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小寒,再忙也要做好三件事,千万别在春节前生病!

本文作者:胡鹏升,主任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继承人。中医诊疗:中医内科、妇科、儿科,湿病、脾胃病、痹证。现任北京华夏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著有《把人体这碗“阴阳汤”端平》等畅销书籍。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太阳运行到黄经285°。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小寒正值“三九”前后,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节气习俗

古时人们将小寒分为三个阶段,每5天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第二阶段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第三阶段雉始鸲[qú]。鸲为鸣叫,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养生重点

一、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护头,2、防燥要内服+外用,3、 防外感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

二、饮食重在温补。多食用豆谷干果、肉类及温热的食物。

三、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强身健体,抗衰老。

小寒养生:起居重“三防”

1、防寒要护头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2、防燥—内服加外用

内服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用

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养生:饮食重温补

冬季为进补之佳令!三九进补,可食用以下三类食物。

1、豆谷干果

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抵御严寒。冬季尤其适合多食用红色及黑色的谷物,如红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时令干果也是滋补佳品,如栗子、红枣等,可单食,也可入菜煮汤时加入,或将各类豆谷、干果混合煮粥。

2、温热食物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养生按5心

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

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健体,抗衰老。

1、头中心,即百会穴

在头的正中间。

2、胸中心:即膻中穴

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腹中心:即气海穴

位于脐下1.5寸。

4、手心:即劳宫穴

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5、脚心:即涌泉穴

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今日推荐:纯手工 九蒸九晒芝麻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小寒,最冷“三九天”要来了,最全的养生攻略,最美的祝福送给您~
节气养生:立冬重在护阳气 暖背、暖足尤重要
春分节气的中医养生之道
今日小暑,上蒸下煮!人人在吃的“三花三叶三豆三果”是啥?
小暑 · 防暑养心,健脾除湿!
冬至养生防病“黄金期”,中医教你藏阳、进补、防疫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