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国简介(东非篇)——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全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政治体制为议会制、共和制。

埃塞俄比亚国旗

地理位置和人口

  1. 地理位置:
  •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东邻吉布提和索马里,西与苏丹和南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与肯尼亚接壤。
  • 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113.62万平方公里。
  •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非盟总部所在地。
  • 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非洲之角与非洲大陆其他部分的重要国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1. 人口数量:
  • 截至2022年10月,埃塞俄比亚人口为1.12亿。
  •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
  • 主要民族包括奥罗莫族(约占40%)、阿姆哈拉族(约占30%)、提格雷族(约占8%)、索马里族(约占6%)、锡达莫族(约占4%)。还有许多其他较小的民族群体。

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宗教信仰和语言

  1. 宗教信仰:
  •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拥有丰富宗教信仰的国家,其居民主要信仰以下几种宗教:
  • 基督教:埃塞俄比亚的基督徒约占总人口的65%。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有多个宗派,包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其中,东正教是最主要的宗派,埃塞俄比亚正教会拥有约3800万信徒,教堂数量达到2万座。
  • 伊斯兰教:埃塞俄比亚的伊斯兰教信徒约占总人口的40%~45%。伊斯兰教在埃塞俄比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对该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 新教:新教在埃塞俄比亚也有一定的信徒基础,约占总人口的5%。
  • 原始宗教:除了主流宗教外,埃塞俄比亚还有一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
  • 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初,当时基督教传入该国并逐渐成为主要宗教之一。埃塞俄比亚正教会在社会和政府中拥有重要的影响力。此外,埃塞俄比亚的宗教信仰还包括一些与本土宗教融合的特点,如在基督教传入之前,埃塞俄比亚信仰的是拜物教与多神崇拜。
  • 值得注意的是,埃塞俄比亚的宗教间冲突也时有发生,联合国新闻曾报道人权高专对此表示痛惜。此外,根据一些报道,埃塞俄比亚的基督徒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遭受逼迫和歧视。
  •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新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同时也存在着原始宗教等其他信仰形式。
  1. 官方语言:
  • 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是阿姆哈拉语。它属于闪米特语系,是埃塞俄比亚中北部的主要语言,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广泛的使用。阿姆哈拉语使用一种特殊的书写系统,称为“阿布吉达”,这种书写系统源自吉兹语,吉兹语是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使用的古老语言,主要在宗教仪式中使用。
  • 阿姆哈拉语不仅是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而且在埃塞俄比亚以外,也有约270万的使用者,尤其是在埃及、以色列以及瑞典等国家。
  •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除了阿姆哈拉语外,还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主要民族语言,以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在教育和商业领域中使用。

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

  1. 地形地貌:
  • 埃塞俄比亚的地形地貌非常独特,以高原地形为主,具体特点如下:
  • 埃塞俄比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在2500-3000米之间,因此埃塞俄比亚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
  • 东非大裂谷纵贯埃塞俄比亚全境。其中东非大裂谷东支北段以东北-西南向纵切高原中部,宽40-60公里,深1000米左右,将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裂谷底部有众多湖泊。
  • 高原上河流众多,主要有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谢贝利河和朱巴河等。这些河流多从高原发源,河谷深切,高原面被分割成一块块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桌状台地。
  • 埃塞俄比亚最高峰是西部的达尚峰,海拔4620米。此外还有众多已熄灭的火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
  • 埃塞俄比亚北部的达罗尔洼地海拔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
  • 埃塞俄比亚北部、南部、东北部还有大片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
  •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气候和植被随高度不同而呈现从热带到温带的垂直变化。东坡干旱,西坡湿润。干湿季明显,6-9月是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
  •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形成较晚,大约在300万年前,这一地形变化对人类进化有重要影响,促进了早期直立人的出现和发展。
  • 埃塞俄比亚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高峻,地形复杂多变,河流众多,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是地质构造运动和自然演变的结果,对人类起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1. 气候类型:
  • 埃塞俄比亚的气候类型多样,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具体如下:
  • 高原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地势高峻,气候凉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海拔2450米,年均气温15℃左右,非常宜人。高原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
  • 低地和山谷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这些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左右。2-5月为小雨季,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
  • 北部、南部、东北部有大片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稀疏。
  • 西部受赤道低压影响,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降水充沛,植被茂密。
  • 整体来看,埃塞俄比亚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同时有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的多样性与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等因素有关。
  • 由于海拔高差大,埃塞俄比亚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从热带草原、亚热带到寒带气候都有分布,一天之内如四季,十里不同天。
  • 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峻,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只有西部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较多。
  • 埃塞俄比亚气候受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类型多样,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高原山地、热带沙漠、热带雨林等多种气候类型分布,垂直变化明显。

埃塞俄比亚地形地貌示意图

历史沿革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历史沿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时期:
  • 埃及法老们认为埃及曾从埃塞俄比亚接受神性,埃及称埃塞俄比亚为朋特,或上帝的土地。
  • 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世纪左右,赛伯伊人的影响从阿拉伯半岛南部传到埃塞俄比亚海岸和高原。
  1. 阿克苏姆王国:
  • 公元1世纪至976年,在北方的阿克苏姆建立埃塞俄比亚帝国,又称阿克苏姆王国。
  • 4~5世纪基督教传入埃塞俄比亚。
  1. 中世纪时期:
  • 10世纪末阿克苏姆王国被扎格王朝取代。
  • 15世纪,阿比西尼亚王国兴起。
  1. 近代殖民时期:
  • 16世纪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相继入侵。
  • 1867年英国军队入侵。
  • 1887年苏丹人马赫迪军队入侵。
  •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
  1. 塞拉西皇帝统治时期:
  • 1936年,意大利入侵,占领亚的斯亚贝巴,征服埃塞俄比亚全国,塞拉西流亡英国伦敦。
  • 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同年5月5日塞拉西一世归国复位。
  1. 军政府统治时期:1974年9月,由于一批少壮军官组成“军队、警察和地方军协调委员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海尔·塞拉西政府,宣布结束帝制,成立“临时军政府”。
  2. 门格斯图独裁时期:
  • 1977年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中校发动军事政变,担任“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元首。
  • 1987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大规模内战爆发。
  1. 过渡政府时期:1991年5月28日,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为主的埃革阵军队进入亚的斯亚贝巴,门格斯图政权宣告瓦解。
  2. 联邦政府时期:
  • 1994年12月,制订《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
  • 1995年5月全国大选,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
  1. 现代时期:
  • 2018年4月2日,阿比·艾哈迈德·阿里就任联邦政府总理。
  • 2022年11月3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埃塞俄比亚内战双方已达成协议,同意停止持续了两年的冲突。

埃塞俄比亚历史悠久,经历了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国家的演变过程,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特点。

阿克苏姆王国

自然资源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具体包括:

  1. 水资源:被誉为'东非水塔',境内有九大主要河流流域和许多重要的大湖,青尼罗河也发源于此。但水资源面临空间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管理欠缺等问题。
  2. 矿产资源:
  • 黄金:主要分布在阿多拉、锡达莫和莱加丹比地区
  • 铁矿:主要在沃莱加地区
  • 煤炭:主要在咖法地区
  • 碳酸氢盐:主要在绍阿地区
  • 钾盐:主要在提格雷地区
  • 钽:主要在肯提查地区
  •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在欧加登和甘贝拉地区
  • 裂谷地带地热资源丰富
  1. 土地资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5%以上。耕种面积720万公顷,生产方式以小农耕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苔麸、玉米、高粱、大麦、小麦和豆类。经济作物以咖啡为大宗,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2. 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3%。
  3. 生物资源:野生动物园及自然风景区较多,旅游业资源丰富。
  4. 渔业资源:境内多河流湖泊,水力发电潜力为560亿度,河湖渔业潜力为每年2.6万吨。

埃塞俄比亚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国土仍处于未勘探状态,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同时,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埃塞俄比亚在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等方面面临一定挑战。未来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埃塞俄比亚国花:马蹄莲

军事力量

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力量在非洲地区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埃塞俄比亚军事力量的详细解析:

  1. 陆军:
  • 埃塞俄比亚陆军是该国军队中最大的分支,拥有约15万至25万人的兵力。
  • 陆军装备包括700辆左右的主战坦克,其中大部分是T-55、T-62以及一些现代化改进型号。
  • 陆军拥有一定数量的装甲车、火炮、多管火箭炮等装备。
  1. 空军:
  • 埃塞俄比亚空军规模较小,但拥有一些先进的战斗机。
  • 空军的主力包括20架苏-27SK/P/UBK型重型战斗机,这些飞机主要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并经过升级改进。
  • 空军还拥有一些运输机、教练机、直升机等,其中包括米格-21、米格-23、苏-25等型号的飞机。
  1. 训练与装备:
  • 埃塞俄比亚军队的训练水平和装备现代化程度在过去几年有所提高,部分得益于国际军事合作和采购。
  • 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也在进行中,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1. 军事战略与地理优势:
  •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之角的战略位置,其军事战略重点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稳定。
  • 作为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没有海军,因此其军事资源主要集中在陆军和空军。
  1. 历史背景:
  • 埃塞俄比亚在历史上曾经是非洲为数不多的未被殖民的国家之一,拥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军事传统。
  • 在20世纪,埃塞俄比亚参与了朝鲜战争,并与多个国家进行过军事合作。
  1. 国际合作:埃塞俄比亚与一些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等有着军事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合作,埃塞俄比亚获得了一些军事装备和技术。
  2. 军事行动:埃塞俄比亚军队参与了多次国内和地区的军事行动,包括与厄立特里亚的冲突。
  3. 军事改革: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一直在进行军事改革,以提高军队的效率和战斗力。
  4. 国内安全挑战:埃塞俄比亚面临着国内安全挑战,包括民族冲突和反政府武装的活动,这也是其军事力量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力量在不断的发展和现代化中,其军事战略和行动旨在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埃塞俄比亚国徽

外交政策

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历史、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国内政治状况的影响。以下是对埃塞俄比亚外交政策的详细解析:

  1. 多边主义:埃塞俄比亚积极参与多边组织和国际事务,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的成员。
  2. 区域合作:埃塞俄比亚致力于加强与邻国和区域国家的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安全合作。
  3. 与大国的关系:埃塞俄比亚与多个大国保持外交关系,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国家等。它寻求平衡大国间的关系,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4. 对华关系:
  •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有着深入的合作。
  • 中国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两国签有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等协定,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
  1. 经济外交: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政策注重经济发展,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援助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
  2. 和平与安全:埃塞俄比亚在非洲之角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参与解决地区冲突和危机。
  3. 国际援助与合作:埃塞俄比亚是国际援助的接受国,与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在发展援助、技术合作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进行合作。
  4. 国内政治与外交:国内政治状况对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政策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在推动政治改革和国内和解方面做出了努力。
  5. 全球倡议的参与:埃塞俄比亚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支持并参与由中国等国家提出的全球性倡议,如“一带一路”建设。
  6. 战后重建与经济振兴:在经历国内冲突后,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政策中包含了战后重建和经济振兴的目标,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7. 文化与人文交流:埃塞俄比亚重视文化和人文交流,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和旅游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政策旨在促进国家利益,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组织的合作,埃塞俄比亚寻求提升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

经济发展

埃塞俄比亚比尔 (ETB)是埃塞俄比亚的法定货币。

埃塞俄比亚2022年的GDP为 1267.83亿美元,人均GDP 1027.59美元。

埃塞俄比亚是位于非洲之角的国家,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尽管它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以下是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和经济支柱的详细解析:

  1. 经济增长:埃塞俄比亚被认为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非石油经济体之一。政府进行的改革成功地开放了经济对外国直接投资,并促使商业农业和制造业的扩张。
  2. 农业:农业是埃塞俄比亚经济的支柱,约占GDP的40%。主要农作物包括苔麸、小麦等谷类作物。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其中咖啡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产量居非洲前列。
  3. 工业: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基础薄弱,但政府正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积极建设工业园区。制造业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
  4. 服务业:服务业在埃塞俄比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正在努力发展旅游业和航空业。
  5. 外国投资:埃塞俄比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包括放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最低限额、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和提供免税等优惠。
  6. 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商品包括咖啡、油籽、恰特草、皮革和黄金。主要进口商品包括机械、汽车、石油产品、化肥和化学品。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
  7. 外国援助:埃塞俄比亚接受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以及美国、英国、中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援助。
  8. 经济改革:埃塞俄比亚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
  9. 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着手制订并实施“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加强水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10. 数字经济:埃塞俄比亚正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网络覆盖率,发展数字支付,促进数字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11. 绿色经济:埃塞俄比亚政府出台了《气候适应型绿色经济战略》,目标在202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并建成气候适应型绿色经济。

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正在逐步多元化,政府正努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国也在积极吸引外资和国际援助,以支持其经济增长和转型。

埃塞俄比亚比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洲经济排名前十的国家2
埃塞俄比亚——一个成功击败欧洲殖民势力的非洲国家
埃塞俄比亚气候
非洲东北部的水源
埃塞俄比亞【圖文】
世界十大高原排名 墨西哥高原上榜,青藏高原位居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