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国平,率9千兵力对敌8万,为不被俘开枪自尽,儿子子承父业

抗战全面爆发之际,眼看国土沦陷,百姓生灵涂炭,正在延安治疗的袁国平早已心绪难平,他迫切想冲到前线,击退进犯的敌军。

他在给亲人的致信中写道:

'我习惯了上阵杀敌,正请求党把我派到抗战一线。只要我还活着,就算拼尽最后的力气,也要和敌人对抗到底。'

后来,中央把袁国平从延安调到新四军任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带着满腔热血走上了抗战第一线,他深感光荣。他愿为民族而战,愿为死去的同胞而战。

他说:'只要能解放中国,就算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没想到,袁国平一语成谶。

仅三年后,袁国平就遭遇了'皖南事变',当时袁国平领导的新四军只有9000兵力,面对国民军8万兵力,新四军处于极度弱势的状态。

这一战打得异常艰难,新四军损失惨重。除了2000多士兵成功突围,其余的将领和士兵都在战场中牺牲,袁国平就是阵亡战士中的一员。

作为新四军的高级将领,面对敌军的围剿,袁国平始终没有妥协。危难之际,为了不当俘虏,他选择开枪自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心系国家,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袁国平牺牲之时,年仅35岁。

对于党、对于人民,都是一种损失。如此爱国将士,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值得后世人永远铭记。

出生贫苦,成黄埔军校学生

袁国平年纪轻轻就牺牲,对他家人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痛苦。1906年,袁国平在湖南邵东一户农户家庭出生,父母都是手艺人,生活过得非常贫苦。

袁国平从小就展现出超强的智慧,读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供袁国平读书,父母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家里的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袁国平身上。

后来袁国平通过不断努力,顺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这个学校曾经涌现了田汉一批先进革命人物,这里也诞生了不少革命进步思想。

袁国平受进步思想影响,很快就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1925年,袁国平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政治科学生。

黄埔军校作为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为抗战培养了无数优秀指挥官和士兵。尤其是前六期的学生,尤为优异。

能够考入黄埔军校,决定了袁国平以后的人生,都会以一名指挥官的身份,带领士兵走上前线,和敌人正面对抗。

考入黄埔的同一年,袁国平加入我党。之后的人生履历也是相当丰富,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还跟随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袁国平也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优秀学员。有学历,有能力,肯吃苦,这正是党需要的高级人才。

和许多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一样,袁国平入职部队,很快就成为了领袖人物。1929年,他被派往湘鄂赣根据地,任宣传部部长。

当时根据地正在进行游击战争,袁国平不仅要领导抗战,还要组织建设根据地工作。袁国平思想动员能力很强,他一直相信党,相信中国会战胜日本,而这份坚定信念鼓舞了他身边许多战士。

袁国平既有革命智慧,又敢于上阵杀敌,这也是党指挥部一直器重他的原因。如果不是在皖南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袁国平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当时从抗战战场走出来的革命将领,许多都成为了中国高层领导,而他们的后代也因此享受着无限荣耀。

袁国平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人生却永远停留在35岁。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作为黄埔的学生,在正当年牺牲,确实可惜。

成新四军领袖,遭国民政府包围

1935年,袁国平被调往陕北,受组织要求,他创办了红军学校。作为红军学校校长,袁国平秉承对每个学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培养了大批优秀红军干部,为革命事业锻造了中坚力量。

1937年,新四军刚刚成立。新四军所处的华中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此地战争形势十分复杂,中央认为选择正确的新四军领导人非常重要。

当时主席经过反复权衡,决定任命袁国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希望袁国平能用其丰富的政治发展工作经验,把新四军建立好。

1938年4月,袁国平正式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上任。新四军仅成立10天之时,他便逐步深入敌后据点,随后完成了大江南北的勘察任务。

1940年,日军为了抢夺粮食,调集上万兵力,朝皖南地区大举进攻。当时新四军只有9000余人,为了和日军对抗,新四军决定采用消耗战的方式,粉碎敌人的进攻策略。

令新四军没想到的是,此时国民政府掀起了第二次反'G'高潮。蒋委员派出了8万国民军,准备攻打华中新四军。

中央为了集中兵力对抗战军,在蒋委员克扣军饷的情况下,仍然深入前线抗战。1941年,新四军在安徽茂林地区遭到国民政府围堵。

在危机爆发之时,袁国平挺身而出,组织新四军撤退工作。在激烈的交锋中,袁国平身负重伤,已经无力行走。

士兵为了保护袁国平,几个士兵轮流背着他继续突围。不幸的是,他们在渡河时正好被敌人发现,敌人开始开枪扫射。

袁国平多次跌入水中,他此时没有丝毫战斗力,眼看着身边战士牺牲,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为了不拖累部队,为了不当俘虏,他趁着战士不注意的时候,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朝着自己头部开枪。一枪致命,袁国平就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当时袁国平身受重伤,但伤不致命。如果能够顺利返回部队,接受治疗,他可以继续活下去。只是当时情况危急,看着战士们为了保护他,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袁国平于心不忍

他是新四军的领导,本该保护手下的士兵,现在竟成了拖累。为了让余下的士兵安全突围,袁国平选择自我牺牲。这种果决又勇于奉献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子承父业,儿子当上将军

皖南事变结束后,袁国平兄弟到军队打听了他的下落,没想到听到的却是袁国平战亡的消息。

当时袁国平已经有一妻一儿两女,妻子邱一涵曾经跟随袁国平走完了长征路,吃了不少苦,此后的年岁,也始终和袁国平并肩战斗。

听到袁国平去世的消息,让邱一涵深受打击。之前有旧伤,加上积劳成疾,没多久就病逝了。

他们的大女儿早年间被送到外婆家,一直踪迹不明,小女儿则不幸夭折。只留下儿子袁振威一人,无人照顾。

袁国平逝世之时,袁振威还不满两岁。在党组织的细心照顾下,袁振威茁壮成长,后成为解放军文职少将,也是中国海军作战指挥学的主要创始人。

关于父亲的英勇事迹,袁振威也是从战友口中得知。在了解父亲的为人后,袁振威一直以父亲为榜样,一生为国效力,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袁国平是为国家、为民族而生,牺牲之时,也始终身怀民族大义。虽然在他身前没有受到国家嘉奖,没有机会亲眼看见国家复兴的盛世。

好在国家没有忘记这位抗战英雄的奉献,一直尽心培养他儿子袁振威成才。他的儿子能当上将军,也算是延续了袁国平的功绩。

保家卫国是袁国平的责任,也是袁家的家族使命。相信有了如此优秀的先辈,袁国平的后代都会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国家、为民族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文/史海观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5岁的新四军巨头,交完党费后举枪自尽,唯一的儿子成为国家栋梁
袁国平遗孀56年去世,江渭清抚其遗孤长大:我承担的是父亲的责任
袁国平的妻子邱一涵,她去世时年仅49岁,三上将扶灵,上万群众送行!省委为她代养儿子
他若不去新四军,可能与刘帅搭班子吗?
袁国平~身负重伤为战友生举枪自尽
35岁新四军巨头,为不拖累战友举枪自尽,唯一的儿子成为国家栋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