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猝死发生之前,患者最常做的五件事:件件看着都眼熟!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有人认为也包括48小时之内的死亡者[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发性、紧急性、严重性、恶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猝死相比。


2.发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将始料不及。有时发病后患者甚至无法留下一句话。这就是猝死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发病率

绝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脏停搏(CA),而心脏停搏的发病率非常高,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6月在《循环》杂志网站上发表的徒手心肺复苏(CPR)共识指出:心脏停搏是美国最致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导致的死亡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车祸、HIV、枪支案件和家庭火灾致死人数的总和[2]。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3]。


4.多发生在医院外

绝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搏骤停,国外文献报道40%的心搏骤停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骤停是发生在家里[4]。根据美国及我国资料,死于院外或家中者占72%~80%[5]。我国另有文献报道,87.7%的猝死是发生在医院外。在院外发病就意味着发病后患者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急救,同时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也十分匮乏。这就是猝死发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猝死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猝死,都会让我们觉得猝不及防,更为人生的无常而担忧。今天,我们把从实践中感受到的,猝死发生前患者最容易出现的五种情形为你梳理一番,希望能对珍视健康的你有所帮助。

记猝死发生之前,患者最常做的五件事:件件看着都眼熟

1,猝死发生前,患者常常连续熬夜3天以上。

注意,这里的熬夜,并非指的是常年上夜班的人。如果夜晚工作,白天休息的习惯一直保持,身体势必会适应,因此也不存在危险发生的可能。而真正有危险的,是平时不熬夜,因故在短期内连续熬夜3天以上。这种情况下,心脏是得不到充分休息的,而且身体也没有相应的适应性来做支撑,因此特别容易发生冠脉血管的痉挛、栓子的脱落和堵塞。可以说,这是猝死发生的最大诱因之一。

2,猝死发生前,患者往往因自恃强壮而从事大强度的工作或锻炼。

有一个事实不得不重视,这就是猝死更愿意发生在平时看似身体不错的年轻人身上,尤其是以青壮年居多。这类人平时几乎没有心脏病症状,自我感觉良好,被人看着也是觉得身强力壮。但恰恰是这种人,心脏供血代偿机制尚未建立,一旦出现冠脉血运不畅,就特别容易致命。也恰恰是这种人,对自己的身体特别自信,因此对大强度的工作或锻炼没有顾忌,从而更容易发生意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谈及猝死患者的时候,总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想象,“说没就没”了。

3,猝死发生前,患者往往长时间心情抑郁、焦虑,精神上遭受打击。

听说过“祸不单行”这句话吗?这用在猝死患者身上最为适合。因为通过调查后我们发现,有很多猝死患者发病前,曾经遭受过心理打击,比如离异、子女去世、配偶去世等等。在旧伤未愈的时候,再填上猝死这一笔,这是世界上最令人悲伤的哀歌。这一点不难理解。强烈的、明显的低落情绪,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心脏机能以及身体的免疫力。所以,凡事看开点把,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

4,猝死发生前,患者往往有大吃大喝的经历。

这里的大吃大喝有几个特点,一,时间发生在晚上,甚至延续到后半夜;二,吃大量的高蛋白、高油、高热量的食物;三,大量饮酒。只要符合这三个特点,猝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是很多急诊科医生的经验之谈。原因很简单,上述行为会影响心脏的休息,减少心脏供血,增强心脏负担。这样的状态如果一直持续,猝死的危险岂能不高?

5,猝死发生前,患者往往有30年以上的吸烟史,而且对体检结果毫不在意。

常年吸烟,烟龄超过30年,而且对每一次的体检结果都表示无所谓,从不放在心上,这样的人发生猝死的可能是比较高的。在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的时候,这种描述十分常见。常年吸烟,患者发生心梗的可能是普通人的3到6倍。而对体检结果的不重视,不去想办法补救,掩耳盗铃,最终易酿成大祸。因为高血脂、高血压、糖耐量受损、轻度动脉硬化等问题,之所以产生致命的结果,靠的就是日积月累。长时间的麻痹大意,就是任由它们长期积累,最后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脏病发病前的六大征兆
猝死的人越来越多 心脏到底遭遇了什么
十秒钟之内的决断(5):心搏骤停的判断 —— 呼吸改变
2021新版心肺复苏.pptx
短短几天,三位年轻人相继猝死:当身体发出6大求救信号,别再错过了!
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为何会苦不堪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