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经历告诉你,哈佛大学最看重的不是“成绩”,而是“经历和关爱”

  本文出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孙梦。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的录取率逐年降低,而今年招收的本科2020级更是创下了历史新低,根据The Harvard Crimson 所统计的数据,在超过39000个申请者中,只有2037个人被最终录取,录取率仅有5.22%。

  

  根据今年哈佛教育学院研究生项目行政官Mandy Farhoodi-Moberger在开学典礼上给我们的数据,今年教育学院研究生录取率仅为4%,而在这4%的学生里,只有20%是国际学生。也就是说在将近20000个申请人中,只有不到150个人是国际学生,而中国学生,据我不完全统计,这一届在30人左右,也就是只有0.5%的机会,一个中国学生会被哈佛教育学院录取。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问我,我是怎么考上哈佛的,哈佛最看重的是什么?GPA重不重要?托福GRE看重哪一个?推荐信需不需要找大牛写?等等等等的问题.......作为一个新晋研究生,我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我可以用自身的例子,告诉大家:

  哈佛要的不是学霸!不是超人的学习成绩!而是全面发展,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做人,富有理想的行动派。

  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大家,家庭背景平凡,一路非重点,国内二本本科(非211,非985),没有获得过任何国家、国际奖项,成绩平平,托福GRE都很一般的你,也可以向我一样,走进哈佛。只要你坚持,就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的儿童时代:

  

  一个从小就“忧郁”的我,哈哈哈,不能相信自己居然这么有“气质”,哈哈哈哈哈哈

  我是个北京土生土长的姑娘,家庭没什么特别的,爸爸和姥爷(我也和姥爷住在一起)都是老师,妈妈是一名会计,工薪阶层,没有任何背景。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我家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平凡的不能在平凡。如果非要说特别,那我想,就是爸爸妈妈从小对我的教育。他们从来没有“望女成凤”过,包括现在进了哈佛,我爸爸还跟我说,读完这个不要在读了,差不多了。从小到大,我都处于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因为考学而给我走过后门什么的,所以基本上我就是自己能力如何,就上什么样的学校。和大多数家长不同,他们从来没有逼迫过我学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我想学,家里条件允许,姥爷爸爸妈妈就会让我去学。但有一天,我不喜欢了,不想学了,我就告诉他们,他们也不逼我,也就算了。就这样。。。我学过长笛,小提琴,国画,毛笔字,舞蹈,武术等等等等,但没有一项坚持到最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一事无成”说的就是我!哈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并不是因此“一事无成”,而是对自己更加了解了,我知道自己什么方面的能力比较强,比如动手能力,语言能力等等,什么方面的技能比较弱,像是逻辑思维和身体柔韧度等等,对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这些对自身的了解,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和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帮了我不少,因为我了解自己,也客观的承认理解自己的缺陷。我想这也是很多中国家庭所缺乏的,逼迫孩子去学习爸爸妈妈想让他们学的,或者其他孩子在学,我家孩子也得学,不管他们喜欢不喜欢,必须坚持下去。到最后,孩子喜欢的,可能从来没有尝试过,不喜欢的,撑到大学自立了,也就放弃了。到头来,还是不知道自己什么能行,什么不能行,因为试过的都不喜欢,没试过的也从来没有机会去尝试。

  正是因为我这种喜欢就试,不喜欢就放弃的性格,让我在儿童阶段享受了无限的乐趣,活的很开心。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没有考上重点中学。那时候北京还是电脑派位就近的中学。其实因为家里人在北大工作(并不是教职,就是员工),所以当时可以用“子弟”分数(低于正常分数)进北大附中,但是爸爸妈妈选择放弃这个机会。当时我记得我妈妈跟我说:“你是什么水平的,就上什么学校,去了比你水平高的,你也吃力,每天垫底,你也不开心。” 所以,我并没有进北大附中,而是派位去了一个很差的初中,这个初中现在都已经倒闭了,没有了。就这样,我顺利的避开了”凤尾“,成功的当了三年的“鸡头”(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我一直遵循这个原则,不勉强!现在也是),后来我就上了高中,也不是重点,很普通的学校,然后当了三年的“中等生”。

  总之一路下来,我都是在普通不过的一个人了,什么三好学生啊,尖子生啊,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上小学还因为英语作弊被老师叫家长,上高中打耳洞,被老师骂了三次,反正我跟很多人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敲黑板!!大学四年如何规划:重点在扩充经历,成绩保持在全校top20就可以了。

  高中毕业,我比1本线低了14分,考进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所一二本混合院校(非211,非985),读的英语(商务方向)专业,是个二本专业。在理工科院校里,文科小学院不是很受重视。但是我很感激我的学院,老师,还有同学,让我因此获得了一个更加团结有爱的小集体。在四年的时间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如何关爱别人,融洽的和每一个人相处。

  

  回看了自己6年前的微博,才发现,原来自己在那时候,就懂得生活和爱

  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年级top20%,不过我们年级一共也就100个人。当时选择报考英语专业,完全是因为自己英语还不错,想以后当个英语老师,在那种培训机构,觉得也挺赚钱的。但是我很快的意识到,想要出人头地,脱颖而出,没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只靠学习(成绩)好,很难,因为你考的任何分数,都有可能有另一个人比你高,就算你是全校第一,跟很多国内好的大学比,你还是差很远,就算你全中国第一,你跟发达国家的学生比,还是差很远。靠一个标准化的分数,很难衡量一个人的水平,也不可能靠这个分数脱颖而出。而且,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说,你把成绩单拿出来我看看你成绩什么的, 都是靠简历上的工作经历,谈吐气质,和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让面试官对你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从大一开始,我将课程控制在自己整个精力范围内的40%,而剩下的60%拿来做课外活动(对于学习更吃力的同学,可以学习课外平分经历,或者学习6,课外4,但是不要在低于4了,那样根本凸显不出什么了,因为大家多多少少也都会做些兼职实习的,所以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课外经历比别人多,并且要跟专业相关,不是什么服务员啊什么的都算)

  下面我大概介绍一下我的大学四年,除去学习以外的课外经历,为什么说这些经历非常重要,是因为,1. 你在这些经历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长处,不会说大四找工作,什么都不了解,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可以间接避免自己经常因为不喜欢一个工作而跳槽,浪费时间。2. 经历每个人都不一样,这跟标准化分数不同,想要凸显自己的优势,就要把自己打造的与众不同,不然你的简历在用人单位里识别度很低,别人也根本对你没印象。

  我的大学四年,主线贯穿就是教英语,这也是我曾经想要做的工作,所以四年,虽然换过学校,机构,但是从来没有停止过兼职教英语。在这之上,我保证自己有1到2分非教学类的兼职工作,扩充自己的人脉(进入社会,这个很重要),同时给自己一个机会发现更多的兴趣点,以及除了英语教师以外的就业选择领域。

  大一的时候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五年级英语,每周两天,从无缺席。在那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渴望,那种因为条件很差,反而更加珍惜学习资源的孩子们。从那时候起,我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那种真正在乎每一个孩子的老师。大一暑假,我参加了赴美带薪实习,那时候我19岁,走的中介,一个人来到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麦当劳里打了两个月工,然后用赚来的钱,绕着美西转了一圈,看了看世界的另一半,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少,也看到了自己10年所学的英语是有多“用不上”和“不适用”!

  

  我在 Grand Canyon 大峡谷

  大二的时候因为要准备专四,所以辞去了小学的支教工作,开始周末在两家少儿英语机构兼职做老师。第二学期考试结束后,我开始在曾经帮我申请赴美带薪实习工作的中介做英语面试官,审核想要参加项目同学的英语能力,以备之后匹配工作。这也是我第一份正经在公司上班的经历。在那里,每天要接触很多同学,所以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处事方法,从学校这个小集体,走进了更大的社会群体。大二暑假,我又参加了赴美带薪实习,但是是自己联系了一家纽约州的牛排馆做服务员。因为是waitress,对英语的要求很高,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跟室友,同事关系都很好,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让我有一次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以及自己确实是个”井底之蛙“,而这些朋友我至今都保持着联系,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社交圈。干了两个月,我用攒下了的钱,把美东又转了一圈。

  

  当时我工作的小镇,叫做Lake Placid,冬运会滑雪项目经常在这里,夏季风景秀美

  从美国回来,我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对“赴美带薪”项目吐槽,说被中介坑了,自己赚不到钱,工作很差(酒店房间清理,游乐场售票等等)。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辛苦是真的,但是我学到了很多,当我尽心尽力的去工作,去和同事交往的时候,我的独立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并且在这段经历中,我所发展出来的“世界友谊”,是我从任何经历中都得不到的,至今我还和很多当时一起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朋友保持着联系,他们也都是从自己国家参加这个项目的。相反,自己英语很差,还想被匹配好的说话多的工作,怎么可能?大家拿的都是最低时薪,因为这些工作本身就是最低级的,美国人也拿一样的钱。一个没毕业的大学生,吃不了苦,每天想着享福,赚大钱,怎么可能真正有收获?

  我想,在这里,我要提一句,所谓实习,不是越高级的公司越好,或者越有名的人越好,适合自己的,对自己今后有帮助的才是最好的(这点我之后会再提,哈佛录取学生很重要的一点也在这里)。其次,一定要摆正心态,作为一个学生,如果总是想不吃苦,或者吃点苦就觉得全世界人都委屈你了,低估你了,屈才你了,那我想你永远也不在这些实习中收获什么,学会什么。不论是在基础的工作,打字,打印,收发邮件,每一个人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工作虽然简单,但你学习到的是做人处事的方法,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大三的时候,因为学业开始紧张,所以辞去了两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工作,开始在社区里给一个儿童英语俱乐部做主题讲师,并且给两个初中的孩子做英语家教。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国际视野,英语能力和工作经历多元化,为大四找工作做好铺垫,我开始在英国ASDAN国际文化交流教育机构实习。

  大四上半学期,因为要复习专八,所以辞去了之前所有的工作,只在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做贸易专员,负责接洽韩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的合作事宜。老实讲,这个工作对我来说难度很大,因为有业绩要求,但是我还是圆满的帮助公社举办了一次招商洽谈会。最后老板想留我,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我最初的梦想,还是要作一名英语老师。那年春节,我申请了英国驻北京大使馆Entry Clearance Assitant(ECA)的职位。本身也不抱希望,所以也没当回事,两个月以后,收到了面试通知,又惊又喜,毕竟觉得自己就是个2本,也不是名校,能面试英国使馆,感觉自己中了彩票。但是其实回想起来,人家肯定也是看到了我很多的工作经历,才选择面试我的。当时面试的是两个英国人,都是部门经理,全程英文。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和以前面试中国公司不同的是,英国使馆问了我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用你的工作经历举例说明你有时间管理安排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书写报告能力?等等,而正是因为我之前所有的工作经历,我可以轻松的用自己之前的经历回答每一个问题。整个过程,没有涉及我成绩,而其实我的成绩已经用我的口语表现出来了。两次美国工作经历,也奠定了我的口语基础。所以在那时候,我也更加确信自己的之前的想法,能力,永远都是大于成绩的。一个礼拜以后,如果所预,收到了offer。

  

  英国使馆ECA工作offer

  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我都学习着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是纯英语的工作环境,所以我的英语水平也稳步提升。因为不想放弃自己想要当英语老师的梦想(当时去使馆工作,也是为了以后做英语老师加分),所以周六周日,我还在一个儿童教育机构教小学生新概念英语。很多同学都羡慕我,觉得我在没有毕业前(7月毕业,我四月拿到offer开始工作)就可以找到这样一份万元薪资,最高五险一金配置,还不加班的工作。老实讲,我之前四年在外实习打工的经历为这封offer不知道铺垫了多少。工作了一年以后,我选择了离开,虽然这是一份万人向往的工作,但是如果想要晋升更高的一个级别,必须是英国公民,而这也不是我主观努力就能实现的。

  

  要离开的时候,参加使馆的Party

  除去所有的实习和工作经历,我还在小动物救助站做过志愿者;连续三年在瓷娃娃罕见病关怀中心做志愿者;大三大四的时候做了学校的宣传部长等等等等的课外经历。这些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我遇到了很多有爱心的同道中人,扩充了自己的眼界,了解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学会了如何与不同人群交流,用自己的真心去充实自己的视野。

  

  第一做瓷娃娃志愿者

  说到这,其实如果我把简历拿出出来给大家看的话,从大一到现在,足足有四页。而且时间上完全连接,也就是说,我没有一段时间,是没有在工作实习的。我的大学四年,除了书本上的东西学到了,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教书经历,以及其他领域的工作经验。我想,如果这样一个人,被任何人,任何公司看来,都应该是一个有思想,有干劲的行动派吧!而没有这些经历,我想我也很难进哈佛。

  总结下来,学习成绩中上游,用丰富的课余经历,给自己加分,才是我们这些非名校学生脱颖而出的方法。

  在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读研究生,让我对美国教育,儿童发展有了更好的认识

  离职以后,秉承着要作一名英语教师的信念,我申请了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的Bilingual, ESL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双语,英语为第二外语,多文化教育)专业。从第二学期开始,我先后在两个不同的学区(都是比较落后的学区)做After School Program 志愿者,主要服务的对象都是移民孩子。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移民孩子学习所存在的困难,以及他们的语言障碍,所以渐渐的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英语学习者这个群体上。研一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跟着普渡大学的文学院的一位教授去了台湾辅仁大学,他在那里教授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课程,而我作为他的助教,也从那时候开始了解心理学,对心理学产生兴趣(这位教授也在我申请哈佛的时候,给我写了推荐信)。

  

  在台湾,和小伙伴还有教授们一起吃墨西哥饭

  回到Amherst以后,我把研究的中心都放在了移民儿童的语言,认知,社会情感和执行能力发展上,更多的侧重了心理层面和发展层面,而不是之前一年的“教学理论”层面。第二年开始,我在Amherst当地的公立小学开始做双语老师和翻译,每周三天。接触孩子多了,我真的很爱很爱他们,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最可爱,最天真,最善良的。每天我的工作都很开心,我觉得那种做老师的感觉,很奇妙,也很复杂。

  为了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和“厉害”的人一起交流学习,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追踪研究了3个移民孩子(longitude case study),做了一篇长达70多页,两万余字的论文,提交到了2015年哈佛教育学院研究生会议上,那时候,我还是UMass研二的学生。文章得到了采纳,我也第一次,登上了哈佛教育学院的讲台,分享给更多的人我的研究。

  

  当时我的论文简介

  毕业以后,我也顺利的留在了曾经实习过的小学(此前,一年半时间里,我一直在这里做助教),成为了一名ESL老师。毕业后在学校工作的这一年里,虽然身份转变了,但是我感觉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职业,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觉得,我的理想已经不是做一名老师,而是做一个教其他人如何做老师的人(教师培训)。所以,这一年虽然我在工作,但是我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自己在工作之余读了很多关于心理学和儿童发展方向的文章和书籍。有时候自己会在微博、微信上po很多自己的感悟。这些感悟很多也被我融入到了我申请哈佛的PS里。

  

  最后离开学校的时候,和老师学生的合影

  在UMass和小学的这三年,我付出了很多,那时候去一些学校做志愿者要做40分钟的车到另一个镇子上,有时候下大雪,下个15cm什么的,我还是坚持去做这些事情。当时我的学生里有很多中国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非常信任我,也肯定我,有时候我也会去他们家里吃饭,跟他们聊天,从他们的口中,我也了解到了更多家长层面对教育的考虑。对待每一个孩子,我都付出了很多,当然,也收获了很多。

  我当时申请哈佛时的背景,很普通,但贵在经历多

  托福:因为我申请的时候,如果是在美国取得了本科或者硕士学位就可以不用提供托福成绩(今年改了,除非在美国读本科,不然必须要交托福成绩),所以当时我并没有这个分数。

  GRE:单项不记得了,总分310,作文3.5。

  不得不说,这就是个GRE的平均分,但是对于申请哈佛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烂的成绩,(很多我认识的从国内名校来的小伙伴都几乎满分~~~~)因为当时在上班,所以也没时间准备,就去考了。我参加哈佛virtual session的时候,招生官特别强调了,GRE作文的分数,一定要高一些(4分以上),因为进入研究生学习,对分析性写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当然,这点我也没满足,所以总体来说,我的GRE是硬伤。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之前参加哈佛教育学院研究生会议,这个经历弥补了我GRE写作分数低这个不足。因为毕竟我的文章可以被采纳,也是证明我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了他们所期待的水平。所以说,标准化成绩并不是一个卡学生的点,如果你有其他东西可以证明你具备这个能力,那么他们也不会说只因为你GRE低就拒绝你。

  GPA:本科我是3.2,UMass研究生4.0。

  研究生感觉学习并没有很吃力,可能因为自己喜欢,不像本科考试都是考背的。美国研究生一般期末就是写论文,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有见地,好好修改,我认为(当然,可能只是我这么认为)拿A不是难事。也因为投入的都是自己所爱的,所以也不觉得累,像我跟很多人说的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像永远都不会感到辛苦。

  CV/简历:我基本上把我从大学到现在所有的经历也都告诉大家了。从大一,到研究生毕业后一年,在这8年时间里,我没有间断过和教育相关的职业(大部分都是教小朋友英语)。在这段时间,我没有任何大赛获奖经历,本科也是国内二本,UMass教育学院排名全美42,所以也是中等学校,并非大家所想的名校。所有的实习,工作经历并没有一个与知名机构,企业相关。除了英国使馆的工作,但这个工作跟教育领域也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加分。

  推荐信:我的导师,任课教授,普渡教授

  我这三个老师,没有一个是所谓的大牛,什么某某领域的创始者啊,专家啊什么的。其实很多人有一个误区,推荐信必须找大牛。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找推荐信的原则是他熟悉你,能通过对你的了解而深入,有理有据的夸你。而不是你找个大牛,他根本不认识你,或者根本没有跟你合作过,然后非常范范的说你这好,那好,最后招生官看完一遍,对你一点印象没有。而且说句实话,越是比较好的大学,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大牛这个概念,你觉得你找的这个人是大牛了,他可能根本连这个人都没听说过(尤其是针对从中国申请到美国的同学)真实的例子就发生在我身边,我曾经跟一个哈佛**学院的教授聊天,他并不知道中国科学院**所所长的名字(**代表同一个领域),你觉得中科院牛不牛?所长牛不牛?但是人家根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所以你所谓的牛,在他们看来,根本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推荐你的人。而且真正的审核是非常可观的,也就是说不会因为谁写的,而忽略推荐信的内容。所以内容绝对是最最最最重要的。

  选在推荐人的时候,最好可以选三个推荐人,从不同的领域推荐你,不要三个都是老师。这样夸来夸去,都是从同一个层面夸的同样的东西。除去PS,这三封信也是最能展现你的能力和品质的材料,所以一定要多元化的展现自己。比如我选的三个推荐人,导师是从整体两年我在学校的表现,对待教育的态度,以及我实习的状态对我评价;任课教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的老师,我跟她互动很多,最后写毕业论文他给了我很多建议,所以他对我的学术能力,以及对待学术的态度和严谨程度,上课的状态进行了推荐。最后一个普渡教授,一位我给他做的TA(助教),所以这相当于一个工作,所以他对我的时间控制能力,完成任务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非学术以外的能力进行了推荐。所以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这三位老师都跟我有1年以上的接触,所以我这三篇推荐信,可以很深入,具体的用实际例子,对我的工作能力,学术能力,两年整个学习状态进行阐述。

  PS/个人陈述:招生官特别强调,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PS一定要反复修改,因为这短短三页纸,是唯一你表达自己思想的地方。如果说以上的所有标准化成绩都是可以量化的,那么PS就纯靠自己的表述和招生官的理解了。当时我写了以后,让我的教授,导师,男朋友,朋友都帮我修改过,前前后后不下15次,大到一段的中心思想,小到单词用哪个好。因为你想在短短两三页纸把自己的背景,期许,感兴趣的领域和决心写清楚,真的很困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让中介帮忙写PS,因为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不会有人比你更能展现你自己。

  因为个人陈述(PS)真的太重要了,真的是直接跟别人拉开档次的利器!所以我想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写PS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走模板,不要走框架,因为招生官每天要看很多很多文章,千篇一律,并不能让你脱颖而出。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家找中介,因为我相信,他们大多数写出来的都一个样子。

  我总结的“五要”,“五不要"和 “一问”:

  五不要!!!!!

  1. 不要把CV里的东西照搬一遍,写一个流水账,既然CV都说了,你也就没必要在写了,那样你整整三篇纸,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就没有了,浪费掉了。尽量摘出自己CV描述过的经历中的一个闪光点,转折点等等,重点描述,之后引出自己想要通过这个“点”所表现出的自己的能力,兴趣,反思,想法和决心。

  2. 不要用到passion,love,interested in等等这些表达自己的“热情”的词汇。因为只要你申请这个学校,那你必然就是对这个东西很热情!斯坦福的一位教授曾经跟我说过,写PS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用passion这个词,但是表达自己的passion!我的范文中就是用了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阐述我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困惑,和自己想要今后更加深入研究的方向,很具体,有因有果,让招生官更好的看到一个富有内涵,勤思考,不断努力的你。而不是只会说空话,喜欢这个,想要那个,但最后其实什么都没干过的你。想谁不会想?重点是你做了没有?

  3. 不要引用什么名人名言和列举。比如自己看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国家,一占字数,二,最重要的不是你干嘛了,是你从这些东西中学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困惑。

  4. 不要夸大其词,什么‘I genuinely believe I’m a highly motivated person' 或者 'My achievements are vast'什么的,那种使劲的夸自己。一篇好的PS,不需要自己夸自己,因为你所有的实例和你思考的过程就是对你自己的动力,成就最好的诠释。

  5.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说你自己什么没做好,就说因为什么什么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要写这段经历就好了。

  五一定要!!!!!

  1. 一定要表明自己想学这个学科,进入这个项目的原因,以及你长期的目标是什么!是什么激励了你,启发了你?而这些激励和启发,又怎么促使你更进一步的去探索这个领域。给学校一个感觉,只有进这个项目,才能让你解开疑惑,成为这个领域一个更好的专业人才。表明自己的长期目标也十分重要,因为学校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也会考虑他们可以给谁带来最大的利益。如果有一个人说了上完这个学以后的计划,而你没说,那人家肯定会觉得把这个机会给另外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人会更稳妥。

  2. 一定要先看学校官方网站的项目,以及任课老师的信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让学校认为,你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对学校有了解的人,带着目的想要来学习的人。所以在PS中应该举例说明这个项目的哪些课程,或者哪些教授和你的兴趣点很相近,他们可以帮助你,给你带来更好的发展。因为你如果不结合这个项目,这个学校,那么学校就会觉得,你没别人那么渴望来“我们学校”,你想学这些,去别的学校这个专业也可以学。自然而然,就不会把机会给你!所以很多朋友咨询我,聊了几句,发现对学校课程,项目设置,老师一点了解没有,那请问,你为什么说你要来这个学校?你又图这个学校什么呢?

  3. 一定要重点描述你的校外经历。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美国大学非常看重的一点。所以你在学校里怎么怎么样,你的成绩单就能表达一切了,用不着你多说,而招生官最感兴趣的还是他们在你其他材料中看不到的那些东西。

  4. 一定要真诚,不要华而不实。有些人很喜欢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很多名的人的跟自己的关系来给自己镀金。但是试问,这些人,这些东西,跟你有一毛钱关系吗??人家牛,也不是你牛!所以非常真诚,事实就是的用自己的例子展现自己,才能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你!

  5. 一定要有详细的例子,以及反思。比如说,你做了一个项目,你在这个项目担当什么角色,你做的哪一点非常好?你如何与他人合作的?最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因为某点做的不好,所以你开始思考了什么?最后明白了什么?等等等等

  最后的最后:一问!!!!!

  写每一句话,每一个例子,问自己:这句话,这个例子,有必要吗?跟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关系吗?我小学五年级夏天的一个周末去参加了一个夏利营对我申请人类发展专业有任何关系吗????

  下面,重头戏了,梦梦亲情奉献板块:

  我把自己当时申请哈佛时写的PS放在下面作为一个范文,不能说自己写的有多好,但我个人认为是我的最好水平,而且我也确实用这篇PS考进哈佛了,所以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有些留学机构也找过我,想买我的PS,但都被我婉拒了,之所以发给大家,是我觉得你们信任我,我觉得这东西不需要你们用钱去跟谁买,我愿意分享给你们!但是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任何机构,组织,公司的转发(即便注明出处),我都保留追究的权利,不想让这个东西变成商业化。所以恳请大家不要单独转走下面这几张PS的图文,让他们静悄悄的跟这篇文章“长相厮守”就好了。欢迎大家想要转发的,整篇文章一起转走,谢谢。

  

  

  

  

  第一段,自己背景介绍,用大学支教的例子解释我最初怎么喜欢上教育,为什么想要学习教育,什么激发了我想当一名老师?

  第二段,来到美国学习,用实习时候,一个八岁西班牙语男孩的例子,描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反思,以及思想的改变,并且表达了自己因为想进一步帮助他们,而做了很多针对性的研究。并且针对这个例子和自己的研究,联系到哈佛一些教授的研究领域。这些都是我提前做好功课的,所以更有针对性的表达了,我想申请这个学校,是因为有老师可以帮助我更进一步的学习,探索。

  第三段,进一步用自己在小学中的工作经历,与移民孩子的接触,描述自己对教育的反思,对现状的不满,结合美国当下的教育系统(No Child Left Behind),阐述自己对改进这些不足的建议。同时,结合哈佛教授的研究方向,表达自己和他们研究的相关度。

  第四段,我希望在哈佛学到的东西,以及学完后,我希望可以达到的一些目标。而这些目标都需要在哈佛学习以后才能实现。我非常兴奋可以有机会和这些老师合作,也很期待自己将要在哈佛学到的知识。不光如此,我的背景和经历,也将为整个哈佛群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文终。没有一句废话,按时间顺序,把所有跟教育相关的经历说了一遍,结合了哈佛教授的研究方向,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反思,以及自己的“进化史”。期待!激动!完。。。

  “插播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开始“怀疑人生”

  3月4号,距离我生日6天的下午六点多,我一个人在家,收到了哈佛的邮件,当时打开邮件,发现自己被录取了,一点不夸张的说,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觉得我要疯了!因为家里室友也不在,爸爸妈妈姥爷在国内也都没起来呢,所以我也没敢打电话给他们。于是乎,就出现了我要被自己憋死了的场景。给各种亲近的朋友留言,管他们看得见看不见,反正我要告诉他们!!!我老孙考上哈佛了!啊哈哈哈哈。。。直到第二天起床,我还是觉得哈佛是不是发错邮件了?特别担心再给我发一次,说发错人了!哈哈。然后迅猛的点了接受offer这个选项,我得先把这个坑占上!哈哈哈,一副没出息的样子。我跟我妈妈无数次说,是真的吗?我妈说,你肯定有你的闪光点,所以人家才要你的。想了想,也许我有自己吸引哈佛的地方,但虽然都是猜测,不管怎么样,现在事实证明,哈佛并不是“逗我玩”呢!哈哈

  搞笑的是,我大学的好朋友跟我说:以前我觉得哈佛挺NB的, 但是自打你跟我说你考进去了,我觉得也就那样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的哈佛录取通知邮件

  如果觉得我的经历没有说服力,那么我再用官方数据颠覆一下大家

  我之前一直在说,成绩不那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烂,很多时候大家会问我,什么是哈佛最看重的,我想说,只要他要的材料,都看重,不然他为什么还要要呢?最后拼的还是综合实力,你一点不好,可以用其他点来弥补,所以你问我哪个最重要?此题,无解,哈哈。

  因为没有找到研究生的官方数据,所以我用了The Harvard Crimson今年针对本科生的统计数据(70%的新生参与了统计)。

  

  就GPA和SAT成绩来说,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都是GPA趋近4.0,SAT趋近2400,可以看出来,好多都满分。但是你也会看到很多人GPA在3.7到4.0之间,有的GPA没有那么高,有的SAT没有那么高,所以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你说成绩重要吗?固然重要,但他是最看重的吗?那要相对于你其他能力一起参考,而不是只拿一个分数来卡人。

  

  哈佛的学生难道就都很完美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数据显示16.5%的学生曾经在作业和问题解答中作弊。8.1%的人在考试中作弊过,8.6%的人在论文写作中作弊过。所以大家印象中非常完美的学霸,也有不光彩的时候。大家也都是正常人类,也都会犯年少时的错误。

  

  在高中,这些学生都是学霸吗?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被录取学生在高中平均每周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从下图可以看出,28%左右每周学习不超过10小时,27%在11到19小时,25%在20-29小时,而在往上,人数比例越来越少,总计不超过20%。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并没有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全都用来学习。

  

  问卷中还涉及到了一点,就是学生的压力来源。82%的学生认为他们压力来自于对自身的高要求,高期待(my own expectation),7.3%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父母,5.8%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压力。而只有3%的人认为压力来自老师和同龄人。(压力来自于哪里这个话题,我在下面会更着重的讲到,因为这也是哈佛挑学生很重要的一个考量)。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不为别人而学,而是为了自己而学,而去奋斗,不辜负自己对自己的期许。

  

  高中课外活动,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成绩并不是重点的一个原因。从下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被录取的学生,超过70%在高中参与了社区服务,60%参加了体育运动,将近40%参与了学生会和学生组织,38%参与了音乐俱乐部和乐队。所以,进了哈佛的人,并不是只读书的人,而是那些全面发展的人。试问一个只会读书,只有成绩好,但什么都没有干过的人,毕业后,走入社会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哈佛看的更多的是经历,阅历,而不是你这门课考了多少分。

  

  在这届学生中,超过60%的人在高三高四的时候第一次发生性行为,20%在高一高二,15%在高中毕业后那个暑假。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些小孩都算是叛逆少年加杀马特吧???哈哈哈哈

  

  60%在入学前喝过酒,(美国管的很严,不到21根本买不到酒),所以就引出了下一点,20%的学生也曾经用假身份证去买酒喝,这也是违法。当然很多人也让大一些的朋友去买。

  

  

  毒品方面,24.3%的人抽过大麻(当然大麻在今年11月在麻州也合法了,但在这之前,他们也算违法了)。

  

  在硬毒品(致毒瘾毒品)方面,5%的人抽过迷幻大蘑菇(哈哈,我自己取的名字,反正就是一种蘑菇,抽了也能high),你要想到,2037个人的5%,也有100多个呢!2%吃过摇头丸,1%吸食过冰毒。此时此刻,我对这些学生油然起敬!!!!试想一下,这些同学,在吹牛的时候,一定是这样的:LZ吸过冰毒,吃过摇头丸,现在在哈佛读本科!哈哈哈哈哈,一定很霸气。

  

  看了这些数据,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触,反正我是觉得,那种神话哈佛,没什么根据。不得不说,这些考进哈佛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是,每一个人也都是万千世界中平凡的一员,没有所谓的完美,以及很多妖魔化的描述!这一届教育学院的中国学生,每一个都出身平凡,家里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

  因为MCC项目,哈佛认为学会做人和关爱,比成绩更重要

  

  停止课外活动特权

  昨天刚刚看到我们教育学院,我的专业项目主任 Rick Weissbourd(他也是我们专业的教授)的一篇文章,关于课外活动的,我想这篇文章应该很有针对性的阐述和批判了很多申请大学的学生对课外活动经历的误区。所以决定在这里分享一下。有兴趣阅读全文的,可以在这里参阅: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6/12/ending-extracurricular-privilege/511307/

  Rick一直以来在做的项目叫“making care common”(MCC,让关爱更普及),这也是哈佛教育学院很著名的一个项目。意在改变社会媒体信息,学校制度,从而提升年轻人,儿童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更简单的说,这个项目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变成更好的社会公民,更健全的人!有兴趣了解更多信息和研究的,链接如下:http://mcc.gse.harvard.edu/

  

  他的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问10000个初中和高中生,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成就?开心?还是关爱他人。

  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孩子认为,成就或者开心是最最最重要的,然后只有20%的学生认为关爱他人是最总要的。在试验中,很多孩子还表示,他们认为他们的同伴也是把成就和开心看的最重。当这些孩子被问及,你是否同意以下这段话时,“我取得很好的分数,比我照顾,关爱其他人,更会令我父母为我感到骄傲。”,75%的学生表示同意。

  在这样一个社会状态和思想传递中,30%的中学生因为“弱肉强食”被霸凌,超过50%的7到12年纪女生表示她们在2010-2011年被性骚扰过。超过50%的高中生承认自己作弊过。57%的高中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会不择手段的去赢,即便是作弊。”

  

  然而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当实验者问这些孩子的父母,你们认为这三点对你们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

  

  96%的父母认为他们想要懂得关爱的孩子,他们说自己的孩子道德特性“非常重要”。但是,当孩子知道了这个结果以后,81%的孩子认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并没有这么教育他们,或者这并不是他们对父母对他们要求的理解。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很难不谈竞争,不谈成功,然后与此同时,带给孩子的社会信息就是“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这种生存状态,霸凌就是这种信息所产生的衍生物。而作为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一份子,很多人,或多或少,缺了点人情味儿~那种对他人的体谅,理解和关爱。

  为什么我要说这些,拿这个实验做例子,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Rick一直在用这个MCC项目促使很多大学校长改变学生录取准则,程序等等,以此降低对“成就”的强调。他希望能给更多人带来一个信息,那就是

  简简单单做一个“great person”(很棒的人)就可以帮助你进一个好学校。而事实证明,很多学校开始采用这个准则: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这些学校都相应改变了自己的申请条件和审核标准,以此更多的考虑那些关爱他人的学生。

  哈佛招生官说:

“We give students a lot of credit who work after school. They go home and start homework at 8 or 9 at night.”(我给那些在学校放学后工作的学生在申请时更多“加分”,他们回到家,8,9点才开始写作业。)

  在Rick的文章中,他提到,很多高中生去做志愿者,但在我看来,这些社会服务并不总是伴随着纯粹想要帮助他人的意图。很多有钱的孩子,开始“社区服务奥林匹克”(竞争),跑到另一个国家,一周帮人家建个房子,然后就回来注册5,6个学生社团,当主管。“我在这想说的是,你并不会因为去了伯利兹城(拉丁美洲一个国家)就占什么申请优势!”他说,“你干这个,跟在本地的一个卖汤的厨房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在我们看了,都是一样的。”

  原文:

  

  Rick还提到,很多高中生去做临时保姆(babysitting)或者快餐店服务员,这些工作,赚的钱,对他们的家庭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工作,听上去没有那些小提琴音乐会,机器人夏令营听上去印象深刻。但在他看了,这些工作,都是一样的。活动部分贵贱,重在你做了没有。

  我这里引用的都是哈佛教育学院项目主任的原话,所以这也是大部分哈佛教授所看重的点,结合我之前所说的,活动,工作,推荐信不在乎牛不牛,而是你又没有去做,或者你做了以后,有什么感触和学到了什么。与其去找什么大牛教育培训机构实习三个月,不如踏踏实实去一个小学支教一年。在哈佛,你要和别人比经历,比资源,那可能真的永远也比不上那些美国人,但是有一点,是我们能做到的,那就是坚持和恒心!

  最后的最后,想和所以对自己有追求的人说两句: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分享,也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崇拜。

  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大家,上哈佛不见得就是学霸,我是一个“经历霸”,哈哈。我家庭背景平凡,初中高中一路非重点,国内二本本科(非211,非985),没有获得过任何国家、国际奖项,成绩也平平,托福GRE分数都很一般。但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自己的经历,坚持,勤思考,多行动,最终走进自己心仪的学校。

  哈佛里我每一个同学,在我看来,都再平凡不过,但在平凡中,我们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

  当很多人,总是在说自己想这个,想那个,但从来没有去坚持做过的时候,

  我们,不因为理想,而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实现了今天的理想。如果你也可以坚持,那相信,不远的将来,你也能实现理想。

  经常看我微博的朋友会知道我经常熬夜,不是因为拖沓,而是因为今天自己所规定的任务没有完成,就不可能睡觉。写下这篇文章,已经是波士顿凌晨2点钟,但是因为自己的原则,所以必须回答大家的问题,也不辜负你们的支持。

  沈浩说:

  建议大家趁早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中英文开始皆可。学习语言没有捷径,培训机构讲授的技巧只能短期应付考试,真正熟练掌握一门语言靠的是日积月累和周而复始。想要成为学霸总是付出很多的代价。

  这一点是家长们最能理解、也普遍认知度最高的,我想我在此不必赘述。在此只有两点要强调,相对于听说能力,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够提前做好读写能力的准备。大部分的孩子在纯英语授课环境中,听说能力都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进步,但是读写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良好阅读习惯的输入,才能有写作能力提高的输出。而我所指的写作能力,指的是真正高水准的学术写作,不是培训机构教你背几个模板、换几个近义词就能够解决的。

  学生掌握用英语来简洁有效的表达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写作规划旨在激发孩子写作兴趣,在逐步提高孩子英语写作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未来职场竞争力。有些家长和学生询问我们,平常在学校里英语成绩是中上水平,还需要特别加强英语写作吗?教育的经验证明,提早并有系统地学好英语写作,有利于:

  1)提高TOEFL、SAT、GMAT和GRE的写作成绩;

  2)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提高人际关系的沟通与表达说服能力;

  4)对国际学校的学生,还能有效促进和提高其他科目的成绩,如历史、经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尊重学生才能提高成绩
工科背景、无亮眼成绩,过往经历来凑!我拿到了2所法国Top10高商录取!
史上最牛班”全班英语高考成绩平均140分
考上哈佛才知道,厉害的学霸不只拼努力
解密美国名校“优秀”的标准
看长春女孩如何被哈佛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