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门前线(13)上尉和厨师同时追求同一个女子,她最后选择了厨师

作者:宋怡明

战地政务体制的「操作」策略大部分是成 功的,当地人民对八三一的妓女及当地女性做出强烈的区隔。但在J严时期的金门,婚姻与八三一息息相关,因为两者皆提供军人与平民 间主要且合法的性关系模式。尤其是早年,更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两者皆与性服务的商品化有关。

金门(或别处)的婚姻,不只是 制度化的亲密形式,也是各种交易行为发生之处,且这些交易深受军 事化的影响。然而,金 门岛上传统家庭所面临的挑战,反而较少来自大陆,大多来自内部, 来自J严令下当地社会的互动。

1949年起,大陆来的军人开始与当地女性结婚。这个现象在统计 数据上并没有自成一类,因此确切数字不详。根据陈宗论详细的口述 证词,这个数字十分可观,而以下我也会多次引用他的证词。

「1949 年,军队在金门札根,军人与平民同住一个屋檐下,所以很 难避免产生情感。许多女性与军人结婚,总共超过一千人。我自己的 估算是,女性中大约每五人就有一人嫁给军人。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举个金门地缘政治化在生活中的明显例子,婚姻数量随着国际 情势稳定而攀升。许多老军人原本在大陆就有配偶,在金门陷入长期 战役,一切暂时停摆的时候,不管已婚未婚,众人都对结婚兴致缺乏。

「你在开玩笑吗?」这是一个老兵初到金门时被问到是否考虑结 婚时的回答。

「我怎么可能结婚呢?我们要打回大陆,怎么可以讨老婆?怎么可能有心思照顾妻小?」

然而,情势逐渐转变,他们明显回不去大陆了,所以越来越多大陆军人娶当地女性为妻。 因此,在军事化的地缘政治变动的情境下,金门女性的婚姻型态有了改变。

无论是退役军人或是他们的当地配偶,这些受访者大多不愿谈论 自己的婚姻观。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透过观察哪些军人娶了金门妻 子,了解军人与平民的婚姻动机和结果。

很多军人尝试与当地女性培 养感情,洗衣女工翟芬回忆:「每次我洗衣服的时候,都会在他们的 口袋里找到情书。他们不说一字,只是把字条放在口袋里,约我去看 电影之类的。每次洗衣服的时候都会找到字条。」

但就像从事阿兵哥 生意的大部分女人一样,她假装没看到那些字条,也从未对这些殷勤 做出回应。

高层官员和干部与当地年轻女性交往的成功率较高,在 1960年代,假设一个乡村姑娘和高层官员结婚,「他家便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这一类的夫妇大都调派到台湾的其他岗位上,至今 只有少数留在金门。

第二类是像郑之初这种官阶较低的军官和老军 人,也包含成为村指导员或副村长的军人。他们通常娶年纪较大的女性、寡妇,或是海外华侨的弃妻。村长通常会把这些女性介绍给此类 军人,希望藉此让他们更为忠诚,与村庄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些男人很多在大陆就结过婚,所以在几十年后开放退役军人回大陆探亲时,情况变得相当复杂。

第三类,也是受访者最爱讨论的 一类,是伙房兵和厨师,他们不需要媒人。在1950年代,他们是抢手的结婚对象,因为能在物资匮乏的时候提供食物,即使只是厨房剩下来的。

陈华锦讲了一个上尉和厨师同时追求同一个当地女子的笑话: 那女子最后选择了厨师。为什么呢?「我们(平民)吃番薯,他们吃米饭。早上他们还有馒头可以吃。」

许多受访者提到,在1950年代,就连长官找老婆都不容易,军事餐厅的伙房兵却如鱼得水。年轻女性拒绝前来献殷勤的追求者,常会说:「我连伙夫班长都不嫁了,还会嫁给你这个穷小子!」

当地女性与驻军的婚姻对金门社会有变革性的影响,但这些婚姻 的动机对研究早期中国家庭的学者而言相当熟悉。婚姻必须由女方父 母安排才算有效,如果是寡妇再婚,则必须由婆家认可。

这些婚姻, 不论是寡妇为自己和孩子寻找依靠,或是年轻女子和伙房厨师结婚, 都符合古今男女利用后代作为一种家庭策略的传统逻辑。「如果(把你的女儿)嫁给军人,你就不愁吃穿了。这就好比牺牲一个女儿,让她所有的弟妹都能温饱。」

虽然与当地女性谈情说爱,是对到金门服役的军人的刻板印象,与军人结婚的数量在1950年代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 随着金门经济 好转,当地家庭不再将嫁女儿视为生存策略。

这个转变的主要原因 在于当地驻军大多由台湾征召而来,他们并没有把金门女人视为唯一 可能的结婚对象。官方也逐渐认为军人和当地女性的关系,对士气有 不良影响,为军队与当地社会间的关系带来问题。

这是创立八三一体 制背后逻辑的延伸。如同妓院的设立是为了管制性行为、防止性侵, 两情相悦的性关系亦是一种问题的来源,官方觉得需要回应。

解决方 式似乎是刻意造谣,谣言开始到处流传,说台湾军人如果与当地女人 结婚就必须在金门待个十年才能回家。「这是唬人的,只是要降低军 人在这里结婚的意愿。」

虽然婚姻的数目下降,军人与当地女性的恋情造成的紧张情势, 从未完全消失。直到1978年,我们还在档案中找到金门男人和太太争 吵的案件,因为男子不同意太太到小金门,太太于是离家出走。男子 开始怀疑她跟一位刚转调到小金门的陆军中尉外遇。这事件会收录在 档案是因为这个戴绿帽的丈夫,显然因为受挫而图报复,向政府官员 提出他的揣测,说他的太太没有正式的出境许可证,非法离开金门。

众多当地女性嫁给了军人,对金门当地男人的男子气概是一大挑 战,因为在金门文化中,婚姻是男子气概的重要象征,也是成为成熟 男人必过的关卡。

如陈宗论所说,新的情势改变了长久以来男性劳动 力外移造成的男少女多的情势。「到了1950年代末期和1960年代早 期,男女比例不均的情况逐渐反转,婚姻市场呈现男多女少的情况。 由于男女比例如此不均,很多男人找不到结婚对象,独自生活。」

当 地女性与军人结婚造成的人口不平衡,直接冲击婚姻市场。当地家庭 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和尚未进入婚姻市场的女孩安排婚姻,因此女性的 结婚年龄开始下降。

在一个国民党组织的主 要刊物里,登出一篇1959年的报告,其中提到马祖女性人数不足已经到达非常严重状况:「大部分的渔夫因为社会性别问题,面临一辈子 孑然一身的危机。所有的年轻少女几乎都有未婚夫,这些年轻女孩根本还没来得及发育成熟。」

如今,许多金门的中年夫妇,丈夫与妻 子相差十几岁甚至超过更多。许多中年妇女十几岁时就结婚了。下表反映出未婚男性比女性多,有数据佐证有两个因素是不可忽略:女性 与军人结婚,及结婚年龄的下降造成。

同样地,1949年前的华侨婚姻 造成已婚女性比已婚男性多,且后来又与军人再婚,但这两者不能相 提并论。现代化通常和女性结婚年龄上升有关,然而,金门的军事现 代化却刚好相反,早婚的情况反而变本加厉。宣传人士把女性在发育 为「成熟女性」前提早成婚,牺牲童年,视为战地女性自我牺牲的期 许之一。

金门人口婚姻状况

对婚姻市场造成冲击的第二种影响是对地方社会的。自大陆沦陷 之后,婚姻无法将对岸列入安排的对象,嫁给军人刚好可以弥补这样 的裂缝。

1949年以前,许多古宁头的女性嫁到大陆的村庄。陈宗论评 论道:「嫁给军人的女生听说以古宁头最多,因为古宁头适婚年龄的 女生最多。这有特殊的背景因素,因为金门许多小家小姓,不敢娶古宁头的女儿为妻,因怕娘家人多势大,遇有家庭纠纷,娘家不易应付。……因此古宁头的女生,很多超过适婚年龄还找不到婆家,刚好国军进驻,也因此找到好归宿。」

影响婚姻市场的第三种效果是女性相对价值的提升。1949年前的金门,没有聘金的习俗,但在1949年后就十分盛行。 当地称嫁妆为「三八制」(三个八):新台币八千元、八百(有些人说八千)斤猪肉、八两黄金或八百两白银。事实上,聘礼多寡并没有一定,「三八 制」只是下重聘的委婉说词。

战地政务官僚开始注意到暴涨的聘金所带来的负担和社会压力, 着手对「三八制」和其他需要改革或废除的习俗展开调查。这些习俗 被视为传统村庄生活的落后行为。

干部面谈、写报告、提出他们对金门结婚习俗 的建议时,便是在进行某种文明化的任务,与其他地方的殖民任务相 当类似。他们开启监控、规训和惩戒来建构问题。虽然报告中偶尔提 到军队的角色导致了问题,但更重要的议题仍是要改造村民的意识。

这必须藉由规训与处罚去完成:以法律禁止;派遣干部到村庄指导、 教育村民,而那些不服从指示坚持继续要求或给予嫁妆的人,就会被迫进行义务劳动。

「三八制」问题代表着又一个现代化建立其介入 目标的例子。也是现代国家定义现代化,否定「现代化其本身所创 造」的另一种例子。金门的高额聘金其实并非一个正在现代化的国家 做出的落后行为,而正是国家渗透的产物。

除了废除「三八制」,县政府也制定政策消除其他被视为过于传 统或浪费的结婚礼俗。胡琏认为婚姻是对当地居民私生活重要介入 点,或者说,这是一个机会,提醒他们公众与私人、个人与政治之间 的连结。为了向要结婚的新人致意,他出借自己的吉普车,用在新娘 出嫁到新家这段仪式性的路程上。这表示每一位金门的新 娘都可以「坐轿子」,这在传统上是有钱人才能负担的礼俗。每个月 他会留意新婚的夫妻,致上恭贺之词和「建国齐家之道」。

1951年,县政府更进一步提倡集团结婚。金门的集团 结 婚 并 不 是 第 一 次 举 办 的 集 团 结 婚 。 葛 思 珊 指出,在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晚期为了提倡节 俭而举办集团结婚。

如同新生活运动的续章,在金门 重新实施联合集团结婚,显示国家紧急情况所造成的结果,也可能是 恢复先前抛弃的社会建设政策。因为紧急情况而对国家进行的高度控 制,让这些政策比起在他们原先的形式下更容易成功。

第一次在金门 举行的集团结婚非常成功,从此成为每年元旦的年度盛事。到了1970 年代中期,这自创的习俗已经相当完善。穿着规定十分详尽:新郎穿 黑西装、皮鞋,带一条白手帕;新娘穿「白色正式服装」和白色高跟 鞋。换句话说,这是西式婚礼的理想再现,是现代化的婚礼。

举行集团结婚是展现政治层级的一种仪式,因为金门防卫司令部的司令官作 为证婚人,战地政务委员会祕书和县长则分别担任其他较不重要的角 色。如同葛思珊提到的早期婚礼,集团结婚排除了家长或其他亲友的角色,因此国家心照不宣地扮演了家人的角色。

虽然官方认为集团 结婚相当于自动自发表现节约和现代化意识,但新人却是被迫参加集 团结婚。有份文件年复一年地出现在档案中,列出订婚男女的名字,好让乡镇官员说服他们参加下次的集团结婚。

集团结婚不一定能达 到节俭的目标,因为有些新人在婚礼过后仍然举行宴客,将集团结婚转换成更细致的传统活动,完全颠覆了它的初衷。 为了因应这种情 况,县政府开始要求参与的新人同意不举行其他仪式,倘若他们希望 宴请亲朋好友,则必须提报并限制来宾人数、每桌的菜肴数量以及总开销。

为了钻这个规定的漏洞,新婚夫妻通常会安排几桌亲友到宴 客餐厅或礼堂附近的私人住家中用餐。 最大型的集团结婚是在1971年那次,有六十六对新人参加。到了1978年,集团结婚停止举办,官方表面上说「社会风气渐开,民间婚嫁均知节约隆重。」

大量平民女性与军人结婚,是军事化社会常见的现象。虽然两者 鲜少被联想在一起,但这个议题与军妓院的问题紧密相关,因为不管 透过妻子抑或妓女来接触女性,都是军事化观点下的男子气概皆能获得肯定的方式。

金门狭小的面积使我们从轶事而非数据的角度,看见 女性与军人结婚在人口组成上造成的结果:当地男人因而缺少结婚对 象。这导致了两种完全可预见的后果,女性结婚年龄的下降和女性在 婚姻市场中价值的提升。

在金门的案例中,这种升值很明显,甚至可 以在婚姻的交易中量化。女性结婚年龄上升和与婚姻相关经济交易次 数的下降,通常被视为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在金门岛上出现完 全相反的过程,不但显示现代化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展现,而且显示军 事型的现代化可能造成多种不同的结果。

战地政务体制,将人民的婚 姻视为政府治理计划中的一种手段,用以规范、教育人民,使他们更 加服从。金门的状况会如此耐人寻味,在于现代化与军事化进程中的 个人与政治面向有所连结。集团结婚被视为消除不良的习俗,这些习 俗被视为传统所遗留下来的成分而非它们真实的面貌,亦即军事型现 代化的产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结婚为了啥?
为什么女人更着急结婚
给未婚女性的几条忠告
军人结婚申请书、报告表怎么填写?来来来,不会的照抄能过!
女人不要嘀咕自己的婚姻
手相图解 (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