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甘岭上的狙击之王,他创造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提起上甘岭,中国人会想到黄继光。以美国人为首的联合国军则会想到张桃芳。他们将上甘岭称为“狙击兵岭”,就是因为张桃芳。

张桃芳是谁呢,他是一个不曾受过任何正规战术训练的新兵,他凭借一支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莫辛·纳甘非自动骑步枪),单兵作战32天,毙敌214名,而自己却毫发无损,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狙神”。

“狙神”张桃芳

张桃芳1931年生于江苏兴化市,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时年仅20岁。

一名优秀的狙击手靠得是勤奋加才华,而要成为一名狙击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张桃芳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天分加勤奋,使他成为了一名狙击英雄。

到朝鲜后,张桃芳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但他很喜欢狙击手这个兵种。闲暇之余,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因而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狙击手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这一优点,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狙击手们相互交流体会,对于狙击手这个身份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训练班结束后,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五枪打落四只飞鸟,在场的人一下子惊呆了。

走上战场的张桃芳几乎每次出征都有斩获,不久之后就创造了毙敌100人的纪录。

张桃芳在阵地上

1953年初夏的一天,张桃芳像往常一样走上了阵地。他刚走上狙击台,就有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沟里,心想:“今天苗头不对,看来对面有人在等着我。”

旁边不远处,有一顶破钢盔,张桃芳顺手拾来,用步枪将它挑起来。以前他曾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他的对手没有任何反应,可见对面也是一名老手。

“总算遇到对手了,这种小把戏糊弄不了他。”张桃芳暗道。他沿着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他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扬。张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他暂时停止了射击。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他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他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张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对手。

现在狙击枪都带有光学瞄准仪,而张桃芳全靠肉眼瞄准

他耐心等待着,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紧挨着的岩石缝隙,发现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瞄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他的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这一次,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他的厉害,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

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待的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他在沙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沙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究竟是对手的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

让美国人胆寒的一瞄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机枪的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瞬间。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两位的结果。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战场上真实的顺溜
历史不会忘记,解放军最牛的神枪手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志愿军狙击英雄张桃芳,击毙214名敌军竟没用瞄准镜!
子弹在飞——上甘岭狙击手传奇
上甘岭战役死神,堪称中国第一狙击手,美军对他没有一点办法
上甘岭狙神和它的“水连珠”步枪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