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学与信仰交织 | 寺观壁画的前世今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说,宗教艺术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它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寺观壁画便是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形式。


寺观壁画,顾名思义,就是画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庙观里面的宗教壁画,内容一般是佛祖菩萨和道家神仙的画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等,在中国传统壁画里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这以前,中国有过原始宗教,也有过简单的墙壁涂鸦和稍微讲究的祭祀壁画,画风大概是这样子的:


西汉中期的卜千秋壁画墓,画中主角是伏羲女娲、朱雀玄武这些原始宗教神灵。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不仅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大转折。绘画与信仰从此真正结合在一起,纯粹的宗教壁画自成一派。在老百姓普遍都目不识丁的时代,佛像画、经变画和故事画就是佛教教义最有效的传播推广媒介,潜移默化,为人们提供一种艺术图景,去感受那通过美学形式积淀着的历史和人生,得到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安抚。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壁画莫过于敦煌壁画,其规模之巨大、内容之丰富、技艺之精湛,非文字所能形容,被视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宗教壁画艺术奇葩。


敦煌壁画


唐代是中土佛教和佛教壁画的黄金时代。笃信佛教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当政,更使得佛教发展到了最高峰。大唐盛世的佛教壁画规模宏伟、色彩和装饰华丽丽,艺术水平也大大超过往代。



唐代敦煌壁画《药师七佛图》


本来呢,佛教是外来宗教,从印度传入之后,就逐渐被强大的汉文化改造成为一种中国式宗教。同时,唐代佛教壁画也越来越“去印度化”,表现方式更适应本土老百姓的欣赏趣味,调子也从早期的阴暗悲惨切换到欢乐热闹、歌舞升平,画风大变:


从这样子


北魏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印度传入的佛本生经典故事,描绘一位太子牺牲自己的肉身去救一只饥饿的母虎。


变成这样子


唐代敦煌壁画《西方净土变》局部之'反弹琵琶',描绘婀娜多姿的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


可惜的是,唐代和唐代以前纯粹的寺观壁画几乎随着建筑的毁坏而不复存在了。据考,也只有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和西安大雁塔能找到一些遗迹去印证唐代寺观壁画的艺术风貌。


到了宋、辽、金时期,尽管当权者为了稳定人心、巩固统治而极力崇佛仰道,但总体来说,宗教的势力相对唐代有了明显衰落。这时,文人墨画被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壁画的绘制就逐渐变为民间画师的行业,画师沦为“画匠”;许多壁画由于其创作者被称为“俗人”而不能登大雅之堂,被忽视而默默无闻。


山西由于地域多山,交通不便,加上民风古朴,宗教信仰氛围浓厚,寺观壁画创作仍然兴盛。山西全省现存宋、辽、金时期建筑近百座,保存有这个时期的壁画共计924.49平方米,著名的作品有高平市开化寺大雄宝殿内宋代壁画、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底层和灵丘觉山寺塔内辽代壁画、繁峙岩山寺和朔州崇福寺的金代壁画。


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


元代,山西保存下来的寺观壁画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其中的芮城县永乐宫、稷山县青龙寺、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汾阳县五岳庙、高平市万寿宫内的壁画以及现存北京故宫的稷山县兴化寺《七佛图》等都是元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


明代以后,文献典籍当中几乎见不到记载壁画的痕迹,就全国范围来讲,寺观壁画艺术已在走下坡,其工艺水平比起宋、金、元时期也大为逊色。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军阀混战,作为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寺观壁画也随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走向了没落,时至今日已几近消亡的边缘。


然而。。。。。。

有两位艺术家,申古博与刘向红夫妇,为了挽救这种濒临失传的宗教艺术,非常的拼!下次小编将为大家说说这对艺术情侣与寺观壁画之间的故事,敬请期待!现在,先通过《笔尖上的中国?中国石色》专题片的花絮感受一下寺观壁画的魅力和两位艺术家的风采吧!


笔尖上的中国?中国石色 | 艺术家申古博、刘向红在南京定山寺现场创作寺观壁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短视频】去古壁画中旅行2佛祖是如何投胎的?
山西壁画|幅幅精美的壁画带你走进古代世界
你有一笔壁画方能功德圆满
0山西壁画(下)题材种类与分布
壁画解读之「 神佛在人间 」
艺术的宗教与宗教的艺术(讲座文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