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家是企业最基本的基本面

市场持续下跌时,总有人会怀疑持股基本面和成长性出了问题。今天再次证明,优质股的自愈能力是很强的,市场一回暖,就迅速脱离底部,什么事儿都没有。不是逆向思维有多重要,而是对持股应该有全面深入的认知,这样才不会被短期因素干扰。

制药不如器械,设备不如耗材,数星星不如数月亮,在每个领域只能选最强者,不要在平庸上浪费时间,消费医药,最适合长线持有。

祝大家国庆中秋快乐,咱们节后见。

节后将推出对眼科、骨科解读的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201063日,科伦药业在深交所上市,5个月后市值突破300亿,而恒瑞医药也才350亿,两者最小差距一度不到15亿。

这一年,意味深远,刘革新在地图西北角画了一个圈,做了一个史诗级决定,同时孙飘扬也做了一个决定,平淡无奇。从此,树林里分出两条路,科伦和恒瑞的距离渐行渐远……

价值投资可能过于看重财务分析,而忽略了活生生的企业家。财务分析建立于标准的、基本的模型上,然而,这些数据对理解优秀企业是不够的,对识别垃圾企业是没用的。基本竞争模型只适用于有色、煤炭、钢铁这类周期股,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基本相同,并且相互之间是完全可以替代的。在财务报表中,没有考虑一切非标的、弹性的因素,谁处在管理层位置上,谁做出经济决策,并没有区别。

财报过于微观,是一个又一个点,需要放在时间轴中才能勾勒出企业家的轨迹,完成画像。

201012月,刘革新投子伊犁河谷,川宁抗生素项目成为中国医药史上最大单笔投资,占地1219亩,志在掌握抗生素的全球话语权。科伦背负百亿投入,走上了气喘吁吁的重资产之路。

这一年,孙飘扬把原有的研究所一分为二:一个从事创新药物研发,另一个从事仿制药开发。如今,当大多数药企正在承受集采之痛时,是否有想起当时在做什么?

2016年上半年,川宁环保投入已超过17亿元,而恒瑞PD-1获得临床批件。

企业家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不用多言,在中国背景下还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创一代执掌,更多依靠个人能力,治理文化和制度还没走上前台。二是人治传统。这些都是绕不开的。

企业家作为基本面可以简化为两个维度。请记住投资者的基本动作是识别,你不需要学很多懂很多,企业家不需要你立传,企业也不需要你经营,你只需要识别。

一是对金钱的态度。如果一家企业总是差钱,以各种崇高的名义融资,总是问你要钱,那就要警惕了。科伦融资,应出于公心,但已不能接受。至于怀抱私心,以各种方式炒作、撒谎、套现的公司,连看都不要多看一眼。做大事的人,顺带把钱挣了,不会给你这些困扰。恒瑞医药上市之后没有再向市场要过一分钱,恒瑞以219个理财产品、214.5亿元暂列2019年购买理财产品最多的上市公司榜首,都是生产利润,跟圈钱的庸脂俗粉不一样。生物医药对现金流要求极高,以应对生产、研发、收购、政策的不时之需。

二是对未来的态度,前瞻性,洞察力,技术和创新的布局,备用赛道的选择和切换,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平衡。在某种意义上,你买入一家公司,也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这家公司的老板了。

生物医药公司非常难以理解,但是老板相对容易理解。生物医药企业管线披露并不透明,所谓未来现金流折现估值(DCF)是不实际的。以市场有效性来看,头部公司掌舵人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筛选和考验,眼光和能力超强。如果你相信市场长期选择的相对合理性,就可以选择相信他们。

1997年,蔡东晨担任国企石药集团一把手,2007年,联想控股8.7亿元从石家庄国资委收购了石药集团100%的股权,几经变化,2015年,蔡东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2018年,受熊市和集采冲击,石药股价从26元一路跌破10元,127-31日,蔡东晨增持石药集团股票1300万股,共约1.5亿港币,平均成本约为11.5港币/股。石药商业转化率非常高,但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较低,饱受诟病,从2017年开始发力,连续两年保持100%增长,从4亿增加到16亿,今年石药真的下批文雨了。总之,蔡东晨是极为强悍的人物。

作为反面教材,老白曾经是海正药业最大的基本面,高起点高投入,白欢喜白忙活,往事如烟,至今迷雾未散。

中国生物制药管理层呈现复杂性。一方面主体企业正大天晴总裁王善春年仅51岁,非常专业和有远见,另一方面,谢氏家族不是医药方面的专家,创新药布局稍慢,PD-1被迫借道康方生物,可能与此有关。家族管理兼具随意性和稳定性两面,201618日,中国生物制药股价放量大跌20.06%,起因是50亿元入股中国信达,两年后,又高价收购北京泰德,被指利益输送,至今仍在消化138亿商誉。另一方面,谢氏家族商业基因强大,传承已有四代,谢其润、谢承润姐弟不到30岁,都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在父亲谢炳带领下历练经营。中生制药比其他药企,可能会有更平稳的传承。

万科是中国现代企业治理的典范,平稳传承的样本,从王石到郁亮,体现出马拉松式的韧性,你就是万科那个跑步的吧?有天晚上郁亮跑步回家,在电梯里碰到一个老太太这么问他。

大企业在创二代仓促接手后会怎样?新城控股可能是最多人想知道结局的企业。王晓松临危受命,果断切割和收缩,回收现金流,降低杠杆,现在看是非常有远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恒瑞、石药、复星等8家最赚钱药企大比拼
石药集团董事长:2013年是我活得最带劲的一年
蔡东晨: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二甲双胍1.54分/片,全国都给你也不足以养活你!
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机会与挑战
2022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TOP10
近3个月,A股超200起医药并购的背后:药企过冬,各显神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