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饲养古代的百万大军

【地图上的历史】如何饲养古代的百万大军

十一点半

每天读书看报1小时,有助预防老年痴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阅读历史故事的时候,那些抽象的地名,道路,方向都会让人感到比较迷茫,虽然不影响阅读,但只要细细思考一下,就会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襄阳总是被各种大军压境?赤壁一战是怎样定出了三分天下?长坂坡,芒砀山

,虎牢关都在哪里?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舞台,出现在故事里的逻辑是什么?

地理环境和地缘状况,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深刻的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大漠孤烟,边城要塞。

滚滚江水,渡口天堑。

我迷上了这样的地方,所以想在这里,写一写这些地方的故事。

本想开个专栏,但似乎因为近期不够友善,知乎没有批准,打算过一阵再去试试,所以先写在这里,这是第一篇,后面会慢慢更新。

正文

这第一篇,容我先小小的偷上一个懒,贴一篇自己的旧文。

之所以把它翻出来,就是想再次强调这一点:地图真特么是一个好东西。

比如它可以解答很多网络上经久不衰的疑惑,让抽象的历史故事和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就像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真的有百万大军吗?

从严肃的角度讲,回答这个问题相当困难,学界里其实没有公认的定论,一开始,网友们喜欢拿中几十万上百万的史料记载,来说明中国古代战争的庞大,来对比欧洲日本的小规模。后来另一些网友,纷纷质疑史料的记载,认为这些史书都是在吹牛,也拿出了很多观点和“证据”。但恕我直言--这些东西基本上是站不住脚的。

下面是那篇旧文对网络上一些流行观点的反驳:

一、补给问题
1.很多人认为,古典时代的军队,根本不可能组织起几十万人参与的大战,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粮食补给无法保证,需要更多的人员从事后勤工作。这个讨论的方向并没有错误,很多对军事没有概念的围观群众,对后勤的重要性认识的确实不够,容易产生很多误解,但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论证,过程却相当的随意,

比如有个知乎高赞回答,仅仅举了一个例子--北宋沈括对于西夏边防常驻军的统计,补给部队和作战部队是3比1,然后就默认这个3比1就是整个“古代”的战争的固定比例,后面洋洋洒洒数万字,全部基于这个数字。

他还做了张图,我就先吐槽下这个。

放大。

我先沉默一会

。。。。。。。。。。。。。

其实吧,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很早就点开了这个科技--

以及这个科技--

现在,我开始上地图了--其实把几个古典大帝国

的疆域图拿出来,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这是一个"西方"的大帝国,看着红色的区域,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

这是一个'’东方"的大帝国,看着红色的区域,想一想,为什么还是这个形状。

这是一个“远东”的大帝国,看着红色的线条,想一想,这个形状表达了什么。

秦灭楚,先把四川给打了。
元灭宋,先把四川给打了。
隆中对,先把四川给打了。
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这两张图放一起,相当喜感:

(原文是个大V的超高赞回答,为避免蹭热度的嫌疑--虽然是个老热度--总之链接我就不放了,如果你有幸看过那篇文章,请不要拿原文现在的样子来评价我这一篇。

因为,我当时反驳的时候原文还只有几百赞,也没这么多内容,单单就是不断强调这个3:1,现在回去看的话又增加了很多内容,修改后的文章我没有仔细看,所以对于这篇文章现在的样子,暂时不做评论。只是看到原文增大了关于水运的篇幅,大概还是采纳了我的一点小意见吧,有点欣慰。

但我还想说一下这个情况:当时我在评论区前排说出了自己的质疑,和作者讨论了很长一段对话,而现在评论已经被作者全部删除。这让我还是有点小不爽的。)

2.再来说兵民比例,算出这个比例,我就是随便拍脑门想想,也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比如多远距离?什么地形?哪种运输方式?多长时间?全职还是兼职?部队驻地有没有屯田之类可以自己补给一部分的能力?
一句只适用于某特定条件的话,一个3:1的数字,一刀切下去否定整个“中国古代”的其他史料记载。

很棒棒。
史料中对于补给的记载很少,所以我们也只能用一些例子管中窥豹。

比如这个,剔除其他因素,超远程沿路无补给hard模式地形。汉武帝征大宛,六万士兵。“牛十万,驴骆橐以万数”。走了多远呢。4000公里。

走的是什么路呢。

以及我上文中提到的那个“3:1”的论据,是什么路线呢。

这条路上正是秦岭和黄土高坡

直到现在,穿越这里,也是专业训练后背着现代化装备的徒步爱好者们,挑战极限的死亡之路。

话说回来,这个地方大概还真得背上去。。。

另外,这个其实是北宋的戍边常备军的补给路线,每个朝代制度不同,有些朝代有专门的更卒,有些是兵民不分的,有些战役还是准备数年事先屯满粮食的,这里不展开了。

那么,被质疑的长平之战,淝水之战


走了多远呢,300公里和900公里。

走的是什么路呢。

水陆并进

”,就是这个意思。

再给个参考,唐朝的糟粮运输,日常每年一百到两百万石(约1亿公斤)顶峰是一年四百万石(2亿公斤),可以白白养活200万人口,当然,关中还有人要吃饭,打个对折,征一半到战役地点,理论上正好养个100万。对的没错,这里没算上糟运人员,就是白白养100万大军。如果战斗不在河边,就从100万里再抽点人陆运以及搞搞其他后勤--然而最值得攻打的战略要地全在河边。
如果关中的人不管了,或者关中吃存粮,连军队带辅助人员200万,这个是理论极限。

粗略估计,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细算一下。

二、西方国家的军队规模

“西方史学界更严谨,会去挤史料里的水分”也是一个流行的观点。但如果你知道他们在史料里写的数字是多少,就明白为什么他们要去挤这个水分了。

比如希罗多德

的《历史》中精确到十位数的,有理有据的“统计”:

(185).....把这些人和从亚细亚
来的人加到一起,则士兵的总数就是二百六十四万一千六百一十人了。
(186)以上便是士兵的全部人数了。至于随军的杂务人员和运粮小船上的人员以及随军的船舶上的人员,则我以为他们不是比士兵少,而是比士兵还要多。但是假定他们和士兵的人数相等,不多也不少。这样,他们的人数等于士兵,因而也就同样是好几百万人了。这样看来,大流士的儿子克谢尔克谢斯一直率领到赛披亚斯岬和铁尔摩披莱的全军人数就是五百二十八万三千二百二十人了。

如果《史记》里也是这个样子,我相信国内史学界也会很热衷于挤人数的水分。

以及这个也挺流行的逻辑是不对的:

小明用的是iphone,他口一张说他年入1个亿,但鉴于他是个饭店服务员,所以大家认为他其实是3到5万。

做程序员的小红,掏出了支付宝转账记录,说她年入二十万,但由于小红用的也是iphone并且支付宝记录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鉴于小明的情况,她一定也只有3到5万。

黑人问号脸

那么实际上挤完水分之后呢,西方的战争规模真的就小到“上万就是超级大战”吗。

也不是,由于影视作品和流行文化的宣传,大众对于“古代西方”的观感主要集中于中世纪那段小国林立的时代。

你说这么一个江苏省大的地方,分了100来个国家,战争规模能大到哪去?一个伯爵的领地只有俩乡镇那么大--这么说吧:蒋介石的火车都开不到阎锡山的铁轨上去,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组织后勤也无从谈起。

还记得秦始皇那个影响深远的政令吗: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车同轨

但这并不代表西方人就没见过大战。波斯,罗马,阿巴斯

都曾拉出过几十万的大军。

乃至于教皇吼一嗓子,法国人德国人拍拍屁股,那也是一片乌泱泱的大军。

第二次布匿战争

期间,罗马组织了整整20万的军队来应对汉尼拔

的入侵。军团编制清晰,应该没有什么疑问。而罗马军团的组织形式,只允许罗马公民和同盟国加入,这种制度和全民耕战+中央集权的秦国在动员能力上仍然不是一个级别,那么,算上奴隶,罗马此时多少人口呢?300到400万的样子,同时期的秦国呢?约500万。

至于动员能力,类似"人口20分之1"这样的论调,考虑的都是常备军和局部战争。现代解放军200万,占人口的500分之1。美军同时打着两场战争的时候140万,占人口的200分之1。二战德国动员1700万,高达30%,那么猜猜哪个国家动员能力更强?

战争的性质也决定了国家动员的力度。而像隋炀帝征高丽这样闹出天下大乱,生搬硬套一个常备军的理论,显然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四、为什么我说史料的统计有可信度呢,因为但凡记载中超过20万的大战,都有这么一个或者几个特点。
1.路途便捷,有着畅通的补给线。尤其是水路补给线。
例如长平之战和淝水之战,参照上面两张地图,再如隋炀帝征讨高丽,参照红线标出的运河图,再再如赤壁之战,直接沿着长江走。

这些战役,几十来个人,拖几条货船。四舍五入,可以养活一个亿。
3比1,2比1,统统见鬼去吧。

2.生死之战

,透支国力。以至于引发时代变革。
长平之战“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隋炀帝“征天下兵”,最后搞得全国“流离道路,转死沟渠,于是相聚雚蒲,猥毛而起”“茫茫九土,并为麋鹿之场”。
对比一下国外,上文提到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动摇了罗马的征兵制度,引发了格拉古改革,马略改革

,进一步引发了军团私人化,成为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导火索。

3.统帅力捉襟见肘,人数过多以至于多到起反作用了。
最典型的淝水之战,首尾无法呼应,前锋的信息传不到后卫。可见军队有多庞大。

符坚能力不行?
曹操呢,统帅力max的三国第一大老板。

看到没,99+2,曹老板威武!
依然hold不住,还没登陆就被人一把火烧了。
(插个预告,下一篇我就想写写赤壁)

--我不敢说史料里一定没有水分,但我敢说,古代的中国,有这个组织数十万的大战的可能性。正史中的记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想起《六国论

》中的那句话--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自然也不是充话费送,那些庞大帝国的开拓者中,既有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虎狼之狮,也有无数开山路,建运河的无名英雄。

最后声明,本文的主要观点:中国古代史料中,数十上百万的战争,其存在是有一定可能的,目前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或理论推翻史料中的数字。最想表达的意思是:目前网络流传的“史记吹牛”,“正史注水”论,最多是一种合理的猜测,还不怎么站的住脚。

本文的观点中不包括:史料里的数字一定没水分,百万大军一定存在。“正史注水”论一定是错的。

编辑于 2018-05-06 14: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一封埋藏千载的家书,敲响了秦帝国怎样的丧钟!
古代士兵不打仗也会吃粮草,为什么一打仗就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
蒙古骑兵何以能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他强悍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穷兵黩武,还是功在千秋?汉武帝倾尽全国之力打匈奴,值得吗
揭秘:南宋丢失襄阳城后 王朝为何快速的灭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