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氏文化】​医院里的见闻和感受(文/巩凤军)
郁氏文化

医院里的见闻和感受

文/巩凤军

前不久,老伴为例行每年的头部检查,打消疑虑,按上海浦东医院专家的初诊意见,做一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因此,住进了上海浦东医院的神经内科,从办理住院到陪护的近一周时间里,一些现象和所见所闻,至今想起来,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唏嘘嗟叹之余,还有怜悯和感动。

我们和医生已约好,定于714日前去住院检查,所以我们按着住院做好了一切准备,大包小裹的都带上,早上7点就到了医院排队挂号,近11点半才按叫号顺序看上病,几乎是上午最后一个诊病的,后来发现排序号在老伴后面的多个患者都早于我们诊完病走人了,都根本没按叫号顺序而为,原来排号叫号完全是给我们这样的守规则之人定的,医院里看病总该有个按序诊病的规则吧。这一现象令我很是心有不平之感。

不管咋样,总算看上病了,医生给写好了住院申请,可到了住院审核中心,却说我们的核酸检测不符合要求,必须有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且间隔24小时的检测报告,并且必须还是本医院的核酸检测,问题出在两个不符:一是间隔不十分符合要求;二是两次核酸都是在社区检测点做的。虽说有点麻烦和繁琐,但事关疫情,无可厚非。我想,疫情期间针对特殊情况如急重患会有特殊通道吧,应该有个应急预案吧?医院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和安排吧?否则,那可真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呀。在我们的一再求说下,住院审核人员说,你们现在就在医院做一次核酸,明天早上来再看,这意思还是没说定呀,明天来能否给办住院看样子还是两说着。无奈,我们只好按要求做了核酸采样后打马回山,无功而返了。15日又起了一个大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医院,我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暗自琢磨着,如果再同昨天似的住不上院该如何,那我们干脆就不再瞎折腾了,去其它医院好了。还好,出乎意料,没成想这回网开了一面,很顺利的为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总算住进了病房,安顿了下来。

这一天正赶是周五,我们知道周五六日连续三天只能在医院里白耗时间了,老伴做脑造影检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下周一了,可希望落空,周一没做上,周二又没做上,可好通知周三早8时做,患者运送工准时把我们护送到血管造影检查介入手术室外等候,当我们到那儿时里边正有一位患者在做,我们按着排序应该是第二个做的 ,可没成想第一个做好出来后,来一个加塞的,不容分说,直接推进了造影检查手术室,我便责问有关工作人员,还有老伴的主治医生及助手也一同谴责那位工作人员,可她不但不认错,反而还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回应道,那不是我的事儿,是上边的事儿,跟我说不着,我也是没有办法呀!明知自己理亏,非但没有道歉,反而还如此强硬,我不明白,她哪儿来的勇气和自信,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不顾损毁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之美誉形象,蛮不讲理,不以为然的跟争取公道之人和为维护公道发声的同事大呼小叫的呢?真是匪夷所思,贻笑大方呀!这种社会丑陋行为,无奈地唯有令我嗤之以鼻,视如敝屣。

在上海这座闻名于世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医院里,竟有这等事情发生,让我说什么好呢?我又能说些什么呢?而当一个人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和欺凌时,又岂能心平如水呢?可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除了嗟叹还是嗟叹!

老伴儿此次住院,唯有让我舒心和满意的是我们庆幸遇到了一个贵人,遇到了一位好大夫。他叫侯双兴,是内蒙老乡,他是浦东医院知名的神经内科专家,现担任神经内科主任,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是位杰出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他既能以热情、温和、诚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又能对患者认真负责、关心体贴,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是值得病人信赖和爱戴的好医生。我老伴的脑血管造影术就是他亲自指导做的,他不辞辛苦地大约做了近两个小时,出来时已是汗流浃背,并且还亲自给包扎了伤口,中饭也没顾上吃一口,情景十分感人。做的非常细致、认真、投入、严谨、精准 ,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全部内涵。

在老伴住院的病房里,右边床位住着一位68岁的陈老先生,是上海本地人,之前是位木匠师傅,有一女一儿。老伴陪护,据他老伴说,前不久因患脑炎和脑积水,在上海仁济医院做了手术,刚出院不久,可最近又头疼的厉害,就近住进了浦东医院。我们去的第一天晚上,给他服用了镇痛药,所以还算好,没怎么折腾,可到第二天晚上12点左右老先生头痛难忍,一个劲儿的呻吟着说,我要疼死了,我要疼死了……老伴急得一个劲的哭,很是心疼,她一边安抚着老公并不停地按摩着老公的头,一边带着哭腔跟我们诉说着他俩的经年过往,她与老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她俩都是苦命人,都是同一养父母抱养的姐弟,长大后结为了夫妻。她长老公岁,她俩一直以姐弟相称,既是姐弟又是夫妻,结婚快五十年了,风里雨里的一路携手并肩走过来很不容易……所以感情非同一般。听得我们心里也是一阵阵酸楚。大约凌晨两点半左右,突然间老公没了呻吟,也不喊疼了,已不省人事了,只听陪护的老伴急促的大声喊着,弟弟呀弟弟呀你怎么了?快醒醒呀……我一看情况不好,赶忙叫她去喊大夫,大夫来后马上安排去做影像检查,做完检查回来,医生说脑大面积出血,眼睛瞳孔已扩散,此时,一儿一女也已赶到,母亲不停地哀求孩子们和医生,一定要救救你们的爸爸呀,我不能没有你们的爸爸呀!医生啊,我求求你们了,救救他吧……听着她的哭诉和求教,我们同一病房的人都感到很不安和好痛心呀。医生给出的意见是已经病危,即便做开颅手术也很难活命。由于母亲的哀求,女儿和儿子最后决定做手术,死马也要当活马医,不管咋样也要做最后的一把努力,于是推去了手术室,后来听说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里观察,但最后的结果究竟怎么样,是否活过来了,没得到确切的消息,很是为他担心,我真希望上苍发发慈悲吧,给那位可怜的苦命人一次活的机会吧!

无独有偶,在老伴住院的第二天的上午,老伴的左床位上,来了一位70岁,已是满头白发的也是上海本地的严老先生,是企业上退休的。陪护的女儿说,父亲之前就有脑梗塞基础病,但比较轻,行动自如,做事也不影响,前几天还自己去上海光明医院进行了一周的用药挂水保养,这次是因不慎从家的二楼楼梯滑倒滚下导致复发,由于滑倒滚落,左胳膊、左肩部、左肋间都有硬伤,还好骨头没事儿。老人家住院的第四天,病情似乎有点加重,胳膊腿都不能动了,更甭说站立行走了,大不如刚刚住进来时,但头脑还是很清晰,语言表达无障碍,他近乎于哀求跟女儿说,我们回家吧,我不在家你妈没人能照顾好呀!这些天你妈也不知怎么过的?我在家时每天都要领她遛弯儿,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她爱干净,隔几天就要帮她洗洗澡,换洗一下衣物。女儿眼里闪着泪光安抚说,爸你放心吧,我姐在呢,一定能侍候好的。老人又道,别人怎么也不如我侍候的,我与你妈结婚都50年了,谁也不如我了解她的脾气秉性。女儿劝慰道,老爸,你现在只有好好配合医生治病,快点好起来你才能回家照顾我妈不是?你现在这个情况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怎么能照顾我妈呢?老爸,听话,咱们安心治病,快点好起来,等好些了我们立马办出院好吧?老人家咳了一声闭上了眼睛,没了下话。那情景真令人既揪心又感动,都自命难保了还在惦念着老伴。后来才知,原来老伴也患有脑梗,比较严重,右侧胳膊腿都不方便,几乎是勉强能自理,老两口自己过,所以,平时老先生承担着照顾家和老伴的责任,是老伴的依靠和家的主事儿人,原来这是他不放心老伴的主要原因。我真的非常同情这一对患难老夫妻,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那当时的我还真的希望有上帝,那么就可以祈求上帝保佑他早日康复,也好与他恩爱一辈子的人,与老伴相互陪伴搀扶着快乐的走完最后的一段人生旅程。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特意宽慰了一下女儿,并鼓励她一定要照顾好父亲。由于事出突发,女儿出来时匆忙没顾上带行李,所以,我们把我夜里用的被子留给了她,还有没有用完的差不多一包(仅用两张)床上隔尿垫也丢给了她,作为备用。

时过多日了,也不知文中提到的二位老人家怎么样了?我很是惦念,当时也没跟其家人们留个联系电话,但愿现在的他们早已战胜病魔,康复出院,与家人们阳光、快乐、幸福的生活着。

其实,像我文中提及的两位患者只是众多不幸之一二, 事实上,众所周知的是在医院里像这样的事例千千万万,有更多的更为悲情的。有时我经常想,都说好人一生平安,可他们,那些躺在医院里的患者大多都是一辈子老实憨厚、心地善良的平头百姓呀,却遭如此病痛的折磨,这又跟谁去讨要公道和为之抱怨呢,思来想去,也唯怨老天不睁眼察看人间的真情和疾苦,才会酿成如此大的失误和不公。

那天,当我带着老伴高兴地走出医院的时候,回头望了望,我心里想,那些依旧身穿病号服,早已失去原有的精神风貌,蔫蔫的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们,其中有多少会像我老伴似的幸运,安然无恙的走出医院;又会有多少还要转战南北,令求高明,寻求生命的希望;又有多少从此踏上黄泉路,人生归零,这就不得而知了。由此,使我对在这个尘世间人生路上有着这等不幸遭遇的人们产生怜悯之情而感慨不已,使我再一次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人生最大的幸福真的就莫过于健康,这应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吧。离开健康何以谈幸福的人生和人生的幸福呢?健康永远是幸福的基石。所以,离开健康谈幸福那简直就是无从谈起,是谬谈,是天方夜谭。

医院里的见闻和现象,令我感慨喟叹,那患难的亲情让我既感动又痛心,而那不良现象,那不雅之处,那见不得人的卑劣与肮脏的,有违社会公德的权力和人情交易,或是权钱交易的行为,令我痛恨不已。通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医院里绝非是一片净土。但我坚信,诸如候大夫那样的敬业爱民、崇尚医德,坚持并践行职业操守,以救死扶伤为使命的正能量尚为医院文明、发展、稳定的主流,而那些不正之风,那些污泥浊水,那些负能量的东西迟早、注定被正能量的滚滚洪流所荡涤。像那俩位老夫妻之间朴实的、深情的真爱永远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值得我们永远提倡和弘扬的不朽精神。

真诚的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幸福!保重!



作者简介:

巩凤军,1958生人,内蒙古库伦旗第三中学退休教师,现住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平时喜好文字,爱写点散文诗歌之类的,只为自娱自乐,陶冶情操和打发闲暇时无聊的时光而已。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陈玉峰

推广组主管:郁旦斌

         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家社 杜永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散文||陪母亲住院见闻
昌盛医院疼痛科见闻(2018·03·19)
“看见”方舱十二时辰,原来最像“病人”的是我
发热后如何正确就诊
吉林闫立军医生医案:左下腹痛苦不堪,经方方小效宏就是赞!
刻骨铭心的庚子春天·马世永——“倪霞人儿”公众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