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连暲: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重病时留下遗嘱,献出自己的骨骼

他是一名红色医院的院长,曾在毛泽东危难之时,挽救过他的生命。

与毛泽东相交甚好,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毛泽东亲自为他当入党证明人。

他就是被毛泽东亲切称为“傅医生”的傅连暲,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一位名副其实的“医生将军”。

傅连暲

傅连暲自幼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标准的中国农民,他们终年劳苦,但还是不能养家糊口。

父母在困境中无望,为求精神安慰,加入了基督教,傅连暲从小也就成了一名基督徒。

傅连暲聪明好学,又怀有学医的强烈愿望,他从中学开始直至进入医馆,一直过着半工半读的艰苦生活。

1916年,傅连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亚盛顿医馆”并被福音医院聘为汀州八县旅行医生。

傅连暲不仅擅长内科,而且通晓各科,在医术上颇有名气,深受人们的欢迎和爱戴。由于自幼贫苦,他对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富有爱国热情,对帝国主义深恶痛绝,尤其是对外国侵略者对于中国的行径非常愤慨。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汀州时,他毅然组织和参加了示威游行。

31岁时,他被推举为福音医院院长,接替了弃职而逃的英籍院长。由于职业的原因,傅连暲经常接触社会最底层的人。他深知社会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之苦,只想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些实事。

1926年,傅连暲读到了翟秋白主编的《新社会》旬刊,其中有一篇翟秋白的《新社会观》,这篇文章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为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其中的道理令他深受启发,从此,他开始同情革命。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9月,南昌起义部队马上就快到长汀。傅连暲听到消息之后,非常兴奋并高兴,立即命人布置医院,做好了一切接收伤病员的工作。而且以博爱和人道名义,向社会上的商人募集了一大笔费用,并动员还在学校学习的女学生们担任护士。

傅连暲

起义军到达后,福音医院共接收治疗300多名伤病员。起义军3师政治部主任徐特立、营长陈赓等都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很快恢复了健康。福音医院也就成为了红军最早的临时医院,傅连暲也是最早为红军部队伤病号服务的“红色革命医生”。

1929年3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红4军入闽,消灭军阀郭风鸣旅二千多人,占领了汀州城。

14日下午,傅连暲在院长办公室看当天入院的病人病历,他的助手急忙的跑到办公室,走到傅连暲的身边,低头小声的对他说:“毛委员和朱军长来了!”

傅连暲一阵惊喜,他匆忙走出办公室,迎着毛泽东说:“毛委员,你好!”

“你就是傅连暲医生吧?我听说过你的事。”毛泽东紧紧地握着傅连暲的手,亲切地说。

“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傅连暲谦逊地说。

傅连暲与毛泽东、朱德短暂地聊了几句之后,傅连暲就陪同毛泽东、朱德参观了病房、手术室、化验室、药房,并向他们介绍了医院的情况。

介绍情况时,傅连暲凭着医生的直觉,感觉到毛泽东身体有些问题。一问之下,毛泽东告诉他,近来身体颇感不适,有人认为他得了肺病。

傅连暲连忙请毛泽东坐下,取出器材来为他检查。查完后,傅连暲长出了一口气,他告诉毛泽东,身体不适是因为过度疲劳所致,不是肺病,只要多休息很快就会恢复的毛泽东听罢,十分高兴。

他握着傅连暲的手,连连说:“谢谢你呀,傅院长,有了你的诊断,我只要高枕便可无忧喽!”

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再次攻下汀州,傅连暲去看望毛泽东。此时的毛泽东消瘦了许多,傅连暲关切地说:“下次我给你带点补药来,是我自己服用的。”

毛泽东笑着说:“没有关系的。井冈山的南瓜、闽西的红薯,比什么都好。蒋介石提高了悬赏也没能抓到我们,我们一定会活得比他长的。”

谈笑过后,毛泽东询问了福音医院的一些历史情况,傅连暲一一作答。毛泽东准备离开时,傅连暲向他说了一下自己考虑了很久的想法。

傅连暲对毛泽东说道:“毛委员,现在革命根据地比较稳定了,部队非常需要一所医院,我觉得福音医院的名字不是很好,我希望您能批准改成红军医院。”

毛泽东听完傅连暲的想法之后,思考了一会,然后看了看朱德,对傅连暲说道:“这次来,我们不会住很长时间,这么大一个医院,也不是说搬就能搬的。部队有伤员可以直接送过来,其实也不需要改名字。并且,福音医院的医疗用品都需要从广州过来,如果改了名字,以后买药品的话可以会很麻烦。名字不是非常重要,只要能帮助到伤员们就可以了。”

傅连暲想了一下,点头称是。

毛泽东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傅连暲说:“上次在你那里看到有许多报纸,我很需要报纸,你能否以医院的名义,帮我订到上海、广州的报纸呢?”

“行。”傅连暲慨然应允。

傅连暲很快以福音医院的名义,订了许多份新闻报纸。他化名郑爱群,通过汀州邮局地下党员毛炳文,将报纸一份不差地交送毛泽东,三五天便送一次。

毛泽东得到这些重要的参考材料,高兴万分,视若珍宝。从青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养成了看报的习惯,他常常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订一些报纸,以便了解国际国内的新闻,分析局势的变化发展。

报纸积得久了,他就把它们分类装订成册,以便日后查阅。自从秋收起义后,已有许久没有读到报纸了,毛泽东内心非常着急。如今,在傅连暲的帮助下,他终于又得偿所愿了。

收到报纸后,毛泽东常常亲自给傅连暲写收条:“×月×日报纸收到,这样做很好。毛泽东”。后来,毛泽东经常对傅连暲和其他同志提起这件事,称赞傅连暲做得好,他能收到新的报纸,就能了解国内外的新局势,这对于部队的斗争有很大的帮助。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军队进占汀州。傅连暲住宅的几个房间被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团长强占,据为自己的“公馆”。时隔不久,红军再袭汀州。

国民党军慌乱之下,准备连夜弃城出逃,但是敌团长望着堆放在傅连暲家中的一大堆金银绸缎,急得直踩脚。

傅连暲看到旁边已装好准备搬走的一个满是军用地图的大箱子,灵机一动,向敌团长建议腾出个装地图的箱子,就可把财宝运走,地图由他暂为代管。

敌团长盯着他看了半天,还在犹豫,这时部下火急火燎地催促他快走,红军马上就要进城了。

情急之下,敌团长只得命人把地图交给了傅连暲,抬上财宝溜之大吉。

第二天一早,红军就进了城,傅连暲便将这一箱极为宝贵的军用地图托人交给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郭化若,请他转送毛泽东。

郭化若

1931年下半年,随着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长汀连同整个闽西已经成了巩固的根据地,福音医院实际上变成了中央红军的总医院。

当时,许多中央领导人和红军指挥员去福音医院治疗。名将伍中豪在此住院,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毛泽东非常焦急。在去医院探视时,他一再要求傅连暲救治好伍中豪。

傅连暲竭尽所能,精心治疗,伍中豪终于康复出院了。

毛泽东闻听后大喜,傅连暲及时提出药品严重不敷的问题。毛泽东沉思良久,指示傅连暲立即派人前往上海买药,并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在上杭、峰市、汕头、上海等地开设地下药店,建立起一条秘密的药品采购运输线,以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封锁。

一次,傅连暲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问傅连暲:“蒋介石的军队打来了,你怎么办?”

“我跟主席去瑞金!”傅连暲毫不犹豫地回答。

“医院呢?”

“现在情况变了,也一块搬到瑞金去。”

“好啊!”毛泽东非常高兴。

“我到瑞金后,马上组织人员帮你们把医院搬过去。”

毛泽东和傅连暲研究了关于医院搬家的事情后,傅连暲准备离开时,毛泽东又关切地问:“你的家怎么办?”

“也一起去。”傅连暲回答说。

毛泽东想了一下,又说:“也好,只是你母亲年纪大了,路上要小心。”

傅连暲心很细,他担心毛泽东超负荷的工作会累垮身体,就派他的助手陈炳辉到瑞金去负责毛泽东的健康,但不久后,毛泽东硬是叫陈炳辉回到了医院。

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决定将汀州福音医院迁到瑞金叶坪杨岗下,并正式成立中央红色医院。任命傅连暲为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兼红色医务学校校长,郭秋实为中央红色医院政委。

毛泽东对医院建设以及傅连暲一家十分关心,多次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尽可能安排好。当他得知傅连暲一家已搬到瑞金,当天下午,就放下手头工作,从20里外的叶坪赶到医院驻地。

一见到傅连暲,毛泽东就关切地问:“医院都搬来了吗?一切都完好吧?”

“都搬来了,一切都好。”傅连暲答道。

傅连暲发现此时的毛泽东,健康状况已远不如在汀州,身体消瘦,面色发黄,眼圈发黑,不禁埋怨起他来:“主席,炳辉在您身边工作,可以照顾您的健康,可您怎么硬让他回来了?”

毛泽东听完,语重心长地说:“我的身体不碍事,红军目前缺乏医生啊!我怎么能把他留在身边?让他在医院工作,可以为更多的人服务,不是更好些吗?”

说着毛泽东拉着傅连暲让他带着四处走走。毛泽东一边饶有兴趣地参观手术室、药房和病房,一边不住地和工作人员打招呼,向伤病员问好。

“不错,不错,挺像个样了嘛!”毛泽东看完后,满意地说。随即又问道,“你家里人住在哪里?”

“在楼上。”傅连暲答道。

傅连暲领着两人向楼上走去。毛泽东看到傅母正在收拾房子,安放东西,便亲切地说:“老太太,我们欢迎你。家里还有什么困难,还需要什么东西,我们一定尽力帮着解决。”

傅母非常感激,连声说道:“主席,谢谢你,谢谢你。这儿很好,大家对我们都很照顾。”

随后,毛泽东又去看望傅连暲的爱人和孩子。

因为在老古井休养所时,毛泽东曾应邀到傅连暲家做过客,所以傅连暲的爱人和孩子们都认得他,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向毛泽东问好。

毛泽东很喜欢孩子,他高兴地和孩子们打着招呼,然后抱起一个最小的孩子,逗着他玩。

两人下楼后,毛泽东对医院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这个医院任务很重,你们两个人一定要好好地合作,把红军医院办好,最主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除了给红军和政府工作人员看病外,也要给老百姓看病。”

傅连暲一一记下,最后,他向毛泽东保证说:“请主席放心,我一定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中央红色医院逐渐走上正轨,毛泽东经常去那里视察、看望、作指示。

红12军军长伍中豪患上了急性肺炎不得不住院,毛泽东和朱德天天轮流探望。

每次毛泽东来了后就坐在伍中豪旁边,抚摸着他的头,安慰着他。

一次,傅连暲跟着毛泽东走出病房后,对毛泽东说:“主席,肺炎容易传染,你不要坐得那么近。”

毛泽东听后,笑着说:“他是党的一位很坚强的战士,秋收起义就上了井冈山。自己的同志生了病,怎么能不关心?”

毛泽东又说:“医院的工作,应该一切为了伤病员。”

很快,傅连暲就与郭秋实两人就商量了起来,准备在医院开展一次“一切为了伤病员”的活动。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向陕北发起了重点进攻。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分工,毛泽东、周恩来、任弱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迁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傅连暲随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了西柏坡,筹建了建屏医院(习惯称朱墩医院)。

此时,傅连暲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但他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他早年曾患过肺病,以后又患有严重的胃病,他常常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10月17日,傅连暲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毛泽东提出两点建议:一建议“全国胜利时是否建都北平”;二、恳切要求“若活不了的话,请批准将我的骨骼留交医大(或将来我们的中央医学院)学生学习之用,因我这副骨头在医学上是有革命意义的,经过了严格考验的……较之买一副普通骨骼作标本,此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此种要求如蒙批准,请命名'傅连暲之骨骼,那么感激万分了”。

其实,早在1940年,傅连罩就向中共中央写了遗嘱,他在遗嘱中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愿望:为祖国的医学事业献出自己的骨骼。

其中写到:“我不但生前坚决于革命,死后也要服务于人民,我死后把我全身的骨头作为医院教学之用,更可以让后人看出我骨头之硬,思想之坚定。亦就答复了有人怀疑我政治动摇无稽了。所以要求中央把我的骨头留下,并命名'傅连暲之骨骼'。”

11月10日,毛泽东在陕北杨家沟给傅连暲写了回信:“连暲同志:来示悉,很感激,我身体近来更好些。你身体有病,望于工作中保重。此祝,健康!毛泽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朱墩医院也随迁北平并接管了北平医院。

1949年下半年,经中央批准,建立了由傅连暲领导的中央保健办公室,负责中央领导保健和中央直属机关的卫生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担任了中央卫生部副部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傅连暲发动中华医学会会员组成首都志愿手术队奔赴朝鲜战场为志愿军进行战场救护。

1952年1月,美军在朝鲜发动了罪恶的细菌战,一些细菌武器甚至投放到了中朝边界中国一侧,此举激起了中朝人民及全世界的无比义愤,周恩来总理发表了严正的声明和抗议,毛泽东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

1952年3月,中央防疫委员会(后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傅连暲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反细菌战的科研工作和宣传工作。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但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一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老百姓的心,无数的医护人员在前线战斗着,也有许多像傅连暲将军一样的共产党员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舍生忘死、奋力拼搏,让我们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基督教徒傅连暲,将全部家产捐给共产党,一份“遗嘱”感动毛泽东
1934年长征前夕,毛泽东突然在于都病倒,他骑骡赶来最终救回一命
长汀:红色医院前身福音医院
开国中将傅连暲,两次捐献自己的骨骼,都没能如愿
闽西行(红旗招展过汀江)
他是开国中将,享有“红色华佗”的美誉,他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