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盗危机——浅析09年美军“海豹”突击队海上狙击行动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09年09月刊,转载时重新进行了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杂志数字化保存同时进行转载的文章,虽多年份较久,但一是已经足够为普通网友提供专业的军事基础知识,二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2009年4月12日索马里当地时间7时许,被美国海军151舰队阿利伯克级“班布里奇”号驱逐舰拖拽前行的救生艇上,3名海盗正劫持着美国“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货轮的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斯。这些海盗并没有意识到到他们的末日就要降临了。此时菲利普斯被绑得紧紧的坐在舷窗附近,由其中一名手持AK-47的海盗看管。

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的“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货轮

7时19分,在“班布里奇”号上观察海盗动向的现场指挥官突然发现,救生艇后舱门钻出了两名海盗,大概他们是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此时看管人质的海盗离菲利普斯只有不到0.5米,这是绝好的攻击机会!“砰”的一声,子弹穿过舷窗击中了看押人质的海盗头部,几乎同时又响起“砰”“砰”两枪,甲板上的两名海盗也头部中弹倒地,他们大概没有想到呼吸新鲜空气的代价会如此巨大。

3名海盗和“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货轮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斯所搭乘的教生艇

海军调查、登舰、搜索与扣押小组成员迅速对救生艇实施了登舰和搜索,解救了菲利普斯,并拘捕了唯一幸存的海盗。至此,索马里海盗劫持美国人质事件告一段落。(本次事件全过程推荐观看2013年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菲利普船长》,本片成片质量很高,值得一看)

美国LHD4“拳师”号两栖攻击舰的水兵们正为救生艇安装吊索,准备将其吊至本舰飞行甲板。

美国海军“拳师”号两栖攻击舰(LHD 4)

战前准备

这次美国海军的人质解救工作十分出色,从组织、策划和方案实施来看均可成为教科书上的典范,其中“海豹”突击队的狙击行动是最重要的。

4月8日海军得知“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被劫持的消息后,立即派附近的“班布里奇”号前往出事地点展开搜索和救援。当晚就和海盗所乘的救生艇开始对峙,为防止海盗狗急跳墙伤害人质,“班布里奇”号并未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4月9日,“班布里奇”号船长在联邦调查局谈判专家的远程支持下与海盗开始谈判,劝其释放人质。表面上这一行动并未取得效果,但实际上不但安抚了海盗的紧张情绪、降低了海盗伤害人质的可能,也争取了时间。在媒体关注的谈判同时,一支4人“海豹”突击队(SEALS)狙击小分队紧急登上飞机前往索马里,空降到驱逐舰上。谈判实际上为武力解决争取了时间。

“海豹”突击队快速索降登船(资料图)

海上狙击

通常海上狙击要比陆上狙击难得多。

由于海浪的作用,无论目标还是射手都很难保持稳定姿态。目标和射手分别在两条船上,两船有相对运动,这使狙击十分困难。而这次美国海军采取了非常聪明的做法:和海盗交涉时提出,由驱逐舰拖拽失去动力的救生艇,以防止倾覆。海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于是救生艇被绳缆拖拽至非常有利的距离,而且处于驱逐舰尾流中,达到了相对稳定。

美国海军“扫描鹰”无人机拍摄的“班布里奇”号驱逐舰拖曳教生艇的画面。两船相距大约30米。

由于海面反射的阳光比较强烈,会干扰射手瞄准、增加视觉疲劳。但美国海军在傍晚时分动手,有效避免了这一干扰。

另外海风比陆上的风强度要高,风向变化快,常有风切变。但由于美军具有距离优势,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对于此次海上狙击,美军还有效解决了以下3个问题。

1、海盗在全封闭的救生艇上,如果要击穿舷窗再击毙海盗,舷窗的玻璃会干扰弹道,造成子弹的飞行方向十分难以预测。那么如何能保证一击必杀呢?

笔者认为美军采用了大口径武器。通常重量较大的弹头受外力影响比重量较小的弹头要小得多,比如7.62毫米弹比5.56毫米弹受风偏或障碍物影响较小,而12.7毫米子弹则又优于7.62毫米弹。但具体到本次情况,用12.7毫米弹药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对付单兵目标有点大材小用,7.62毫米的比较适合。另外要保证击杀时海盗离舷窗足够近,这样弹头穿过玻璃后即使弹道有所偏离,也不至于脱靶。

图示:救生艇内部景象。人员座椅位于艇侧壁和中间,除了两侧和艉部的舱门和顶部的舷窗外,没有其他开口,不利于狙击手观察内部情况。

2、海盗人数众多,必须一次击杀成功,否则人质就会有生命危险,按照标准双狙人的配置,起码要有6个人参加狙击行动,但多人的配合是个难点。

本次行动只有4个狙击手上阵,按传统方式只能配置2个小组,而对方海盗有3人,很难保证同时击毙。笔者认为美军可能采取这样的方案:一名狙击手负责看押人质的海盗,他的观瞄员负责确认目标和总体指挥;另外两名狙击手不配观瞄员,直接负责解决其余海盗。由于距离近,可以迅速补枪,只要保证3名海盗不同时向人质开枪,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另有消息称,这些海盗毫无经验,当谈判破裂时心情急躁,不时殴打人质,还经常跑出船舱用AK47朝天胡乱射击。这就给美军狙击手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消息还是比较可信的。

船员们偷拍的劫船海盗。他们虽然装备AK-47突击步枪,但脚上却连鞋都没有。

还有人认为,驱逐舰上本身就有陆战队的狙击手,在“海豹”狙击手支援到达后,共同完成了这个任务。此种说法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

3、隐蔽:救生艇和“班布里奇”号相隔不到30米,狙击手如何藏身?

美方新闻界给出的示意图中,狙击手全趴在舰艉后部,笔者认为这可能有误。因为距离太近虽对观察有利,但对隐蔽则是个灾难,在近十个小时的观察等待期间内很难不让对方发现,而且长时间隐蔽要考虑到人员的疲劳问题,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可以忍耐,但万一要上厕所怎么办?。

而且这么近的距离对射击也不利(详见下文)。所以笔者认为,狙击小组很可能埋伏在舰楼附近,加以一定的伪装,并不停地向海盗谈判喊话、为海盗输送给养等活动分散海盗的注意力,从而不被发现。

国外新闻媒体制作的事件示意图

近距离射击

30米的距离对精确射击并非完全有利。枪的瞄准具轴线(瞄准线)和枪管轴线(火线)是有一定距离的,为保证准确射击,必须进行归零,即瞄准线和火线要在距枪口一定距离处相交。军用枪支的瞄准具归零通常在100米以上。

这样,在30米距离上的瞄准点和实际命中点必然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是不容忽视的。当时情况不可能试射调整,只能靠射手的经验采取瞄准修正。加上考虑到隐蔽的需要,笔者认为狙击手其实是埋伏在舰楼附近,距离救生艇大约50米。

在30~50米距离上使用高倍率瞄准镜,目标稍有移动,射手就必须调整,加上海浪的作用,很容易丢失正确的瞄准点。长时间的观瞄肯定会造成强烈的视觉疲劳,所以这种情况下不适用高倍率瞄准镜。由于行动时间在傍晚,能见度不佳,夜视瞄准镜是必须的装备,基于以上理由,可以认为狙击手采用的极可能是低倍率夜视器材。至于机械瞄准具,虽然可以在数十米距离内击中头部大小的目标,但在如此压力之下,狙击手不太可能冒险尝试。

夜视环境下的狙击(资料图)

在对多目标攻击时,SEALS的传统是由现场指挥官下达“准备,三,二,一,射击”的口令,所有狙击手一同开火。军事狙击强调在适宜的条件下有效补射,但解救人质的警务狙击强调的是首发命中。这次狙击明显更接近于警务狙击。其攻击距离较近,驱逐舰较高的甲板提供了良好的角度,应该说这是天赐良机。在这样的距离内,哪怕使用手枪都可以取得很好效果。然而出于对人质安全的考虑,必须万无一失。那么哪种步枪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目前“海豹”主要装备的狙击步枪有3种:M-14s、Mk11Mod0和M82A1。

M-14s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装备的,首次使用于越南,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其有效射程达457.2米,使用者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其20发弹匣的火力也很充足。但M-14s的前身是M-14标准型步枪,精度比专用狙击步枪差了一点。另外,枪身在安装观瞄设备时不如采用皮卡汀尼导轨的步枪方便。因此它用于光线充足的白天应该没有问题,但用于夜晚就有些吃力了。如果换用夜视器材,没有归零时的精度不足。

图示:美国海军DDG72“马汉”号导弹驱逐舰的杰里米·M·史密斯少尉正在舰桥执行监视和搜索任务。他装备的是一支7.62毫米M-14狙击步枪。

再来看M82A1,这是用于远距离的反器材武器。其1800米的有效射程和12.7毫米弹药用来对付单兵目标似乎太过血腥了。M82A1常用的大倍率瞄准镜在近距离使用时比较困难,长时间观瞄容易疲劳。更何况其长1.5米、重16千克,一支4人小分队携带3支M82A1确实有点困难。特种兵也不是超人啊。

图示:美国海军CVN74“斯坦尼斯”号航母的3级航空武器军士杰米·麦克特泽克正在进行狙击训练。他使用的是一支12.7毫米M82A1反器材枪。

最有可能成为海盗克星的就只剩下Mk11 Mod0了。比起以上两种武器,Mk11 Mod0算是个小字辈。它的前身是骑士武器公司的SR-25,这是一种基于M-16步枪的半自动狙击枪,口径改为7.62毫米。由于SR-25的枪管长达609.6毫米,许多士兵认为它不适合携行和部分环境下的使用,于是出现了508毫米长枪管的Mk11。

2000年Mk11改进成Mk11 Mod0,提供给特种部队。2006年骑士武器公司为了投标“士兵精进计划”中的半自动狙击系统,将Mk11 Mod0又改进成Mk110。2006年年底派驻阿富汗的美军第10山地师成为第一支装备Mk110的部队。Mk11 Mod0的优势在于,它基于M-16步枪,美军士兵非常熟悉,训练和使用容易上手。其枪身上部装有皮卡汀尼导轨,安装各种瞄准器材十分方便,尤其是安装夜视器材时,可以直接把夜视镜装在白光瞄准镜的前面。此外,Mk11 Mod0可配备原厂消音器。

7.62毫米Mk11 Mod0半自动狙击枪。

7.62毫米Mk11 Mod0半自动狙击枪细节。

骑士公司为Mk11 Mod0准备了3款夜用瞄准镜,分别应对近、中、远不同距离的使用环境,可谓是尽善尽美。但Mk11 Mod0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是自动装填,而且采用较短的枪管,所以精度比起M40等传统旋转后拉枪机的狙击步枪要差一些,只能用在中等距离和精度要求并不苛刻的场合中。

由于Mk11Mod0杀伤力、重量适中,精度尚可,可选择的观瞄器材丰富,这次海盗危机中很有可能就是它立了大功。

图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6远征部队的吗克·S·贝赫勒下士搭乘海军CH-46“海骑士”直升机进行空对海狙击训练。他装备的是一支7.62毫米Mk11 Mod0半自动狙击枪。

安装原厂消音器的7.62毫米Mk11 Mod0半自动狙击枪

此外,M4步枪也有可能被临时选作支援步枪,击毙舱外海盗的可能就是M4。M4可配用多种战术瞄准设备,对近战十分有利,在此等条件下的精度完全可以达到要求。但笔者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这次行动可以用到M4:狙击手携带的装备不适用于近战,比如没有携带近战用低倍率瞄准镜;狙击手人数不足,只得由其中一名观察员担任射击任务。

世界各国军队和警队使用率最高的突击步枪——M4。

小结

关于这次解救人质的狙击行动,媒体的部分报道明显有违常识。例如说“有几十名'海豹’在事发后通过伞降登上了驱逐舰,其中有半数是狙击手,最后都参与了解救人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海豹”目前的编制只有200多人,是美军中最精锐的部分,分散在各个区域执行训练和任务,一下抽调这么多人肯定会影响正常工作。而且狙击手在“海豹”中的比例很少,不可能一下子来这么多人。

此次事件可以看出美军的作战素质和手段老练,整个行动作风硬朗、下手果断,“海豹”部队每年天文数字般的军费确实没有白花。反观之后不久的法国解救人质事件,虽然法军事前也同样做了出色谋划,并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却造成1名人质死亡。由此可以看出两国的综合国力和军力确有差距。

回国后与家人庆祝生还的“马士基·阿拉巴马”号货轮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M110 SASS半自动狙击手系统
人质劫持事件中武器选择:狙击步枪篇
军、警特种部队的不同武器哲学
世界著名狙击步枪图鉴(图)
狙击枪和准射步枪的概念区分, 顺便聊聊这两种枪应用场景
《美国狙击手》枪械大全,细数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使用的狙击步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