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最值得关注的光伏公司之一

最近咱们讲了不少光伏行业的公司,其中对2022年光伏行业的争论还不少,有2点是争议最大的。

01
2022年光伏行业的2大争论

第一,光伏行业会不会开始产能过剩,进入全面内卷?

关于这个问题,各种争议,各种论据都有,但从行业的扩产情况,包括行业人士自己的观点,乃至行业调研的情况来看,2022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是确定性事件。当然了,各个环节的过剩情况有所不同,甚至还会有结构性紧张的环节。

第二,下一代电池技术之争。

由于P型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基本上达到了理论极限了,市场都在寻找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目前业界的主流观点是:下一代电池的种子选手是TOPCon电池和异质结HJT电池技术。

TOPCon和HJT,究竟谁更更有机会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也是争论的很凶的,不过今年市场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HJT在光电转化效率以及制造流程方面都要更优,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的可能性是更大一些。

而TOPCon光伏电池技术,由于可以基于现在的P型电池产线改造生产,投入成本要明显低于HJT电池,所以大概率在未来几年内它会是过渡产品,当然了,这个过程中,HJT也会存在,只是TOPCon电池占的比例更大一些而已,后面才慢慢的转向HJT 。

当然了,也有人说HJT也是一个过渡产品,这个也是对的,光伏行业的技术升级换代是非常快的,只要光电转化效率还有提升空间,就永远会有下一代产品。

也就是说,按目前市场的预期来看:2022年很可能会是TOPCon光伏电池之年!

假设2022年,真的是TOPCon光伏电池元年,有哪些公司会明显受益于这个过程呢?寻找出这样的公司,那么2022年,也许它就将是光伏行业里最靓的仔,最有可能创造惊喜的公司。

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肯定会有很多公司受益,但咱们今天要讲的公司,就是最受益的公司之一,它就是中来股份。

02
全球背板龙头

应该说中来股份的创业故事也是挺励志的,2008年,公司创始人林建伟靠做光伏背板起家,经过近10年的努力,2017年就做到了全球出货量第一,市占率近1/3 。

此前咱们在晶澳科技里也讲过专业化和一体化的问题,比隆基成功的还早,妥妥的行业活化石,关键还越活越好 ,光伏行业是比较适合一体化发展的, 主要是行业的技术门槛没有很高,企业为了自己的供应链安全,以及打破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很多都会选择一体化发展,或者至少向上下游的一两个环节进行拓展。

中来股份也同样选择了这条路,主要是背板相比光伏行业其他环节的技术壁垒更低,在行业里基本没有啥话语权,就是一个苦逼的生意,为了谋求转型,中来在成为全球背板龙头后开始向光伏电池领域延伸。

恰逢那几年,P型电池光电转化效率逐步达到极限,行业都在寻找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中来选择了押注TOPCon电池技术。

应该说这个选择是很难的,如果说继续做光伏背板的生意,是一条相对轻松,但上限也比较低的路径,那么选择押注TOPCon电池路线就是一条艰难,但回报可能也会大得多的路径。

本来光伏背板的生意就没有很赚钱,前几年TOPCon电池的投资也是非常大的,不像现在成本都逐步逼近PERC电池了,所以开始往光伏电池业务拓展的时候,现金流业务一下子变得压力巨大。

营收后面几年虽然创了新高,但是净利润却一直低迷,虽然18年有行业的原因,但行业其他公司,都已经利润创新高了,它却依然在泥潭里,可以看出来,在新业务上,它遭遇的压力是很大的。

好在付出还是有回报的,现在中来股份在TOPCon电池领域处于领跑的位置。

03
TOPCon电池先锋

中来股份18年开始研发TOPCon电池,也是国内第一家量产TOPCon电池的企业。

而且据公司答投资者提问的回复:公司基于TOPCon2.0技术开发的182mm大尺寸TOPCon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达到了25.4%,是目前行业内大尺寸TOPCon电池取得的最高实验室转换效率,而且这个数据是经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第三方检测认证的。

TOPCon电池和HJT电池技术目前最大的问题都是生产成本和量产良率的问题,其中TOPCon电池量产中最大的挑战是沉积多晶硅层,而中来股份则研发出了POPAID技术,使得良率达到97%。

另外,TOPCon电池被公认吐槽的一个点是生产工艺繁琐,步骤高达12到14个,而中来的TOPCon2.0工艺将步骤减少到9步,正在研发的TOPCon 3.0工艺流程更是控制在7步以内。生产流程越短,成本就越低,效率和良率也就越高。

凭借着在TOPCon电池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中来在TOPCon商业化上也开始快马加鞭,不论是和中电投工程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军TOPCon技术生态平台上的户用分布式、地面电站、水面电站等市场。

还是在在山西签订56亿元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投资协议,抑或是与华为联合打造整县分布式光伏全场景解决方案等,都可以看出公司迫不及待想在光伏电池领域实现逆袭的愿望。

目前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光伏厂商要进入TOPCon电池领域,但已经大规模建设的只有2家,一个是中来,另一个是隆基。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中来还不错吧,尤其如果今年TOPCon真的成为光伏电池技术的主流的话,它肯定会被市场追逐。

可惜的是,就像生活中,有优等生,他们每一科都表现很优秀,综合起来就是非常厉害,也有偏科很严重的学生,某一科比较领先,甚至非常厉害,但整体下来,却怎么都不算优秀,而且可能课堂纪律也不会很好。

隆基就属于行业的优等生,而中来则属于偏科严重的学生,而且小动作还不少。

04
不让人省心的中来

给投资者最直接的糟糕感受就是创始人林建伟似乎一直想要卖掉自己的公司,比如去年6月份,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将所持中来18.87%股权转让给贵州省国资委旗下的乌江能源,同时还将部分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乌江能源。

8月份又传来消息,终止了与乌江能源的股权转让协议,而是准备将1.45亿股,占总股本18.67%,分两次协议转让给杭锅股份,同时将19.09%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杭锅股份,杭锅股份合计控制中来股份28.67%表决权。

等到10月份,再次传来新消息,终止了和杭锅的股权转让协议,但转让股权的决心没有变,这次是将公司总股本的5.7% 转让给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11月份出来消息,股权转让最终成功了。

不管林建伟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对于投资者的直观感受来说就是:林建伟迫不及待想要尽快套现,中来的股权不像是宝贝,反而像是烫手山芋。

但股权转让这个其实一定要做个合理解释,也是可以有的,比如林建伟想引入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一定将中来的TOPCon光伏电池业务做大,毕竟现在处于行业的爆发期前夕,但这个业务的投入却不小,以公司自己的实力很难迅速抓住行业发展机会,引入合作伙伴是最快的路径。

但去年1月份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的时候,却对外宣称:公司购买的私募基金产品在报告期内因为踩雷了济民制药而巨亏,对中来的利润影响为-1.68亿元。

相信只要是个老股民都知道济民制药就是个庄股,作为一个私募公司却会踩雷,那只能说明大概率这个私募是参与了济民的坐庄过程了,而中来却买了这样的私募产品,也不知道该如何平价它。

另外,公司宣称的,经过公证的实验室TOPCon转化效率高达25.4%,但是在山西华阳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上的量产平均转化率却只有21%,而隆基的类似项目转化效率却超过23.9%,这是让人有点担心公司的实际量产效率是不是真的有优势。

综合来说,中来是一个性格非常分明的公司,一方面公司足够有危机感,也敢于搏命押注新技术,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但另一方面,公司也确实有很多让人不放心的地方,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它的上限。

好在,公司现在也就不到200亿市值,只要能抓住TOPCon这个大机会,那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是足够大的。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拿下252亿光伏EPC大单的中来股份,离“春天”还有多远?
均达股份
【独角兽智库】长价值系列报告之光伏一体化龙头隆基股份
光伏电池变局  200825
今天说说通威股份——产能全球第一,硅料电池双龙头
爱旭股份:下一代电池押注ABC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