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靖康之耻究竟该谁背锅?南宋士大夫给出一致答案,却引发千年争议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1月9日,金军攻陷北宋朝首都开封,入城后大肆搜刮财物、烧杀掳掠,繁华的汴京城几乎沦为一片废墟。同时,金军俘虏了来不及逃走的北宋太上皇赵佶、钦宗赵桓及后宫嫔妃、皇室宗亲和达官显贵数千人,浩浩荡荡地挥师北还,北宋由此覆灭,后世称其为“靖康之耻”。

▲宋徽宗赵佶蜡像

众所周知,北宋经济水平在当时可谓全球领先,文化、思想、经济极其强大,突然被少数民族政权灭掉,让天下人都处于极度震惊之中,长时间都未能反应过来。事实上,北宋灭亡有其客观原因。自秦汉以来,国家组织机构日趋完善,富庶程度更是秦汉隋唐等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可是北宋虽处于文明高峰,但国家机构仍存在重大缺陷——抵抗外敌风险的能力极低,一旦被敌军攻克国都,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疆域图

北宋时期,辽、金、西夏、大理、吐蕃等政权并立,北宋处于外敌包围之中,汴京更是因位于平原而无险可守。在北方,大宋王朝缺乏长城进行防御,各游牧民族又迅速崛起,使北宋的整体安全形势空前严峻,边患比以前各朝更为严重。虽然宋初通过强大的河北军以步制骑,将强大的辽军挡在国门之外,但随着与辽帝国的百年和平以及西夏的崛起,宋军精锐已经转移到陕西军,河北军的实战能力已经很差。

当失去辽帝国这个活长城又错信郭药师时,河北军再也无法抵挡来自北方的彪悍铁骑了。而陕西军又被西夏军队牵制,加上主心骨童贯突然死亡,士气迅速消散。虽然紧急派出了一些部队驰援,但未能对金军形成有效打击,反而导致西夏防线空虚,令濒死的西夏军队将战线东移了不少。

▲西夏国主蜡像

这些客观因素,接下来就要谈谈到底该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个话题自南宋开始就长盛不衰,成为文人和史家议论不休的话题。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童贯。他在陕西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而被重用,可他为了再立新功,竟然蛊惑宋徽宗违背祖训,挑起宋辽战争,从而导致了北宋毁灭。他的同伙蔡京、王黼(fǔ)、赵良嗣,甚至宋徽宗本人都是北宋灭亡的主要责任人。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人们不由得反思这些拍脑袋决策的人是如何进入国家中枢的,而这才是北宋灭亡的根源。许多人埋怨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阉割了传统的“尚武精神”,也有人认为是儒学造成中华民族整体孱弱。更可笑的是,有人认为这锅该由朱熹理学来背,丝毫没注意“靖康之耻”三年后朱熹才诞生。

▲宋太祖赵匡胤剧照

在衣冠南渡之后,人们对这场国难进行了深刻总结,基本认定祸首就是——王安石。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让我们来看看士大夫们的理由——“靖康之耻”并不是重文抑武所造成的,而是因为“联金灭辽”这一愚蠢决策。倘若保持其现有格局,辽国因被金国牵制,压根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辽国灭亡,金国直接与北宋接壤,挥师南下再无后顾之忧。更要命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北宋军队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这就让金国野心进一步膨胀,视北宋为毫无反抗之力的肥羊。

▲王安石雕像

众所周知,历代均不乏“政治弱智”之流,这本无可厚非,可当这群人掌握国家决策大权,局面就变得格外可怕。为何蔡京、童贯、王黼等人能够身居高位且沆瀣一气,破坏大宋长久以来稳定的决策机制?在笔者看来,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身份——新党。

客观地说,王安石推行的“熙宁变法”非常正确也格外及时,堪称宏观经济学标杆。但他造成的“新旧之争”,却成为“靖康之耻”的源头。虽然王安石有着千年不遇的卓越才华和崇高的个人品格,但悲哀的是,他却极度缺乏识人之明,提拔的人却没有一个可用之才,偏偏还掌握了国家机器。

▲《钦定宋史》清代刻本

像吕惠卿、曾布等人,都是打着改革幌子以攫取私人利益的政治投机者。《宋史》中列出了21位奸臣,北宋就有14人上榜,其中又有12人为新党成员。宋神宗赵顼年轻时,格外信任王安石,是新党的铁杆支持者,后期却极度后悔,转而支持旧党。此后历代皇帝与太后,都在新旧两党之间反复切换,不断将党争推向高潮。遗憾的是,最终胜利者是新党。

▲宋神宗皇后画像

按照北宋的政治体制设计,皇帝、台谏、文官相互牵制,政治平衡性极高。可是因为新旧之争,新党为谋求打压反对派,无原则地与皇帝合作,形成了制约很小的权力阵营。这种风气在曾布、吕惠卿身上已有体现,在蔡京、童贯身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在以前,“联金灭辽”这种拍脑袋决定是绝对无法通过的,然而却偏偏在宋徽宗时期通过了,这无疑表明皇帝、宰相与军队已经沆瀣一气,所谓的议事流程与制约机制形同虚设。从这一层面而言,王安石变法改变了此后北宋的政治生态,使得国家权力架构发生剧变,最终滑向了君臣混乱的亡国状态。

▲现代仿建的北宋睿思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王安石得承担主要责任,这种颠倒事情因果的归罪方式显然不公平。北宋立国之初定下的基本国策,是根据晚唐五代军阀混战而设定的,在百年后已经不再适用,改革因此成为必然。然而在传统礼法的束缚下,祖宗之法不可变,所以王安石只能从经济层面下手。由于矛盾根源和矛盾解决方面不一致,这就注定“熙宁变法”会走向混乱。

所以说,北宋国策与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是“因”,王安石变法是“果”。只要原因存在,这样的结局必会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最后大宋王朝出问题了,改革者王安石自然要背锅,但像南宋士大夫那样将主要责任一股脑推给他,则是一种忽视根源的推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造成了北宋靖康之耻:罪魁祸首是王安石
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为何是王安石?
中华帝国的拐点:两宋王朝的灭亡(二)——宋辽战争与王安石变法
靖康耻前夕到底发生了什么?
宋徽宗是一位艺术家,却玩物丧志引来靖康之耻,成了昏君代言人
北宋过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