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萍文艺·以文话郁征文赛】觅谱编谱与以文话郁两者不可偏废(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

『以文话郁』征文赛(Y40)

觅谱编谱与以文话郁两者不可偏废

——兼述一因二分三从五忌谍谱原则

作者||郁志发

【题记】: 

在“青萍文艺·以文话郁”征文中,涉及编谱的参赛文章共19篇(得奖),约占全部参赛文章的20%。本篇对此作一总结发言。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院院长郁志发

一、中国人热衷寻家谱

当今,家族观念开始复苏,姓氏书籍畅销不衰,中国人的家谱追寻热逐渐升温。“我是成吉思汗后代”,“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孙”,“老子是朱镕基始姐的第某某世的孝子贤孙”,凡此种种,对家谱津津乐道的中国人明显增多。“明代文人某某子孙的家谱被发现”、“唐代某位皇帝的子孙现在在某地方”的八卦新闻也时见网坛。

中国人对家谱的热情,源于对“家”的执着和依恋,君不见,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春节,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令人感叹不已。笔者谬见,从五十年代开始,国人的这种观念曾一度趋于淡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生产关系的改变。集体劳动、同吃同住、大食堂等一系列时貌用语,影响了传统意义上的家族关系;二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的“单位”,替代了传统的家族制功能。在一个单位里,职工的住房、子女的上学、职工和子女的就医乃至生老病死,单位都要管。单位一时成了城里人的“家”,“以厂为家”的口号印证了这层意思。在农村,虽然没有“以厂为家”的概念,但受到城里单位的影响,尤其是后来的人民公社化,传统的“家”的概念亦趋于淡化,此种淡化的种种表现,本文不再赘述。

然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人们固有的计划经济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部分国企大浪陶沙而逐渐解体,企业走向民营化。农村土地返回家庭所有,开放初期的乡镇工业逐渐走向了个体经营的模式。在城市、农村中形成了一批批大大小小的家族企业,家庭式的作坊逐渐成长为强、大、中、小企业。在经济条件好转之后,中国人的寻根找谱热由此而起。

在各大中小城市里,揭示姓氏起源的书籍始终畅销不衰。在旅游胜地,还有兜售写有“某某姓氏之源”、解释姓氏的说明书。在浙江、广东、广西修建供奉祖先灵位的词堂,已成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一种流行时尚。

中国人的世界观起源于家族。关系亲近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利益一致时,豪不犹豫地称你我一家人。此种家族意识,带动了以家族为单位的家庭经济的兴盛。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人的“家”也是封建社会中,社会构成的核心要素,时至今日亦然。它可能是产生腐败和家庭利已主义的根源,甚至也是引起由血缘及类似观念结成的集团间纷争的根源。这可能是笔者的杞人忧天,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时间来回答:这种家族观念的复苏,对社会来说是好还是坏?是利还是不利?是幸还是不幸?抑或是兼而有之。


二、郁氏人家亦不例外

全国郁姓者约46万多,在姓氏中处于第243位。郁氏人家热衷寻祖追根、觅谱编谱也不例外。笔者2004年开始,用十年时间编制了《海门三星永富郁氏宗谱及百年史话》一书;山东郁万杰宗亲编制了《临沂郁氏宗谱》;湖南郁太华编制了《湘西郁氏支谱》、《郁氏方公族谱》湘鄂黔川卷,2019728日在湘西永顺毛坝举行盛大颁布仪式,这是地区编谱的成功典型;四川开江郁令在《郁氏文化》上发布《开江郁氏修谱倡议书》,宗亲们的点赞、留言数、打赏超高,从一个侧面可证郁氏人对编谱的热情。

IT事业的发展为郁氏宗亲的联系提供了条件,据我所知,全国大大小小的郁氏群聊近五十个,群员约六千多人。海门成立了郁氏文化研究院,下有五个群聊500多位成员。他们还筹建了文化祠堂“海门郁氏历史文化陈列馆”、“当今郁氏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名录”展览墻,注册《郁氏文化》公众号,举办“青萍文艺*以文话郁”征文大奖赛。

特别指出的,中华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西凌云县郁正达先生,新世纪以来,他热衷郁氏家族事业,自费行程数万里,参加郁氏宗亲联谊会20多次,为各地郁氏人家编谱鼓劲,成果斐然。2019629日,正达先生在《郁氏文化》上发表的“寻根问祖路漫漫”一文就是明证。

三、一因二分三从五忌原则略表

郁氏文化研究的内容有哪些?孝道之人,对自已出身之谜总怀眷恋之心、之情,寻根问祖是人之常情;家族力量无穷无尽,历史文化传承是永恒的主题。编谱不是郁氏研究之唯一任务,两者不可偏废。

在目前各地编谱中,应注意量力而行编谱之外,利用编谱之机过度吃喝倾向亦应重视。山东临沂郁万杰指出:“当前有关郁氏的历史资料少而分散、杂乱失真,无人去统计分析、归纳整理,权威姓受到责疑,短期内形成合力难上加难。”他又指出:“各地寻根编谱的人数不断上涨,人很多。”在此番编谱热潮之中,也有宗亲出于善心,跨地区拉脉制谱,笔者担心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笔者以为,与其花大量财力、人力去追溯全国上古郁氏的来龙去脉,倒不如“因地制宜,分地域、分脉系,从下到上、从近到远、从今到古”地去编制家谱、族谱和宗谱,这样做更为实用。特别点赞广东遂溪郁徳田的修谱五大忌:一忌无限追远,无据上溯;二忌盲目合并,宗脉混乱;三忌不重史实,美化粉饰;四忌片面追求,急功图利;五忌脱离主流,本末倒置。详细论述见《郁氏文化》2019.5.4热衷编家谱切记五忌”一文。

四、部份郁氏人的观点

在全国郁氏人编制谍谱的热潮中,也有郁氏宗亲进行思索与反思。

江西郁水林写道:“我也觉得所谓的追根溯祖太过于牵强,宗族及地域易搞帮派。但不可否认,这些牵头人花费了怎样的热情及付出辛勤,引起无数族人尤其是年龄大的人共鸣及乡恋,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现象。多年以后,随着城市化的进行,族人不再群居,这种乡恋观念逐渐淡化,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象如今的追族热。”

海门郁祖槃在《游子凡儿的生命之圈》一文中写道:“沙地人(海门人)对于家谱的概念普遍是比较淡漠的,长江入海口处沧海桑田的形成、延伸、沉沦与变迁,迁徙过来的垦田拓荒者,筚路蓝缕,垦荒只为稻粱谋;因避难而远离宗族的族人,孤悬于江北偏僻之地……此地少有完整的家谱传承。当听到别人谈及自己的祖籍是**,堂号是**的时候,很多的沙地人是茫然的,我从哪里来?”因此,五服之内编谱易,跨出十服难,往上更难。

四川开江郁令写道:“中国从隋朝,魏晋南北朝开始,各民族的大融合,每个姓氏的来源都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往往伪造家谱,使家谱很多又不可靠。”,“古代读书人少,有很多谱书还是请外姓人修的,造成谱书失真。”,“往上溯源,我发现很多内容并不真实,谱书说的所谓有好些500年前是一家,但真实情况并不是,不排除是修谱人为了家族团结的一种牵强附会。

郁令继而给笔者发信:“现在想想,真没必要往上溯源,更没有必要整通谱。我们能做的就是挖掘郁氏的文化精髓,把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才能壮大郁氏,让郁氏后人发奋图强。你老的立意才是正确的:‘以文话郁’。文化的熏陶对郁氏后人今后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文化底蕴,决定人生的高度与宽度。”

海门郁仲达在《沙地人寻根问祖史话》一文中说:“寻根溯源必须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地查找,一旦遇到断层只能到此为止。始祖可分总始祖和分始祖(也称始迁祖)。当无法确定总始祖时,就可以尊某一始迁祖为始祖。”他又进一步阐述:“定要上溯至古代找一个无法确定的总始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统家族文化,并与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只要心中有郁,我们这个家族定能成长。”

五、海门郁氏研究院的主张

院长助理郁仲新说:“编制族谱与传承祖德为郁氏文化的两个方面。”郁令指出:“从微观上说,修谱对促进家族团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宏观上说,只能产生‘心中有郁就释怀’的感觉。海门籍歌唱家郁钧剑,与我不是同宗,但同为郁姓,一说他心中有点自豪感。”老朽以为,人们在这两方面上的意见是见仁见智,属于学术争论的范畴之内。应贯彻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寻求统一,求同存异。犹似“姐妹龃龉(意见不合)”是正常之事,不可发展成“兄弟阋墻(骑墙打斗)”的恶果。

现今,志同道合的郁氏宗亲们,相聚在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我们倡议五条:

*同姓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提法,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其意是在思想观念上产生凝聚力,弘扬郁氏优秀传统文化;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提出“以文话郁、以文立院、以文会友”的主张;

***海门郁氏人既要认近亲,又要问远祖;

****争做“爱故乡、忠祖国、孝父母、拜列祖”的郁氏孝子贤孙,传承郁氏家风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激励郁姓人砥砺奋进共筑中国梦,做一个有担当、有文化自信、有奉献精神的郁氏后人!

作者简介:

郁志发,男,1940年生于江苏海门,居北京。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创建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题
宗派,盛世立宗立德
朱氏家谱序言(朱清莙编撰)
姓氏与家谱文化的关系及现实意义
寻根溯源丨寻根攻略!(深度长文)
修建黄氏总宗祠 弘扬黄氏祖德 传承黄氏文化 振兴黄氏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