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血了!昏了!”透析中内瘘针脱落极度危险,一文教你防范于未然
userphoto

2023.06.12 福建

关注

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针脱落引起出血是血透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是动脉端针管脱落,则空气进入透析管道,引起空气报警,由于动脉端压力大,血流量充足,出血量较多。

如果是静脉端针管发生脱落, 失血量将会以200~250ml/min速度丢失,静脉压力突然降低,机器报警,根据机器敏感度的不同,有的则需几分钟,如果护士未能及时发现,会造成患者急性失血,出血量大会引起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后果十分严重。

因此血透术中做好防范穿刺针脱落的护理, 确保患者的血透安全显得极为重要。 

两例脱针事件回顾和分析

动静脉内瘘非计划性拔管案例

案例1:患者男,爱动(翻转身体或坐起),自体动静脉内瘘,行扣眼穿刺,近期形成假隧道较多,上机穿刺静脉隧道时未找到较为理想隧道,到抽推顺畅予引血上机,上机后血流量250ml/min,静脉压160左右,未出现肿胀或疼痛不适,予以继续观察。30min后静脉压上升至180~200波动,遂停泵予以转动针头180°,静脉压下降至150左右,继续透析,下机前30分钟出现静脉穿刺针退出,及时发现停泵关闭卡子按压止血,目测有5~10ml出血量。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案例2:患者女,爱动(坐起吃东西,抓痒,床头45°抬高),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绳梯穿刺,近期穿刺顺利,穿刺成功后予以“U形”+环形缠绕固定,嘱注意内瘘侧穿刺保护,血流量250ml/min,静脉压100左右。上机2小时后,患者因浑身发痒难耐,遂坐起让家属以湿热毛巾擦拭身体,牵扯造成静脉针脱出,隔壁区责任护士刚好在床旁及时行紧急处理,治疗巾和局部垫单浸湿,出血量约50ml。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两例非计划性拔管的分析

对于第一例非计划性拔管:首先,在给患者行扣眼穿刺的时候,未找到真隧道,未后面的脱针埋下隐患,此为穿刺技巧不熟;其次,由于静脉针未在真隧道内,造成静脉压高,当血泵抽吸动脉血液对静脉端形成间隙式冲击,长时间下来造成静脉针后退;其三,静脉调针并未解决问题,静脉压仅是少许下降;其四,静脉调针后,未更换新3M胶布进行重新粘贴,由于夏日天气炎热出汗,反复使用的胶布粘黏性更低,约束不到位。

另外一点是,责任心不到位,未做到常规1小时或高危患者30分钟一巡视;同时,患者依从性较差,不听嘱咐安稳的躺着。

对于第二例非计划性拔管:首先,巡视不到位,发现患者坐起擦拭身体仅口头警示了一遍,未做二次制止;其次,对于躁动患者是否行穿刺侧约束护理不清晰;其三,由于工作原因在办公室做事,未做到守候和巡视患者的职责;其四,对血透中心探视管理制度宣教不到位,以致患者家属未经允许即进行不安全陪护操作。

另外一点是,责任心不到位,管床不能离开治疗区域做事,更不能分心,未做到常规1小时或高位患者30分钟一巡视;同时,对于患者及家属,未做到良好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对安全隐患意识不到位。


穿刺针脱落的原因分析

■  宣教不到位,未交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透析过程中避免大幅度移动穿刺侧肢体、翻身,以免引起导管牵拉,导致穿刺针脱落

■ 血透术中针眼渗血,由于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而使该处皮肤弹性下降,加之透析过程中脱水,加重了皮下组织松弛,针眼处皮肤极易引起渗血,使固定穿刺针的胶布被血液浸湿失去粘性,引起穿刺针脱落

 患者血管条件差,或操作者操作不当, 进针太少。

 操作者对穿刺针固定方法不妥

 护士工作量较大, 每人负责多台机器,多例患者的治疗。无法做到一对一护理

 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


护理措施

■  心里疏导,护士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不断安慰、鼓励患者,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抵触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

■ 加强宣教,告知透析风险,及透析过程中注意事项,如术前选择好舒适体位,将所需物品放在易取位置,避免翻身和大幅度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引起管路牵拉,穿刺针脱落

 护士要不断提高穿刺技术,确保进针深度大于或等于针长2/3

 穿刺时穿刺针固定牢固,六根胶布固定法, 选择稍宽胶布,其胶布长度分别为9~10cm,宽度为1.2~1.5cm,针翼处两条胶布均匀平行排列于针尖垂直粘贴,另外1根胶布从穿刺针下方向上交叉针管贴于针柄,再次交叉针管,再贴2根胶布于交叉针管上。

对于神智不清,躁动、嗜睡的高危患者重点看护,穿刺侧肢体用约束带固定,穿刺针在原有固定的基础上加敷贴固定

 及时处理针眼处渗血,可用云南白药,或纱布丝,如有胶布浸湿,及时更换

 加强巡视,每15~30min巡视患者一次。由于透析治疗时间较长,大部分透析患者上机透析一段时间进入嗜睡,或深睡眠状态,不由自主移动肢体,从而引起管路牵拉,易导致穿刺针脱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总结 

总之,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患者自费比例不断减少,血透患者将会不断增多, 医务人员只有不断分析和查找穿刺针脱落的原因,改进护理措施,才能防范血透术中穿刺针脱落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透析风险,保证血透患者的治疗安全。

如果临床中不幸出现此类不良事件,应该及时紧急处理,及时止损,避免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要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回输血液、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候的急抢救措施,根据失血量进行治疗。责任护士事后要做好原因分析,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以便于深刻领悟和做好患者护理安全工作。

对于此类事件,唯有做好防范措施,加强宣教(警示教育),勤巡视,制定好应急预案,方可有效控制,或降低不良事件严重性,保证血透患者治疗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及管理
高位内瘘46例穿刺技巧及护理体会
防管道脱落必杀技,手术室值得拥有
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记录
静脉输液留置针护理问答
细说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