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哭闹发脾气时,不要“抱”她,这4点处理更有效!


很多妈妈说:自己教育孩子时只会简单粗暴的方法。遇到问题,不会转弯。虽然知道要教孩子,但不知道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乐于接受,怎样教育孩子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并给我举了个日常例子:

女儿三岁4个月了,吃晚饭时,婆婆给她热了早上煎的南瓜饼,女儿想用叉子吃南瓜饼,但不知道叉子被她自己扔到哪里了。

女儿大声说:“我就要用叉子吃!”

我告诉婆婆不要找,并对女儿说:“要么不吃,要么用勺子吃,要叉子自己找!”

孩子发脾气说:“我就不要自己找!我就不要自己找!奶奶你帮我找!奶奶你帮我找!”

结果,婆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孩子开始大哭并要求奶奶抱抱。

婆婆对她说:“你越哭,我就不抱你!”可孩子还是一边哭一边说:“奶奶,我不哭了。”

婆婆洗完碗后去抱她,女儿就这样一边哭,一边喊奶奶帮她找叉子,嚎了大半个小时。

我之所以会不帮她找叉子,是想让她明白自己的东西要放好,别人并没有义务帮她。还有,我觉得她命令大人的习惯很不好,想给她纠正过来。

可为什么同样是教给孩子道理,这个过程我和孩子都这么痛苦?

其实,这位读者妈妈在日常小事上教育孩子的想法很好。点点滴滴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都是在影响孩子。可以在心态和方式上再细腻些。

首先,孩子要求用叉子吃。这本身没什么错,说明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对“秩序”敏感了,也就是她会认为这件事必须要怎样。这一点是好事,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发展状态。

妈妈可以先肯定她,说:“宝贝,看起来你认为用叉子吃南瓜饼更方便是吗?”孩子可能会说,“嗯,我就是要用叉子!”

这时候,你可以告诉她,她表达方式不够友好。

你可以说:“可是,宝贝说话凶凶的,我们听了不开心。请别人帮忙,你可以温柔些,奶奶,你帮我找找好不好?这样说话,别人会认为你很有礼貌,就愿意帮助你啦!“

这一点就是指出孩子语气的问题。说孩子这样不对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她对的是什么。

孩子当找不到心中所想要的物品时,肯定会哭。

你可以说:“叉子是不是被宝宝藏到什么地方了,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好不好?”或者说“叉子和我们捉迷藏了,不想让宝宝吃南瓜饼!那我们先用勺子吃好不好?吃饱肚子,再一起去把叉子找出来,好不好?”这样的口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她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还可以在找的过程中,或者找到叉子后,再启发孩子。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她可以怎样做?你可以说,“这个叉子太调皮了!宝宝想一想,以后咱们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下次吃东西时就可以一下子找到它了?”

前面虽然讲的是方式方法,但究其原因,是父母和孩子相处时的心态要调整。

做家长的,很容易站在“挑刺”“管教”的角度与孩子沟通,这个立场直接决定了你和孩子是“对立角色”。说出来的话和做的事,一定是居高临下的判断和指责式教育。

其实,孩子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成人世界那么多条条框框,甚至还搞不清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也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对或错。

而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认知还有限”这个前提,急着直奔“纠错”环节。于是彼此都用“情绪”对话和对抗,少了第一步的理解和连接。

“连接”这个环节无论孩子多大时,都需要去做,而且是第一步要做。连接的具体做法,可以用“共情“、”表扬“或”肯定“。

我们会有个错觉,感觉“单刀直入“指出问题,这样效率最高。但沟通上单刀直入的方法往往是最没效率和效果的。

你看,自然界里河流永远弯弯曲曲的奔向大海。为什么呢?因为要绕开那些高山和各种障碍啊。沟通的道理,也一样。绕开别人内心的“高山”,才是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否则只会激起彼此的情绪波澜,并且于事无补。

稍微总结一下,我自己和孩子沟通的几点经验:

1)先看孩子的优点,并明确具体地指出来。这一步就是和孩子建立连接的过程。先沟,才能通。孩子才会打开心门,听进你后面的话。

2)放下身段,蹲下来。这不仅是身高上,还有心态上。管教、批评、教育,这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孩子感受到的其实只有压力,并无“营养”可言。家长平等、平和的状态,可以帮助孩子平静情绪。

3)孩子哭闹时,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和孩子对话。让孩子知道,你在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他。让孩子不但了解到错误的方法无法达到目的,还要明确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是什么?你不指出来,孩子真的不知道。这个过程,可以多次重复。在情绪稳定的家长面前,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4)孩子情绪转好后,再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帮助他回顾刚才发生的事情,启发孩子思考:以后怎样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有哪些做法可以解决问题?当然,基于孩子的认知限制,家长也可以直接启发提醒孩子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尝试。

这样,在陪伴中,教育目的也达到了,双方还建立了更紧密的亲子关系。一举多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这样的婆婆帮忙带娃,再生一个,你愿意吗?这才是奶奶带娃正确打开方式,很多家长要求孩子按“正确”的方...
宝妈带娃身高猛长,奶奶带却“停滞”了,医生:区别在“午睡”
【江苏】朱懿晗《学做南瓜饼》指导老师:谭泓
永远的味道---【烫面葱油饼】
自制南瓜饼,孩子的喜爱,婆婆的夸张,你都可以得到!
教育孩子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