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觉知与当下

每一件事的发生皆有其缘分,'阴极则阳现,阳极则阴生',宇宙处于阴阳的不断变化与平衡之中。事情本身并无好坏,是人们的主观观念赋予了事情好坏之分,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对自己不利的就是坏,这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从二返一,通过任何事物的体验,看到事物背后的一,掌握了一才能超越阴阳对立。老子称一为德,其他先贤称之为慈悲或爱。新冠成了一个不好的名词,但在道法的视角下,只是一种中性的发生,通过这种发生让人们体验对立分离,回归自身精神修养,从而淬炼出真正拥有一的人。老子说:'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对立就进入了二元,在二元里没有谁是正义的,这是自然法则,而非主观倾向决定。进入对立也就进入了漩涡,在黑白旋转中浮沉。所以在人生的路上,无论外面的人事物怎样都不需要去评判,我们只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当全心投入到自身时、寂静与爱便会显现。

从一出生,我们就不断通过感官去认识世界,即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体验世界。六根都属于前识,从六根中获得的认知属于道的表象。感官体验来自于'觉',即看到、听到、触到、尝到、想到,其实背后都是那个'觉'在起作用,而并非感官在起作用。要从道的表象深入实质,就必须超越六根的限制,回到'觉'本身。但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是重复通过感官向外获取的模式,并且仍在不断加强这一模式。怎么才能回到'觉'本身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身体的觉受,聚焦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上。比如吃饭就只是吃饭:嘴巴咀嚼食物,味蕾品尝食物,不断感受这一点;走路就只是走路:感受双脚与路面的接触;洗衣服就只是洗衣服,感受手指与与衣物的摩擦;诵经就只是诵经,感受口腔与舌头的震动;透过身体的觉受,不断回到当下所做的事情上,发现自己有了杂念,就不断回来。

通过无数次重复训练,慢慢拉开了自己与念头的距离,杂念会越来越少,两个念头相隔的时间逐渐拉长。当几分钟不起一个杂念时,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别人再说什么,自己不再条件反射了;别人做了自己原来不喜欢的事,自己也没情绪了。因为体悟到自己不是念头,而是'觉'。原来自己一直活在头脑的观念概念里,原来自己的情绪都是先有一个概念,外境触及了这一概念,才引起自己的情绪。通过当下所做的事情,觉知自己的心念,不断回到当下。以一念代万念,跳出念念相续的循环,最终把当下所做这一念也放下,心就清静了。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知是基本功,也是深入修心的根基,这关不过是深入不了内心的。正如四只猴子所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心空自在。当你不断把意识从外在拉回内在,修正自小养成的意识外放的惯性,六根就会为心所使用,而不是心被六根所奴役,即心处在一元层面,从而超越了二元对立此时再去看、听、说、想,能感悟到精微层面的变化,心里知道所有的答案,原来看不懂的经典也会在不经意间顿悟。因为心被擦亮,能够在心镜上映射出所有答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努力并持之以恒才是成功的唯一解。

真正的爱自己就是擦亮自己的心,直到一尘不染,真实的世界自然显现。真正的爱地球就是不向外境投射任何对立和评判,帮助世界平稳过渡。当你把心沉静到内在的大海,带着谦卑,万事万物都可以告诉你答案。答案在轻抚面颊的微风中,在绚丽绽放的花朵中,在擦肩而过的行人中,在鸟儿清脆的鸣叫中.....在万事万物中。将意识焦点调频到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告诉你生命的智慧,敬畏自然,敬畏天地,与自然一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以心看心”?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了悟 只要有“是和非”、“对和错”的念头,便会引生是非念头来/落于二元对立的妄境,便失去清净本心#...
心中杂念太多,该如何铲除?
如何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心静如水?
巜老子》的夷希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