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元帅曼斯坦因回忆录-45

对苏战争

“装甲兵突袭”

对苏作战计划;希特勒与陆军总司令部的不同目标及其后果;北方集团军群和第4装甲集群的作战;政治委员命令;在德国土地上的最后几日;战争开始了;向杜比萨河的突击;奇袭迪纳堡;我们必须等待;是列宁格勒还是莫斯科?武装党卫队;快速兵团的指挥;小乐趣;向伊尔门湖的突击;在索尔齐被合围;卢加;在向第16集团军的路上;我们从翼侧将一个苏集团军击溃;强渡波拉河;被任命为第11集团军司令;告别我的装甲军

1941年2月末,我在海峡附近卸下第38军军长之职,准备接受国内新组建的第56军军长的职务。西方战局前我就希望指挥一支“快速”军,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对于对苏战局是否进行和如何进行的问题,作为一个军长的我自然无法得知。直到很晚,据我记忆,大概在1941年5月军部才接到进军指令。不过,其内容只是局限在本军所在的装甲集群的范围。

因此,在这本回忆录中,我对1941年对苏作战问题的介绍不可能像西方战局那样详尽。因为,西方战局的作战计划是在我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的。

在此期间发生两件事,或许大家都已知晓:

第一,是一个错误,这至少应归咎于希特勒。他低估了苏联国家体制的强点、军事潜力和红军的战斗力。因此,他把一切推论都建筑在利用一次作战便可在军事上将苏联打垮的基础之上。即使可能,要想最终打垮苏联,也要在实施外部打击的同时从内部将苏维埃体制摧毁。

但是,希特勒通过其全权代表和党卫队保安局在东方占领区所推行的政策——与军方的努力背道而驰——恰恰造成了相反的效果。希特新一方面希望在战略上迅速将苏联打垮,而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又采取与这一战略相悖的做法。在其他战争中,政治领导与军事目标常会出现分歧;但现在两者均掌握在希特勒一人手中。其结果是,他在东方所推行的政策完全背离其战略要求,从而丧失了迅速取胜的时机。

第二,是一个现实。在最高军事指挥层,即在希特勒与陆军总司令部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方案;不管在拟制总体作战方案时,还是在1941年战局实施过程中,都是如此。

希特勒的战略目标主要出于政治和军事经济考虑。这表现在夺占被他视为布尔什维克摇篮的列宁格勒,以及建立与芬兰的联系和控制波罗的海上。此外,还有占领原料产地乌克兰和装备生产基地顿涅兹地区,以及后来的高加索油田。他企图通过占领这些地区瘫痪苏联的战争经济。

与此相反,陆军总司令部的观点是,这些地区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要想占领和守卫这些地区,其前提是打败红军。而对红军主力的决战只能在通往莫斯科的路上才有机会实施(这一推测由于后来苏军的兵力部署并未完全得到证实)。因为,莫斯科是苏俄权力的中心,他们不敢冒丢失莫斯科的风险。

这首先是因为,莫斯科——与1812年不同——实际上已成为苏俄的政治中心;其次因为,莫斯科周围及其东部地区的装备工业一旦丧失,苏联的战争经济至少将受到严重损失。第三,从战略上看,莫斯科是苏俄欧洲部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丢失,苏联的防御实际将会被一分为二,苏联最高统帅部将无法对整个作战实施统一指挥。

从战略角度看,存在于希特勒和陆军总司令部之间的观点分歧所导致的结局是:希特勒想从两翼寻求军事上的决战(由于兵力对比和德军作战地域过于广阔,这一点难以做到),而陆军总司令部则想在整个战线的中央寻求决战。

正是这个在基本战略方案上的分歧,导致德军指挥的最终失败。虽然希特勒同意陆军总司令部所建议的兵力配置,即把主力划分为两个集团军群,配置在普里佩特沼泽地,仅将一个集团军群配置在沼泽地南部。然而,关于此后作战目标的争论却贯穿于战局的始终。其结果只能是,希特勒过于宏大的目标最终没有达成,而陆军总司令部的方案也被葬送了。

在希特勒的“巴巴罗萨”作战指令中所指出的“一般企图”(“在大胆的作战行动中,利用装甲部队楔入敌人深远纵深,消灭驻在苏联西部的苏军主力,阻止其有生力量向苏联辽阔的内陆撤退。”),最多也不能说是一个战略“处方”,而只能算作一个战术“处方”。

多亏德军指挥的高超以及部队的英勇善战,赢得了非凡的战果,使苏联武装力量迫近崩溃的边缘,但这一“处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作战计划。这个计划要求在拟制和实施过程中,最高指挥层必须要保持步调完全一致。鉴于兵力对比和战争舞台的辽阔,这个作战计划从一开始就应充分考虑到应分两个战局消灭苏联武装力量的可能性。

然而我处在军长这样一个位置上,无法得知最高指挥层的计划和企图。因此,当时我对存在于希特勒和陆军总司令部之间关于战略企图上的分歧,一无所知。可是不久,我在自己的职位上也开始觉察到这一分歧所带来的影响。

按计划,第56装甲军在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从东普鲁士发起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里特尔·冯·勒布元帅)的任务是,由东普鲁士出击,消灭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敌军,而后向列宁格勒推进。

在此范围内,第4装甲集群(赫普纳大将)的任务是,快速向德维纳河及其下游的迪纳堡突击,夺占德维纳河渡场,为继续向奥波奇卡方向突击创造条件。

第4装甲集群的右翼第16集团军(布施大将)紧随该装甲集群之后,经科夫诺向前推进;该装甲集群的左翼为第18集团军(冯·屈希勒尔将军),向里加方向突击。

6月16日,我到达了第56装甲军的展开地域。赫普纳大将对于第4装甲集群的推进做了如下安排:

第56装甲军(辖第8装甲师、第3摩托化步兵师、第290步兵师)从蒂尔西特东部的梅梅尔河北岸的森林地带出发,向东推进,在科夫诺东北占领通往迪纳堡的大型公路。位于其左翼的第41装甲军(赖因哈特将军)(辖第1、6装甲师、第36摩托化步兵师、第269步兵师)向雅各布城附近的德维纳河渡口方向推进。另外已配属给装甲集群的党卫队“骷髅”师,先在第二线随后跟进,而后再随进展最快的一个军后跟进。

虽然切断位于德维纳河前方苏军的退路,以及与北方集团军群保持同等的快速推进,占领完整的德维纳河大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德维纳河毕竟是一条大河,成为我们前进的一个巨大障碍。于是,第4装甲集群在推进中,两个装甲军展开了竞赛,看谁首先到达德维纳河。

第56装甲军决心要夺得这场竞赛的胜利。此外,该军还占着一个便宜,它在敌人后方地域遇到的敌人兵力要比第41装甲军弱得多。由于这个原因,装甲集群司令特地为第41装甲军多配属了一个装甲师。我曾建议,将我们的重点选在苏军薄弱部位,但上司没有采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辅会战:第二章 莫斯科还是乌克兰?
苏德战争1941-1945 三
【苏德战场】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央突破:激战斯摩棱斯克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苏德战场
史上最大战役集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亡
德军有几个集团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