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野战军众将——之宋时轮

宋时轮,开国上将,以脾气火爆著称。怼过多任上司,连脾气急如烈火的上将许世友也不敢招惹他。。。湖南人说的霸蛮,在他身上体现得相当充分。。。

其实宋时轮并不是个赳赳武夫,相反书还读得相当不少。。。

让我们以百科内容为引线来了解一下这位征战半生,毁誉皆有的开国上将。。。

1907年9月10日,宋时轮出生于湖南醴陵北乡黄村。曾就读于醴陵县立中学。

注:醴陵也是个将军之乡,除了宋时轮,解放军57名上将之中还有杨得志和陈明仁。。。

宋时轮原名宋际尧,出身中医家庭,从小习武,为人颇有侠气。。。

57位上将的详细评选过程

1923年(民国十二年)冬,宋时轮在长沙入军阀吴佩孚的军官教导团学习。

注:中学期间,因和左权带头请愿,反对校长贪污,被校方开除。宋时轮遂加入吴佩孚的教导团当兵,期间被带队官长虐待,逃回家乡。。。

1926年(民国十五年),宋时轮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注:听闻黄埔军校开办,宋时轮与中学同学左权、蔡申熙、邓文仪、张际春等一起相约赴广州报考,因路费不足,宋时轮主动放弃,让其他几人先去,他明年再去。。。左权,蔡申熙后来都成了我军名将,可惜英年早逝,过早牺牲。。。这个张际春并不是后来二野的政治部主任,那个张际春也是湖南人,是湖南宜章的,没有上过黄埔军校。。。邓文仪则成为了国民党的要员,是复兴社13太保之一。。。后来两岸三通之后,邓文仪受黄埔学生会会长徐向前元帅的邀请于1990年赴北京访问,还受到了邓公的接见。。。

宋时轮一期没能考成,回醴陵后因为种种原因,等了三年,到1926年和同学沈天元、龙家郧再次赴考。黄埔当时的学制很短,一期招生半年之后,就招了二期,二期可以说是一期的候补,很多学员是一期落榜再考的。。。以后每年招生一期,学制大约8个月。。。

宋时轮顺利考上了黄埔五期,在同学沈天元落榜后还鼓励他不要放弃,并大包大揽帮他补课,终于以沈仲文的名字考上了黄埔六期。。。

宋时轮自己运气不咋地,又生病休学一年,后来和沈仲文又成了六期的同学。。。

这个沈仲文毕业后成了胡宗南的得力干将,跟着胡干了十五年,直到1946年调任第三军当师长,没过一年在清风店第三军被晋察冀野战军给围歼,军长罗历戎包括沈仲文全部被俘。。。罗历戎也是黄埔生,是二期的,晋察冀的黄埔师生不少,聂荣臻司令,萧克副司令,野战军政委罗瑞卿,和他还恳谈了一下。。。

沈仲文被释放后投奔了程潜,1949年随程潜起义,当时宋时轮已经是九兵团的司令员,沈仲文给宋时轮写信叙旧,宋时轮后来入朝作战时还把沈仲文带着做随军教员。。。可见宋时轮对朋友还是够意思的。。。

1927年1月,宋时轮转入中国共产党。4月,国民党在广州制造了“四一五”惨案,宋时轮作为“共党嫌疑”被捕,判处1年徒刑。

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宋时轮三次,或者说四次重新入党的事。。。

第一次,像上面说的,1927年1月,在黄埔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1930年到苏区后,因原来的入党介绍人知情人全部找不到,只好以新党员身份重新入党;

第三次,在苏区红军学校期间,因和学校管理者因为琐事产生争执,被处开除党籍三个月,因赶上长征,这个处分一直背到了到达陕北之后,在出任15军团作战科科长时才解除,算是恢复党员身份;很多文章说这次被开除党籍是因为反对王明路线导致,这是臆测,大概还是因为宋时轮因为琐事不满,脾气发作,小事变成大事。。。

第四次,在冀热察挺进军时,因为对高志远的处分问题以及冀东起义失败的责任问题,被时任司令员的萧克建议开除党籍。。。这一次的处分在很多宋时轮的资料中并未记载。。。一般都是说两次离党,三次重入。。。

另有一段轶事,宋时轮出狱后曾辗转上海等地寻找党组织,在上海时一度山穷水尽,找到了当时锦江饭店的老板娘董竹君,董慷慨解囊给了宋时轮一些资助。。。后来解放后宋时轮还找到董竹君表达谢意。。。

1929年(民国十八年),宋时轮出狱后到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萍乡边界地区组建游击队,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

注:宋时轮出狱后,回家乡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别名叫“黑杀队”,大概是取晚上行动的意思。。。开始时只有一杆猎枪、两个人,后来逐渐发展到37人,1930年,游击队编入黄公略的红6军。。。

主席见到宋时轮时曾开玩笑说:你也是一路诸侯啊。。。

对比一下萧克,主席解放后某次大会见到萧克,问他,我们当年在龙溪洞会师时,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在萧克回答后,主席还感叹,揭竿而起,揭竿而起啊。。。

萧克是在南昌起义后回到家乡湖南嘉禾,他带去龙溪洞的队伍并不是他自己拉起来的,而是当时有不少地方响应湘南起义,萧克加入了其中一支队伍。。。

这大概也是他后来对萧克不怎么买账的一个点。。。

1930年(民国十九年)起,宋时轮任湘东南第2纵队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4分校校长、红35军参谋长、独立第3师师长、红21军参谋长兼第61师师长、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江西军区兼东北战区指挥部作战科科长、红军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注:宋时轮在红军期间多次担任军级及师级将领,资历在上将之中比李聚奎略低,高过其他大部分上将,如邓华,王平,黄永胜,杨得志,杨成武。。。

宋时轮在中央苏区期间,多次战役中表现突出,有猛将之称。。。

就是这段时间他和陈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后来抗战末期陈毅把他从延安带去山东打下伏笔。。。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0月,宋时轮参加长征,任军委干部团教员。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作战科科长。

注:红十五军团是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之后和陕北红军合编而成的兵团,也是红军时期十大军团之一。。。军团长是徐海东,政委是程子华。。。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宋时轮先后任红30军、红28军军长,率部参加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注:红30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郑维山是下面的师长。红30军后来在西路军的序列中,损失惨重。。。

这个红28军并不是鄂豫皖的那支红28军,那支部队当时还在鄂豫皖在高敬亭的率领下进行敌后游击战,后来国共合作抗日后编为新四军四支队。。。

这个红28军是陕北红军和游击队合并组建而成,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参谋长唐延杰,刘志丹牺牲后由宋时轮接任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时轮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率部进军雁门关以北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

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红28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宋时轮任团长。八路军此时有编制的队伍只有3师6旅12个团,团长也都是个顶个的名将,比如杨得志,李天佑,陈锡联。。。杨成武是115师独立团团长,不过这个独立团没有编制,是’黑户口'。。。

雁北支队的事情很有点意味,看上面的百科内容还以为是带着716团赴雁北开辟根据地,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宋时轮只带了很少的人马包括武器,官方的说法是雁北支队以716团2营为基础组建而成,实际上开始时远远没有一个营,大概也就一个连左右。。。后来主要靠在雁北当地招募新兵发展而成。。。

从主力团团长到边远地区的游击队,这个必有缘由。。。

当时萧克是120师副师长,和宋时轮前后脚离开了120师,后来两人在冀热察挺进军又再次会师。。。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5月,宋时轮转赴平西区,任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兼第12支队司令员。6月,与政治委员邓华率部挺进冀东,支援李运昌、胡锡奎等组织领导的冀东抗日武装暴动。8月,兼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

注:这一段的内容就更简略了,背后的故事可以写好几篇。。。这里只能简要提一下。。。

宋时轮支队,邓华支队原计划是去冀东领导并支援冀东起义的,只是邓华支队兵强马壮,早早就去了,宋时轮支队则自己的事自己清楚,说是一个支队,其实大部分是新兵,并且武器奇缺,所以一直在冀东边缘犹豫了挺长时间才去的冀东。。。

说到邓华支队,不得不提一段公案,邓华支队是实打实的一个团,也就是晋察冀一分区的老三团,也就是原115师独立团的二营扩编而成。为了带走这个团邓华和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争执得很厉害,杨成武作为军事主官,作战部队一下子被拿走三分之一,确实是心疼得很。。。聊聊晋察冀一分区和杨成武

冀东起义本身很成功,发动了超过10万人马。。。除了邓华支队,宋时轮支队,这些人马以李运昌,高志远领头的当地抗日武装。。。

冀东地处敌人腹心位置,很快就招来了鬼子的全力围剿,邓华,宋时轮,李运昌,高志远一众领导意见不一,有提议在当地坚持敌后抗日斗争 的,有坚持要早点撤退的,也有折中想法的。。。最后议来议去,最终决定大部随邓华,宋时轮,高志远撤往平西,其余随李运昌等在冀东坚持敌后抗日。。。结果已经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机,等撤到平西时只剩下了几千人。。。

到平西之后,全部人马并入冀热察挺进军,上面提到的兼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不对,应是在萧克到达之前仍代理着这支人马的司令员职务。。。从开始到现在宋时轮都是这支队伍的司令员,后来让他承担失败的责任也算是正常的处理。。

本来并没有马上处理,开始一切还很正常,虽然只剩几千人马,整编一下也有6个团,想想八路军刚成立时才12个团,晋察冀刚成立时才一个独立团,所以萧克当时踌躇满志,颇有大干一番的豪情。。。

结果没多久就出了高志远那一档子事,所有的筹划都变成了泡影。。。也是在这件事情上宋时轮和萧克意见不合,或者说是宋时轮强烈反对萧克的意见,最后引发了对于冀东失败的追责。。。萧克开拓冀热察受挫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宋时轮到延安,先后入马列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注:宋时轮带着十几个人回了延安,除了警卫部队,只有一个老军医蒋维平,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没多久邓华也离开了挺进军,挺进军一下子少了三员大将,只剩下宋时轮在红30军时的战友程世才帮着萧克支撑,程当时担任挺进军参谋长。。。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挺进军的政委陈漫远竟然一直没有到岗,萧克虽然是司令员连带承担政委的职责,八路军总部始终没有正式任命萧克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宋时轮到延安后进入学校学习,一学就是5年。。。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宋时轮随陈毅到山东根据地工作,任津浦前线指挥部参谋长。

注:津浦前线指挥部即津浦前线野战军指挥部,津浦前线野战军即山东野战军的前身。司令员陈毅,黎玉任政委。下辖2个纵队加两个师,一纵叶飞纵队,二纵罗炳辉纵队,七师师长谭希林,八师师长王麓水。宋时轮在山野任参谋长。。。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月,宋时轮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协助中共代表叶剑英同国民党军事代表进行谈判。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方面代表进行有理、有力的斗争,揭露其搞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期间,处置过多起突发事件,并曾险些遭国民党特务开枪刺杀。

注:在军事调处期间,宋时轮曾遭遇枪击事件,事后确认是由时任军统北平站的站长马汉三所指使。。。在军调期间和叶帅关系处得很不错。。。

解放战争开始后,宋时轮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

注:因为泗县战役失利和两淮保卫战,宋时轮去职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改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渤海军区的司令员是袁也烈,是黄浦二期的师兄,除了宋时轮外还有一个副司令员廖容标。1955年授衔时,宋时轮是上将,廖容标是中将,袁也烈是少将。。。

宋时轮当时兼任7师副司令,这个7师不是上面提到的7师,那个谭希林任师长的7师是从新四军7师而来,渤海军区的7师是山东野战军7师,原来就有一个,被杨国夫带去了东北,1946年7月重建。。。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起,宋时轮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莱芜战役。4月,在泰蒙战役中,指挥所部及第3纵队一部全歼泰安守军。尔后率部参加孟良崮和沙土集等战役。8月,为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组织指挥梁山阻击战。

注:10纵由渤海军区的部队整编而成,下辖7师和11师,都是新建不久的部队。宋时轮能将这样一支新建不久的地方部队带成华野排名靠前的主力,也可以充分说明他的军事能力。。。

10纵的战力得到了多方认可,最客观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敌人,蒋军将领对十纵的评价是:排炮不动,必是十纵。。。

粟裕评价手下的各纵队,认为排名前六的是1纵,3纵,4纵,8纵,9纵,10纵。。。

其中8,9,10纵都是来自山东野战军的部队。。。前六居然没有王必成的6纵,不知是粟大将口误,还是确实如此。。。

在此期间,宋时轮指挥的梁山阻击战虎头蛇尾,造成较大损失。。。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2月,宋时轮进军豫皖边,先后参加宛西和宛东战役。6月,在豫东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开封,指挥所部先在上蔡重创国民党军整编第11师,尔后又在杞县东南桃林岗顽强阻击五昼夜,重创国民党军整编第5军。9月,参与指挥济南战役,率西集团担任主攻,运用炮火、爆破、突击相结合的战术,与东集团一起全歼守敌10万余人,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重兵坚固设防大城市的先例,并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其后实施淮海战役创造了条件。在淮海战役中,曾指挥3个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并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这一系列成功的阻击战,使国民党军中流传着“排炮不动,必是10纵”的说法。

注:上蔡打胡涟11师,桃林岗阻击第5军,国军五大主力宋时轮单挑了2个。。。并且打得相当漂亮。。。

胡涟是黄埔四期,和宋时轮互相认识,胡涟知道宋时轮是脾气火爆的直性子,宋时轮也知道胡涟是个非常多疑的人,两个人互相使诈,最后胡涟上了当。。。你打不赢胡涟我打得赢,这大概也是后来宋时轮敢和粟裕叫板的底气所在。。。

桃林岗打邱清泉,邱是黄埔二期的,整编第5军是国军中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比第11师攻击能力更强,十纵硬是阻击了5昼夜,让邱兵团寸步不得进。。。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说法据说就是邱清泉先说出来的。。。

在济南战役时与粟裕发生争执,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2月,宋时轮任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4月,率部参加渡江战役,与第7兵团一起首先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尔后指挥所部急行军,协同第10兵团在郎溪、广德地区迅速围歼南逃的国民党军5个军。5月,在上海战役中,指挥所部实施多路快速穿插,率先攻入市区。上海解放后兼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

注:三野成立四个兵团时,兵团司令是王建安,宋时轮,叶飞,韦国清。。。叶王陶里只有叶飞一人,并且四个兵团中最精锐的是宋时轮的九兵团,下辖1纵,4纵,6纵,9纵,想想粟司令的评价,四个纵队全是三野排名靠前的头等主力。。。

宋上将之前总是抱怨只能打阻击,捞不到肉吃,这次主攻上海可是让他吃肉了。。。

没想到打得不怎么顺利,叶飞的10纵和宋时轮的9纵,在两个方向都打得不怎么漂亮。。。

1950年11月,宋时轮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与指挥第二、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等。

注:长津湖,这个话题过于沉重,沉重到不想多讨论。。。

1952年秋回国,宋时轮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注:请注意时间,当时9兵团仍在朝鲜作战,司令员被调回国担任军校校长。。。

1955年,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

注:资历确实够得上上将。。。也够得上三个一勋章。。。

1957年11月,宋时轮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曾先后兼任计划指导部、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等职。

注:宋上将在军科院一干就是28年。。。军科院此时的院长和政委是叶剑英元帅。。。粟裕在1958年从总参谋长任上调至军科院任副院长。。。

另外安排到这个外国军事研究部不知是啥意思?是让宋上将去好好研究一下美军的战法么?

1972年10月,宋时轮任军事科学院院长。

注:宋时轮接任院长时,粟裕接任第一政委,第二政委也是一位大将王树声。。。

另外在宋时轮任院长期间,王新亭、廖汉生、刘志坚、萧华、袁升平、梁必业也在军科院担任过政委。。。

1978年,宋时轮任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参与恢复军队院校和教育训练工作。

1980年起,宋时轮先后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军事卷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主任。

注:在此书中,明确指出粟裕曾受到长期不公正的待遇。。。这是当时第一个这样说的。。。1987年宋时轮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力主为粟裕平反。。。

这些举动和他之前的一些做法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其实也不奇怪,想想宋上将的性格,想想他的年纪,也许每个人的想法都会随年龄不断发生变化。。。

1984年2月,宋时轮任中央军委战史、军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宋时轮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和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在中共第十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1年9月17日,宋时轮在上海病逝,终年84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热察挺进军成立后,为何邓华和宋时轮都不愿在萧克手下干?
冀热察挺进军成立,宋时轮和邓华为啥不愿在萧克手下干?有何矛盾
宋时轮上将
宋时轮(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鲜为人知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其正副司令员都是谁?后怎么样了
谈谈八路军四纵的宋时轮支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