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氏文化】吕祖与登州文化(文/孙庆忠)
郁氏文化

吕祖与登州文化

文/孙庆忠


蓬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到过蓬莱旅游的人,无不为蓬莱阁建筑群迷人秀美的风光、丰富悠久的人文历史所陶醉。但是,人们在旅游时却往往忽略了一处重要的景点——吕祖像碑亭(吕公亭)。

吕祖像碑亭位于苏公祠东邻,轩亭木结构,坐南面北,形制小巧,内祀吕祖肖像刻石。碑体通高2.84米,破损严重,仅能看清肖像大致轮廓。说是亭,其实就是小房子罩着块大石碑,比一般的土地庙大不了多少!既没有天后宫、三清殿的气势宏伟,也没有普照楼、观澜厅的轻巧别致,但是她在蓬莱人文历史方面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说到吕祖,人们往往会想到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读过明朝著名文学家吴元泰神魔小说《东游记》的人,无不为吕洞宾的江淮斩蛟、岳阳舞鹤、三戏牡丹以及八仙火烧东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其实吕洞宾并不是传说中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吕洞宾(796--?年),名岩,号纯阳子,唐京兆长安人,会昌年间(841-846年)两举进士不第,遂隐居江湖,晚年遇钟离权授以丹诀,隐居终南山修道,自称回道人,后被道教全真教派尊为“五祖”之一。

但如果把吕祖像碑亭的吕祖说成是吕洞宾,那是大错而特错了!

清康熙年间首部《蓬莱县志》记载:吕祖像碑亭建于明代,由原址的吕公亭改建而成。后亭圮,移像碑于今址,重建碑亭,更名为吕祖像碑亭。亭中原有吕公咏海市碑,为明代万历年间登州总兵李承勋所刻,楷体。显然,在更早的时候,或者宋元时代,丹崖山上已有了吕氏建筑,不过不是吕祖,而是吕公。


中国古代,对有名望的人,尤其是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封建正统官员称为“公”,比如蓬莱阁建筑群为登州太守苏轼建造的“苏公祠”,我们对一代名宰范仲淹称为“范公”,对百代文宗韩愈称为“韩公”或“韩文公”,但我们绝不会对道教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吕洞宾,称为“吕公”!

显然,明代吕祖像碑雕像,是按照最初吕公亭碑刻制的,虽不是原型,但大致保持了吕公原有的体貌特征。仔细辨察,从人物拱手态势及衣帽穿着来看,显然不是道家装束,而是儒家打扮。由此可知,这里面供奉的吕祖并不是吕洞宾。


其实,现在人们所称的吕祖,也就是明代石碑上的“吕公”,是指吕祖谦(1084-1145年),字伯恭,号东莱先生,郡望东莱郡(今山东莱州),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
宋孝宗隆光元年(1002年)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博士及国史院编修,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中原三杰”或“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开“浙东派”先声。著作有《古周易》《春秋左传传说》《东莱集》等,其中《东莱左传博议》是宋、元、明、清科举学子的必读科目。


由此看来,吕洞宾(吕祖)与吕公不但不是一个人,而且相差甚远。一个是唐朝人,一个是南宋人。一个是道教中人,一个是儒家理学大师,而且后者的学术成就远远高于前者。但是,自明代以来,人们为什么会把吕公吕祖谦误认为是吕祖吕洞宾呢?除了姓氏相同之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三相对立,作为人文胜地的蓬莱阁自然成为众家必争之地。

蓬莱最早是个渔村,人们以捕鱼为业。村北有悬崖因颜色赤红取名丹崖。唐贞观(627年)年间,有渔民在丹崖山巅建广德王庙(东海龙王),后来又相继建立了以妈祖文化为主的天后宫,祀海神灵惠。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立“普照楼”灯塔。其本质都是为安全考虑,指引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这也是最早蓬莱阁建筑群始建的起因与缘由。


唐贞观后,佛教首先入主丹崖。在山南麓,僧人建起了弥陀寺;唐开元(713年)年间,道教随后跟进,于广德王庙东,建立起了三清殿。唯龙王庙祭拜频繁,其余香火均不旺盛。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登州知州朱处约西迁广德王庙,更名龙王宫,在庙原址起建蓬莱阁。勒碑于阁前,言建阁目的是“将为州人游览之所”。可见,蓬莱阁建初自是一家,不属于儒、释、道当中的任何一派,纯粹是为了登高望远、游览观瞻,同样阁的规模也不大。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一代文豪苏轼任登州太守,起知登州军州事。五日后,即回京任礼部郎中。在朝期间,他不忘登州政事,连续呈递《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与《乞罢登莱榷盐状》,提出加强登州武备和免除登莱两州榷盐建议状。


所谓“罢登莱两州榷盐”,说白了就是:登州与莱州地处偏僻,国家对他们应网开一面,“免去统一的政府垄断食盐产销”政策,改由制盐“灶户”经营,政府收税。实际是践行儒家民本思想,把食盐由国家垄断改为个体营销,让利于民。

修议被恩准后,在登州与莱州全面推开,一直实施到清代。两郡由“近海偏僻,地瘠民贫”,变为“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人文旅游圣地。胶东人民感怀苏公的恩情,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知州张万宪督建苏公祠于蓬莱阁南,并镌苏公像于祠内,镌碑以记。


至此,儒家思想文化入驻丹崖,丰富了蓬莱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南宋以降,又一位理学大儒登上蓬莱阁,他就是吕公吕祖谦,人们建亭立碑,镌像勒铭,儒家思想文化至此达到顶峰。

理学,亦称义理之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义理为宗旨学说的通称,两宋达到极盛。南宋纯熙二年(公元1175年),吕祖谦在信州(江西上绕)主持了著名的“鹅湖之会”,为当时理学界泰斗朱熹和陆九渊,围绕“万物主'物’主'心’”等哲学观点主持论辩……


他所创立的“金华学派”,继承了先秦儒家传统的“民本观”和“仁政”思想,在税役、土地、富恤贫、盐法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的政策主张,为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元大定七年(1107年),道士王重阳继承了吕洞宾等“五祖”的衣钵,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全真庵创立了道教全真教派,面对元末明初复杂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他们以“澄心定意,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宗旨,外修修行,苦己利人,济世度人,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其徒邱处机(元登州栖霞人),将其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山东蓬莱、芝阳(黄县)、掖县、北海(昌乐)和胶西等地广泛传教。过雪山拜谒成吉思汗,广发度牒,安抚失所游民,免除信徒苛捐杂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尊为国师,诏请掌管天下道教。从而使道教得到复兴,在蓬莱阁一统天下!


相继建立了白云宫、上清宫、吕祖殿等道教建筑,改址扩建了三清殿,延展了蓬莱阁建筑群的规模,将太上老君、原始天尊、灵宝道君以及吕洞宾等道德神仙请进殿堂。随着明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吴元泰的长篇神魔小说《东游记》的刊发,“八仙过海”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人们便把“登临遥望”的蓬莱阁,改为八仙醉酒欢聚和神通过海的“聚义厅”与“大本营”!

反观儒家思想文化,有宋以降,历经元明清,以吕祖谦、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后继者虽然也倡导“经世致用”,但大多是用来训解、阐析儒家统治思想,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存天理、灭人欲”,把儒家抽象的“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准则,提到永恒至高无上的地位,宣扬统治压迫有理,继而成为钳制束缚人们思想文化的桎梏枷锁,渐渐失去了生命力,人们就把这位儒家大师当成了道教神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之旅——烟台蓬莱阁
【实影记】 蓬莱采风之蓬莱阁(上)
【旅游胜景】蓬莱阁
苏轼与蓬莱阁卧碑
八仙
【原创】自驾走山西10:平遥清虚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