他们刚刚离开大楼,走进对街的一幢建筑物,大楼内部突然发生爆炸,火光冲天,大楼被当场炸毁。这次爆炸事件造成250人丧生,但却并不包括及时撤离的阿拉法特。

在阿拉法特和“摩萨德”的斗智斗勇中,最为称奇的一次,是躲过了1985年10月以色列人精心策划的“千里轰炸”行动。

当时,以色列的轰炸机首先轰炸了位于突尼斯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通信中心和阿拉法特的住所。潜伏的“摩萨德”间谍还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光束,引导以色列战斗机发射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的5座建筑物,炸死75人,炸伤120多人,阿拉法特却安然无恙。

原来,那天他因为连日的劳累,起得比平时晚了些。当他赶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的时候,只看到了一片废墟。倘若以色列的空袭再推迟一刻钟,阿拉法特恐怕就难以幸免了。

世事就是这样难以预料,作为巴勒斯坦人的精神领袖和民族英雄,幸运的光辉始终伴随在这位身材并不高大的伟人身边。在和阿拉法特的决斗中,以色列引以为豪的情报组织“摩萨德”可以说是完败,败得非常彻底,连一局都没能搬回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杀手在行动那些震惊世界的暗杀事件——阿布·杰哈德
谍影重重:“摩萨德”谋杀“巴解”最高军事指挥官阿布.杰哈德
2004年,阿拉法特死于法国,8年后,妻子为何说丈夫是被人毒死?
阿拉法特将援款贪污是导致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吗?
62岁阿拉法特,为28岁娇妻打破“终生不娶”誓言,缔结传奇忘年恋
中东行(5)——从约旦经以色列到巴勒斯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