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氏文化】小桥大爱 (郁斌生/郁燕龙)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微刊



小 桥 大 爱

郁友发修桥记



作者:郁斌生/郁燕龙
 
桥给了人们通行的便利,几根木头几块桥板伸向对岸便可渡人,这种桥既原始也最便捷。
 
洋溪店背绍贤公祠前有一条路,这条路经过江背垅去洋溪中心小学和洋溪初级中学,在这条路上的小溪上有一座看上去有些年代、颇为坚固的水泥桥,此挢就是在1982年由共产党员、大队干部郁友发倡导修建的,它为店背以及附近几个村的中小学生上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店背四房下田耕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店背村左小溪发源于祖山老山的小阴庵,一股股细细的清泉顺势而下,七绕八折,渐渐汇成小溪,流经西山庙、大布坵、下庄等几个自然村,浇灌着店背、上太坪、樟溪、蔑坑企背、上市等几个村庄好几百亩良田。该溪水匆匆忙忙趟过洋溪老街,在洋钱公路的新桥边注入由石门山卢子垅下来的泸水河。此溪不长,10来公里,水面也不宽,下游也就两三丈宽而己。按理河窄架桥相对容易,但此溪有个很特别的特点,它比较深,一是洪水冲刷过度,二是采砂取石过度,导致河床变深,最深处有三丈余,浅的地方最少也有一丈多深,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增加了修桥的难度。
 
虽然上游有安莲公路桥,下游有洋溪老街的回澜桥,但这里的人要想过溪,需要上弯下绕多走1公里以上的路,很是不方便。众所周知,两点一线距离最近。本来这里有一座6根木头扎起来的长约10米的木桥,但经过洪水一冲,木桥便难觅踪影。即便没被洪水冲走,经过日晒雨淋,木头也容易腐烂,人在桥上走,一晃三悠。肥料、种子要下田,耕牛又上不了桥,收割下来的稻谷要担过木桥,人在桥上走,安全隐患极大,给村民下田劳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与之相望的洋溪中心小学,坐落在洋溪老街的街口,洋溪初级中学也在与之相邻的蔡家山。学生上学必经此桥,不止一次听说有小孩过木桥不小心而跌落下河。没有一座好桥,真让人揪心呀。
 
最担心最放在心上的人是共产党员、大队治保主任郁友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修建一座永固性的水泥桥。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建桥凭一个生产队的力量几乎没有可能,人心的一致,资金的筹措,技术的支撑三者缺一不可。


 
友发公的想法首先和四房的叔侄伯公以及左邻右舍私下聊了一下,大都同意建桥,有了思想上的基本统一,坚定了友发公修桥的决心。恰好大队2000元的山林价款下拨到生产队,资金这一块就有了头绪。然后他又找到了大队党支部书记郁富祥一说,郁富祥当即赞同,他说修桥补路是做善事,大队尽力支持,可以提供一切方便。
 
当时水泥是紧俏物质,经过商量,他们一起去找公社领导。公社领导一听是修桥便批了一定的水泥指标建桥,这样,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了。又四处打听物色修桥的技术工程专家,登门拜访桥头的刘小宝,他在建筑这方面颇有一些经历。于是便请刘小宝师傅到现场勘察测量,并预算建桥所需的料石、木材、沙石、水泥等材料。
 
友发公6岁没爹(其父郁济圣参加革命,1927年入党,曾任红军反帝同盟军主任,32岁时被害,解放后追认为烈士),只上过半年私塾的他聪明好学,能学会算,能说会道,能读懂三国水浒,还担任过大队财务,可见其精明能干之程度。靠着顽强的自学,不断在实践中的积累,掌握了很多民间不为人知的知识,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友发公就是这样一个自学成才、不断积累提升的民间高人,最难能可贵的是热心公益,为家族为店背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笔者一支笔难写两头,还是回过头来说建桥吧。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双抡过后枯水季节开工建桥。但也有个别目光短浅之人私下议论说,好不容易有些山价款下来,不如分给大家吃几餐饱饭,店背几百年以来不都是走木桥走过来的吗?硬要猪鼻子上插大葱装什么象,那你要修什么水泥桥?这些闲言碎语,不时地传到了友发公的耳朵里,他宛然一笑,由别人去嚼舌根吧,若要完全听别人的,这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做得成。
 
选了个黄道吉日,鸣炮开工,得天时应地利聚人和,天高气爽,正是施工的大好时节,一双双结满老茧的双手,一张张饱经风霜脸庞,捧着一颗颗修桥补路善良的心。没有挖掘机、推土机,只有锄头铁锹,流的是真汗水,花的是大力气。请了本村郁水生、郁信生两兄弟为泥水师傅,在桥头刘小宝师傅的带领下,手搬肩扛开始了造桥。
 
万丈高楼平地起,桥墩的基础是建桥的关键所在,基础坑一直挖到七八米的硬土层。友发公时时刻刻蹲在工地上,监管着建桥的质量,凡稍有质量问题的材料坚决不能进入工地。他坚信只有用好的材料才能造出好的桥,从开工到完工,整个桥的质量都在友发公的监控之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儿女一样百般呵护,眼睛容不得一点点的灰尘。
 
质量第一贯彻于整个建桥的始终,一个秋冬三个多月时间,一座崭新的水泥桥终于矗立在人们的面前。当瘦了一圈的友发公看到自己付出的心血有了收获,心里甜得像喝了蜜糖水。
 
一座长10余米,宽6米的水泥桥,横亘在店背村左的小溪上。当学生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上学路上向着美好的明天进发,当牵着耕牛、背着犁耙、吹着口哨的村民去耕耘自己的希望,当满载着一车车从田里刚刚收割金灿灿的稻谷从桥上经过,人们笑在脸上,喜在眉头,连桥下哗啦啦的溪水,也唱起了丰收的赞歌。一座小桥倾注着友发公心血凝成的大爱,桥虽小却孕育着人间大爱,这人间的大爱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友发公已离开我们21年了,可以告慰九泉之下友发公的是:其孙郁炳炎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的高科技公司任高管,已在深圳置业购房,两个曾孙茁壮成长。这真是善心结善果,好心终有好报。修桥有大爱,永留友发名。
 
以《小桥大爱》为题写了以上文字,用以纪念友发公修桥的善举。

作者简介:

郁斌生,江西安福洋溪店背郁氏方公32世孙。现年65岁,江西井冈山纺织厂退休工人。

郁燕龙,洋溪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已退休。

【郁氏文化】浅谈谱文化的传承(郁斌生)

【郁氏文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滿天 ——《郁家那些事》读后(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话说洋溪(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鸿雁传书十年情  (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盛 世 庆 典(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郁光涛

编辑组主管 : 郁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桥还是水泥桥?
过三木桥
嘉定 | 快来看看嘉定最早的水泥桥,水泥竟然还是从欧洲进口的
《金炉集》“小满”009《五经富名人名言录》84-99条(父子同心利断金,卖田建桥为人民。)||学堂日报10.12
景观设计|小木桥庭院(一)1.喜欢小桥流...
高碑店老街的响水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