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自己的医生,“痰湿一去百病消”
userphoto

2023.04.13 福建

关注

自从身体出过几次毛病,经中医诊治好之后,就一直感觉中医很神奇。

自己作为北方人,虽然没有经历过南方的湿气,却因为北方的干燥,一直有困扰许久的咽炎。

嗓子里时常像是堵了些什么,痒痒的,想咳嗽又咳不出来。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毛病,又不知道毛病出在哪?病根因何而生?颇为烦恼。

偶然看到范怨武医生“做自己的中医”系列图书,以通俗易懂,甚至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中医知识,附以简洁明了的插图,把原本晦涩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真实的故事和自身的体验,解释得浅显易懂,即使普通人也能了然于胸。

这本《痰湿一去百病消》主要讲述身体的“湿”。包含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湿”对身体的影响,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对“湿”的接纳以及反应,通“三焦”的重要性等等。

书中还附列针对不同病症的一些药方(当然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人吃五谷杂粮,身处风尘世间,无处不在地受各种“湿”、“热”、“风”等邪气的侵扰。

南方人对梅雨季的“回南天”深有体会。那种湿哒哒、黏腻腻的感觉不但让人不舒服,还很容易受“湿”病的折磨。

这种“湿”是外部的湿。还比如涉水淋雨、水中作业等也一样。外湿伤人,如不及时清除,也会慢慢入侵内脏,继而形成复杂病症。

范医生书中提到“微小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其中的“湿”气,是无处不在的。

他举例郭贞卿的记录,说有家人不知为何总是频繁生病,直到发现这家人夏天习惯紧闭门窗,床下堆满霉湿的杂物。才明白是邋遢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病因。

再比如“热”症,也不是只有暑天才发生的。

范医生的一个女患者,身体燥热,脾气暴躁,还发荨麻疹。而她平时饮食清淡,家人和睦,且在冬季,哪来的火呢?

反复询问得知,这个女患者的办公室有整面的玻璃朝西,午后太阳西晒,室内人多且热形成暑气,她中了“暑邪”。所以身体燥热,爱发脾气。

再有,她的住处风大,出门风便往衣领钻,她遭受“暑邪”的同时又遭受“风邪”,造成表有风热,起了荨麻疹。

所以这个女患者在冬天也会中暑。

范医生谈到“三焦”,认为三焦是六腑的重中之重。“三焦通了,很多病就好了。”

入睡困难、反复口腔溃疡、口苦、口臭、便秘、肚腩越来越大、胆区不适……这些,都是三焦不通。

关于“三焦”,范医生在书中用了很通俗的比喻,做了很长的说明,想了解的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得很明白,这里就不赘述了。

其中有一句“三焦体积有一定的伸缩性,内藏的痰湿有转化为津液的可能”很值得关注。

“就跟人一样,你吃了很多饭菜,吸收了很多能量,你不去用它,你不去运动,这个能量就积攒在三焦成为痰湿,但是它还可以转化为能量。”

女人坐月子不注意的话,会落下一些湿热病症。

坐月子要避免过饱和湿热食物。多余的饮食会给脾胃造成负担。最后转化成痰湿,痰湿久了生热变成湿热。母亲的湿热又会影响到吃奶的孩子。

还有些产妇既有湿热又有虚寒。既怕风怕冷,又时而嫌热冒汗。

范医生在书中也给出了产后病的常见治法。

关于喝酒、结石、发痧、弯风等,在《痰湿一去百病消》一书中,范医生都有详细的叙述和论证。

因为作者身在南方,还谈到了岭南用药以及凉茶,还有湿热感冒的应对及处理。

总之,这是一本颇为实用的中医书籍。如作者所言,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深刻认识痰湿的危害,了解痰湿产生的机理,掌握祛除痰湿的方法。”

“身体没痰湿,自然就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气调和,百病不生
“四大奇穴”调全身,风寒湿火一扫光!!
身体百病多,皆是“痰”作祟!——中医化痰,这里有妙法!
肾囊肿就是一堆降不下的痰,一张方子消除患者6cm肾囊肿后,我发现
中医:三焦若通,百病不攻自破。通三焦最好的穴位就是这个
百病皆因痰,中医把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5种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