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下湿吻,游行,私会诺奖得主:斯坦福人都这么玩!



小探最近心里颇不宁静。就在上一周,斯坦福大学本科生预录取名单出来了(Early Admission), 748位“零零”后即将在2018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农场的学习生活,恭喜这些宝宝们!话说小探当年怎么没申请到个预录取呢?当然小探连后录取、补录取都没有,说多了都是泪……




虽然没有争取到这些名额,但小探却对斯坦福的“奇葩”学生手册了如指掌。


就在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学生、老师、校友的联合努力下,发布了一份“Stanford Undergraduate 101”名单 - 本科生毕业前必做事项101件,据说吃瓜群众拍手叫好。


小探不服气,小编本科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和辅导员也给小探发过个本科事项单好吧!小探还记得那上面的事项有:努力不挂科,选好红宝书,英语过六级,早日加入党组织的怀抱……


今天,不服气的小探要扒一扒斯坦福名单上的一些必做事项,从学习、玩耍、社交的角度带大家去看看斯坦福本科生们都是怎么玩的。



No Zuo No Die 不作就不会死


在斯坦福,学霸数量虽然多,但是并不是人人羡慕的对象。斯坦福虽然是因为理工科而立校,并自嘲为“Nerd Land”(书呆子国度),但是学校一直希望推进一种“玩”的轻松氛围。当然,也可以看做一种“作”的文化传统。


“喷泉跳”(Fountain-hop)



来过斯坦福参观的人都知道校园里喷泉数目可不少。从胡福塔(Hoover Tower)前,到大图书馆前、后门口,再到书店前面,大大小小的喷泉随处可见。那么喷泉除了喷水还有什么别的作用么?让斯坦福小伙伴告诉你吧:还可以跳!


“喷泉跳”在斯坦福并不算是个大事件。想跳就跳——学生们压力一大,随时都可以放纵一下自己。但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却是个很重要的仪式。在开学前两周,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跳下去,就意味着自己终于登上了“贼船”,以后就是学校的一份子了。还有很多本科生会选择在毕业之际再跳一次,希望斯坦福“No Zuo No Die” 的文化伴随自己的一生。


当然,“喷泉跳”的前提条件是水池里得有水。据说加州大旱那几年喷泉们失了业,学生们只能往游泳池里跳了。


月下湿吻 (Get kissed at Full Moon on the Quad)



每年开学后的第一个满月夜,斯坦福都会在学校中心的建筑”Main Quad”举办一场“满月接吻”趴。想亲就亲?你没有听错!很多学生故意在活动前喝得酩酊大醉,去体验月圆夜的湿吻。


这项活动的起源已经不得而知。在1988年,几名学生领袖将其列为一项正式的活动。没想到这项活动竟然成了斯坦福本科生最热爱的活动之一。“又野又疯狂”,一位经历者曾这样跟小探描述。


学校曾一度以“性倾向过于明显”而准备取缔这个活动。从2002年开始,系主任们也就禁止这项活动展开辩论。但是讨论的结果是禁止不会有多少作用,倒不如加强管理。于是,每年的活动上,都可以见到大批协管员,警惕地注视着一群更狂的学生。


小探对于这个湿吻活动曾经跃跃欲试,无奈当时正得了重感冒,就决定不去“祸害”别人了,好遗憾……


做一次实验的“小白鼠”(Volunteer to be a subject in a research study)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0年上映的《死亡实验》这部讲述了一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所做的一个真人实验的电影。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此后,心理系的实验都要经过重重审核。

 

在斯坦福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心理学系十几个美元一小时招收心理实验人员的野广告。学校不但没有禁止这些行为,反而鼓励学生么都去尝试一次,小探也是醉了。


学习不刻苦,不如卖红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乍看一眼这个名单,小编发现斯坦福大学不愧是一所一流大学。学校从来没有对学生的成绩提出任何期待,但是,却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习惯以及以后的人生视野提出了许多要求。


上一节低年级讨论课 (Take a freshman or sophomore seminar)




在斯坦福,本科生会在二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决定自己的专业。所以,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本科生们可以任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只选择自己准备作为主修专业的课程,而对其他专业不闻不问。


素来以跨学科教育出名的斯坦福为了鼓励大家多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又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其中,设置了一些既有趣又扩宽思维的通识教育课程。


在美国,许多私立大学都会开设类似的低年级讨论程。每堂课人数一般会控制在20人以内。授课教授会鼓励每位同学在课堂内畅所欲言。


斯坦福通识课程的范围涵盖了从人文、社科、艺术,到科学、工程等各类学科。小探瞅了一眼今年开设的课程:3D打印,贝多芬,厨房里的化学,美国自驾游,动物的交配繁衍与食物……真可谓是千奇百怪,连小探我都想去听听了!


室外学习(Study ourdoors)



话说加州四季如春(瑟瑟发抖的小探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打下这些文字)。斯坦福地处地中海气候的北加州地区,校园里随处可见在草坪上坐着聊天和躺着看书的学生们。



小探当年就经常跟着教授和同学们跑到室外去讨论各种问题。夏天的时候,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身穿比基尼的妹子懒洋洋地在趴草坪上写作业。


室外学习,不仅可以亲近自然,很多时候可以帮脑袋放个空,更有助于思考。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试一下哈。


学一门新的语言(Learn a New Language)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在英语测试中,一个姑娘被教授问道:“会说三种语言的人在英语中被称为什么?”

姑娘说:“Trilingual”。”

”那会说两种语言的呢?”教授继续问。

“Bilingual”,姑娘答到。

“那只会说一种语言的呢?”教授继续追问。

“叫,叫,叫……老师没这个词啊!”姑娘非常疑惑。

教授顿了顿,说:“American”。


很多美国人第二语言的缺乏就如同他们的护照低拥有率一样。作为一所大学,斯坦福不仅希望学生们去懂得一门语言,更希望他们能够学习语言背后的不同思维方式。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从教育层面加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语言,就是这样一个桥梁。


与之相配套的,在这个本科生必做事情名单上还有“海外交流一个学期”(Study Abroad)这样一个建议。据小探所知道,很多选修了二外、三外的同学都会申请一个海外学习项目交流一个学期。


斯坦福大学和八个国家十余所顶尖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项目。小探曾经在北京大学的斯坦福中心与当年去北京交流的斯坦福本科生做过语伴。但是据说北京的项目暂时被取消。小探好为学中文的斯坦福小伙伴们心急呀!


走出象牙塔,你准备好了吗?


作为一所大学,斯坦福不仅希望学生们能够完成学业,更希望这些社会未来的精英们能够在走出象牙塔前就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


私交一位诺奖得主 (Get to know a Nobel laureate)


斯坦福历史上共有31位诺贝尔奖得主。目前有20位教授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研究的领域包括物理、经济、医学等。


据一位斯坦福校友回忆, 他当年物理课上的老师Douglas Oheroff,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活的人,不顾系里的规章制度,允许他翘掉初级物理课程。此后他和老师一直保持联系。Osheroff教授在多年后参加了这位校友的婚礼,并赠送给这对新婚夫妇了一个多量测用仪。


正是在这些诺奖得主身上所能学到的坚持与创新精神,使得更多的斯坦福学子们投身学术事业,为社会贡献出他们的智慧与能力。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本科生中的一些人在未来也会成为诺奖得主。而他们与曾经的诺奖得主们私交的故事也将会传为佳话。


参加一次静坐或游行示威(Attend a protest, demonstration, rally or sit-in)



“一言不合就去游行”,在美国,尤其是新任政府上台后,变得尤为普遍。在斯坦福,甚至专门有一门课程就是讲游行示威与美国民主的关系的。而这门课的期末作业是让全班同学共同策划并组织一场示威活动。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搞笑?但是,事实上,斯坦福校园里游行、静坐的频率确实很高。只要合情合理,学校一般不会加以阻拦。去年,曾有学生反对校董事会购买石油公司股票,组织了一场静坐示威。几百名本科生搭期帐篷,几日几夜蹲守在校长办公室门口,要求学校撤出股票。虽然最后事情不了了之,但是校董会元气大伤。可见学生们的示威活动确实会促进学校的民主建设。



在美国,言论自由一直被看做公民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而在“自由之风劲吹”的斯坦福校园,言论自由更是被看做至高无上的学生权利。但是最近,学校的某个右翼社团请了一位贬低穆斯林文化的保守分子来演讲。这个举动使得学生们开始思索和讨论言论自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社会责任到底该如何践行?看来,一场游行又不可避免了……


从斯坦福本科生必做事情101件这个名单上,我们可以发现,斯坦福作为一个大学的精神,其实十二与硅谷文化一脉相承的。Work hard, Play harder, 敢于尝试,接纳多元文化,不断扩大社交圈,这些在硅谷科技商场上需要具备的素质,在斯坦福大学已经早早为她的学生们准备好了。所以,不仅仅是地缘因素,历史原因使得斯坦福与硅谷的联系十分紧密,文化上的互通也使得许多斯坦福校友最终成为了硅谷大佬。


学习能力,玩耍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让一个学生去学、学玩、去社交。而是将这个学生看做一个人,帮助他、她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这个世界。


欢迎粉丝们跟小探聊聊,你的本科学校是否也有像斯坦福大学这样一个必做事项清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加一个月(八十五)旧金山 斯坦福大学(下)
美国之旅:美国斯坦福大学外景随拍(木易拍摄)
世界大学排名——4: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RD压轴放榜,录取21名中国学生,再度重女轻男...
求别人,反而让你高尚
他是清华十大学神之一:20门课15门满分,刷新斯坦福大学记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