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沪上两大书场"冰火两重天" 雅庐拆迁乡音火热

沪上两大书场"冰火两重天" 雅庐拆迁乡音火热

2011年07月08日08:32东方网庄从周 贡俊祺我要评论(2)
字号:T|T

东方网7月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从鼎盛时期的500多家到现如今市中心仅存的两家大型专业书场,评弹由盛及衰从书场的动荡史中便可知一二。近日,有媒体爆出两大书场之一的雅庐面临拆迁,已有91年历史的沪上最老书场或将就此消失。

记者昨日来到位于顺昌路315号的雅庐书场,下午一点半,演出照旧,听客众多。在雅庐书场,你感受不到任何关于这个城市分分秒秒内的巨大变迁。书场的经理吴继平昨天告诉记者,媒体一下子蜂拥而至报道要拆,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我们至今没有接到过相关通知,更不属于媒体所讲的116号地块。”

而在热闹的南京西路上,乡音书苑的境遇则好得多,一来有上海评弹团撑腰,二来有其他商演的成功运作模式。在这里的评弹显得更为雅致高端。虽然市场运作有方,但上海评弹团的团长秦建国依然认为,“仅靠书场一定输!”待到离别才珍重,吴韵评弹遭遇的尴尬绝对不是个例,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在被讨论,但路在何方,似乎无人知晓。

最老书场演出依旧

位于顺昌路靠近合肥路的雅庐书场是上海现存的最老的专业书场,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内,南京西路上的乡音书苑和雅庐书场可以被并称为沪上两大书场。就在近日,有媒体爆出,拥有众多铁杆戏迷,承载着无数听客美好回忆的书场也将面临拆迁命运。不少老观众闻听此言,恋恋不舍,希望这个消息只是空穴来风。

记者昨日下午亲赴雅庐书场,下午一点半,徐少华的评话《姜子牙与闻太师》正在照常演出。在雅庐百来人的演出场地中,白发苍苍的老人占据了大多数。书场经理吴继平告诉记者,每天一点半到三点半,雅庐书场都会请来评弹艺人登台表演,每个月会有两到三出不同的戏。

据了解,书场的票价一直维持在5元,还送给听客们一杯热茶。吴继平说:“5元其实已经算高价了,在苏州的一些书场,花上2元就可以听一下午。如果要涨个五毛一块的,听客们早闹翻天了。”

在这座已经有91年历史的书场里,大多数听客也都是“化石级”的。昨日,记者从今年82岁的顾老伯处了解到,雅庐书场在他们开始听书的那个年代也只能算是小字辈。“像这么热的天,上海有一家仙乐书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就配备了冷气。而有百年历史的玉茗楼书场更是人多得不得了。”顾老伯有些遗憾地说:“现如今这些书场拆的拆,关的关。一晃,超过百年历史的玉茗楼书场关门也有超过十年的时间了。”

是否拆迁仍无定论

对于即将遭遇拆迁的境遇,书场经理吴继平有些无奈甚至颇有怒意地说:“不知道为什么媒体瞎写,雅庐书场根本不在116号地块,我们至今也没有接到通知说要马上拆迁。”吴继平表示,雅庐目前的演出状况一切正常,7月1日至15日的节目早就安排妥当,8、9月份的演出也已经在计划中。“拆迁?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了,我们先把戏迷安顿好,其他的事情不去理会。”

记者了解到,雅庐书场所在的顺昌路合肥路其实属于115号地块,的确已经被划入拆迁范围。但昨日记者向该地拆迁办询问时,对方也没有具体告知雅庐书场何时会动以及动到哪里去。不过附近的居民早就知道拆迁的事儿,他们告诉记者,一街之隔的116号地块已经有几户人家搬走了,“他们大概是这里最先搬走的。”

驻场演员收入或受影响

雅庐书场昨日上演的是评话《姜子牙与闻太师》,来自上海东方评剧团的徐少华颇受观众欢迎,演出过程中,徐少华凭借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和一些即兴的发挥赢得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记者来到雅庐书场狭小的后台,在只能横放一排椅子的房间里,徐少华一边擦着汗一边换衣服。

1978年便登台演出,一演就是三十三年,徐少华亲眼见证了评弹的由盛及衰。他告诉记者,评弹书场以前的数量超过电影院,当时就连北蔡、花木、周浦这样较为偏僻的地方都有人气极为火爆的专业书场。但从80年代末开始,评弹就走起了下坡路。在他得知雅庐书场有可能遭遇拆迁时倒也不觉得惊讶,“现在像我们这样的演员才剩几个了?观众的年纪也是越来越大,很多老年人来听一场评弹能睡好几遍,不是因为评弹不好听,而是因为实在听不动了。”

今年已经50来岁的徐少华在雅庐的演员中算是年轻的,曾在雅庐书场表演弹词《清末冤案》的季惠君女士已经62岁了,刚从太仓评弹团退休的她难以割舍对评弹艺术的喜爱,毅然选择重新上岗,给观众们带去快乐。据了解,这些演员唱足三小时,也只能拿到两百元左右的报酬,类似于徐少华这样的演员一个月也就3、4千元的收入,如果雅庐关门大吉,他的收入将会受到明显影响。“我不想从什么文化保护去谈,演员也要养家糊口,我热爱评弹这份事业,但也要有这个平台啊!”徐少华颇为诚恳地向记者说道。

乡音书苑衣食无忧?

同样地处中心城区繁华地段,位于南京西路的乡音书苑则显得有些衣食无忧。由于依托了上海市评弹团以及市场运作方面的成功探索,乡音书苑已经逐步成为苏浙沪地区最具知名度的专业书场。而品牌项目“乡音860”也已经从市场上获得了不俗反响。

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音860”首次开辟了夜场天天演。每周三至周日的晚上,“乡音860”剧场推出评弹、滑稽、民乐、相声等不同演出。而传统的评弹演出依然会放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秦建国认为,这样的运作模式已经有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我们在上午开设青年演员的评弹专场,意在公益和推新人,下午的长篇则满足铁杆戏迷,而夜场则是纯粹的商业化操作。”

但乡音书苑如今的热闹背后也有不少难言之痛,首先是它的票价,一台评弹演出定价在25元,晚场则要高至50元,这样的定价策略遭到不少口诛笔伐,甚至是同行的不满。东方评剧团的演员徐少华就很直接了当地说:“25元还能算是亲民价吗?老年人去听长篇是有瘾的,天天花25元,一个星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付出,这已经偏离了评弹的本质了。”对此,秦建国有着自己的苦衷,他告诉记者,乡音书苑如今的场地租赁费、水电煤等开销很大。“剧场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就连电费也是以商业用电的价格来算,剧场的开销占到我们剧团总投入的很大一部分。”据了解,乡音书苑的运营成本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政府全包,除了上海评弹团自身的经费,并没有额外的补助。所以从剧场运作上,秦建国只能自己摸索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书场能否“关一还一”

在上海现存的书场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有经济后盾,俗称公办的书场,大部分也只是临时书场,如上海各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基本上是福利型的,每年有一定的经费拨款,对外售票也只是象征性的;第二类是有部分补贴,如免交房租,无偿供给水电煤及音响设施,缺额部分由经营者通过票款等办法自行解决;第三类是乡、镇、农村供销社转制后由个人承包或个体业者开办的,也有是听书人“下海”自掏腰包所办的书场,目的是让老听客有书听,让老年人有个地方聚聚、聊聊。

而雅庐书场则属于第二类。据悉,雅庐书场所在的区政府一年大概要补贴60、70万元的运营成本,所以仅仅凭借每天300多元的票款收入,想要自负盈亏绝无可能。

秦建国认为,现如今仅仅依靠开办书场来赢利肯定会输得很惨,一定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秦建国说:“那些关掉的美琪书场,大华书场、西藏书场都是曾经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但关了之后,却没有一个能够还出来的。如果可以关一还一,哪怕是换了地方,面积变小了,戏迷们也会很高兴。那么大的上海难道真的留不下几所听书唱书的地方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格里格登”琴声远去 上海百年评弹书场生存堪忧
一个北京人,怎么会中了苏州评弹的“毒”?
别不当回事,也别太当回事
中国评弹网
秦建国 盛小云 评弹《乡音书苑》
(原创)吴侬软语婉转圆润,上海评弹醉心荡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