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发基金超级重仓,业绩爆表的超级产业赋能平台,却争议极大
点击上方『价值事务所』可关注并“星标”本号。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227原创文章”

在昨天的文章中,《价值事务所》对国联股份进行了简单介绍,不得不说,看点十足。说真的,所长看到国联的一瞬间,马上就get到他的点了,归根结底,他就是一个To B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而且是深入产业链内的互联网平台,或者用《价值事务所max》之前一篇文章“新物种:产业赋能型平台”的说法,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产业赋能性平台。(文章末尾有重要提示,请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

详细的逻辑大家可以细看一下文章,简单说就是,在传统的互联网平台中,平台的存在也就是为双方提供直接交换信息、商品或服务的场所,比如美团聚拢商家和客户、淘宝聚拢买家和卖家、滴滴聚拢司机和乘客……

这样的平台由于规模效应起来得很快,但他们没有牢固的用户基础,垮下去其实同样快,因为用户的迁移成本为零,只要有新的更好用的平台出现,用户抛弃你就是分分钟的事。

典型如贝壳取代58同城,滴滴遭遇下架,用户立马跑去高德、美团,美团推出酒店、机票服务,携程、去哪儿立马就成了昨日黄花……

但平台如果可以深入到产业内部,协助产业链升级,让整个产业效率更高、做得更好,相当于提供了一些“增值”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切换成本,提升自己的平台粘性,让自己地位更稳。同时,如果能提升行业内效率,自己能赚到的钱必然会更多(平台可以从产业节约的成本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收入,只要自己创造的价值大于传统模式,理论上他就可以从创作的新价值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因此,现在的各大互联网平台其实都在往B端深入。比如阿里建犀牛工厂、做菜鸟网络、搞阿里云;京东建供应链帝国、搞京东云、推京东智造;美团协助上游商家改善系统,进行数字化赋能,以便更好地接入美团……

想要别人不抛弃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帮助他变得更好,让他离不开你。

01

价值事务所
国联对产业的贡献

上一篇文章讲到,国联一开始是做国联资源网的,这个资源网就相当于前文提到的传统互联网平台,或者我们称之为1.0,仅仅是一个聚拢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信息分发平台。

而后各大多多电商的出现,才算让国联真正深入到了产业内部,解决了产业内的很多问题,因此,国联才得到了惊人的业绩回报。

如果我们仔细看国联的多多平台,不论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涂多多(涂料化工产业)、卫多多(卫品产业)、玻多多(玻璃产业),还是刚做没多久的肥多多(化肥产业)、纸多多(造纸产业)、粮油多多(油脂产业、饲料产业、农药产业),以及近期才开始涉足的医械多多、沙多多、芯多多,这些细分行业其实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总结一下分三点:

其一是,下游客户十分分散。这点很好理解,要是下游客户体量大且行业格局是头部集中的话,客户就可以直接和供应商对接,根本不需要多多。正是因为客户分散、体量小,所以单次购买的数量才小、议价能力才弱,面对行情变动大的时候(比如资源紧张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很有可能拿不到货,毕竟上游供应商一般都优先保证大客户。

其二是,行业内有很多经销商,会层层加价。正是因为行业里有诸多分销商,相当于上下游价差极大,多多直接聚合上下游会节约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节约的成本越多,他自然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三是,上游供应商集中。毕竟上游供应商集中,多多集中了下游资源才好和他们谈供应价格,而且多多也毕竟好照顾,假设上游也很分散,多多根本就忙不过来。

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的细分行业,多多才会进入,然后开启他自创的京东+拼多多模式。

其实从上文的分析也不难看出,多多在行业内之所以能活得这么“滋润”,主要是他帮助行业解决了很多问题。一方面缩短了行业里的层层链路,提高了整体效率,为客户节约了很多钱;另一方面也是最核心的,他其实起到了帮助上下游企业稳定供给和需求的作用,这点在行业价格波动大的时候最是难能可贵

02

价值事务所
多多业绩爆表

由于多多平台真真切切能为产业创造价值,再加上多多还有国联资源网给倒流,因此,国联旗下的各个多多基本一推出来,就有不错的表现,而后表现越来越恐怖。

我们看下图,国联资源网本身流量就很高,至今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有国联资源网这个工业产业门户网站在,多多其实节约了很多营销费用,而且由于国联资源网在行业内的“权威地位”,客户(不论上下游)对多多平台天然是有一份信任在的。多多电商的用户数及平均销售收入,近几年都涨得相当快,之所以2019-2020客单收入有所回落,主要是因为那两年陆续推出了新的多多平台,拉低了收入,也就这两年,之后客单便新高了。

量价齐升的互联网平台,业绩增长就是指数级的,在真实数据披露前,压根无法预测到相应企业的业绩表现。

2016-2021年,短短六年时间,公司营收规模从9.1亿增长至372.3亿,翻了41倍,归母净利润由0.24亿元成长至5.78亿翻了24倍。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2022年营收、利润翻倍左右的增长也是很稳的,根据公司近期的电话会交流,2023全年的增长也无需操心。

嗯,看市场上券商给国联的业绩预测,都是一个比一个预测高。毕竟旗下个多多的渗透率都还非常低,公司还在孵化新的多多,按照公司过往的情况,基本孵化一个成功一个,至今还没有失败案例。

那么,限制公司中短期增长的制约条件是什么呢?答案是资金以及资金利用效率

由于多多是自营的拼多多模式,在收集了下游的订单需求后,公司对上游先进行预付,虽然合作得好的供应商一般会给予一定账期优惠,但总体还是要先付款。由于下游客户太零散了,不可能在给上游付款当天立马收到几十家上百家客户所有的打款,这期间就有公司的资金占用问题,大约有1-7天。

而订单整体完成,即从上游发货到下游收到货,需要7-30天的时间。

因此,公司的平台规模越大,需要的资金数量就越大,当然这涉及资金的运转效率,如果可以提升同样资金周转次数(即运营速度),那么同样的资金就能支撑起更大的营收规模。

那么,公司近几年效率情况如何呢?

公司需要垫付的资金相当于营运资金,这个营运资金=应收+预付+存货-应付 -预收

营运资金周转次数相当于营收/营运资金,周转次数越高,自然说明公司效率越高,至于杠杆率,相当于就是营运资金周转次数的倒数,那就是越低越好。

由上图可知,公司的整体效率是在不断提高的,同样的营运资金周转次数越来越高。

这也是公司内部会长出国联云的原因。想想看,公司要提高所有订单的运转效率,自然也要想办法提升上下游伙伴的效率,那么帮助上下游伙伴进行数字化升级就是必然的事情。

比如公司搞的智云平台,相当于帮助客户做一个更优的运输路径设计,那么就提高了自己的存货周转效率,帮助客户升级成数字工厂甚至完成质检,上游客户的货就可以更快地被下游确认,下游也不需要进行二次质检确认货有无问题,从而提升订单交付效率……

至于资金嘛,从现在来看,他的账上是不缺钱的,而且不出意外,2023年国联会发GDR再募一笔钱。

因此,中短期,国联的成长是看不到天花板的,能做的事情很多,主要就是要做得踏实、做得好。

03

价值事务所
最后

国联在产业内的地位是不是越来越强,我们看应付款和预付款的比例这个数据也能看得出来。毕竟产业链中上游是集中的,下游是分散的,理论上讲上游话语权更大,如果公司可以在上游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就证明在产业链里越来越重要。

我们看下图,预付款就是公司需要先打款给上游的金额,应付款就是上游允许的给公司的一定账期。一开始2017、2018以及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公司应付款都很少,预付款很高,说明那时候上游不给他账期,先款后货;后来,两者基本持平甚至出现应付略高的状况,到了2022年,应付彻底高于预付,这充分说明公司对上游的话语权越来越强,能拖上游的款越来越多

最后附上市场对国联股份2023-2024年的一致盈利预期:18.73亿、30.41亿。

国联股份过往文章合集:国联股份 

最后,做个重点提示:研究国联股份的时候,所长注意到网上关于它造假的质疑非常多。由于缺乏足够和直接的证据,我们无法对此作出评论。研究国联主要是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机会,仅为商业观察所用,并非投资推荐,请大家自行辨别风险!

对了,国联股份一直是某发基金公司旗下的多个基金产品轮流重仓,如果说真像网上质疑的造假,也就意味着中国规模排名第二的基金公司,竟然坐庄一个造假公司,那所长就实在无法想象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了!

只是基于商业层面的逻辑,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空间是足够广阔的,国联的模式也是行得通的,总之,内容仅供商业模式的分析学习,绝非投资推荐,请大家知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年20倍,成长性甚至不输宁德时代,国联股份,为什么如此厉害?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的进化之路
国联股份的业绩增长究竟怎么来的? #国联股份# $国联股份(SH603613)$ @国联股份 小作文...
国联股份很烦恼:业绩持续高增,股价为何「脚踝斩」?
国联股份,可以建仓吗?
万字长文梳理彭志强最完整产业互联网观点:产业互联网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产业互联网项目有投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