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女排成长之路(83)

八十三、尝试出新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提前实现了北京奥运夺金的梦想,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呢?当时国内排球界有两种声音。以前女排主教练胡进为代表的一批人认为:现有的班底,好好保护,四年后基本上可以照样出彩。但是,显然胡进的声音埋没在了一片胜利后的狂欢之中。另一种声音占了上风,认为中国队要大力发掘新人,培养新人,用一批新人来打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

走向巅峰的陈忠和以及他率领的中国女排

二传的位置上陈忠和先后挑选了赵云、管菁菁。副攻位置上,赵蕊蕊安排去养伤去了,虽然老将张萍和刘亚男还是当打之年,这个位置的新人到是层出不穷,有以三步跨篮式的大背飞著称的来自上海的马蕴文,有小赵蕊蕊之称的身材高大的北京选手薛明,另外还有一名身高也达1米90的以远网快攻为特点从浙江来的罗瑜。主攻位置上不仅有楚金铃、董凌鸥一争高下,还有小将王一梅蓄势待发,而来自天津的小将殷娜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然而,这个时候陈忠和最想培养的是接应位置上的新队员,如周苏红和李珊那样的全能战士。没有现成的,陈准备从富余出来的两名副攻来加以改造,一名是来自河南的王婷,一名是来自四川的王可可,两位身高都是1米88,比理想的副攻人选1米90的矮一些,可是比现有的两名接应高一些。
但是,事情进展的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首先是两位二传位置的新人让陈忠和总觉得不能如意,而管菁菁甚至早早的就因个人原因离开了专业队,告别了球场。
副攻位置上,陈对老队员刘亚男和张萍的身高不满意,也想打造一支双塔型战队。这事值得商讨一番:其实,无论是五连冠时期的中国队,还是眼前两连冠时期的中国队,中国女排的并没有追求过绝对的身高,除了第一次世界杯夺冠期间周晓兰和陈亚琼的组合在当时的世界女排中勉强算的上是双塔组合,之后,再未通过这样的组合实现过世界冠军的梦想。而在中国女排这两次世界冠军获得的队伍中,除了赵蕊蕊一人高度突出,全队更无一人达到1米90。说明这样走全面打法道路的球队不一定非要过度追求高度化,特别是没有必要牺牲队伍的全面性来追求高度。
但是,陈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个人的一种偏执。也许在他的内心还在期盼着赵蕊蕊的回归,所以,他在保留刘亚男这样一个被认为个子不高的副攻的同时,他就是不肯给张萍更多的机会,他下了血本重点培养马蕴文。而这时,他又犯了一个拧脾气。当然,这是他的一贯要求——要求马蕴文跳发球。陈上任后,除了对赵蕊蕊网开一面,其他的队员他全部要求跳发,实在做不到大力跳发,也要发跳飘,为此把张静难为的够呛。而实事证明,跳发球也不是说你想跳就能跳的成,马蕴文此时的跳发和送分差不多,基本上是发一个失误一个,但是,陈就是不允许她站着发。
接应位置上,陈也碰了壁,二王费了牛劲也改不到全面接应的位置上来,这可能和这一批队员的基础训练差有关,二王虽说都是副攻出身,按理说二、三号位的进攻套路也是她们的基本功,但是,不知为什么让她们从接应的位置来打这种跑动攻就是打不顺手,打二号位的定点攻也不行,至于陈忠和希望她们的全面的防守和一传技术更是远远不如现任的周苏红。所以,陈最后只好也放弃了对接应位置新人的培养。好在这个时候的周苏红状态好的惊人,场上六个角色她一人全能打,所以,接应位置也就不用再换人了。
这其实也反映出陈本人的矛盾心态,他一方面也想用格林卡,内斯里汉这样能引领全队进攻体系的强力接应,另一方面他又忍受不了强力接应在技术上的缺欠。也就是说,他这支队伍的保障体系还要依靠接应的支持,所以,国内现成的白云、陆倩、杨爽这样的强力接应他是没办法下决心来用的。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强力接应同时又是全面保障型的接应还尚无一人。基本上是要强力就不要苛求其防守与一传,要保障就不要难为她的强打实力。其实,这种矛盾心理也反应出陈做为现代排球教练,在理论上的局限性。包括他拒绝引进电脑分析系统,事后都说明了当他走向成功的时候,他也选择了保守。其实也就是说,漫说国内尚没有现成的强力接应(国内排球理念似乎也培养不了现成的强力接应,条件好的边攻手从小就被定位成主攻,而且还是偏重于只擅长四号位进攻的主攻),真的有这样的苗子,大概陈导也接受不了她的只攻不守,训练不出她的单打独斗,这如同优秀的机枪手很难成为优秀的加农炮手,不仅不会打好炮,也不会保养好大炮。
主攻位置上陈下决心要换新人了。王丽娜在奥运会最后阶段被张越红换下,反应了她绝对实力还不够强,技术本身也不全面,所以,她也就回八一队了。张越红其实这时的状态保持的非常好,但是,陈觉得新人王一梅的潜力更大一些,包括还有楚金铃等人可做选择,所以,也就没有招张越红入队,张到是觉得毕竟这两年没有国际大赛,回地方队休整一下也无妨,还有机会出国打球开开眼界,也挣点钱。所以,她是一直苦苦的等待北京奥运会上她还能重新进队,这也是后话了。
王一梅的力量非常足,身材也高大,但是,这名队员的排球专项技术和体能都不算出众,扣球点不高,手法不多,就是一身的蛮力。发准力的话,对方双人拦网也能被她强行砸开,但是,自己的失误本身就多,被拦的机会也不小,仅一个力量大,个子高,岁数小就能成为首发,总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吧。奇怪的是,在这个位置上陈倒是能够接受用全队的保障体系养大梅的现实,也许这就是他骨子里对主攻位置和接应位置的定位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女排04黄金一代12人现状曝光:多数从政当官,仍有两人单身
从1995年至2012年中国女排的大名单
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19周年:12位功勋球员的人生有笑有泪
女排接应有新思路!胡铭媛郑益昕恐被蔡斌改造,重启久违跑动打法
女排后排前排怎么轮转?
技术贴:大小主攻,大小副攻的区分,两点换三点战术及位置互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