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氏文化】我的战友叫“大超”(文/郁光雷)
郁氏文化

我的战友叫“大超”

— 文/郁光雷 —

在我两年的军旅生涯中,有一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战友,他姓宗,单名一个“超”字,在新兵连时我们分到了一个班,因为他个子高,排队时就让他站到了队伍的排头,由此得一个大超的名字。大超是我们新兵班年龄最大的,入伍那年21岁了,他在班里深得班长的喜欢,本身是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写点思想汇报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平时在班里干工作很有眼力劲,班长的意思他都能第一时间领会,在大家文化水平都不算高的战友里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我和大超的身高差不很多,在队列里就排在了他后面,我记得每次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我总是第一时间看向他那目视前方而又庄严肃穆的脸。我们班是新兵排的一班,大超又是我们班的排头,所以大超就成了“基准兵”,就是他所站的位置就决定了整个队伍的总体位置,他的站位一发生移动,整个队伍要重新向他看齐,那么整个队伍整体就移动了,所以大超这个“基准兵”在整个队伍里显得尤为关键了。站在他旁边的我总是对他的位置羡慕不已,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下面故事的发生。

我们新兵在打靶之前的第一练习就是瞄靶。这一天我们整个新兵排在修理营的小操场进行瞄靶训练,每个人都挖了一点土,然后在自己面前认真仔细地堆自己的靶台,堆靶台的土不能全用完了,还要留一点装进一支军用绿袜子,放在靶台上用来垫我们“八一”步枪的枪管,这是我们打靶练习的基本准备工作。

大超首当其冲的是第一个靶台,他一边堆着靶台一边向我炫耀:“看见了没有?这全排第一的靶台就是你超哥我的!”说完后还把下巴朝向他的靶台扬了两下,那感觉绝对的是舍我其谁的派头。我本来也很想站排头,但是无奈比大超矮两公分,也就只能屈居第二了,这次大超又用“全排第一靶台”挑衅我,我那个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服气的。正在我气不过有没办法的时候,我们排长过来检查我的靶台,这时我心生一计,赶紧跟排长说:“排长,你看我堆的靶台怎么样?”排长看了一眼,很敷衍的说:“嗯,不错。”我接着说:“排长,大超说他的靶台堆的最好了!'全排第一靶台’非他莫属!”排长一听就来了劲,明知故问:“谁说的?”“大超说的”,我赶紧用手指了一下大超,排长笑着说:“你跟大超换过来,这个我说'非谁莫属’才能'非谁莫属’,别人说了不算!”这时我笑盈盈的看着大超,大超也只能乖乖的和我对调了位置。

我终于得到的第一的位置,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虽然大超在队列里还是第一,但是第一靶台的位置却是花落我家了!每次瞄靶,在调换位置时我总是得意洋洋的看大超一眼,总觉得终于胜过他一次了。在开心之余还是有点小困扰的,因为我们的瞄靶场地旁边就是修理营的猪圈,而且清出来的猪粪就堆在了离第一靶台不远的地方,我在靶台后面瞄靶时总能闻到一股猪粪味,不过能排第一,而其还超过了大超,这点小事也就不算什么了。

我的得意在不久后又被大超打破了。大超在瞄靶快结束的时候,跟我聊天说:“我实在是不愿在这个第一的位置。”我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他接着说:“这个位置离粪堆太近了,这个味道我有点受不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利用了我的嫉妒心理,借排长之手把我和他调换了位置,我和排长都让他摆了一刀!听完他的话我心里顿时有种中计了的感觉,本以为我通过排长之手换到了当第一的位置,没想到到头来是中了他的“声东击西”,看来这个大个子的宗超还是很有“小聪明”的!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和宗超一起分到了我们部队的卫生队。我们卫生队有一栋两层的小楼,还有一个独立的小院,虽然说是小楼,但是房间可不少,东西两边各有八个房间,上下楼有32间房,一楼是门诊和病房,二楼是办公室和宿舍。大超被我们队长相中当了队长文书,我在门诊值班室成为了通讯员,也许是新兵连时建立气的感情,我们两个是卫生队关系最铁的。

就这样我们在卫生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各自的工作,大超的办公室在二楼队长办公室的旁边,我在一楼值班室经常听到楼上传出,“宗超”……“到”……的声音,我就知道是队长又在给大超安排工作了。有时队长不在队里的时候,队长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一响起,紧接着就会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听见大超的声音,“首长,您好!这里是卫生队,请指示!”大超的工作干得是有声有色,深得队长信任!我的工作就相对简单多了,呆在值班室守着团里内线电话,接个通知、跑个腿,有时骑着队长的大平把自行车送个东西什么的,工作还是很轻松的。

我们两个人是同年兵里最舒服的,经常有新兵连的战友到卫生队找我和宗超玩,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成了人人羡慕的“机关兵”。其实基层连队的战友们还是很辛苦的,每天早晨的早操,日常的操课,下午还有每天必跑的五公里,晚上还有睡前的体能训练,很多的战友是吃不消的。有些战友也就动起了“歪脑筋”,为了逃避训练,就想方设法去“泡病号”,这就成为了下面故事的引子。

大超有个老乡,从小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入伍前也没怎么锻炼过,所以到部队后一下把他练惨了,新兵连时还勉强过得去,一下到连队后用他的话说是,“练掉了他半条命”,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泡病号”这个逃避训练的歪门邪道,找到大超死缠烂打让他给想办法。我们部队驻地有一所军区医院,主要收治我们驻地的部队战士,也就被一些逃避训练的战士盯上了。

但是想要入院必须要有所属单位卫生队开具的相关证明,但是我们单位对这个证明把关还是很严格的,大超的这个老乡就想到找大超帮忙。大超心里很清楚,队长绝对不会在这证明上盖章的,但是大超在新兵连时也没少受老乡的帮助,这忙要是不帮有点太不近人情了。大超找到我,把事情和我一五一十的说了,说完后就盯着我不说话了,我被他看得心里发毛,我赶紧说:“你不会认为队长会给我这个面子吧?你是他的文书,你都搞不定,你让我去搞,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他的嘴角露出一次不易察觉的微笑,紧接着说:“只要你肯帮个小忙,这事自然搞得定。”我心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违背原则,要是回绝了他,不显得我太胆小,太没义气了!他见我没说话,就知道我默许了,接着就把他的计划合盘托出了。

第二天午休结束,值班室的电话铃响起,我接起后把电话放在一边,接着跑到楼梯口,向着正对楼梯口的队长办公室喊道:“队长,政委电话!”,紧接着队长从办公室一路小跑下了楼梯,跑到值班室拿起电话,“政委,您好!”这是听筒里传来了一阵嘟嘟嘟……的忙音,这是队长看看了看手中的电话,又看看了站在值班室门口的我,接着问道:“是政委的电话?他没说有什么事吗?”我回答道:“是政委打来的,他什么也没有说。”我紧接着补充道:“政委可能不知道队长办公室电话吧,他要是有事肯定会再打过来的。”队长也没再说什么,带着满脸的疑惑回办公室去了。过了一会,大超从队长的办公室出来,从我值班室经过时对我笑了笑,我从他的笑容里看出应该是搞定了。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一定是一头雾水,这都是什么操作?这就搞定了?大家不要着急,听我细细道来。其实在午休后,我来到大超的办公室,听见隔壁队长办公室的门打开又关上后,确定队长进办公室后,我和大超分头行动了。大超走进了队长办公室,我从二楼下到了一楼的值班室,大约过了两分钟后我就在楼梯口喊队长下来接电话,其实政委根本就没有打过电话来,是我用值班室的电话拨了本机号,再放下电话,接着电话就响起来了(当时的内线电话是有这个功能的,也不知道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就在队长下来接电话的时候,大超把事先放在文书文件柜里的就医证明盖上了卫生队的章。说起来过程好像很简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和两个时间点:

第一、必须让队长把管理非常严格的卫生队公章拿出来。
第二、队长把单位印章拿出来后,必须离开办公室,而且不能马上回来。
平时公章是锁在队长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每次盖章必须在队长眼皮底下进行,盖完章后马上收起来绝不放在外面,更别说让他拿出公章来后,还得离开办公室。为实现这两个条件,大超先是在集团军要求上报卫生队盖章公文时来实施计划,这样就可以让队长拿出公章,然后我就紧接着假借政委来电,把队长从二楼办公室支到了一楼的值班室。大超料定队长在听到电话忙音后,不会再回拨政委的电话,为了让队长放下心中疑虑,还让我加了句:政委可能不知道队长办公室电话吧,他要是有事肯定会再打过来的。

   然后是需要把控好的两个时间点:

第一、  在队长下楼接电话的这个时间里,必须把上报公文和就医证明全都盖上公章。
第二、  在队长回来后,必须抓紧时间离开队长办公室,不能在办公室做过多停留。

第三、为能在队长返回前盖完公章,大超在前一天晚上打扫队长办公室卫生时,就把就医证明放到了房间书柜上面的小文件柜里,因为这个文件柜是存放文书专用文件的,按要求必须放在队长办公室,但也只有文书有钥匙,这就为就医证明盖章节省了不少时间,在去队长办公室盖章时就不用再出去拿就医证明了。在队长返回后,怎么第一时间从队长办公室里顺理成章的离开呢?大超巧妙的把盖章的时间安排在午休后,因为集团军上报公文就安排在2:30,午休起床是2:00,队长到办公室在2:15左右,那么在盖完章后就在2:20左右了,卫生队到发送文件传真的团部还有5分钟的路要走,时间安排十分紧凑,所以他就可以在盖完章后第一时间抽身离开。在具备了上面两个条件和两个时间点后,这计划才能进行实施。值得一提的是,大超这小子在盖完章后,又把就医证明放回到文书文件柜里,到了晚上打扫卫生的时候才去取出来。为了做的万无一失,他在队长回办公室后,指着摊开在办公桌上的公文和公章说:“队长,公章我用完了,我给放回去吧。”队长看了一下墙上的钟表说:“不用了,马上就到上报文件的时间了,你骑着我的自行车,赶紧过去,别晚了上报时间。”

     这些细节是大超事后跟我说的,听了他的分析我笑着说:“你小子这头脑,不让你去干间谍,真的是屈才了!不过就这一次,下不为例了,一旦你这计划出问题,我们两个都要受处分的,好在也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问题。”大超听了我这自我安慰的话,笑着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我心里想:“这小子胆大心细,思维缜密,又是'瞒天过海’又是'调虎离山’的,我怀疑他以前一定学过三十六计。”说句实话,我心里有点佩服还有点嫉妒,但是又感觉大超这些个“小聪明”用的地方不太对,但又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对来。

两年的军旅生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其实是很短暂的,退伍的日子很快就来到了眼前,临别之际战友互赠礼物,大超送了我一个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送给我最亲爱的战友,你我共勉!说实话这段话我当时真的看不懂,以为他故弄玄虚,匆匆收下后,带着对部队和战友的不舍,一步三回头的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离我的脱下军装整整过去了十八年,在前不久我收拾书柜,发现了当年大超临别时送我笔记本,看着扉页上的那段话,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段话,意思是: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不会留下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必使用筹码。

  人生,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越是有所成就的人,越低调随和。利己,是小聪明,利他,才是大智慧,人生本不易,一个人懂得为人考虑,不是畏惧,而是一种谦逊和体谅。

作者简介


郁光雷   1981生人,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大专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71573部队卫生员退役,现于沂水县综合执法局工作。曾参与临沂郁氏族谱修撰工作。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陈玉峰

推广组主管:郁旦斌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年那月那记忆:有个战友叫罗兵
永恒的记忆一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38周年
散文||春节“关禁闭”【征文】
我是一个兵
耿金河——带兵的人
【军旅琐忆】杜昌明||我的军旅生涯:1.开远的新兵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