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获得上将军衔的第14兵团首任政委——莫文骅

莫文骅

莫文骅(1910—2000),原名莫万,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享年90岁。

早年就读于南宁高等师范附属小学

1926年考入南宁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一度被捕。

1928年入广西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9年任广西警备队(桂军所办)第4大队副官(大队长张云逸【大将】)。

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经张云逸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红7军参谋,红7军第19师辎重队队长、连长、连政委,红7军直属政治处主任。

1931年春随红7军离开左右江根据地北上;相继任上犹、崇义游击指挥部临时总指挥,湘赣军区第3分区指挥(政委张平化【后任中宣部部长】)、第2分区指挥(政委方云胜【无资料】),红军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任曾日三【1904-1937,烈士】),红5军团第13师政治部主任(师长陈伯钧【上将】,政委宋任穷【上将】、罗华明【1915-1943,烈士】);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跟随红一方面军长征,任红8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任罗荣桓【元帅】)。为中央纵队的顺利行进,红8军团担负侧翼掩护、后卫阻击。湘江战役后,一万余人的红8军团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1935年春,任中革军委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团长陈赓【大将】,政委宋任穷);参加了两占遵义,四渡赤水和抢渡金沙江。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汇合后,他随右路军行动,任红军大学总支书记(校长倪志亮【中将】,政委何畏【后变节】)。

1935年9月红军大学奉张国焘(后变节)之命南下川康边后,他随红一方面军和中央机关继续北上,任红军陕甘支队随营学校政治处主任(校长周昆【后失联】,政委宋任穷)。

1935年冬到达陕北,相继任陕北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校长周昆,政委宋任穷、袁国平【1906-1941,烈士】),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傅钟【上将】)。

莫文骅(中)与耿飚(左)、肖劲光(右)在延安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抗大”总校政治部主任(校长林彪【元帅】),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大将】),延安中央党校学员。

1945年4月当选为中共七大会议代表,6月任八路军南下第2支队副政委(司令员刘转连【中将】,第一政委张启龙【后任中组部副部长】,第二政委晏福生【中将】)。

在得知日本投降后,已经走到豫北的南下第2支队转赴东北;相继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东满临时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兼政委肖华【上将】),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南满)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司令员程世才【中将】、肖华,政委肖华)、军区政治部主任(司令员肖劲光,政委陈云【后任中顾委主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政委(司令员吴克华【中将】)。

在塔山阻击战中,他和吴克华率领第4纵队顶住了压力,以极大的牺牲保障了锦州攻坚战的胜利。吴克华莫文骅相继去世后,他们两人的骨灰被安放在塔山烈士陵园,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会合。

塔山烈士陵园中的莫文骅将军之墓

在辽沈战役中,第4纵队不但赢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辉煌,也获得了仁义之师的美名。在《毛泽东选集》中就有如下描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这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文中说到的部队就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而这份荣耀是和身为纵队政委的莫文骅是分不开的。

1948年11月,任解放军第41军首任政委(军长吴克华),随即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1949年3月,他和吴克华率第41军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以及中央领导的检阅。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北平西苑检阅第41军

1949年4月,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首任政委(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挥师南下。同年8月,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政委(司令员黄永胜【上将】),率部解放了广西全境。

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政委兼南宁市市长,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兼南宁市委书记、市长。

1951年受到“在广西剿匪不力,不忍对家乡父老下手”的指责,被调往东北。历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1954—1961)、院长(1961—1965),福州军区副政委(1966—1971)。

“文革”中受冲击。

1975年至1982年,任解放军装甲兵政委。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先后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曾当选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是中共第七、八、十一、十二、十三大代表。

莫文骅、杨枫夫妇合影

夫人:杨枫(1919——),河南省偃师县人。

1938年到延安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与莫文骅结为夫妻。

中将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其家中更是图书四壁。先后撰写了《回忆红七军》、《百色风暴》、《廿年打个来回》、《英雄塔山》、《解放北平前后》和《莫文骅诗词选》等大量诗文。

莫文骅将军书法

附:解放军各兵团军政主官授衔情况

1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王震(上将)

2兵团:

司令员:许光达(大将)

政委:王世泰(未授衔)

3兵团:

司令员:陈锡联(上将)

政委:谢富治(上将)

4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大将)

5兵团:

司令员:杨勇(上将)

政委:苏振华(上将)

7兵团:

司令员:王建安(上将)

政委:谭启龙(未授衔)

8兵团:

司令员:陈士榘(上将)

政委:袁仲贤(未授衔)

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上将)

政委:郭化若(中将)

10兵团:

司令员:叶飞(上将)

政委:韦国清(上将)

12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大将)

13兵团:

司令员:程子华(未授衔)

政委:黄克诚(大将)、肖华(上将)

15兵团:

司令员:邓华(上将)

政委:赖传珠(上将)

18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元帅)

19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上将)

政委:罗瑞卿(大将)

20兵团:

司令员:杨成武(上将)

政委:李井泉(未授衔)

21兵团:

司令员:陈明仁(上将)

政委:唐天际(中将)

22兵团:

司令员:陶峙岳(上将)

政委:王震(上将)

23兵团:

司令员:董其武(上将)

政委:高克林(未授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胶东4个军,首任政委谁最强?
莫文骅和贺晋年都可授上将,但受高岗影响,一个成中将一个成少将
四野的4个兵团政委,为何唯独莫文骅是中将?得罪了一个人
兵团司令员是上将,两位副司令员也是上将,兵团政委却为何是中将
新中国首任省长名单一览,名单上的这27位首任省长大多都有军旅经历
1955年原本有5位开国中将拟授衔上将,为何最终落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